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0545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pdf(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 爬山虎的脚 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选择的课文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三篇课文了解观察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古诗三首选取了三首七言绝句。暮江吟这首诗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轻松闲适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题西林壁描述了庐山不同角度的形态变化,揭示了深刻的哲理: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雪梅这首诗通过对雪、梅的评论,在比较中巧妙地写出各自的特色,借梅和雪的争春,告

2、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说明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往上爬的,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旨在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爱护眼睛的知识,培养保护视力的意识。“习作”的主题是“写观察日记”,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让学生学会写观察日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园地”的内容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单元课文的训

3、练重点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积累观察事物的方法。“词句段运用”设置了两个小题,旨在让学生学习词语搭配,体会句子准确生动的表达。“日积月累”提供了几则关于天气的谚语,旨在让学生积累谚语,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要留心观察。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古诗,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心观察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细致、有序地观察事物的兴

4、趣,同时增强爱自然、护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够初步运用。学写观察日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难点 养成细致、有序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够把自己的所观、所感写下来。教学措施 1.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重视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联系实际生活,拓宽学习渠道。3教学中应各有侧重。古诗三首应创设古诗教学的氛围,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体会古诗创设的意境,体悟古诗蕴含的哲理。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学会

5、在课后运用这些方法观察事物。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3 课时 爬山虎的脚2 课时 蟋蟀的住宅2 课时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 课时 习作:写观察日记 1 课时 语文园地 1 课时 9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展示古诗描写的对象,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揣摩古诗的表达方式。2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6、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并动笔写一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暮江吟)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诗歌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比如这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学生回答: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诗暮江吟。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古诗。重点指导前鼻音“吟”,平舌音“瑟”。2学生朗读

7、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暮”中间的撇、捺舒展,盖住下面的“日”。易错提示:“吟”左部“口”偏上,右部不要多加一点写成“令”。(3)多音字。似 s:似乎 似是而非sh:似的 (4)归类识字。形近字归类示例:暮(暮色)墓(坟墓)幕(屏幕)慕(羡慕)吟(吟唱)今(今天)令(命令)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朗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诗的韵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3.了解作者。明确: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等。4词语释义。明确: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5了解重点词语后,同学们能说说诗歌的大概意思吗?明确: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青

9、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好似颗颗珍珠,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形如弯弓。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同学们知道江水为什么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的吗?明确: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2.“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铺”字可换成什么词?哪个词好?为什么?明确:可换成“照、盖、洒、射”。“铺”字更好,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夕阳照射的面积广大而均匀。3.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写?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二字。诗人写的是九月初三

10、夜的月亮,此时月亮细弯,和弯弯的细细的弓很像,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4.同学们,在你们的想象中,那些亮晶晶的露珠、弯弯的新月还像什么?明确:露珠:钻石、玛瑙、水晶、玻璃球。新月:金钩、小船、眉毛、镰刀。5.诗人在写诗时会经常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同学们能举出几个例子吗?明确:运用比喻的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其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兼有夸张)(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运用夸张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唐)李白夜宿山寺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

1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暮江吟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写暮江落日的诗句是:_,_。写 露 伴 新 月 的 诗 句 是:_,_。诗人把露珠比作_,把月亮比作_。明确: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珍珠 弓 2总结。暮江吟 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请同学们课下收集白居易的诗,相互交流。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暮江吟夕阳斜照图 残阳铺水江水半瑟

12、半红 新月露珠图 露水似真珠 月亮似弓赞美 热爱 第二课时(题西林壁)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在之前已经学过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学生背诵)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那就是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古诗。重点指导平舌音“侧”,后鼻音“峰”,边音“庐”。2学生朗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题”捺画长伸,托住里面部分。“侧”撇为竖撇,点不宜过长。易错提示:“峰”右部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3)多音字。横 hn:横线

13、 横七竖八hn:骄横 飞来横祸 (4)归类识字。形近字归类示例:题(题目)提(提醒)匙(钥匙)侧(侧面)测(测试)厕(厕所)峰(山峰)蜂(蜜蜂)锋(锋利)逢(相逢)烽(烽火)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朗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诗的韵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要重读,并要读出起伏之感,“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真、只”要重读。3了解作者。明确:苏轼(1

14、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著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 东坡乐府等。4词语释义。明确: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横看:从正面看。庐山呈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各不同:各不相同。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因为。此山:指的是庐山。5了解重点词语后,同学们能说说诗歌的大概意思吗?明确: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6.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明确

15、: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前两句。(1)找出表示方位、角度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明确:“横”“侧”“远”“近”“高”“低”。说明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2)前两句告诉我们什么?明确: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都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的山的形状、姿态都不一样。2.学习后两句。本诗后两句是借景说理,谈游山感受,诗人为什么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明确:诗人在最后两句诗中解释说,因为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

16、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含有“面”字的成语拓展示例:面红耳赤 面面俱到 面黄肌瘦 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面如土色 两面三刀 四面八方 洗心革面 八面玲珑 蓬头垢面 独当一面 闻名不如见面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了什么道理?明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全面的立场上。知识拓展:庐 山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长约 25 千米,宽约 10 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 1474 米,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A

17、AAAA 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描绘了庐山_的景象,揭示了_的哲理。诗的前两句写_,后两句写_。明确:宋 苏轼 千姿百态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所见景象 诗人感受 2.总结。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地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

18、,好吗?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题西林壁写景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不同 明理 不识真面目 只缘在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三课时(雪梅)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奇景象,更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能把它默写下来吗?(学生默写题西林壁)2.导入新课:(看图片,赏雪梅)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放呢?(学生回答:梅花、冬天)是的,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爱。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看作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

19、起来了,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去看个究竟。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卷舌音“输”,多音字“降”,平舌音“骚”。2学生默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费”上宽下窄,上部“弗”五笔写成。易错提示:“降”右下不要写成“牛”。“输”右部里面有一短横,不要漏写。(3)多音字。降 xing:投降 宁死不降 jing:降落 从天而降 (4)归类识字。形近字归类示例:输(输入)愉(愉快)偷(偷偷)喻(比喻)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

20、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3词语释义。明确:降:服输。骚人:诗人。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逊:不及;比不上。一段香:一片香。4了解重点词语后,同学们能说说诗歌的大概意思吗?明确: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如何理解“梅雪争春未肯降”中的“争”字呢?明确: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梅雪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梅雪争春的喜爱之情。2梅和雪分

21、别有什么特点呢?明确:梅香雪白。3.诗人是怎样评价梅和雪的呢?明确:后两句写诗人的评价。诗人先从颜色角度来评价,点明梅不如雪那样洁白,然后又从气味的角度来写,点出雪不具有梅花的香味。4.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明确: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而且还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写梅的诗句拓展示例: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唐)张谓早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5.拓展:诗人还

22、写了一首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同学们能说说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吗?明确: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只有梅、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这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告诉我们: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应当用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寓意深刻的古诗拓展示例:游山西村(节选)(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五、课堂小结,

23、效果强化 雪梅这首诗通过对“梅”“雪”的评论,在比较中巧妙地写出各自的特色,借梅和雪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们,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梅花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希望同学们像梅花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雪 梅 梅雪争春 未肯降费评章诗人评 梅逊三分白 雪输一段香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10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

2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在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爬山虎脚触着墙时的一系列变化,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爬山虎便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擅长攀爬的神奇植物。这节课

25、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 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多音字“曲”,鼻音“嫩”,平舌音“操”,翘舌音“占”,后鼻音“茎、柄”。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隙”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柄、蜗、萎、茎”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识记;“操、占、均、瞧”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让学生识记。字谜示例:两小隔日望,姿态不一样,共用一只耳,裂开洞狭长。(谜底:隙)(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操”右下的“木”横画宜长,托住上面三个口。“

26、占”上下对正,“口”上大下小。“嫩”中部狭长,三部分要注意穿插迎让。“茎”上部横要长,下部横撇、点不可过于伸展。易错提示:“叠”中间是“冖”,不要多加一点写成“宀”。“瞧”左部是“目”,里面不要少写一横写成“日”。(3)多音字。曲 q:弯曲 委曲求全q:歌曲 异曲同工 (4)归类识字。形近字归类示例:操(操场)噪(噪音)燥(干燥)躁(急躁)澡(洗澡)占(占用)粘(粘贴)沾(沾水)站(站立)钻(钻研)均(均匀)钧(千钧一发)韵(押韵)钓(钓鱼)瞧(瞧见)礁(礁石)樵(樵夫)焦(焦急)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爬山虎都有哪些了解。明确:爬山虎是一种植物

27、而不是动物。爬山虎有脚。爬山虎是靠脚向上爬的。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两个部分?明确: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3.放多媒体课件(一墙的爬山虎随风摆动的画面),请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了什么。明确:示例: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知识拓展:爬山虎 爬山虎,也叫“巴山虎”“地锦”“常青藤”。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可结果,浆果呈紫黑色,占地

28、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爬山虎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此外,它还能吸收噪音和空气中的尘土。爬山虎的卷须式吸盘还能吸去墙上的水分,有助于使潮湿的房屋变得干燥;而在干燥的季节,又可以增加室内湿度。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大致内容。那么,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解决。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听写词语:爬山虎 操场 占据 嫩叶 顺利 均匀 重叠 空隙 根茎 叶柄 枯萎 瞧见 固定

29、 2.导入新课:爬山虎的叶子均匀地铺在墙上,风一吹过,美丽极了!那么,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那么,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个问题。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 1 自然段。第一句中的“满是”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满是”写出了爬山虎多而茂盛。2.学习第 2 自然段。(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什么特点?明确:静态描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叶尖全部朝下;平铺均匀;多而密。(2)“一阵风拂过,一

30、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如何理解句中的“漾”字?明确:动态描写。“漾”的本义是水面微微动荡,用在此处形象地写出了满墙绿叶在风的吹拂下的动态美,就像绿波荡漾。以“引”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拓展示例:引人入胜 引火烧身 引吭高歌 引经据典 引狼入室 引古喻今 3.学习第 3 自然段。(1)“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明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知识拓展:打比方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有: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

31、性。如:蚕小小的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2)拿出准备好的爬山虎实物,指导学生从爬山虎脚的样子、形状、颜色三个方面去观察。然后让学生思考:书上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有关的句子。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3)爬山虎的脚如此细小,而且还藏在叶子的下面,为什么作者还能描写得如此细致呢?明确:因为作者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十分仔细的观察。4阅读第 4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来,圈出它向上爬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明确

32、: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向上爬的词语:触、巴、拉、贴。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来,所以作者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5.阅读第 5 自然段,思考: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明确: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说明爬山虎的脚具有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33、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爬山虎的脚作者是_。课文重点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_:先讲它的脚长在_,然后写爬山虎的样子_,再讲它的颜色是_,最后讲它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明确:叶圣陶 样子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嫩红的 (2)仿照爬山虎的脚一文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2.总结。作者叶圣陶对爬山虎的脚不光进行了细致观察,而且经过了长期的观察,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果同学们以后都能这么做,相信大家都能写出好的文章!四、练

34、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爬山虎的脚生长位置 叶子 颜色:嫩红嫩绿 样子:新鲜、朝下、均匀脚 位置、形状、颜色 爬墙过程:触、变、巴、拉、贴 与墙的依赖关系 没触着墙萎了 触着墙变灰抓住特点 细心观察 11 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2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重点难

35、点 教学重点 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教学难点 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然而,昆虫界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那就是蟋蟀。蟋蟀的歌声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也非常出名,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蟋蟀的住宅。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

36、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宅、穴、厅、卧”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识记;“掘、搜、抛”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让学生识记;“宅、临、厅”这几个生字还可以通过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识记。字谜示例:它上边,托右边,合一起,住里边。(谜语:宅)二字竖着站,竹头取一半,日子横着过,到哪儿去参观。(谜底:临)厂内有人丁,多为部门名,办事常往处,细想便知它。(谜底:厅)(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宅”上面的“宀”要盖住下面。“址”左部“土”末笔横变为提,右部末笔横稍长。“良”点不宜过大,最后一捺要舒展。“穴”下部“八”的撇捺要相互照应,保

37、持整个字的平衡。“厅”的“厂”要盖住下面的“丁”。“专”上横短,下横长,竖折撇要一笔写成。“较”左部“车”下横变提,“交”撇捺舒展。易错提示:“临”右下部不要写成“罒”。(3)多音字。钻 zun:钻研 刁钻古怪 zun:钻石 钻头 弹 tn:弹奏 对牛弹琴dn:弹丸 弹药 (4)归类识字。形近字归类示例:址(地址)扯(拉扯)耻(耻笑)趾(脚趾)良(良好)粮(粮食)狼(狼狗)浪(浪花)朗(朗读)择(选择)泽(恩泽)绎(络绎不绝)译(翻译)驿(驿站)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作者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明确:观察了蟋蟀的住宅。发现了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2.课文可以分为几

38、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明确:第一部分(1):蟋蟀出名的原因。第二部分(26):蟋蟀住宅的特点。第三部分(79):蟋蟀如何建造住宅。3.学习第 1 自然段。“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点出了蟋蟀出名的原因,同时引出了下文。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妙趣横生的说明文。文中大量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比如,把蟋蟀的洞穴叫作“住宅”,这是因为,作者发现蟋蟀的住宅选址慎重,而且是自己挖掘的。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这篇文章。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39、听写词语:住宅 临时 慎重 选择 地址 良好 洞穴 客厅 卧室 专门 尺寸 卫生 较量 2.导入新课: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住宅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呢?(学生说说自己的介绍顺序)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法布尔是如何向我们介绍蟋蟀的住宅的。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 26 自然段。(1)第 3 自然段的问句有什么特点?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明确:这个问句自问自答,是设问句。作用是既引出下文,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还突出了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2)蟋蟀的住宅外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明确:向阳: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隐蔽: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排水性能好:即使有骤雨,

40、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有门: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有平台: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3)蟋蟀住宅的内部有什么特点?明确:很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同音词拓展示例:简朴 俭朴 “简朴”着重指简单朴素,运用范围较广,可用于语言文字、生活、设备等方面,如:陈设简朴、衣着简朴、文风简朴。“俭朴”着重指俭省朴素,运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个人生活方面,如服装俭朴、生活俭朴。(4)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其是个“伟大的工程”,这是否有点夸张了?为什么?明确:不夸张。联系上文,从朝着阳光、倾斜的隧道、深度和宽度、隐蔽的门口、平坦的平台、光滑的墙壁、清洁干

41、燥的屋子内部等,可以感受到蟋蟀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和才智,它们知道住宅要向阳、能排水、大小要适宜,住所要简朴、卫生。然而,它们用来建筑这座住宅的工具却又是那样柔弱的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这充分表明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工程”。AABB 式词语拓展示例:战战兢兢 吞吞吐吐 浩浩荡荡 结结巴巴 风风火火 原原本本 隐隐约约 轰轰烈烈 勤勤恳恳 沸沸扬扬 堂堂正正 拉拉扯扯 2学习第 79 自然段。(1)第 7 自然段中描写蟋蟀挖掘住宅的动词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明确:扒、搬、踏、推、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蟋蟀挖掘泥土,修建住宅的过程。(2)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

42、面介绍蟋蟀精心建造住宅的。明确:动工时间:秋天初寒时开始动工。怎样挖掘:扒土(前足)搬土块(钳子)踏地(后足)推土、铺土(后腿上的两排据)。不断整修:长时间整修,随天气的变冷(或变温和)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知识拓展: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在这部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娓娓道来,对许多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进行描述,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独特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根据课文

43、内容填空。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是:_、_、_、_、_。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_,_、_,_。明确:向阳 隐蔽 干燥 有门 有平台 很简朴 清洁 干燥 很卫生 (2)思考:你认为小小的蟋蟀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明确:从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可以看出它有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从用柔弱的工具完成建筑住宅的一系列工序,可以看出它有吃苦耐劳的精神。2总结。法布尔先生经过长期、细心的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建筑过程。他像介绍朋友的住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蟋

44、蟀的住宅住宅特点 选址:慎重、不随遇而安 外部 向阳、干燥 隐蔽、舒适 内部 很简朴 清洁、干燥很卫生 建造经过 时间:秋天初寒 方式 前足扒土后足踏地 钳子推土、铺土长时间整修非凡的才能 伟大的工程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这一话题,针对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保护视力进行交流。同时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3让学生了解爱护眼睛的知识,培养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针对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保护视力进行交流。2让学生了解爱护眼睛的

45、知识,培养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3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猜谜引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有它可以看书报,有它可以看世界。大家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吗?(谜底: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我们非常重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二、交际指导 1认真准备,搜集资料。先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分小组对班里同学的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在小组中,每个人轮流叙说,互相补充,注意把自己发现的影响视力的原因,以及提出的保护视力的建议说具体。交流时说话要有条理,注意说话的

46、音量,避免干扰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并能诚恳地提出一些建议。3集体交流,取长补短。各组选派代表将本组的发言进行归纳,推荐到全班交流。通过评价,注意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共同总结出保护视力的正确做法,提出合理建议。三、交际示例 开场白示例:大家发现了吗?随着年级的增长,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的同学的视力甚至低于了 4.5,这会给大家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今天我们就畅所欲言,一起来说说近视形成的原因,共同找出预防近视的方法,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交流示例:示例一: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电脑、手机、iPad 等电子产品已经日益充斥我们的生活,有些同学的自控能力差,一玩儿

47、起来就不注意时间,于是一个个小眼镜就诞生了。所以,我觉得不论是学习还是看电视,都要控制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示例二:不科学的饮食也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尤其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我们一定要注意少吃甜食,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含有维生素 A、C 和钙的食物,这些对眼睛都是有好处的。示例三:我认为平时我们还要注意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从小养成好习惯。当然,做眼保健操也是放松眼睛的一种方法,多做眼保健操,可以有效预防眼睛近视。习作:写观察日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习作提示,选择一个对象进行观察,写观察日记。2学生能恰当地写出观察对象的变化、特征及自己观察的方法、过程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重点难点 1.学会

48、写观察日记。2.能恰当地写出观察对象的变化、特征和自己的观察方法、过程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 爬山虎的脚 蟋蟀的住宅三篇文章,它们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同学们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生动、有趣吗?是的,它们都与作者平时认真、连续的观察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二、文题展示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

49、记记录自己的收获。三、写作指导 1审明题意。这次习作安排的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对象的变化,并随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2.构思写作内容。在选定写作对象后,要想一想自己观察到了什么,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写作内容。3突出重点。本次写作的核心是“观察对象的变化”,因此在写作时,应该抓住发现的变化,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事物的变化特点。同时注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4.选用日记的格式。写作时注意要用日记文体,格式要正确,即第一行要写清楚年、月、日、星期几、天气情况等。四、范文评析 豆芽儿生长日记 2019 年 3 月 14 日 星期四 晴

50、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学习生豆芽儿。于是下午放学回到家,我让奶奶给我一些绿豆。我选了几颗放进小碗里,接着又往碗里装了点儿水,原本“皮肤干燥”的绿豆立刻变得浑身湿漉漉的。我用一块湿纱布把碗口蒙住,免得它们受凉。晚上睡觉前,我又去看了一下绿豆,发现它们开始有些“胖”了。2019 年 3 月 15 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下午放学,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冲向阳台观察我的小绿豆。我发现昨天被我闷在水里睡觉的绿豆都破皮了,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身子。它们有的披着绿衣裳,而有的则脱掉了衣裳,就像一群大头娃娃,伸着大脑袋聚在一起,正说着悄悄话呢!2019 年 3 月 16 日 星期六 多云 今天写完作业,我就只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