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及八路军的对日战役.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0303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党及八路军的对日战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民党及八路军的对日战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党及八路军的对日战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党及八路军的对日战役.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国民党较多,共产党所发动的正式战役基本只有平型关和百团大战可以被提起。但从数量上看,光前三次长沙会战就可以将其比过。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 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 22 次,重要战斗 1117 次,小型战斗 28931 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 3211419 人。空军阵亡 4321人,毁机 2468 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此外国民党还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再在内的 11 名上将,34 名中将,50 名少将从上述数字来看,正面战场的牺牲和战果明显地高于敌后战场。此外还歼灭 118 万伪军。平津作

2、战:1937 年 7 月 主要将领:宋哲元、吉星文(卢沟桥)本战由七七事件所引发,中日最终谈判破裂,经过数周的战斗,日军独立混成第 l 旅团和驻屯旅团分别在 30 日晚和 31 日进占长辛店西面高地和大灰厂附近地区,平津失守。从此拉开了艰苦的 8 年抗战。淞沪会战:1937 年 8 月 13 日-11 月 11 日 主要将领:蒋介石、张治中、陈诚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 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 20 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 5 万余人。南京保

3、卫战:1937 年 12 月 1 日-12 月 13 日 主要将领:唐生智、刘湘、顾祝同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 12 月 12 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 30 余万人。太原会战:1937 年 9 月 13 日-11 月 主要将领:阎锡山、卫立煌(忻口)1937 年 9 月 13 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 2 万余人。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徐州会战:1938

4、年 1 月-5 月 21 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台儿庄)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 4-5 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 1 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兰封会战:1938 年 5 月 21 日-6 月 2 主要将领:薛岳 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首指挥的中国军队包围。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中国军队最终功亏一篑。武汉会战:1938 年 6 月-10 月 主要将领:陈诚、白崇禧(代)、薛岳(万家岭)、徐焕升(空军东征)历时 4 个半

5、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 4 万人、近 10 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广州战役:1938 年 10 月 主要将领:余汉谋 日军控制了广州及附近要地,广州失陷。广增之战,双方伤亡不少:日本防卫厅的中国事变中国作战史载:日军伤亡 1923 名。中国军方记载:中国官兵阵亡 2954 名,伤 5645名,失踪 2643 名。南昌会战:1939 年 3 月-4 月 主要将领:罗卓英、上官云相 南昌失守。此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的首次交锋,日军纠集重兵,先

6、发制人,攻势极为猛烈。中国守军奋勇抵抗,兵力损失达 43000 余人。随枣会战:1939 年 5 月 1 日-20 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张自忠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党军队消灭毙伤敌军 1.3 万人,第 5 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战略目标。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 年 9 月 14 日-10 月 主要将领:薛岳、罗卓英 日军动用 10 万兵力,却在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日军承认“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在中国军队反击下,日军伤亡达 2 万人,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伤亡 3

7、万多人。桂南会战:1939 年 11 月 13 日-1940 年 10 月 30 日 主要将领:白崇禧、杜聿明(昆仑关)日军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外急调 10 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冬季攻势:1939 年 12 月-1940 年 3 月 主要将领:蒋介石、李宗仁、薛岳 在这次攻势中,中国军队直接参战兵力约 71 个师,55 万余人,与敌作战 1340 次,其中主动出击 1050 次,毙敌九万多人,我军伤亡七万多人。冬季攻势是中国军队继鸦片战争以来 3 第一次对外主动出击,改写中国百年来基本上只有

8、“挨打”的历史,日军亦承认这次作战中我国军队的英勇。更为重要的是,抗日战争从被动挨打转入主动进攻,一扫全国民众之颓丧之气,树立起抗战必胜之决心。枣宜会战:1940 年 5 月 1 日-6 月 18 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张自忠 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百团大战:1940 年 8 月-12 月 主要将领:彭德怀、左权 中方损失约一万七千人;毙伤日方几千日本军人、约五千伪军;拔除据点 2900 多个,缴获各种火炮 50 多门、各种枪 5800 多枝。豫南会战:1941 年 1 月 25 日-2 月 7 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 豫南会

9、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 人后,日军最终撤退。上高会战:1941 年 3 月 15 日-4 月 9 日 主要将领:罗卓英、王耀武 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而仓皇撤退,伤亡高达 1.5 万人。晋南会战:1941 年 5 月 主要将领:卫立煌、唐淮源(中条山)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中国军队伤亡 4.2 万余人,被俘3.5 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中国军队的 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10、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 年 9 月-10 月 1 日 主要将领:薛岳、王耀武 中国军队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 7000人。最终由于第九战区指挥失误,日军一度攻占长沙,中国军队伤亡失踪 7 万人,日军伤亡 2 万人。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 年 12 月 23 日-1942 年 1 月 6 日 主要将领:薛岳、李玉堂、方先觉 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共毙伤日军 5万余人。成为“12 月 7 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香港保卫战:1941 年 12 月 4 主要将领:莫德庇、罗逊

11、(加拿大军)香港沦陷,守军 2,233 人阵亡 2,448 人受伤:日方 683 人阵亡 1,413 人受伤 第一次缅北会战:1942 年 3 月-9 月 主要将领:罗卓英、杜聿明、戴安澜、孙立人 戴安澜牺牲。此战,远征军经一个多月作战,在保卫东吁、解救英军诸战中,英勇顽强为世人所赞誉。但由于出国时机过晚,盟军作战缺少协同,多头指挥等原因,使远征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未能达成战役企图。浙赣会战:1942 年 4 月-7 月 28 日 主要将领:顾祝同、王敬久(衢州)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 15 师团师团长阵

12、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 17148 人。鄂西会战:1943 年 5 月-6 月 主要将领:陈诚、孙连仲(代)、胡琏(石牌要塞)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国民党第 18 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 4000 人。常德会战:1943 年 11 月 2 日-12 月 主要将领:孙连仲、余程万 在日军 3 万优势兵力进攻下,中国 57 师 9000 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 16 天。最终中国军队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 2 万人。豫中会战:1944 年 4 月-5 月 25 日 主要将领:汤恩伯(洛阳)、李家钰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党军指挥失当

13、,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长衡会战:1944 年 5 月-8 月:主要将领:薛岳、方先觉(衡阳)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中国军队在衡阳进行了长达 48 天的抵抗,最终没有支援而遭到失败。桂柳会战:1944 年 8 月-12 月 10 日;主要将领:白崇禧(桂林)、张发奎 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中国军队在明显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到沦陷。第二次缅北会战:1943 年 10 月-1945 年 3 月 主要将领: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 5 在历时两年的缅北会战中,中国驻印军全歼日军第 18、第 56 师团,重创日

14、军第 53 师团、第 2 师团、第 33 师团和第 49 师团,共击毙日军 3.3 万余人,伤日军 7.5 万余人,俘虏 323人。缴获大炮 186 门,战车 67 辆和汽车 552 辆。中国驻印军伤亡 1.7 万人。滇西作战:1944 年 5 月1945 年 1 月 主要将领:卫立煌、宋希濂、李弥(松山)我军攻克腾冲、松山、龙陵地区,远征军和驻印军会师芒友,结束了滇西战役。滇西作战,自 1944 年 5 月 11 日开始,至 1945 年 1 月 27 日结束。历时 8 个月零 16 天,日军共伤亡、被俘 21057 人。远征军伤亡、失踪 67364 人。豫西鄂北会战:1945 年 3 月-

15、5 月 主要将领:刘峙、胡宗南 此次会战,日军虽然达成进占豫西鄂北控制老河口空军基地的目标,但伤亡惨重,多达 1.5 万余人。湘西会战:1945 年 4 月-6 月 主要将领:何应钦、王耀武(雪峰山)中国军队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创造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 1 万多人。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日军伤亡 2 万余人,被迫撤退。桂柳反攻战役:1945 年 4 月-8 月 主要将领:张发奎、汤恩伯 此役为国民革命军对日最后一役,中方死伤不详,日军 4000 人死亡,5000 人被击伤。(缅北和滇西战役不属于国内 22 次会战,它是太平洋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军队为英美装备,由美国人史迪威组织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