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颜真卿盛唐气象.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9413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楷书颜真卿盛唐气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楷书颜真卿盛唐气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楷书颜真卿盛唐气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楷书颜真卿盛唐气象.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楷书颜真卿,盛唐气象 楷书发展自魏晋钟繇二王之下至初唐,世人多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和虞世南这一路为书法的正统,而对南北朝时期北朝异族书法或含有异族特点的书法不屑一顾。魏碑出锋露角,胫骨开张,带有放荡不羁的山野气息,为崇尚冲淡、含蓄和谐、典雅的传统审美所不取。上有唐太宗“中和”的审美追求,“所以察详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王羲之)乎!”今天我们先观二王一脉楷书,方可后察颜字如何最终在二王书风之外走出另一番天地。先来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和黄庭经。王羲之的小楷基本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具备了完备的楷书法则,其用笔沉着内敛,扎实劲健,结构沉稳端庄,温润俊逸,字势以方正为主,兼顾自然之趣

2、,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端庄沉着、圆润峻拔、动静有致、安详和谐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图 1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石刻局部图 2 王羲之小楷 黄庭经宋拓本局部图 3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到了初唐四大家,欧阳询“书出大令,敛入规矩,且改用北朝结法,以合时尚,入唐则炉火纯青,更趋精善”。欧阳询楷书以险为特色,未脱二王窠臼图 4 虞世南昭仁寺碑局部 和欧阳询并称“欧虞”的虞世南书,“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晚年其书虽渐加道劲,更见雅正,但积习久深,未见改体,所恭守无舍者为智永制度。”虞世南师从智永,为王羲之嫡脉。图 5 褚遂良大唐三藏圣教序“初唐第一国手”褚遂良的书法,书断有评:“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

3、述右军。其宽绰疏逸、丰润劲练的格局为有唐一代楷书成熟的标志,但也并没有走出右军门下。唐朝是我国书法史上百花盛开、绚丽多彩的一个时代,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书家,初期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盛唐或稍后一点则有李邕、张旭、徐浩、颜真卿、李阳冰、怀素诸家;到了晚唐则以柳公权、沈传师为代表。他们都是我国书法史上各树一帜的大书家。不过,如果论他们对书法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那就要首推颜真卿了。颜体书法一变魏晋以来二王流美飘逸的书风,也迥异于初唐欧体的险劲刻厉和褚体的流动秀美,创造了一种雍容大度、端庄雄丰的美学风格。正如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初唐的欧(欧阳询)、虞(虞世南)、褚(褚

4、遂良)、薛(薛稷),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是故范先生云:“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这是颜书行世之前的旧标准;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语未公吾不凭,这是颜书风行之后的新标准。”唐代以后,伴随着宋代印刷技术的兴起,楷书的书写功用大幅削弱,楷书艺术盛极而衰,后人对颜真卿书法的接受也随之产生了镜像变形。我们学习鲁公书法时,还是要重视珍视鲁公走出二王风格的楷书又一巅峰。我们来大致看看颜体书法的演变过程。唐中宗景龙三年(709 年),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颜真卿早年楷书主要作品包括,34 岁时的王琳墓志到54 岁的鲜于氏离堆记。图 6 颜真卿王

5、琳墓志局部 34 岁图 7 颜真卿郭虚已墓志 局部 43 岁 图 8 颜真卿 多宝塔碑 局部 44 岁图 9 颜真卿东方画赞实拍局部 45 岁图 10 颜真卿金天王神祠题名拓本局部 50 岁 图 11 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拍卖预览局部 54 岁 这些都是颜氏早期的作品,其中又以多宝塔碑最为著名,因其特点鲜明,字迹清晰而多用做书法学习。多宝塔整密拘窘,该碑用笔多用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的顿按,横、竖笔画粗细对比鲜明,富节奏、韵律美感,也把颜体的一个“筋”的意味完整的表达出来。但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批评云:“此帖结法尤整蜜,但贵在藏锋,小远大雅,不无佐史之恨耳。”;东方画赞写得大气磅礴,挺然奇伟,

6、被苏轼以为是颜真卿诸碑中“最为清雄者,他说:“颜鲁公平生写碑,惟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此言也。这一时期颜的用笔偏于方峻,凡左右两直的字,都呈现出显著的相背形,转笔用折而不转。总的说来,隶意较多,颜体的主要特征还没有形成,它代表了颜书早期的风格。但我们从颜真卿 54 岁所做鲜于氏离堆记中,已经可以看出阔大雄强的颜楷风貌日趋成熟,他逐渐摆脱自己早期的“窘束,大胆突破,着力进行个人楷书语言的探索、锤炼。颜真卿中后期楷书主要作品包括,从 56 岁时的 郭家庙碑,到 77 岁的,被囚于蔡州龙兴寺时,自撰遗表、墓

7、志、祭文,以明死志的移蔡帖。期间又以 56 岁至 64 岁之间书法作品为中年之作,晚年数碑帖终成颜字气象。(公元 763 年,颜真卿时年 54 岁,安史之乱随着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屡败而溃散,史朝义终于范阳林中自缢而结束。)图 12 颜真卿郭家庙碑拓本局部 56 岁图 13 颜真卿藏怀格碑局部 62 岁图 14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拓本局部 日本三井文库藏本 63 岁 图 15 颜真卿 大唐中兴颂 大字局部 63 岁图 16 颜真卿 元次山碑 拓本局部 63 岁图 17 颜真卿 八关斋 拓本局部 64岁 郭家庙碑是颜书变法的开始,这时他的用笔已不如之前的离堆记那样雄厚庄重,而出以清劲瘦健,

8、结体又与 63岁后的元次山碑之遒逸雄肆、八关斋之阂伟雍容颇不相似。到中兴颂,运笔中篆隶笔法趋于自然表达,是故苏轼曰:“鲁公中兴以后,笔迹迥与前异者,岂非年逾高学欲精耶?以此质之,则公於柔媚圆熟非不能也,耻而不为也 惟公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同年 63 岁写的麻姑仙坛记秀颖超举,前者横轻竖重,后者把笔画少的字故意撑足,这些都可以看到他摸索递补变的痕迹。总的说来,用笔已易方为圆,字形也从向背变为相向,横画轻而竖画重,转笔不折而转,蚕头燕尾,笔姿轻妙。从中期的作品可以看出,颜书的特征正在从开始形成而日趋鲜明。而从 67 岁时所书的宋广平碑开始的颜鲁公晚年传世作品

9、中,颜字外扩雄强的特点已浑然一体,格局高远了。图 18 颜真卿宋广平碑朵云轩藏拓本局部 67 岁图 19 颜真卿李元靖碑拓本局部 69 岁图 20 颜真卿楷书巅峰之作勤礼碑 原碑拓本局部 70 岁图 21 颜真卿楷书巅峰之作勤礼碑实拍局部 70 岁图 22 颜真卿颜家庙碑拓本开篇局部 72岁图 23 颜真卿 颜家庙碑 实拍局部 72 岁图 24 颜真卿 自书告身贴局部 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72 岁图 25 颜真卿移蔡帖局部 生前囚中遗作 7 个月后为李希烈叛军所害 77 岁 这些晚年作品中,横细竖粗、蚕头燕尾的形象已不很明显,结体更趋于端严朴拙,用笔雄重。颜的用笔能从王羲之范围以外别

10、辟蹊径。王羲之用笔多内按,王献之用笔多外拓。内按近方,外拓偏圆。方笔刚峻森严,点画凝整而沉着。隶法尚方用笔多翻;篆法尚圆,圆笔主提,提笔中含,中含者浑劲。但方笔由于过于内按,非凝神静虑、志气平和不易作为。圆笔则翰墨淋淳,情驰神怡,乃有意趣。右军以隶法写真行,隶笔尚方,遂成内按。献之长于破体,盖取篆意入草。这是王氏父子继承篆隶笔意而入真草的创获。颜真卿在右军、欧、褚的书风影响之下,弃方就圆,用了外拓笔法,写出了用笔圆、结体带弧形的颜字。后世亦有贬谪颜字,如米芾曾有云“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从颜氏书法与敦煌、高昌遗书的比较(注意字形结构和颜早年风格比较,以及提按运笔转折出勾处的相似),可以

11、看出颜真卿的确吸收了部分俗吏书和经生书的书写特点,而其中现代书法家丛文俊将孙过庭的书谱和米芾的海岳名言所批评的俗吏书与经生书定性为“阶层性或职业性的习俗与风气”。图 26 楼兰文书残纸局部图 27?唐?敦煌写经太玄真一本际经(局部)但颜真卿朴实的平民思想和对佛教的密切接触,通过对颜氏书法流俗的辩证认识,颜氏书风的最终形成,绝不限于一家一派或一石一碑,而是颜真卿在对民间书法学习与借鉴的前提下,博采众长、反复吸收和熔炼的结果。赵宧光的评价似乎较为中肯,“颜真卿严整第一,稍有一分俗气,唐人独推此公,亦以品第增重耳。”颜真卿开创了一种阔大、古雅、极富篆籀气的楷书新气象,是“盛唐艺术的典型,达到了唐代楷

12、书的最高峰。此后的中国书法继承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调和王和颜的关系。是故再引朱长文云:“观中兴颂(图 15),则闳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夫承家之谨;观仙坛记(图 14),则秀颖超举,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余皆可以类考。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贞元元年(785 年),颜真卿被叛臣李希烈所缢杀,他正直、刚烈的一生戛然而止,留给后世一个伟岸的背影。“一曲霓裳失太平,渔阳鼙鼓暗风尘。君王只识杨丞相,不识平原老守臣。”世人皆知安禄山造反,却不知颜真卿被誉为“安史之乱”中揭竿平叛第一人。安

13、禄山反叛,在唐玄宗叹息二十四郡无忠臣之时,颜真卿机敏果敢,有勇有谋,颜氏一门三十余人壮烈殉国,用智慧和担当诠释着忠诚二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玄宗大叹:“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但在书法上,旧唐书评其书法只有“尤工书三个字;新唐书也不过“善正、草书,笔力道婉,世宝传之”寥寥数语。甚至宋太宗淳化年间皇家编撰淳化阁帖,因唐太宗以来尊二王书风的排他性使得颜鲁公书名不显,洋洋十卷淳化阁帖未得入藏。宋人对颜真卿的接受是从对其人格的敬慕开始的,慕其人而重其书,进而认识到颜真卿书法的艺术价值。经历宋代古文运动主将欧阳修将颜真卿作为以人论书、以道统文思想的理想例证;之后宋四家之一蔡襄“文道观”又云:“颜鲁公天资忠孝人也,人多爱其书,书岂公意耶?”;再有朱长文的颜书神品观,语云“唐人书有神品、妙品、能品。神品三人:颜真卿楷、张长史草、李阳冰篆。”;到苏轼称颜真卿集大成观,论书语:“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难复措手。书于鲁公(颜真卿)、文于昌黎(韩愈)、诗于工部(杜甫),至矣!”凭苏门学士在北宋艺术地位的显赫,颜字也被认可为唐代第一品的书法,也自此被推为王右军之后的第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