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8965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下面带来杨绛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欢迎阅览!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1】早就听过无数人推荐这本书,一直想找个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之前读我们仨时,就体会到了杨绛先生文字的力量,文中以隐喻的手法写 我 与家人的离别过程,虽不着一字,却字字流露着老先生心中的思念和痛苦,全篇朴实的叙述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那么在她 96岁的高龄时,又道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呢?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

2、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杨绛先生摆脱世俗成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探索人生的真谛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随后杨先生提出了 灵性良心 的概念。其中,灵性 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 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 是人的本性中

3、固有的良知良能。食色性也 则是人的肉体本能,智力和感情也属于肉体本能。佛家所谓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大罪恶,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躯。灵性良心与肉体则是相互对立的两方,肉体总有无尽的欲念,而灵性良心总在克制着 我 的纵欲放肆。修身就是清欲,超越小我,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在人这个复杂的矛盾体上,灵与肉的斗争实时都在,贯穿着人的一生。那么我们的灵魂又偏向哪面呢?灵魂虽带个灵字,却始终附于肉体之上,与肉体一同感受,一同欲念,一同放纵。所以灵魂实则在肉体一面。感情是很难控制的,人是很可怜的。我们的灵魂一生都在这两方中间飘摆不定。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

4、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 命造 比作船,把 运途 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 命造 里,还有 命主 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 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毫无疑问,人的灵魂需要通过肉体这个媒介来历练,锻炼的成绩只属于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所以她说: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杨先生问得好: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我们的

5、问题正在于太 唯物 了,只承认物质现实,不相信精神价值,于是把信仰视为迷信。而杨绛先生所求教的那些来自社会各界的 聪明的年轻人 对精神信仰都抱着不思、不信乃至不屑的态度。杨先生说: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杨绛先生没有被普遍浮躁的风气蒙蔽双眼,而是努力拨开迷云,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身体切实的去体会。杨绛老先生在 96 岁的高龄下,将她毕生的感悟总结于此,这已经过时了吗?非但没有,而且比当下的年轻人看的更加清楚透彻啊!我们这个时代确实存在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正是信仰的缺失。孔子尚且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如果人没有信仰,又何谈修身呢?书后的注释也极具特色,它不像其他

6、书那样精短,几乎每篇都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也正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辑零碎而显真知,文丛取名 碎金 正是此意。杨绛先生不如钱先生下笔即用典故,写文章也罢,读书也罢,总是贴身贴肉地去感觉。我总惭愧自己理论知识不够,不能上纲上线地分析作品只能说感觉,试体温。读了杨绛先生后才觉得,这样做也未尝不可。比如杨绛先生书后的论语趣,让曾经对古文敬而远之的我都忍不住想去好好拜读一遍论语孔子最偏宠的子路如何 野哉?孔子又为何训斥宰与 朽木不可雕也?周国平说: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到了可靠的真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

7、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倘若能够像杨先生这样读书做人,做一枚恬淡的知识分子,我辈这么妄望一下,可否?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2】九十六岁高龄的杨绛女士写的走到人生边上,除了一阵阵的敬佩,还有就是深深地思考!九十六岁,许多人已经卧病在床而无心学问了,也有许多人,到了另一个世界享福。而这个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的老人,仍然致力于学问,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是什么,让她如此高寿,又是什么,让她如此高龄仍可以活得如此充实而丰富,看完此书,似乎,我懂得了什么 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肉体的存在,这是可视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另外一种是以灵魂的方式

8、存在着。这两种方式在同一个个体中存在着,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斗争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懒、贪、色、赌等七恶,这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当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者相遇,人便会出现各种烦恼,各种矛盾,如果这些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人自觉经过生活对肉体进行磨练,从而达到对灵魂的锻炼,并形成一定的意志去控制自身肉体上的行为,便可从而形成灵肉统一的和谐状态。无可否认,这个过程是漫长,要经历许多身体和心灵上的煎熬。但是,年轻的我们啊,为了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我们不是应该积极接受苦难的磨练,从而使自己的灵魂更高尚,更强大吗?那么,当我们到了老年也可以想杨绛女士那样仍然不被肉体打败,执着于灵

9、魂之向往!日薄西山之年,总免不了会回忆那曾经的旅途,也总免不了会抽象出一些如命运、人的存在之类的哲学命题进行思考。千百年来,这样的命题长盛不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总无定论。人总说“人生有命”。是不是人的命运就是天生注定的呢?杨绛女士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她说:“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不管算命的怎么说,八字怎么规定,一切都由自己选择。即使选择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没有预演的现场直播。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了自己的努力,然后一切坦然就好!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没有所谓的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考验,惩罚或者补偿。”站在二十岁的风华岁月里,许多事我未曾经历过,许多道理我也未曾悟出,许多人事我仍不懂处理。许多许多都是未知但活在当下,勇敢接受锻炼吧!在锻炼中成长!这样,或许当我走到人生边上也能说,我已经尽力了。然后,把那一生的回忆化作缕缕炊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