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7664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4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强化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 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 I 卷(选择题 30 分)一、单选题(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 30 分)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

2、分子由原子构成 2、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 年),该书把一种原子序数为 14 的元素翻译为“矽(Xi)”。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 O B属于金属元素 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原子核外有 14 个电子 3、2021 年 11 月 8 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我国空间站核心舱的制作材料使用了钛及其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8 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g C钛的原子序数为 22 D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3、铝 B氢氧化钠 C金刚石 DC60 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改变的是微粒的 A大小 B种类 C间隙 D化学性质 6、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 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 Ni D相对原子质量为 58.69 g 7、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属于金属元素 B氯的原子序数是 17 C氯原子核外有 17 个电子 D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5.45 8、下列情况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变小 B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

4、子可以再分 D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9、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B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温度升高,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电解水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都不能再分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10、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KOH BHCl CNO2 DSO2 第卷(非选择题 70 分)二、填空题(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1、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图 1 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 x=_。(2)碘属

5、于元素_(填“金属”或“非金属”)。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3)图 2 是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与 A 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填字母)。2、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D 示意图中,x=_,其所示元素属于_(金属/非金属)元素。(2)A、B、C、D、E 中,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是_。(3)B、D、E 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3、下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 B-F 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 A 信息可推测物原子中的质子数为_。(2)在 B-F 五种粒子中,共有_(填数字)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填字

6、母序号),属于阴离子的是_(填字母序号)。4、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乙的化学式_,上图中涉及的化合物有_种。(2)点燃丙和丁的物质之前,应先检验它们的_。(3)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5、如图所示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氧原子核内有_个质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氧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三、计算题(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计 40 分)1、某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 4 个。若其离子 R3+核外有 n

7、 个电子,试计算:(1)该原子的中子数。(2)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已知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一个某原子的原子质量为 2.65710-26kg。求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结果精确到整数)3、(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 10 克氧气,标准大气压下相当于多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1.4g/L氧气)(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并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2)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akg,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为_kg;若该原子的核外有 n 个电子,则核内有_个中子。4、已知某

8、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a 千克,相对原子质量为 m,另一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b 千克,求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5、(1)已知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 3.9861026kg,试计算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6,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4,现有等质量的铁和铜,它们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多少?四、实验探究(1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10 分)1、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甲同学在 A、B

9、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倒入酚酞试液,在 C 烧杯中加入浓氨水,另取一个大烧杯,罩住 A、C 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烧杯 A、B 发生现象分别是_,这一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为:_,烧杯 B 的作用是_,该实验也说明了_具有挥发性。(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2)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无色酚酞从_依次变红。但丙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实验三):丙同学另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他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10、,塞上胶塞,并在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 A、B、C 三个几号。请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处(选填 A、B 或 C),理由是_。氨气(NH3)中 N 元素化合价为_。查阅资料:材料一: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材料二: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拓展探究)三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他们将等量的品红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所示。实验过程 冷水 热水 开始 红色扩散较慢 红色扩散较快 长久放

11、置 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 依据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C【详解】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 C。2、D【详解】A、原子序数为 14 的元素为硅 Si,错误;B、硅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为氧,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有 14 个电子,正确。故选 D。3、C【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2=2+8+n+2,n=10,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

12、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钛的原子序数为 22,符合题意;D、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 2 个电子,形成阳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 C。4、D【详解】A、铝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C60是由 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5、C【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种类均没变,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也没变,只是分子之间的

13、间隙变大了。故选 C。6、D【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8,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子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Ni”,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7、A【详解】A、由“气”字旁可知,氯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氯的原子序数是 1

14、7,不符合题意;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不符合题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5.45,不符合题意。故选 A。8、C【详解】A、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B、水和过氧化氢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符合题意;D、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故选 C。9、D【详解】A、用肉眼能

15、直接看到的物体都不属于分子,例如浓烟、尘土、火星,错误;B、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隙变大,错误;C、电解水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但原子不能再分,错误;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均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正确。故:选 D。【点睛】10、A【详解】A.KOH 中含有钾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物质中含金属元素。B.HCl 中含有氢元素、氯元素,物质中不含金属元素。C.NO2中含有氮元素、氧元素,物质中不含金属元素。D.SO2中含有硫元素、氧元素,物质中不含金属元素。故选:A 二、填空题 1、(1)18(2)非金属 五 (3)BCF【分析】(1

16、)图 1 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说明碘原子的最外层有 9-1=7 个电子,即 532+8+18+7+x,x18;(2)由汉字名称的偏旁“石”字可知,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核外有 5 个电子层,所以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3)A 粒子表示的是氦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相对稳定结构,B 表示的是氟离子,C 表示的是钠离子,F 表示的是氯离子,它们最外层都有 8 个电子都为相对稳定结构,故与 A 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BCF。【点睛】2、(1)13 金属 (2)B(3)DE【解析】(1)D 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3,则 D 属于原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数=原子质子数,283x

17、,13x,质子数为 13 的元素为铝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原子中,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其所在的周期数;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1,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一周期;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C、C 粒子对应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E、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A、B、C、D、E 中,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是 B;(3)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B、D、E 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D

18、E。3、(1)37(2)4 D CF 【分析】(1)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图示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7,所以它的质子数为 37;(2)核电荷数相同的属于同种元素,BC 相同,且与剩余选项均不同,所以共有 4 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当电子层数为 1 时,最外层电子数为 2)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其中 CDF最外层电子数为 8,但 CF 的核外电子数与核电荷数不相等,属于离子,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D;阴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形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所以属于阴离子的是 CF。4、(1)H2O 2 (2)纯度(3)1:1【解析】(1)由图可知乙是水,化学式为 H2O;除了乙还有丙

19、都有两种不同原子组成,所以都是化合物。(2)丙和丁分别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质之前,应先检验它们的纯度,否则容易引起爆炸。(3)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同种原子数目相同,故已配平,生成丙丁的个数比为 1:1.5、8 16.00 6 得到 【详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为质子数,氧原子的质子数为 8,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从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最外层为 6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阴离子。三、计算题 1、(1)该原子的中子数n 34n 7(+)+(2)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n 3)n 72n 10+(+)+【详解】(1)离子

20、 R3+是 R 原子失去 3 个电子形成的,该离子的电子数为 n,则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n+3,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 4 个,故该原子的中子数(n+3)+4n+7。(2)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质子数加中子数,故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n+3)+(n+7)2n+10。2、相对原子质量=1-1212原子实际质量碳原子质量的=-26-262.657 10kg11.993 10kg1612【详解】见答案 3、(1)解:10gV=7.1L1.4g/L氧气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所以:V=V21%33.8L空气氧气。答:标准大气压下相当于分离 33.8L 空气所收集到的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

21、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2)Makg12;Mn【详解】(1)见答案;(2)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碳 12 原子质量十二分之一的比值;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Makg12=Makg12;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中子数为 Mn。4、解:由于相对原子质量=112原子的质量碳原子的质量,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质量之比;设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akgmbkgx bmax 答: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ma。【详解】解析见答案。5、(1)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碳 12 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故镁原

22、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263.986 10kg=2411.993 10kg12 答: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2)解:设铁原子、铜原子个数分别为x、y,则:56x=64y 答:铁和铜的原子个数比为 8:7【分析】【详解】见答案。四、实验探究 1、A 中酚酞溶液变红,B 中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 分子在不断运动 对照实验 浓氨水 从右到左 将浓氨水滴加到滤纸条上,将酚酞滴加到脱脂棉上 C 氨气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快 -3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详解】实验一:浓氨水易挥发,会发出的氨气溶于 A 中,形成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氨气无法运动出大烧杯,所以 B 无明显现在。该实验说明了分子

23、在不断运动,也说明了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 的作用是对照实验,与 A 对比说明使酚酞变红的不是空气是挥发出的氨气。实验二: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由右向左接触酚酞试液,所以无色酚酞从右向左依次变红。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说明试剂滴加反了,将浓氨水滴加到滤纸条上,将酚酞滴加到脱脂棉上了。实验三:因为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HCl 相对分子质量为 36.5,NH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7,所以氨气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快,接触的地点离浓氨水更远,所以 C 白烟最浓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氢元素为+1 价,所以氮元素是-3 价。拓展探究:冷水中红色扩散较慢,热水中红色扩散较快,所以可以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