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手法.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6715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8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修辞手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用修辞手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修辞手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修辞手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常用修辞手法 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明喻=本体+喻词+喻体 月儿 像 柠檬 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暗喻又称“隐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和明喻不同的是中间不用喻词,而是用系词。其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

2、相合关系。暗喻=本体+系词+语体 月儿 是 柠檬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星空中银盘高挂”中的“银盘”直接代替月亮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博喻,就是运用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比喻描述同一种事物的修辞格。“天上的云

3、,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像雄师,像奔马”(看云识天气)朱自清先生绿中所写的“水”:“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裙幅;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有清的一色但却看不透她!”梅雨潭的水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令他浮想联翩,由水的波纹想到了少妇的裙子,由水的光滑明亮想到了鸡蛋清,由水的纯净想到了温润的碧玉。明湖居听书中白妞“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九黑水银,左右

4、一顾一看,连那远远坐在墙角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作者采用“画眼睛”的方法,多方设喻,尽显其妙“秋水”见其明净,“寒星”见其清透,“宝珠”示其光亮,“水银示其温润,从而把白妞“心灵的窗户”展现得灵活无限、情态万千,也就使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2 通感:五官功能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暮色可视不可感,“凉爽”是感觉效果移用于视觉。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沈从文遥夜)-歌声“长颤”是感觉效果移用于听觉。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

5、轻柔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白衣天使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尘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同元写处,月光如水照绍衣

6、。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去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运用借代需要注意: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2、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

7、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3 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1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瓶里的水自从早上被换水的仆人倒进了花瓶里以后,一直都是怨恨着,叹息着,喃喃地诉说着。“小草轻轻地点了点头”中的“轻轻地点了点头”“杨柳笑弯了腰”中的“笑弯了腰”蜡炬成灰泪始干。2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把帝国主义写成兽类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人,人潮只能慢慢

8、地、慢慢地往前蠕动。“人潮涌了上来”中的“涌”“树叶上的露珠四处乱窜”中的“窜”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我摸摸那条棉被,简直象纸一样单薄。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3、超前夸张:在时

9、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父亲对我的挚爱与我对父亲的孝心,真是天壤之别。我发现,城市人和农村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口音,也不在于穿戴,而在于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方法。农村人大喊大叫,城市人不动声色;农村人为一个针头一条线脑能计较出脸红脖子粗的效果来,城市人却决不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轻举妄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10、乐而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 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曲。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

11、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 c。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满招损,谦受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花園裏的花五彩繽紛,紅的、白的、紫的、藍的,開滿了每一個角落;、分句排比即一个复

12、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小鳥兒也來湊熱鬧,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单句排比例如:5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

13、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感情,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用以加强幽默讽

14、刺的表达效果。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楚庄王的一匹爱马死了,他非常伤心,下令以上等棺木,行大夫礼节厚葬。文臣武 将纷纷劝阻也无济于事,最后楚庄王还下决心说:“谁敢再劝阻,一定要杀死他。”很明显,不论怎样改头换面,只要一说“不”,必是自取其辱。优孟知道了,直入宫门,仰天大哭,倒把庄王弄得异常纳闷,迫不及待地问是怎么回事。优孟说:“那马是大王最喜欢的,却要以大夫的礼节安葬它,太寒酸了,请用君王的礼节吧!”庄王越发想知道理由了,优孟继续说:“请以美玉雕成棺让各国使节共同举哀,以最高的礼仪祭祀它。让各国诸侯听到后,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啊。”至此庄王恍然大悟,赶紧

15、请教优孟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食之。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6 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毁灭?我记得一本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这七人端的是谁

16、?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花结什么果。回环:也叫回文,这种修辞格的前后两句话中后一句话是前句话的倒叙排列形式。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

17、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菩萨蛮.冬 苏轼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苏轼)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映衬(一)色彩的互相映衬 1如写天山的雪峰,“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象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把白色的雪峰,放在金色的阳光的照射下,又有蓝色的天幕的衬托,更显得巍峨壮观,妩媚多姿。阳光、蓝天、雪峰、白云、云影、不同的色彩互相映衬,各个景物都显出了自身的特色来,并给人以开阔辽远的感觉

18、,引起人们的无限的遐想。2又如写草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在太阳下,就象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黄、花、白、红,色彩缤纷的牛群和羊群,在辽阔的、碧绿的草原的背景之上,映衬得如同彩色图案那样美,草原也成一张美丽无比的大地毯了。7 3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落日余辉衬得景美了,人也美了。4“当落日沉没,周围血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的红火光。”以暮霭反衬红火光,景像绚丽,也显示牧民生活的多姿彩。(二

19、)态势的互相映衬。1既写静景,又写动景,动静互相映衬。如写雪峰在蓝色天幕下的静景,接着写飞泻的雪水,冲激的溪流,上抛的水花,跳跃的鱼儿等充满无限生机的动景,静景与动景互相映衬,使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增添了无限的情趣。2写原始森林的幽静,又以马蹄溅起“流水的声音”和“几声鸟鸣”,来反衬密林的幽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写天然湖的幽静,接着写天鹅的游曳和鸣叫,又增添了湖的幽静。以有声来映衬更加幽静,刻画了高山密林及天然湖的特点。8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

20、/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引号的四种用法: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 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

21、、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六种逻辑顺序:总分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 慨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前后矛盾 语序不当 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9 七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