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6634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pdf(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学生在自行阅读时会先出现文字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另一方面,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形成的最佳期,但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然而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这就使得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第一学段(1-2 年级)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左右,其中 800-1000 个左右会写,占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

2、的一半以上,并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对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识字任务。这要求学生不仅要认识汉字的音、形、义,还要正确的书写。如此巨大的识字任务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新课程标准力图构建一种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图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汉字,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可能性。面对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相当繁重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上的要求,更是教学技巧和方法上的要求。因此,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生识记大量的汉字,

3、并且记住记牢,直至熟练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长期以来,站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还是一直彷徨在教学效率不高的泥沼之中。现阶段小学识字教学以笔画、部件教学法为主,这种方法为几十年来的识字教学做出巨大贡献,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小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很难记住笔画和部件这些抽象的符号。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存在着反复性,错别字经常出现,汉字书写质量参差不齐。多年来,许多的教育专家也不断进行着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诸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字理识字”为代表的教学方法流派。探索一种真正符合汉字的根本属性,且适合儿童认知和学习的识字教学方法

4、,才能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最终走出现阶段的困境。1.2 研究意义 该研究意义可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部分。第一理论意义,由于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对阅读和写作起着重要影响,要想提高识字效率,教师要能够选择运用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识字教学的相关理论。本论文对识字教学的定义与方法进行了相关阐述,进一步丰富了教师识字教学的相关理论;本论文通过具体的观察和案例分析,了解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及其达到的成效,反应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同时,本论文结合相关的文献,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识字教学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结合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实践意义,通

5、过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字特点合理的运用到识字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科学合理;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的识字。1.3 文献综述 在最近的十余年里,许多学者或专家致力于对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学者或专家重点研究的有对汉字造字规律的运用;采取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如:字理识字教学法、集中识字法和分散识字法的等;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等。拥有字理是汉字最主要的特征。吴雅卿的字理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认为目前的识字教学普遍忽视字理,存在重形轻义、重趣轻理、重认轻用等问题。适当的运用字理进行教

6、学,可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覃昀昱在浅谈字理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中也尝试从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以字理识字为主要方法,让学生站在理性的高度来学习汉字,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掌握汉字的组构规律,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他认为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汉字有自身的构形规律。何林英老师在构形学指导下中小学汉字教学的有效方法中提出要按照汉字构形学的理论科学规范地认识汉字,从而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语和文的特点,并提出了汉字构意溯源法、构形理据讲解法、系统有理归纳法和构件客观分析法等四种方法,来提高汉字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识字水平;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识字。陈延军的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

7、践认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总结了历史经验,不仅考虑了汉字的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而且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孟四清在短时记忆中不同感觉道记忆汉字的特点及年龄特征中研究了不同年龄学生使用不同感觉道记忆汉字的问题。实验结果也表明各感官道记忆汉字的方式不同,记忆效果亦不同,且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各感官道记忆汉字存在着年龄特征且存在男女差异。小学识字教学经过无数学者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在许多方面已经十分完备,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将继续对汉字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下去,借鉴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克服存在的问题,继续为提高小学识字教

8、学的效率努力钻研。1.4 概念界定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复合体。识字要求音、形、义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对于什么是识字,不少专家学者也给出过不同的定义,艾伟(18901995)曾给出一个经典的解释:“所谓识字者谓见形而知声、义,闻声而知义、形也。”而识字教学,其中对于“教学”的慨念教育大辞典是这么界定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一般认为,教学的构成要素为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由此出发,识字教学就是以识字为中介的师生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字理识字教学法是湖南省岳阳市教科所主持的识字教学改革实验,形成于 20 世纪 90 年代。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组

9、构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它注重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 2 2.1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字音是汉字的名称,字形是汉字的躯壳,字义是汉字的灵魂。为了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的要求,必须掌握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和字义教学的方法。2.1.1 字音教学 在观察一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主要是通过读课文识记字音、读生字识字字音和读词语识字字音这三种方法来进行字音教学的。在开始识字之前,教师都会让学生根据拼音自

10、由朗读课文,从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完课文后,进入识字环节,检查生字自学情况。观察了解到,教师一般都把课后的生字集中在一起,注上拼音,出示在课件上,让学生认读。如 g 老师在教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时的处理:老师:孩子真的很认真。他们能读懂所有这些单词吗?(秀:香、浓、院、枝、延、消、消、困、育)老师:我们来玩摘紫丁香的游戏,看谁摘得多。(课件中的每个新单词都是一朵丁香花)指名学生读;齐读。也有教师把生字带入到词语中来进行认读的。如 m 老师在教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时的处理:老师:孩子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你了。看,你能读这些单词吗?分组读单词。每组找两个孩子,一起读。(显示下列单词)一百达

11、尔文小岛 师:请你来读。(生读)师评:百字前面的一,读第四声,你读对了,谁也能读好这行词?你来读,一起再来读读这组词。昆虫翅膀生存因为 师:这行你来读。(生读)师评:翘舌音和平舌音你读得特别好,谁再来读读?请你读,我们一起来读好这行词语。观察比较研究有趣 师:这一行,你来读。师评:恩,都读正确了。那去掉拼音还会读吗?(你读,你读,我们开火车来读。)语音教学在识字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一般在读完课文后,花几分钟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阅读来记忆。在拼音的帮助下,学生一般都能读出每个单词的发音。对于一些看不懂或者读不准的单词,老师的摄像头会纠正。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在生活或阅读

12、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汉字的读音,并能基本将读音与字形联系起来。2.1.2 字形教学 字形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和写法,汉字的笔画较多,结构复杂。字形教学是低年级识字的主要矛盾,所以我们在课堂的观察中也发现字形教学是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最为重视的,教师常用的字形教学方法主要有结构分析法和笔顺法。汉字的结构一般分为基本字(也叫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基本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如:日、月、山、水、人等;合体字是由偏旁部首与基本字组成的汉字,如:休、取、张、球、河等。汉字中大部分都是合体字,所以我们在学习合体字是,多采用结构分析法来进行识字。如 c 老师在教授月亮湾这一课的生字时的一个片段。师:哪位

13、同学能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缓”这个生字?生:把“暖”的“日”字旁换成“纟”旁。师:哦,“暖”字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你能运用以前学会的字来识记这个新字,你真棒!再如 w 老师“尖”字的教学: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尖”这个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生:一个小,加一个大。老师:能学以致用真是太好了!除了结构分析法,教师也常用笔顺法来进行字形的教学。一般教师会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笔顺表,说出所学汉字的笔顺,通过学习笔顺,知道汉字的偏旁结构,从而进行识字。如m 老师“研”和“较”的教学:师:小朋友,课文还给我们带来两个生字,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出示:“研、较”)老师:接下来请大家看书中的笔顺

14、表,和老师说说他们的笔顺。笔友们,看看这两个新词的特点?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还有吗?你来说。生:这两个字左窄右宽,这样写出来好看。师:对,这两个字是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右边的撇号要向左延长,这样字看起来才好看。老师:现在请举起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师:“研”:注意石字旁中的“口”写得瘦长一些,右边“开”的两横写在横中线上面,撇为竖撇,伸到左边去,最后的竖要和撇分分开;“较”:特别要注意这里一个新的偏旁车字旁,写的时候,注意要把“车”的横写成提,右边“交”的撇不仅要写到左边去,还要注意避让,捺脚可以舒展一些。教师让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或“更换”的方法对汉字记

15、性结构分析,利用已学的熟字帮助记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的记住字形;通过笔顺法的方法也是为了更好的记住字形。由此可见,教师对字形教学极其重视。2.1.3 字义教学 汉字是音节单位,只有当一个字同时也是一个词的时候才具有明确的意义,所以字义教学实际上也是词义教学。字词的意义是非常复杂的,有同义,反义,多义等现象。在字义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字义的能力,字义教学要使学生容易理解,懂得用法,讲解方式要多样化。然而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字义教学所占比重较少,教师一般采用随课文识字法,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根据文中的语言情境来理解字词所表达的意思。如 y 老师在教授秋游这课是的一个片段:师:谁来为我们

16、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在 ppt 上出示第一句话)师:你们觉得这里的“凉”是冷的意思吗?它们有区别吗?生:有区别,凉是风吹上来很舒服,凉爽的意思;冷是天气寒冷。师:你能再为我们读一读这一段吗?(生读)师评: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天气慢慢变凉的感觉。通过观察分析上述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和字义教学的现状,了解到少部分教师在重视字形的同时能够试图加强字义的教学,真正做到音、形、义三者相结合。但仍有部分的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和“识字教学字形是难点”的教学共识,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仍存在重形轻义,重认轻用的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讨论和回答的重点大多是对字形的识记,而不是对字义的理解。虽

17、然字形教学对于低年级来说是难点,但是他们过分强调字形的结构,对于字义的理解和运用偏少,汉字被肢解的支离破碎,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被忽视。2.2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 识字方法集中于“加”和“换”从上述的字形教学现状中,我们发现教师经常会提问“哪位同学能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生字?”或“你想教大家认什么字?用什么方法记?”,然后学生分享自己的识记方法,不外乎“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几种 如:学生识记“缓”,把“暖”的“日”字旁换成“纟”旁,运用了“换一换”的方法;“尖”字学生这样记:上面一个“小”加下面一个“大”,运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羊”字,就是“样”字去掉

18、木字旁变成了“羊”,这是“减一减”的方法。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识字方法是“加一加”“换一换”。对于学生来说,记忆生词的第一种方法是对熟悉的汉字进行加减替换。虽然这种拆分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物理特征,为分析汉字的结构打下基础,也可以根据偏旁部首查字典帮助学生认识汉字,但是这种拆分方法只关注汉字的字形,没有考虑汉字的音义。这种方法固定了学生的思维,一般把汉字定义为某个偏旁和某个偏旁的组合。这种方法虽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率,但却忽略了汉字声、形、义相统一的特点,学生只片面地记住了字形,而不知道字义。很容易忘记,甚至和其他单词混淆。2.2.2 字理引入准确性不足 在课堂观察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个现象,

19、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编顺口溜、猜字谜、做游戏等,想以此来增强学生识字的趣味性,同时也能降低识字难度、加强记忆。但是由于个别教师汉字学知识的匮乏,导致出现汉字误读的现象。如 g 老师识字教学的一个片段:在学生拼读了生字的音节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记这些汉字的,说说都有什么好方法。生:我是这样记“闭”字的,门里有才就是“闭”。师:这个办法记得快。生:我记“跑”字,“脚上挂着书包”。师:嗯,脚就是足。还有?生:“鸡”字就是“又一只鸟”。生:“碧”字,“白姑娘,王姑娘,一起坐在石头上。”大部分教师通过这种编顺口溜、字谜的形式来解说字形,若方法符合字理,是能提

20、高识字效率的,但很多教师不顾字义而单纯的套用方式随意解形,反而会影响语文整体的学习效益。这也反映出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汉字学知识方面比较薄弱的现象,误读汉字,胡编口诀,导致对汉字字义理解的误读。如:对“鸡”的讲解,将其误读成“又是一只鸟”,乍一看确实是个记住字形的好办法,但是其字义却被扭曲了。“鸡”在最早是一个象形字,后来的隶书变成了形声字,写成了“鷄”,楷体繁体写成“雞”,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知時畜也,从隹,奚聲。”左边的“奚”表声,右边的“隹”或“鳥”表意。字体演变到现在,左边的“奚”改为了一种简化符号“又”,但这里不是“又”一只鸟的“又”;再如将“章”误读成“立”加“早”,这是对字

21、形结构的理解错误,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音乐回环往复十小段为一章,这和“立”“早”没有任何关系。不懂每一个汉字的真正含义,就不能对词语和句子进行正确的理解,也就不能正确理解文本,不能正确运用字词来表达情意,最终使得母语的学习受到影响。2.2.3 形近字与同音字的混淆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处于不稳定时期,其思维特点表现我以形象思维为主。一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学校学习时,他们一打开课本便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学生无法正确有效的辨别,于是形近字与同音字混淆现象严重。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字形的辨析,但是形近字混淆的现象依旧存在。例如:“篮”和“蓝”

22、,经常有学生把“蓝天”写成“篮天”,而把“篮子”写成“蓝子”;在学生看来,“已”和“己”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观察感知事物以整体轮廓为主,细节方面的辨别力较差,所以对两个极其相近的字进行辨别时,无法准确区分。其次是同音字的混淆,辨析同音字一直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难点,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认知和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分辨不清音同义不同的字,使用时常常张冠李戴。例如:有什么情况要及时反_(应、映);你注射后有反_吗?(应、映),常常“应”和“映”不分。出现同音字混淆是因为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不足,这也是大部分教师所忽视的问题。汉字是表意文字,字词的读音虽然相同,但其表达的意义却不同。如今部分教

23、师在识字训练中忽视“识用结合”,重认轻用,使学生死记硬背住这些字词,而字义的运用却很少,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 3 3.1 忽视基础理论指导,片面追求形式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和习惯。但目前由于部分小学教师受一些公开课的影响,使其浅显的认为小学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课堂活动的组织上,片面的追求课堂形式。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只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会认、会写所要求的识字量就行,忽视了基础理论的指导,忽视了对汉字本身特点和属性的挖掘。部分教师

24、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一会儿让学生猜谜语,一会儿让学生做游戏,会儿又让学生表演,看似课堂十分活跃、热闹,学生反映很积极,实则这只留于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也许教师在课上都没时间去指导学生认识和书写汉字,学生课后便会很迷茫,只能依葫芦画瓢,机械的抄写和识记。由于没有教师对汉字的根本性质和构字规律进行讲解,学生书写的随意性很大,因此错别字出现的机率随之增多。这种忽视基础理论指导,片面追求形式的识字教学效果并不好,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充分认识到汉字本身固有的特点和属性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性。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掌握识字教学的规律,只是就事论事,大大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果。3.2 文字学知识

25、匮乏 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围绕汉字的构造、书写、偏旁部首等提出种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文字学知识。在针对低年级 10 位新老教师的访谈调查中,我请每位教师都做了一道题:您能说说下面的部首各表示什么意思吗?a“断”字中的“斤”表示()b“放”字中的“攵”表示()c“阳”字中的“阝”表示()d“安”字中的“宀”表示()e“吹”字中的“欠”表示()f“难”字中的“隹”表示()g“项”字中的“页”表示()h“社”字中的“礻”表示()i“寻”字中的“寸”表示()j“尾”字中的“尸”表示()k“热”字中的“灬”表示()l“劝”字中的“又”表示()m“行”字中的“彳”表示()n“邻”字中的“阝”

26、表示()0“醉”字中的“酉”表示()p“置”字中的“罒”表示()部首是学习汉字的一个重要基础,部首的意义直接影响对整个字字义的理解,教会学生掌握某个部首的义,就能记住同一部首的同一类字,因此学好部首的意义重大,作为教师更应该熟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然而调查的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一位教师能够准确的全部说对。这些看似简单、基础的文字学知识,大部分教师对它们的了解还相当的匮乏,有部分教师能够说出其中一些。如常见的“礻”“宀”等,这些部首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说出其表示的意思,有小部分教师不知道,甚至有的教师认为“灬”表示水,个别教师还觉得其中的部分部首是没有意义的。由此可见小学教师文字学知识和汉字构字

27、理论的知识素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使用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时,往往出现字理引用准确性不足的现象;学生错别字屡教不改,根源也在教师身上。因为现在的偏旁部首形体大多相似,但意义不同,写法不同。教师没能在教授时运用其文字学知识加以区分,只是粗略的带过,学生印象不深,故错别字常常出现。3.3 忽视学生认知规律 除了欠缺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心理学知识的欠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仅需要文字学知识做储备,而且需要心理学知识做支撑。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师要针对各阶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寻找适合该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学生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好奇

28、心强。在注意力方面,他们的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容易被新鲜的、有趣的事物吸引。在课堂上,很难做到整节课都让学生保持集中注意,学生的集中注意不够稳定持久。据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的保持时间是 1520 分钟,所以一般在学习了 1520 分钟之后,可以适当的让学生放松一下,再继续学习。在感知觉方面,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形象和大概轮廓,细节观察能力差。所以在识字时,他们只注意字的轮廓,忽视了字的细节,导致在识字的过程中对形近字较易产生混淆。在他们看来“午”和“牛”,“士”和“土”是同一个字,他们不会细致的观察哪一笔长,哪一笔短,哪一笔该出头等,都是凭感觉写出来的。在记忆方面,这一阶段

29、学生由于其整体的抽象逻辑能力还没建立,所以他们的无意记忆(机械记忆)仍占优势,但有意记忆也有所提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发展。所以对于形近字或同音字,学生的思维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加工和整合来找出它们之间容易混淆的地方,因此导致学生写错字。总之,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大多取决于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3.4 教学定势 教师由于多年来的教学习惯和惯性,形成了教学定势。所谓定势,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方式或格式。教学定势即为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与新课程标准不相适应的教学行为或教学模式。如教学定势下的重复课现象

30、,这里所说的“重复课”是指把已经交过的课程按照第一次的过程与方法,不加创新的照搬过来的课程。大部分老教师由于闲麻烦或没有认真备课,同样的课程往往就沿袭以往的教案,不加以思考创新,慢慢的便形成了教学定势;部分新教师由于水平有限,对新课程教学是否顺利进行没有把握,怕出现纰漏,不敢大胆的创新,故直接模仿以往教师的教学设计。这样的课程脱离了新课改,不能及时有效改变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如形近字和同音字混淆现象,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还是照搬以往的教学设计,无法及时有效的改变策略来提高识字教学。又如之前提到的过于重视字形教学的现象,虽然大部分教师在尝试利用字理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1、由于多年来的教学习惯形成了教学定势,仍然十分强调字形的解析。在字形教学现状中我们了解到,识字教学集中于“加一加”“换一换”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合体字的时候,教师会下意识的利用“加”“换”的方法来进行识记。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 4 4.1 汉字特点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汉字的特点制定的恰当的识字教学,对开发学生的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拥有字理是汉字最主要的特征,由于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含有一定的字理,表达一定的意义,要让学生形象感知和识记汉字,最主要的就是解析字理。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就是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小学低年级学生学的字按布局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字(也叫独体字)

32、,一类是合体字。独体字大部分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合体字大部分是会意字和形声字。小学一年级重点在于学习独体字,到了二年级,在掌握了大部分独体字的基础上,学习合体字。4.1.1 汉字构意溯源法 构意溯源,就是追溯原初造字时造字者的主观造字意图,主要是针对汉字中的象形字和指事字而提出的。这类字主要是用摹拟事物形象的方法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一个指事符号形成的。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会写的 2500 个常用汉字中,象形字和指事字共有 226 个,如:人、月、口、八、日、上、水、刀、角、本、刃、太等。由于象形字和指事字大部分是独体字,所以可用根据构意溯源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如:“日”和“曰”这两个字,

33、“日”,象形字,甲骨文作“”,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而“曰”,指事字,甲骨文作“”,下象口形,加上的短横表示声气。楷书的“日”和“曰”学生很容易混淆,现在通过追溯原初的构意,加深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既记住了字形,也了解了字义。又如:“本”“未”“末”这三个字,“本”,指事字,小篆作“”,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未”,象形字,小篆“”,象木重枝叶也,上端的枝叶比下端的枝叶短,所以“未”字的两横上短下长;“末”,指事字,小篆作“”,“木”上加一横,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很好的辨别容易混淆的形近字。纵观如今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识

34、字课程的内容,大多都是从图画感较强的象形字开始学起,所以我们除了运用上述的方法解释,还可以采用图文结合,金文、小篆、楷书相比照或展示实物等方法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同时对其进行解析。形象直观地展示,更容易让学生通过客观事物的形体所描绘出来的“象形”特点。如:4.1.2 构形理据讲解法 所谓汉字的构形理据,就是汉字形与义的关系,是构字的理论依据,即汉字的成因。这主要针对的是汉字中的会意字而提出的。会意字属于合体字,所谓会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组合而成,来表达一种新的意义。会意字是以象形为基础,象形符号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件。同时,会意字的出现,又是为了弥补象形字和指事字自身功能的限制

35、,满足人们更多的需要。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采取“分解猜想”和“组合想象”的方式,让学生明晰造字的理据,从而能做到把握字形并理解字义。如:“休”,小篆作“”,从人,从木,意思是人依傍着大树休息;“酒”,从水,从酉(酿酒的瓦瓶),表示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看”,小篆作“”,从手下目,意思是用手遮住眼睛远眺;“家”,从宀,豭省聲,上边的“宀”表示与屋子有关,下边的“豕”是猪,古时候的人大多家养猪,所以就用“宀”下有“豕”表示“家”。通过解释认识单词的动机,学生不仅能牢牢记住单词的形状,还能知道构词法的起源和单词的本义。4.1.3 系统有理归纳法 形声字也属于合体字,形声字是

36、由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两部分组成,形旁是表意而声旁表音。形声字的搭配方式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课概括为以下 8种:上声下形:照,架,态等;内声外形:闾,囹,阁等;上形下声:霄,崖,竿等;内形外声:闷,闻,回等;左声右形:领,歌,刚等;以声类形:辩,掰,攀等;左形右声:稿,溶,诚等;以形类声:裹,衷,耋等;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在 2500 个常用汉字中,约占 70%,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这个特点来进行识字教学。叶圣陶说过:“汉字字符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是杂乱堆积或各不相干的散沙,我们在分析字形或讲解理据时一定得从整个系统出发,要联系相

37、关的字形做统一的考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形旁表意这个特点进行归纳分类,一般形旁相同,字的意义也会相同或者相近。所以,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先讲明形旁的意义,再在相同形旁的一批字中区分他们的意义,以此认识意义相近的一批字。如形旁“氵”与水有关,学习“江、沼、泳、海、洪。洒”等字时就能与水进行联系;再如形旁“宀”与房屋有关,学习“宙、宿、寝、富、宝、宅”等字时就能与房屋进行联系;又如形旁“月”,汉字的“月”旁绝大多数是肉的意思,与身体的构造有关,于是学习“肝、脏、肌、肛、肚、胳”等字时就能联想到身体的某些部位。掌握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做到学一个带一串,汉字系统的构成和科学规律的优势就会逐

38、渐显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关联性也能得到迅速提高。4.2 完善自身文字学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识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学习汉字的目的是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基础。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高度自动化识别汉字的过程。最初学习汉字时,由于学生掌握的汉字有限,只能进行较为简单的阅读活动,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和认知发展水平的提高,便能顺利进行较为复杂的阅读活动。许多普通教师教师甚至有些一线教师,他们仍缺乏系统的文字学知识储备,不能进行科学的识字教学。因此,在以后的培训中教师们要在文字学知识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进修,同时要让他们了解并掌握多种识字教学方法,使他们能够在具体的教

39、学情景中灵活运用,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进行教学。同时,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取更多的字理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如 1.学习相关理论书籍,来系统全面的了解文字学,相关书籍有:字源谈趣、字海拾趣、细说汉字等;2.查阅相关工具书,在遇到难以解释的汉字时,或者两难抉择的时候,可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解惑,相关工具书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字图解字典等;3.在线查询相关网站,这些网站偏重对字形、字义的分析解释,相关网站有:汉典网()、在线新华字典()等等。深入识字教学研究,探索更多的科学识字教学方法。将科学理论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理论。4.3 识字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低年级学生平

40、均每天需要认识十个左右的单词,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的任务。因此,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科学地教授生词,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方面发展,但目前阶段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直观的事物图像,已唤起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抽象的概念符号文字和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虽然小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仍然处于一种勾勒、概括、粗略、模糊、不准确的状态。所以字形的掌握有以下几个特点:1。掌握全包围结构的汉字优先于掌握半包围结构的汉字;2.掌握横线

41、竖线构成的字优先于掌握曲线折线构成的字;3.掌握对称词先于掌握不对称词;4.掌握笔画少而简单的单词优先于掌握笔画多而复杂的单词。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设计教案,引导他们正确书写汉字,并利用这些特点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不稳定,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受兴趣和情绪支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开展教学,如玩识字游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促进识字教学的多样化。4.4 趣味识字,激发兴趣 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就等于拥有了学习识字的钥匙。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最好

42、的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4.4.1 文字游戏法 在识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奇心强。而识字又是单调枯燥的过程,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不愿意听。在识字教学中融合文字游戏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文字游戏的方法有很多,如:猜字谜,绕口令,歇后语等。最常见的是猜字谜游戏,字谜是根据汉字构成或读音方面的某些特点编成的谜语,如谜面是“一个当兵的,拿了一角

43、钱,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头牛”,谜底是“解”;谜面是“带上一元钱到处走走”,谜底是“远”;谜面是“马儿走进门”,谜底是“闯”等等。这些字谜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幽默形象,不仅能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汉字,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但是要注意的是,字谜的编写要符合字理,对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不能胡拆乱编。二年级的 g 老师在上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的:师: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要请小朋友们来猜一下,仔细听。师: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有谁知道?生:困 评:你真聪明,那就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这课的生字(出示)猜字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能够通过字谜记住字

44、形。在游戏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游戏任务,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4.4.2 故事描理法 汉字中形近字和同音字繁多,有时候很难一一将它们彻底分清,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汉字的兴趣,除了上述文字游戏的方法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因为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合理的运用和讲解关于汉字的故事,可以使识字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对汉字字形和字义有所了解,并且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如低年级的学生易混淆“酒”和“洒”这两个形近字。可以给学生讲小粗心这个故事:一天,小粗心的爸爸交

45、给他一个任务:爸爸今天外出开会,晚上才能回家,你中午一定记着给鱼缸里加洒盐水。爸爸的信任使小粗心手舞足蹈,把纸条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没错,往鱼缸里加酒、盐、水!于是,他把一盅酒、一勺盐、一杯水倒在一起摇匀后倒入鱼缸,甭提有多快乐!晚上爸爸回来发现鱼全都死了!怎么回事呢?爸爸帮助小粗心仔细分析“酒”和“洒”这两个字,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一整天就把水分晒干了,水干了就等于把水洒掉了,所以“氵”加上“西”就是“洒”;酒很珍贵,怕它蒸发了,所以要压上一块东西。学生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不仅注意力集中,而且能够从故事中收获知识。从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学生就领悟了这两个字的含义,也能很容易的把“酒”和“洒”这两个字区分开来。通过故事描理法,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了兴趣,而且使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样的学习方式比枯燥的讲解要有效的多。兴趣是高扬的风帆,不但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能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已终而兴趣盎然,课已结而意蕴未尽,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