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6159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作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统文化作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作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作文.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传统节日让我们享受单纯的快乐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到了,媒体重又开始关注月饼质量问题、月饼包装问题,以及节后月饼去向问题等等。然而在民间话语里,关于中秋节的种种,并没有那么沉重。回不回家、和家人去哪儿过节,这些才是主要的议题。对啊,怎样让我们因为节日而更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几处笙歌邀月老,万家糕饼乐中秋。天上是一轮圆月,桌上是圆圆月饼,千家万户,团团圆圆。作为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象征着团圆和美好。因为拥有月亮的浪漫诗意,让这个节日富有唯美的气氛和独特的气质。虽然媒体分外关注月饼,但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在,月饼对于节日来说早就没有那么重要。月饼不重要,团圆才重要。中秋节不是月饼节,中

2、秋节是团圆节。如果有空,一定记得要好好陪陪家人。“月圆人更圆”,一家团聚是节日的初衷,阖家欢乐是节日的意义。子女承欢膝下,是天下父母最大的心愿。不浪费每一个中秋,让父母不再感到孤单,就是最大的孝顺。感悟家的温暖,体验爱的味道,一家人吃吃饭说说话,让欢声笑语充盈每一扇窗户,这种简单的幸福,就是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当然,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或是路程太远,或是工作需要,很多人中秋节依然没法儿和家人在一起。虽然遗憾,但也无奈。好在,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均可共享这轮圆月。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团圆不仅是面对面的把酒言欢,亦是皎洁月光下的天涯共此时。不管相隔千山万水,借着同一轮圆月,祝愿亲人平安长

3、久。有人说,如今的年轻人对传统节日不够重视,意思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没有认同感,相比过某些洋节的嗨劲,过传统节日貌似太过淡定了些。这可能是一种偏见或者误解,并不是每个节日都适合朋友聚会或彻夜狂欢,和家人在一起的节日,本该少些喧闹多些温馨。其实,传统节日的生命力无须担忧,这根中国人情感的纽带始终都在。特别是确定为法定节日之后,人们对传统节日拥有更多的敬意,对传统文化也拥有更多的自信。哪怕不回家,哪怕不吃月饼,哪怕不赏月,请相信,那种中秋情结始终都在。还有人说,国人过中秋,应该更有家国情怀。其实,在中秋情结的灿烂底色里,家国情怀从来不缺,只要我们理解,个体与国家从来不是相悖的存在,相反,千万个家庭的

4、梦想,汇聚起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梦想。我们都把自己的中秋节过好了,传统节日就会越来越有味,传统文化也会越来越复兴。正如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就是在为这个国家的日益强盛添砖加瓦。给传统节日一份单纯的快乐,让我们只是为了快乐而过节,无须额外附加其他的解读与阐释,少些为了质疑而质疑、为了忧虑而忧虑。过中秋节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或者必须的形式,快乐就是目的本身。只要你自己感到快乐,你的家人感到快乐,这个中秋节就没有白过。2、中秋节:要有新风尚,也要有老味道“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到来了。中秋节始于唐朝,盛于宋朝,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寓意吉祥团圆。每逢佳节,上至达官贵

5、人,下至黎民百姓,都会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大家携手走出家门,赏月、看花灯,一片繁华祥和之景。时至今日,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日益淡漠,很多地区只剩下吃月饼。文人的凭栏论诗少了,端着手机打游戏的孩子多了;陪父母的时间短了,等在领导家门外的车队长了;电视上的节目丰富了,街道上赏月的人群却鲜有踪迹。新时代,中秋节既要有新风尚,也要有老味道。中秋节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古人以祭月、观潮、看花灯、猜灯谜、作诗等方式庆祝中秋,表达美好祝愿。新时代,既要继承传统,鼓励文人吟诗作对、畅谈古今,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赋予节日新时代的文化内涵。诸如,在节日期间,可以组织一些接地气的主题活动,

6、让百姓们积极参与。通过活动,让百姓们更加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演化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真切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中秋节,团圆的日子。过中秋,始终要把“孝道”放在心中。自 2008 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人们因此又多了一个回家探亲访友的时间。但走亲访友不是“走关系”,趁机巴结领导。中秋团圆更不仅仅是和领导、同事、朋友们的团圆,而是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这才是中秋节的核心价值。人月两团圆,切莫等到“无人共白光、把盏独北望”之时再追悔莫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情。”中秋节还能增强文化认同感。中秋节从小处说是家庭的团圆,从大处说是却是民族的团圆。虽然不同民族在中秋节的习俗各有千秋,但最终都被

7、“回家团圆”这一主题所聚拢。中秋之夜,家家户户走出房门,赏月猜谜,这是人与人的团圆,也是家与家的团圆。节日的“仪式感”,不仅增加了人际沟通的粘性,也提升了节日里人们的幸福感,更使民众获得了文化的浸润,嵌入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增强文化认同感。当然,重视中秋佳节,切莫落入大操大办的俗套,那样既失去了中秋的雅致,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不若一家人围坐一圈,共话佳节故事,吃一顿朴朴素素的平常饭,过一个幸福团圆、欢乐祥和的中秋节,让中秋回归本源,让中华文化永远熠熠生辉。3、“最佳赏月地图”为何都在城市之外?中秋节即将来临,河南的传统赏月地有哪些?举头望明月,如何惬意度过花好月圆之夜?通过梳理河南各地古

8、代约定俗成的风物景观“八景”“十景”等,我们为读者呈现一幅“最佳赏月地图”。(9 月 20 日大河报)大河报为读者梳理了当地“最佳赏月地点”,这些“最佳赏月地点”有很多,都是能够看到“最美月亮”的好地方。然而,仔细看看,也存在遗憾的地方。那就是,这些“最佳赏月地点”,基本上都是在城市之外,只有到了城市之外,才能真正实现“你看你看月亮的脸”的惬意。不过,到城市之外欣赏皎白的月光,也存在问题,到这些地方还如何惬意“举杯邀明月”。总不能拖家带口,带着饭菜,带着酒水“举杯邀明月”吧!当然,对于那些生活特别讲情调的人来说,不妨到城市之外“潇洒走一回”。最近这段时间,各地媒体都在发布当地的“最佳赏月地图”

9、,而这些“最佳赏月地图”几乎都有着相同属性,那就是“最佳赏月地点”几乎城市里是很难存在的,都必须到城市之外,到郊区旷野。可是,我们普通百姓,更多人喜欢在城市的空间里,也能“举杯邀明月”。问题是,在城市的空间里,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地方了。想起小时候过八月十五的场景,我们一家人将小桌子搬到院落里,虽然饭菜不丰富,虽然酒水很低端,虽然月饼也单调。但是,那种一家人坐在小院子里看“明月当空照”的场景,还是会经常出现在甜蜜的梦里。如今我们一家人都搬进了城市里,可是已经好多年没能在中秋节的时候“举杯邀明月”了,因为你很难看到月光,更别说是月亮了。那么,为何城市里越来越少了“赏月的最佳地点”呢?有这样几个因素。

10、其一,是楼房越来越密集,越来越高大,建筑遮挡了“月亮的脸”;其二,城市里是灯火辉煌,辉煌的灯火已经淹没了月光;其三,汽车尾气比较严重,一些企业就坐落在城市繁华的地方,天空灰蒙蒙的。去年中秋节前夕,有某地的媒体搞过一个小调查,问市民在中秋节的时候,赏月还是不是必然的娱乐项目。而市民反问记者:您说,在城市里,我们还能够看到月光吗?有资料显示,如今的城市已经淹没在了灯火里,彻夜不眠的灯光里,城市的光污染已经很严重,不仅影响了健康,而且还让那些“月华似水”的美景难得一见了。城市的灯火,让天空灰蒙蒙的,很少能看到星光,看到月色,以往“静谧之中的蛙鸣虫叫”也少了。城市应该留下一块“举杯邀明月”的地方。城市

11、的规划要留下“旷野一般的地带”。去年某地媒体建议中秋节的晚上,市民熄灯一小时,建筑霓虹灯关闭一小时,其实这也是不错的办法。别让“城市的灯火”淹没了“中秋的月色”。4、在中秋节的仪式感里涵养家国情怀“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又是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团圆的意味最浓的,思乡的情感最切的,一个是春节,一个就是中秋。中秋节不只有天上圆圆的月亮,不只有手中甜甜的月饼,还有心中浓浓的亲情,还有节日传统中蕴藏的家国情怀。中秋节原本就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唐军裴寂发明月饼的故事,抑或者是农民庆祝丰收的寓意,都赋予了中秋节厚重的传统文化意味,都让中秋节承载着浓浓

12、的家国情怀。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中秋节和其他很多传统节日一样,仪式感慢慢地就一点点淡了,甚至在很多地方中秋节已经完全沦为“月饼节”。如此简单直白的过节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对于家国情怀的涵养培育,无疑是不利的、无益的。节日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笔者的老家在河北农村,离开家乡多年以后,至今仍记得在老家过中秋的情景。农历八月正是农忙时节,但是关于中秋节的准备却是早早就开始了的。父母会在中秋节之前赶一次大集,主要就是去采买月饼和各种水果,以备中秋当晚“照月”之用。中秋节的当晚,家乡人会在农家小院里摆一小桌,桌上放着苹果、葡萄、梨之类的水果,西瓜要从中间切成莲花的形状,桌子正中则要摆一个大大

13、的圆圆的“照月饼”。这样的仪式家乡人称之为“照月”,在月亮“享用”之后,一家人才可以将“照月饼”和水果分而食之,寓意团圆和美。或许这样的仪式并不复杂,可就是在这样的仪式中,孩子们了解到了什么是中秋,明白了中秋为什么要拜月、吃月饼,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承继,这就是在涵养家国情怀。仪式感增加的不只是节日的氛围,更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历史,更能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正是基于此,节日的仪式感不可或缺。增强节日的仪式感,需要人民群众的自觉,也离不开有关部门的作为。国庆节大街小巷悬挂国旗就是群众自发营造出的仪式感,端午节有关部门举办龙舟赛就是政府引领的仪式感,不管过程和途径具体是哪一种

14、,最终却都使得节日更加丰富和厚重了。增加仪式感,不等于是铺张浪费,不等于是大操大办,而是要唤醒传统文化,而是要丰富节日内涵,而是要强化民族情感。节日有了仪式感,也就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也就有了不凡的厚重感,也就更有益于滋养出爱家报国的情怀。从中秋节开始,从每一个传统佳节开始,让节日多一些仪式感,让传统佳节涵养家国情怀,我们伟大的祖国必然会在承继传统中走向新的辉煌!5 月明中秋,一夜乡心九州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年十二度月圆,总是中秋佳节时最美。中国人爱月,咏之赏之,思之叹之。诗人们对月感伤了千年,也欢喜了千年,这份悲和喜,其实是借着月亮相思。“举头望明月”“千里共婵娟”“月是故

15、乡明”,纷纷都是想家;阴晴圆缺、人生起伏、时光流转,映照的都是悲欢与离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国的节日,向来和家有关,和团圆有关。中秋节,更直接被称为“团圆节”。一家人围坐一堂,父母给孩子念诵几句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爷爷奶奶讲讲吴刚嫦娥的故事,一起吃月饼赏月这样的幸福,古今皆然。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的底色。“家国天下”,家齐,国才能治。古时游子离家,因为书信不便,唯有寓情于月,无论圆缺都成为相思的理由。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家,仍然是月下的人们最深的牵挂,也是国家和社会最坚实的基石。相互陪伴、相互扶助、相互支撑,家就是最温暖的港湾。实现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

16、到信息社会的骐骥一跃,中国家庭只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现在的中秋滋味,已从那只“中有酥和饴”的小饼,转到了须臾难离的手机里,潜藏在小小屏幕上时时跳动的节日祝福中。较之从前,传统家庭的结构和氛围已经明显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福利保障的不断完善、医疗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进入有史以来人均寿命最长的时代。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成为常态,人们发现,物质丰盈了、吃穿用度不愁了,但“陪伴”却成了一种奢侈品。中秋月圆,与陪伴有关的,还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国与家为之牵挂的两桩心事。一端的孩子,是我们的明天,他们若在孤独中长大,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都令人担忧;一端的老人,是我们的昨天,维系着家国记忆、伦理担当和情

17、感源泉。这个中秋,一件最好的礼物,或许就是民政部最近公布的这组数字:全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 697 万余人,与 2016 年全国摸排数据 902 万余人相比,下降 22.7%。这意味着,今年中秋节,更多的孩子可以在父母怀里撒娇,更多的父母可以少一些“遥怜小儿女”的苦楚。这也是家与国、城与乡携手努力的结果。今天,城市变得更包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多了;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返乡就业创业者多了;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家的时空距离在不断缩减我们创造着机会和条件,让陪伴与团圆变得更好实现,矢志增进人们的幸福,是国的责任,也是家的担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繁荣。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为家庭谋幸福的人,也才能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秋的那轮满月,于家于国,都是一个温馨的提醒:团聚,才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