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操演论.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5974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特勒操演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巴特勒操演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特勒操演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特勒操演论.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颠覆传统的性/别伦理,开创新的性/别时代 -朱迪斯巴特勒性别操演论伦理价值探析 张青卫 谈永珍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英国赫尔大学哲学系)摘 要:针对传统异性恋霸权文化的弊端,朱迪斯巴特勒提出性别是操演的理论,认为性别不是天生的、固定的、二元对立的,而是流动的、变化的和多元的,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思想的提出解构了传统的男女二元性别观,倡导了性别多元化的全新思想,在性别伦理领域重塑了一种新的性别自由和平等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女性的性和性别观念,从而提高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从而引领了一个新的性别时代的到来。关键词:朱迪斯巴特勒 性别操演 性别伦理 颠覆 性别自由观

2、性别平等观 在西方,从启蒙时期开始,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基调就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但滑稽的是,在性别领域,资本主义一开始就从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去理解和实行个人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这一立场必然导致女性在性和性别上不自由和不平等。尽管西方女性主义一直都在为实现男女平等而奔走呼号。但是朱迪斯 巴特勒以前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们都是在男权主宰的社会文化圈中呼唤自由和平等,如同数学中的包涵关系一样,女性主义一直就包涵在男性主宰的社会文化圈中,从来没有跳出这个圈子来思考女性主义的出路。巴特勒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跳出了这个思维怪圈,站在超越传统性别二元的高度,提出性别是操演的理论,认为性别不是天生的、固定的

3、、二元对立的,而是流动的、变化的和多元的,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传统的性别二分观念遭到了致命的一击,使得过去那种单一的性别中心论遭到解构和置换,使原本处于边缘的、甚至被忽略、被埋没的性别身份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性别理论研究的热点。巴特勒的性别操演论在性别领域卷起了一场狂风暴雨,它颠覆了传统的性/别伦理,引领了一个新的性别时代的到来。一、性别的解构,倡导了一种新的性别自由观 在男女二元的异性恋文化体系中,男性是这一体制的主宰。女性长期遭到歧视和不公,因此它一直以来就受到女性主义理论家的质疑和非难。巴特勒从语言分析和身份建构着手,对性别身份进行解构。她认为性别不是“实存体”,而

4、是“行为体”,“是一种话语效果”,“一种幻像的幻像”,因此只具有“暂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她提出性别不是天生的、固定的和永恒不变的,而是多元的、流动的和变化的,从而解构了传统的男女二元的性别观,把个体从那种凝固僵化的性别身份中解放出来,为人们倡导了一种新的性别自由观。1、性别“他者”得到包容和理解 后结构主义的大师德里达曾言:“对他者的尊重是唯一可能的伦理律令”。1 2 在传统霸道的、单一的性别二元机制下,性别他者却很少得到应有的尊重。巴特勒的性别操演论倡导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性别“他者”,为冲破男女二元的伦理律令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她指出,主体的性别身份无论是生理性别还是社会性别并不是制度、话语

5、、实践的原因,而是它们的结果。因此,性别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社会制度和文化所操演出来的。传统男女二元性别观的形成是一种异性恋的强制,其稳定性也是一种人为地“自然化”的结果。在巴特勒看来,性别根本就不止男女两种类别,那些所有在性别和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异性恋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不相符合的人,或者说在文化中被认定为“不正常”(nonstraight)的人,现在都可以在同一个舞台同台演出,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性别或性倾向,他们都应该被看作是“正常”(straight)的。在巴特勒所倡导的这种性别自由理念昭示之下,人们逐渐在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各种各样的性别身份持包容和理解的态度。那些

6、一直以来处在边缘地带的性别“他者”,由此也获得了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勇气,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性别和欲望,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2、性别和性倾向得到自由的表达 自由永远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 然而,“性别的二元对立和性别特征的固定化限制了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3 它使得很多在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性别边缘人痛苦不堪。巴特勒认为性别和性倾向是人的一种自由行为,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和表达。巴特勒对传统性别观的解构、对新的性别理论的追求,其目的正是在憧憬着这种自由,即“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性别和性倾向”的自由。正如她在 性别麻烦 1999年的序言中所

7、言,“这本书展现的顽强的使性别去自然化的努力,是来自一种强烈的欲望”。4 巴特勒的这种强烈的欲望就是来自对性别自由的强烈渴望。为了争取和捍卫一种合法的性别身份,巴特勒遭遇到了丢失工作、爱人离弃和家庭破裂的悲惨境遇,以及众多难以言说的谴责。然而这一切不但没有阻止她去追寻自由和快乐,反而促使她深入思考性别问题。她以性别操演论为理论武器,极力倡导一种新的性别自由观,积极鼓励处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任何个体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性别和性倾向。在巴特勒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的性别,性别只不过是一种不断变幻的操演而已。性倾向本身没有优劣好坏之分,没有常态与非常态之分,无能你选择异性恋、同性恋或者双性恋,都是正

8、常的和合理的。因为性别本来就是由社会制度、话语和实践所操演的结果,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3、多样化的家庭组合得以承认 在传统的思维方式里,对于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什么人可以当爸爸,什么人可以做妈妈是不容置疑的,一个生理性别的男人和一个生理性别的女人结 3 合成家庭,然后生儿育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最自然的事情。这种传统家庭的性别观,几千年来,亘古不变。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男人对妇女的关系是人对人最自然的关系。”5 然而,在后现代观念的冲击下,人们的家庭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种性别身份的人自由组合、结成家庭,

9、逐渐受到了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一位酷儿理论家甚至说:“传统的家庭价值不会延续到下个世纪,随着人的寿命增加,我不相信人们能保持 50 年的一夫一妻制婚姻生活。我想我们会找到某种既不是一夫一妻制,也不是通奸活动的生活方式。”6 作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言人,巴特勒用性别操演理论解构了传统的异性恋性别观,为更自由、更人性化的新型家庭组合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她认为,随着性别的多元化,家庭的组合也可以多样化。男同性恋、女同性恋、跨性别者、变性别欲者、T(butch)与 P(femme)等等各种新出现的性别身份者都可以自由的组合家庭,享受家庭的温暖,承担家庭的责任。在这种新型家庭中,家庭成员的

10、称呼也都可以自由化,“爸爸”和“妈妈”这两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称呼由此也可能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家长”(parents)这样的称呼。孩子的生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既可以是有性生殖,也可以是通过技术进行的无性生殖。这种家庭已经在西方社会出现,并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在剑桥大学的一个展览馆里展示着一张照片,一位波利尼西亚的 Faa fafine(男扮女装的变性别欲者)大胆的向世人宣布“我以一个男人的身体,过着女人的生活”。这种现象在波利尼西亚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接受。二、性别的重写,构建了一种新的性别平等观 实现两性的平等一直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关切点,也是她们自始至终追求的价值理念。然而,在追

11、求两性平等上,早期自由女性主义过于强调普遍意义上的平等,忽略了男女性别之间存在的差异,忽略了导致两性不平等的深层社会原因。激进女性主义虽然重视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却对男性采取敌视的态度,过于强调男女之间的对立,最终使女性主义陷于孤立。后女性主义企图冲破自由女性主义与激进女性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强调加强与男性的沟通、交流和协商,以调和两性之间差异和对立,进而获得作为人类另一半的男性的支持与配合。巴特勒的卓越贡献是,以操演论打破了二元对立性别框架,认为人的性别身份是不稳定的和虚幻的,性别没有等级之分,性别的区分是相对的,是社会文化建构使然,进而为我们重写了一种新的性别观性别多元化。她这一观念的出炉

12、,为性别的选择开放了多个中心,给性别领域中的差异者带来了福音。她呼吁平等的对待性别差异,尊重个体的性别选择和性倾向的表达,在性别展示上机会 4 平等,在思想观念上为人们构建了一种新的性别平等观。1、性别和谐相处 在传统的男女二元对立的结构之中,女性一方永远都被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和无能的。这种等级制性别观的存在,明显是以压迫、贬损和牺牲女性为代价的,同时它还把其它的性别选择排斥在外,是一种极不和谐的性别观。因此,构建一种新的和谐的性别平等观是女性主义者的当务之急。和谐的性别关系建立的前提是每个个体的自由和发展,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 性别

13、操演论所提出新的性别观正是出于使所有的性别和谐相处的目的。在巴特勒看来,真正的性别平等应该是:所有人,不论男女,还是二元以外的性别,都可以在不受各种成见和歧视的情况下,自由发展个人能力和自由做出选择。社会性别平等意味着不同的性别在不同行为、期望和需求等方面的差别应得到同等的重视和公平的对待。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巴特勒最终要解放的不仅是妇女,而是全世界所有受压迫、受排挤、受歧视的群体。因此,在巴特勒设计的世界中,所有的个体都能充分认识到相互的价值,尊重相互的气质、人格和自由,理解和包容对方异己的成分。更重要的是,个体对性别的选择有充分的自由权,无论你选择做男性、女性,还是二元以外的性别,都会受

14、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人们在多元的性别角色社会里和睦共处。不同性别角色的表演是出于个人自我的意愿,没有任何外在的强制力量,逼迫某个个体去勉为其难地承担某一个社会性别角色,也不会因为具有某种生理特征而必须承担某种性别角色。巴特勒说,“我们不能保证男人(man)这个建构绝对是从男性(male)身体衍生出来,或者说女人(woman)只能由女性(female)身体所建构。”8 因此,随着巴特勒的性别操演论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和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它必将开启一个新的性别和谐时代。2、性别机会均等 长期以来,性别的区分以生理性别为基准,分为男女两种,而且男女两种性别之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男性处于优越地位,经常

15、出现在公共领域,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们的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而女性大多限制在私人领域,展示才华机会受到限制,甚至受到压抑。同时,在传统的主流文化中,只有生理上的男人和生理上的女人这两种性别才能够获得认同,其他的性别身份不仅得不到认可,而且还要受到排挤和歧视,他们在社会上成为弱势群体,几乎得不到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性别观念的不平等导致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机会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极大地压制了部分人的天赋才能,遏制了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性,必将影响社会的长远发展。作为性别“他者”的代言人,巴特勒致力于性别多元化观念的建构,提出性别是操演的,没有等级之分。按照这一理论,所有的个体不再受传统

16、性别观念的 5 束缚,都能自由的选择和展示自己的性别。巴特勒指出“它(性别)是一种规范,通过这种规范,一切个体将成为可能。”9 也就是说,男人、女人以及各种性别身份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性别展示机会。同时,各种不同性倾向的人受到平等对待,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在的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每个人都将获得展示才华和潜能的机会。巴特勒所倡导的这种性别平等观,在性别展示上,为营造一种人人机会平等的理想局面提供了观念上的准备。3、性倾向权力平等 根据日惹原则中给出的定义,“性倾向”是指每个人对异性、同性或多种性别的人发自内心的情感、爱情和性吸引,并与之发生亲密关系和性关系的能力。1 这就是

17、说,性倾向并非是天生的和单一的,而是指一个人内心的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具体感受,它带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它更多地表现个体的一种自由意志行为。然而,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中,一个人的性倾向是固定的,是由其生理性别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在个体性倾向和其生理特征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决定关系。一个生理性别的女人,她的性倾向只有指向某一男性对象,才是正常的、合理的。同样,一个生理性别的男人的性倾向必须指向一个生理性别的女人,才是正常的和合符社会规范的。只有这种符合异性恋传统的性倾向才能受到公正的对待,享受正常人的权力和待遇。而那些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或者双性恋等等性倾向的人,却被认为是“性变态”,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18、,甚至受到蔑视,他们天然的性倾向必须压抑,否则就谈不上得到平等的待遇。巴特勒的性别操演论的提出,正是出于对个人的性倾向自由选择权利的尊重,为个体性倾向的自由选择的合法性在理论上提供强有力的说明。巴特勒认为,社会性别是由社会文化和制度所操演出来的,具有多元性,那么,相应地,一个人的性倾向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和自由的,不应该受到强制性的干涉。所有不同性倾向者在社会中应该得到平等对待,享受平等权利。三、性别观念的改变,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与价值 在传统女性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前两次女权主义运动,虽然在受教育、就业、参政等方面为女性争得了平等的权利,社会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性别歧视仍然

19、存在,妇女仍无法充分地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种种情况表明,妇女的权利与她们所承受的负担不成比例,她们的人权与男人相比是不平等的,妇女仍在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领域中处于不利地位。”10 因为,这种从法律、制度层面上硬性规定的男女平等仍然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它无法消除那种已经深入人们骨髓中的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因此,1 2006 年 11 月,在印度尼西亚日惹举办的国际法学专家会议上,通过了“将国际人权法应用到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相关问题的日惹原则”。这些原则确立了关于政府及行为主体应该停止对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群的暴力、虐待和歧视的法律标准,以确保充分的平等。6 女性要真正实

20、现与男性平等,首先要将人们头脑中的、尤其是女性自己头脑中的男性意识清除掉,争得思想上的权力,从而达到在思想意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上的真正平等。巴特勒性别操演论的高超之处正是从思想意识和社会文化层面来为女性争权。她放弃了对女性解放具体目标的追求,力图解构传统的性别观念,挑战男女二元思维模式,在思想上消除人们的性/别歧视观念,从而达到在社会意识文化层面上实现男女性别平等。她批判了女性的性在异性恋的二元框架中主要是为男性服务的观点,揭露了性别二元论只不过是一种强制性的话语霸权,提出了性别是操演的、变化的和多元的观点。这些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女性的性和性别观念,从而提高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1、操

21、演论改变了女性的性/别伦理观 在传统西方社会中,女性的性一直是受到压抑和贬斥的。从亚里斯多德将女性描述为“未完成的男人”开始,女性的性就只是为男性服务。在父权社会里,女性的性往往被当做宗族间交换的礼物。列维斯特劳斯在进行人类学考察时指出:“在父权制社会里,通过婚姻制度,女人被当做礼物从一个父系宗族交付给另一个父系宗族。”1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更是犀利的指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女性的性被异化,成为了一种卖淫,“男人交付了金钱,女人交付了性”。时至今日,在基督教文化的婚礼习俗中,仍然保留了女性是男性的附属物的仪式。2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情况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在社

22、会制度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对女性的性基本采取压抑和禁锢的态度。如从“三从四德”到“贞节牌坊”,从“除晦烙印”、“封阴”、“骑木驴”到“三寸金莲”等等都是对女性的性的限制和摧残的真实写照。纵观中西方社会文化中对女性的性的期望和要求,我们发现,女性的性都是压抑的、被动的、交换的,被赋予功利的目的。在性别观念上,亦是如此。传统的性别观里,人们把以生理决定论为基础的异性恋视为常态,而对那些非异性恋者采取歧视、驱赶和打压的做法,特别是对待那些在性别上“非常态”的女人更是如此。巴特勒将这种做法称为强制性的异性恋暴力。她强烈谴责这种“异性恋的规范暴力”对非异性恋者的压制和摧残。因此,要实现真正的性别平

23、等,首要前提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和回归。她们必须意识到,女性不应当仅仅被作为一个器物,不应当仅仅为承担性服务和生育之职而成为男性的附庸,而应当以一种独立于男性的姿态立足于社会之中。“操演”的性别观批判了异性恋的性别观将女性的性限定在取悦男性和生殖两个目的的观点,提出了女性的性应该是善的和快乐的思想。同时,还批判了那 2 在基督教国家,女孩在结婚那天,由父亲挽着她的手到教堂,然后把她交给新郎,从此以后,女性的姓氏随夫家姓。7 些性别歧视者“宣称女人只有在异性恋的性交行为里在其中臣服成为她的快感展现女人性”的偏见,12 指出具有女性生理特征的不应该被限定在“女性”性别角色上,可以有不同的性别角色的

24、选择。显然,巴特勒的性/别观强烈地抨击了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的性/别的屈从性和功利性的现象,从而在思想意识层面上改变了女性的性/别观念,唤醒并提升了女性的性/别自主意识。2、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自以巴特勒为代表的后女性主义的性/别观问世以来,它们就受到了全世界许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女性的关注。近十多年来,西方女性的性/别观念大为改观。性/别观念的改变使得女性更加自信和自豪,她们有勇气和信心跟男性一样可以在各个领域一争高下,从而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近年来在西方政界女性要员不断涌现,频频执政。像目前在任的德国女总理默克尔,阿根廷女总统克里斯蒂娜,澳大利亚女总理吉拉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等等

25、,她们的出现都是长期以来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结果,更是性/别伦理观念改变的结果。在中国,受西方性/别观念的影响,近年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明显得到提高。据全国妇联统计,到 2008年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在国家一级,包括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女性高层领导人员有 8 位;女部长、副部长,各省区市的女省长、副省长等,合计有 230多位女性省部级高层领导;在国家的公务员的队伍中,女干部已经占公务员总数的 40以上,达历史之最;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女性数量不断增加,在十七大当选代表中,女代表 445名,比十六大增加 63 名,占代表总数的比例比十六大上升了2.1个

26、百分点,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女代表和女委员分别占21.33%和 17.7%,比第十届提高了 1.09和 1个百分点。13同时,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比如在大多数家庭里,当家理财的是女性,在家庭决策上,女性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更可喜的是,由于女性自身性/别观念的改变,女性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 年 11 月版报道: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力量是女性。据世界银行统计表明,到 2014 年,全球女性的收入总额将达到18 万亿美元。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用“女性经济”来描绘全球女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分析认为,女性为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新技术。而且

27、,据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报告显示,截止到 2009年底,全美登记在册的女性劳动者人数将超过男性,这也将是美国历史上女性首次成为职场上的“多数派”。14 在中国,据统计,到 2000 年,中国的女专业技术人员已达 1.1 亿多人,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40.6%。2001 年,中国妇女劳动力对中国 GDP 的贡献已超过 40%。目前中国的女企业家约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 20%左右,个体和私营经济中的女企业家占企业家总数的 41%。15 她们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应 8 的,她们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提升了女性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注 释:1 Derrida Jacques.Writin

28、g and Difference 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78:95-96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3 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 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1):41 4 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 1999 序言 M.宋素凤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14 5 马克思恩格斯.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0.6 Grant,L.,Sexing the Millennium.A Political History

29、of the Sexual Revolution,Lond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3:26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4 8 Judith Butler.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M.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0:6 9 Judith Butler.Bodies That Matter: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M.New York an

30、d London:Routledge,1993:2 10 孙萌.妇女人权实现障碍研究A.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482.11 Judith Butler.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M.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0:38 12 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 1999 序言 M.宋素凤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7 13“我国目前有 230 多位女性任省部领导 公务员中女干部占 40以上”来源:人民网-中国妇联新闻 2008.09.24 http:/ 14 户春晖.女性经济凸显女性地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1(4)15 李京华,李煦.从“半边天”到“女强人”EB/OL.: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组,2003-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