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4973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汾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临汾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汾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汾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9.08 【字 号】临政发200934 号 【施行日期】2009.09.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正文 临汾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发200934 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二九年九月八日 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创建宜居城市是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客

2、观要求,是重视民生、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晋政发200612 号)和关于开展创建宜居城市活动的意见(晋政发200716 号),市政府决定从2009 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工作。为了确保宜居城市创建活动顺利进行,根据省政府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线,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等创建成果,按照“政府组织、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群众监督

3、、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通过在全市大力开展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管理创优”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加快特色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能,努力建设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城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临汾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总体目标 结合我市实际,按照分阶段、分类推进的办法,创建宜居城市活动设立单项类和综合类宜居城市。单项类宜居城市为阶段性目标,分别为功能完善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管理创优型宜居城市;综合类宜居城市为已经获得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和节水型城市称号,并考虑卫生城市、环保模范

4、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同时具备四个单项类宜居城市标准的城市。已经进入省级园林城市的县级市和县城要积极创建综合类宜居城市;其他县、市都以创建宜居城市为目标。再经过 2 至 3 年的努力,全市至少有 2 个县、市要创建为综合类宜居城市。通过大力开展创建宜居城市活动,利用 5 至 7 年时间,努力使全市在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资源节约利用、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有力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二、考核内容与创建工作重点 (一)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 1、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富裕是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宜居城市最重要

5、的决定性因素,创建宜居城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赶超式发展,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依靠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发展,通过发展经济,有效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就业率,为建设宜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2、优化政务环境,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加强政务大厅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方便市民办事,提高行政效率,坚持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打造公开、公正、高效的政务环境。3、强化公共安全。加强预防应对自然灾害及社会突发事件设施建设,制订完善的预防应对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城市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二)加强重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1、供水方面。按照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有关规定

6、,划定水源分级保护区域,加强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健全完善供水网络,加快供水一户一表改造步伐,全面提高出厂水质,积极推行分质供水。2、供气、供热方面。坚持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发展城市燃气,积极推广利用天然气和煤层气,合理利用煤制气和液化石油气。逐步取消土小锅炉,限制分散锅炉,发展集中供热。对现有建筑实行分户控制、分户计量改造,着力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3、公共交通方面。实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发展“大容量、低排放、舒适化”的公共交通工具,推行快速公交,优化公交线路,实现智能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运行效率。适应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要求,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加快机动车停车场等

7、静态交通设施建设。(三)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 1、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编制住房建设规划,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合理确定商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廉租住房所占比例。严格新建住房建设项目套型比例的审批。2、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和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公示制度,严格控制户型面积和销售价格,严格核实购买对象,切实把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3、积极创建康居示范工程,带动住宅品质整体提升。开展国家、省康居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创新住宅建设理念,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推广应用新产品、新设备和节能、环

8、保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一批智能、节能、环保的现代化住宅小区,提供“面积不大功能全,造价不高品质优,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节能型住宅,以点带面,提升住房建设品位,改善居民住房条件。4、规范发展物业管理和服务,构建和谐诚信居住环境。落实物业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物业服务监管,保障业主权益,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合同意识,增强业主物业管理消费意识,推进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民主与自律机制。将物业管理、服务与社区建设融为一体,以和谐物业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构建和谐诚信的居住环境。(四)加强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建设 1、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有机结合。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均衡的绿化系

9、统,构建品种丰富、层次错落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注重园林文化与植物造景,提高园林艺术水平和城市雕塑品位,丰富园林绿化文化内涵,实现建筑空间与绿化空间的和谐统一。2、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绿化协调发展。新区绿化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发挥样板和示范作用,旧区改造要留足绿化空间,尽量增加绿地比例,新旧区 500 米半径内建设一座小游园。3、城市文化和环境保护和谐优美。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实施有效保护。注重城市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协调,充分展示城市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提高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大力控制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加强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

10、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各项指标综合达标水平。4、人文与自然景观水平逐步提升。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水平,打造“亮点”片区和标志性建筑。提高城市亮化、园林景观、城市雕塑的审美和艺术水平。(五)大力推进城市资源节约 1、大力开展建筑节能、节地工作。成立建筑节能工作领导机构,推进建筑“四节”。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制定推行建筑节能政策措施,严格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环节管理,提高建筑节能效果。今后新上城市住宅开发项目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要求,实行组团式开发,增加小区绿化空间,节约使用土地。2、着力推广再生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工作。制订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推进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

11、的市场化、产业化。广泛深入地宣传提倡节约用水,养成全民节水习惯。狠抓城市重点用水企业和用水大户的节水技术挖潜改造,努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开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绿化等重点行业的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3、加大城市规划区自备井关闭力度。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超采或严重超采区设立禁采区,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关闭和取缔非法使用的自备井。加快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域自备井关闭速度,保护好珍贵的城市地下水资源。4、大力发展节能型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各城市要规划建设必要设施,加快推进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两个重点行业的“油改气”工作。(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1、实施“五乱”综合整治。重点治理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垃

12、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占等现象,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卫生死角,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卫生“脏、乱、差”状况。2、加强生活和建筑垃圾处理工作。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站和转运站,逐步建立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系统。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计划每年建设一批水冲式公厕。建筑垃圾消纳、综合利用等设施的设置,纳入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鼓励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3、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城区排水管网,逐步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要达到进厂水质要求,城区生活污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污

13、水处理厂严格执行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厂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4、加强车辆停放、广告和施工现场管理。改造增设公共停车场,建设路外生态式停车场。增设广告橱窗,组织力量对小广告进行清理,引导和规范广告有序发布。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创建文明工地。(七)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1、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的各项法规、政策,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做到城市管理工作各个环节有法可依。2、加强城市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规范城市管理执法行为,杜绝野蛮执法、不文明执法现象。3、积极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完善“12319”城建

14、服务热线功能,利用已有的平台和基础,运用成熟的现代化数字管理技术,对城市规划设施、基础设施运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进行动态监管,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和效率。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创建宜居城市活动的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创建宜居城市活动领导组,人员组成如下:组 长:赵建民 (市委常委、副市长)副组长:宿青平 (市长助理、市建设局局长)武卫东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法制办主任)成 员:安占功 (市公安局局长)石雪爱 (市监察局局长)郑建文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祁寒冰 (市财政局局长)华志刚 (市交通局局长)许锁子 (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栗 刚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师学瑾 (

15、市统计局局长)荀贵生 (市物价局局长)李明水 (市安监局副局长)李建设 (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王 超 (市国资委主任)邓小兵 (市规划局局长)常引根 (市文物局局长)张 云 (市商务局局长)贾自胜 (市水利局局长)陈续臻 (市文化局局长)王新龙 (市广播电视局局长)王保山 (市旅游局党组书记)汪馨野 (市精神文明办主任)辛玉龙 (市爱国卫生委员会主任)各县(市、区)分管城市建设工作的县(市、区)长 各县(市、区)建设局局长 创建宜居城市活动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建设局。各县(市、区)要将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统一协调组织,明确工作目标,制订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16、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四、保障措施 (一)拓展渠道,加大投入 城市建设维护费、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类城市建设资金,要确保足额用于城市建设。各县(市、区)要适当调整基本建设投资方向,优先考虑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按照开放市政公用市场和加快招商引资的要求,招募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引进省外、境外各类资金,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步伐。(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攻坚。市园林绿化部门要严把绿化设计关,不断提升绿化档次和水平,加大园林绿地管护力度,积极推进城市立体绿化,保证城

17、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发改部门要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列为投资重点,加快项目建设立项审批。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城市建设维护费、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类城市建设资金足额用于城市建设。要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动员全社会参与创建投资。水利部门要加强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和饮水安全。环保部门要依法淘汰落后生产项目和生产工艺,严把项目建设前置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污染,督促和帮助企业完善环保设施、达标排放。(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爱、支持、参与、维护宜居城市创建

18、活动的良好氛围,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活动。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富有成效的宣传形式,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把宜居城市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各类人群,激发全社会了解创建、支持创建、监督创建;要大张旗鼓地报道表扬先进、曝光批评落后,推进创建工作健康扎实有序开展。五、做好考核和评比工作 市政府将把创建工作纳入各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每年对创建宜居城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山西省创建宜居城市考核评比实施办法(晋政办发200783 号,做好考核和评比工作。考核标准将按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宜居城市考核评分标准(试行)(晋建城字2008246 号)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创建宜居城市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每年对照评分标准开展一次自评活动,根据自评结果分析问题,寻找差距,从而促进下一步工作。对于工作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领导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要予以通报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