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小知识.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4026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小知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小知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小知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小知识.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四大名著为: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回数:共一百二十回 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 24 卷,240 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 120 回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

2、的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 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

3、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三国演义刻画了近 200 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历史上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

4、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三国演义的作品结构七实三虚,写作中运用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添枝加叶、渲染夸张的虚构艺术手法。罗贯中(1330 年一 1400 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

5、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明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前署“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认为是施耐庵所作,王圻续文献通考认为是罗贯中所作。水浒传介绍:作者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版本:水浒传在流传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本子。现在所见的,主要有 100 回本、120 回本和 70 回本。100 回本在“招安”后,有“征辽”和镇

6、压方腊起义等情节;120 回本又插增了镇压田虎、王庆的情节。后金圣叹将此书删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后的事,称为 70 回(实为 71 回)。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号耐庵。籍贯: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 1296 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

7、名著水浒的施耐庵。施耐庵 7 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经、礼记等许多书。13 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一次,邻居老人病故,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来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彦端试试。耐庵少年气盛,欲显其才,也不推让,走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称赞不已。主动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并且不收学费。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施耐庵在浒墅关读书,十分刻苦,他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讲晁盖智取生辰

8、纲”、“宋江杀阎婆惜”、杨志卖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兴趣,他常常在课余阅读。还同小伙伴们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那时,苏州城里经常说唱些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院燕青搏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去消遣,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好汉”流露出敬佩之情。【西游记】作者:(明)吴承恩 又名:西游释厄传 回数:共一百回(实一百零一回)介绍:西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

9、模宏大,结构完整。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吴承恩(约 1504 年-约 1582 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吴承恩大约 40 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活了将近 80 岁。【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情僧录 大观琐录 金玉缘 情界铨 作者:(清)曹雪芹 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

10、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写、修改过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传。乾隆五十年(1791 年),程伟元将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续稿以活字排印,从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动。介绍:红楼梦写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时代,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本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

11、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 1715 年,卒于 1763 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 60 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 10 载,增删 5 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

12、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 年 2月 1 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中国四大名著开篇词】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2。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水浒传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绕绕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讶求鱼橼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西游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