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3048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5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 摘 要:.1 关键词:.1一、西厢记故事的起源与发展变化过程.1二、西厢记故事在不同文化形态和艺术形式中的演进.2(一)、西厢记故事思想内容的演进.3 1、从莺莺传到宋词及说话的演进.3 2、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的蜕变.4 3、从董西厢到王西厢的升华.6 4、宋元南戏中的西厢记故事.7 5、北西厢在明代的改编.7(二)、西厢记故事艺术形式的演进.8 三、西厢记的戏剧史上和艺术成就.8 四、西厢记 在中国戏剧史上的贡献.10 五、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4 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 摘 要:西厢记是中国戏剧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也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一。它具有永

2、不衰落的艺术魁力,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是无与伦比的,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对千古名著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关键词:西厢记 中国戏剧史 成就 贡献 西厢记的全名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全剧通过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崔、张、红娘等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之间尖锐的冲突,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势力的残酷性与虚伪性,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尤其是作者明确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进步理想,更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从唐宋至金元明各个朝代的更迭,以及在不同的文化形态

3、和背景下,西厢记经历了数次改编,出现了多个版本,情节多次变更,结局也从悲剧变为喜剧。文艺形式也经历了诗、词、曲、小说的转型,故事的演述形式由书面阅读转变为说唱表演。从西厢记故事的演变过程来看,伴随文艺形式的建构与解构,伴随不同时代的精神追求,西厢记故事始终活跃在文艺舞台上。每当有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兴起,西厢记很快就以新的面貌出现,西厢记故事的与时俱进也充分证明了这部作品的巨大生命力。一、西厢记故事的起源与发展变化过程 说起西厢记,人们一般会想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殊不知,在王实甫之前,西厢记故事就已经流传甚广,并经历了各种社会文化形态下的改编。西厢记故事最初源头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故事以

4、“始乱终弃”为结局;在宋代,西厢记故事得到了发展,北宋文人赵令畤(1051-1134)曾根据莺莺传的内容创作了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在金代,也就是南宋时期的北方,董解元根据莺莺传创作了西厢记说唱诸宫调,将故事的演述形式由书面阅读转变为说唱表演,使西厢记故事从此走转向大众文学,而且人物身份到故事情节都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是结局由“始乱终弃”改变为“有情人终成眷属”,使作品由悲剧变成了喜剧;在元代,杂剧的兴盛又使西厢记故事登上了戏曲舞台,杂剧大家王实甫将董解元的西厢记说唱诸宫调 改编成了舞台剧杂剧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继承了 董西厢的反封建思想,内容更加紧凑,结局由“私自出走”改为“合法结合”;在明代,

5、由于戏剧形式的演变,明传奇的改写本应运而生,形成了西厢翻改热潮。二、西厢记故事在不同文化形态和艺术形式中的演进 自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诞生以来,西厢记故事在每一种文艺形式中都以新的面貌出现。西厢记故事的演进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文化变迁较大的宋、金、元、明、清几个朝代。历史的变迁与整合为西厢记故事的形式和内容的演变提供了不同的文化语境,每一次文化变迁都为西厢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西厢记故事最初源头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 说莺莺传。北宋文人赵令(10511134)根据莺莺传的内容创作了 12 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南宋时出现了话本莺莺传,现已佚失,内容主要本于元稹的传奇小说。在金代,也就是南宋时期的北方,董解

6、元创作了 西厢记说唱诸宫调(又称 董西厢),将故事的演述形式由书面阅读转变为说唱表演。在元代,杂剧大家王实甫将董解元的 西厢记说唱诸宫调 改编成了舞台剧杂剧 崔莺莺 待月西厢记(又称王西厢或北西厢)。在元代还有南戏崔莺莺西厢记。元末明初有李景云同名作品,但全本已佚,留下残曲 28 支。在明代,由于戏剧形式的演变,出现了诸多传奇改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崔时佩、李日华的南调西厢记(又称南西厢记或南 西厢)。此外还有陆采的陆天池合并西厢记;佚名作者(一说是黄粹吾作)的续西厢升仙记;周公鲁的翻西厢;佚名作者的锦西厢;佚失的作品有杨讷的 翠西厢;屠本峻 崔氏春秋补传;卓人月新西厢;王百户南西厢记等等,在明

7、代形成了翻改西厢故事的热潮。(一)、西厢记故事思想内容的演进 西厢记故事内容的演进是在文艺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发生的。从莺莺传到南西厢的演进,历经了几个朝代、几种文化语境,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的变化无不与时代文化精神紧密相关。无论哪一种新的文艺形式演义西厢记故事,都对其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1、从莺莺传到宋词及说话的演进 这个时期的变化有以下特点:艺术形式的变化较大,但思想内容相对稳定。秦观的调笑转踏?莺莺写道:诗曰:崔家有女名莺莺,未识春光先有情。河桥兵乱依萧寺,红愁绿惨见张生。张生一见春情重,明月拂墙花树动。夜半红娘拥抱来,脉脉惊魂若春梦。词曰:春梦。神仙洞。冉冉拂墙花树动。西厢待月知谁

8、共。更觉玉人情重。红娘深夜行 云送。困亸钗横金凤。毛滂也呼应秦观写下调笑转踏?莺莺:诗曰:春风户外花萧萧,绿窗绣屏阿母娇。白玉郎君恃恩力,尊前心醉双翠翘。西厢月冷蒙花雾,落霞零乱墙东树。此夜云犀已暗通,玉环寄恨人何处。词曰:何处。长安路。不记墙东花拂树。瑶琴理罢霓裳谱。依旧月窗风户。薄情年少如 飞絮。梦逐玉环西去。这两首诗词都以咏物、咏史的方式,咏叹了崔莺莺的不幸,同时也对张生的薄情予以了指责。从莺莺传诞生之日起,就以传奇小说的形式把玩于文人墨客的股掌之间,在莺莺传中就多次提到友人的评价及赋诗。宋代词人们所咏所赋依然不超脱元稹的本传,秦观、毛滂与元稹同为士大夫文人,他们所代表的是同一种文化形态

9、下的同一个社会阶层,因而,他们无法超越元稹的立场。对于他们而言,崔莺莺只是文学创作的一个素材,是文人的一个“尤物”,与功名仕途相比是微不足道的。2、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的蜕变 董西厢是西厢记故事演进的关键,从西厢记故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演变过程来看,董西厢的贡献和作用超越了任何一个西厢记故事改本。在内容上它把一个“始乱终弃”的爱情小说,改编成情节丰富、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佳话;在形式上又把一个文人手头把玩的传奇小说改编成大众娱乐的讲唱故事,为后代戏剧的再加工打下了声腔、音韵及篇章结构的基础。并且为西厢记故事的普及推广及后来的戏剧改编打下了群众基础。董西厢的改编不仅使这个故事焕发了新的生机,同

10、时,为以后的改编提供了基本框架。然而 董西厢的诞生不偶然的,它的问世要得益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及文学的影响。董西厢的产生与时代背景发生变化有直接关系。北方地区长期处于女真人的统治之下。女真北方游牧狩猎生产方式和文化习俗与中原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婚姻关系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对待婚姻问题,北方游牧民族并没有像中原那样严格的礼教思想,男女青年享有一定的婚姻自由。在金代历史上,曾多次鼓励女真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通婚。金章宗时就有两次下令允许通婚。明昌二年(公元 1191年)“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 家长久安宁之计”。又泰和六年十一月(公元 1206 年)“诏屯田军户与所居民为

11、婚姻者听”。虽说其主要出于政治目的,但从另一侧面体现出女真人对待婚姻的自由思想观念。民族杂居 通婚再加上朝廷的鼓励,金代的各民族通婚现象非常普遍。通婚是加快民族文化交融最快捷的方式。与中原汉族相比,金代女真人的贞节观念比较淡泊。在与北方汉族通婚以及交往中,女真人的婚姻思想观念对中原的婚姻观念产生影响是必然的,而这种影响正是崔莺莺个性解放,并敢于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生活基础。但在作品中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冲突也体现了出来,莺莺自身的矛盾斗争、张生表现出来的懦弱,以及最终团圆时对家长及封建权势的依赖等等。董西厢不可能做到彻底反抗封建的婚姻制度,它能在北方游牧文化的影响下,使青年男女觉醒,去争取婚

12、姻自主的权利,这已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了。3、从董西厢到王西厢的升华 王西厢在内容上对董西厢继承较多,但在形式变换和细节处理上要更加工巧。王西厢将诸宫调这种一人表演的讲唱文本改造成多角色扮演和演唱的戏剧,建立了一个立体化的舞台表演体系,五本二十一折连演,多角色同台演唱,打破了元杂剧传统的四折一楔子、一人主唱的结构模式,使王西厢在元代就是一部鸿篇巨制和演出特例。在西厢记故事演变史上,王西厢通过对董西厢的改写,把西厢记故事推到了颠峰。王西厢在情节上进行了完善,心理刻画更加细腻,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故事发展更富有逻辑性。因此王西厢较董西厢前进了一大步,西厢记故事由此也基本定型,尽管后代又出现诸多改本

13、和续本,但王西厢始终占居首位。4、宋元南戏中的西厢记故事 据文献记载,宋元时期,在南戏中还有崔莺莺西厢记传演,但剧本现已失传,只留下残曲 28 支,与北西厢及各南西厢戏文均不相同。因而,可以得知宋元南戏西厢记与北西厢及其他明传奇改本属不同体系,因此孙崇涛先生说:“元代南、北 西厢并行”。但在南戏 西厢记 的残曲内 容中,出现了下面一些唱词:“乱军中许亲。当时救活你一家命,很宁静。你娘行反目不记恩,他失信,我们心下须准。宽心待,不久时,定有个好消息。方叹近来音信稀,长安此去千余里。你道成名,谁知是非嗏,今番好个 风流壻(婿)。”可见在内容上已出现了孙飞虎 逼婚、老夫人悔亲之事,显然已挣脱唐传奇的

14、范围,与董西厢和王西厢接近。5、北西厢在明代的改编 明代出于戏剧形式发展的需要,北西厢由崔时佩、李日华改写为南西厢。之后,有文人不满其多袭用北西厢的词句,于是又出现了陆采的南西厢(以下简称陆西 厢),陆西厢在情节上没有太大改变,但在语言上却是独辟蹊径。明代道学者对西厢记将崔莺莺嫁给张生的结局不满。如研雪子在翻西厢中,将张生刻画成无赖之徒,最后让崔莺莺嫁给了有情有义的郑恒,而且二人婚前也没有发生出轨行为。因为一直有北西厢是王作关续之说,所以明代还出现了几种续西厢剧本。现存的有黄粹吾的 续西厢升仙记和周公鲁的锦西厢。无论怎样,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明代刊刻最多的一部戏剧作品,可证实的就有 68 次,可见

15、其影响之大。(二)、西厢记故事艺术形式的演进 在中国历史上,唐宋金元明四个时期五个朝代的更迭,在文艺形式上也经历了小说、诗、词、戏曲的转型。从西厢记艺术形式的演进来看,每当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兴起,西厢记很快就以新的面貌出现,西厢记故事的与时俱进充分证明了这部作品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明朝的建立使中原传统文化得以回归,蒙古族多年的统治早已使中原儒士大感“礼崩乐坏”。因此,革除蒙元遗风是当务之急。开国之初,朱元璋曾对侍臣说:“礼以道敬,乐以宣和,不敬不和,何以为治?元时古乐俱废,惟淫词艳曲更唱迭和,又使胡虏之声与正音相杂,甚者以古先帝王祀典神祗,饰为舞队,谐戏殿廷,殊非所以道中和崇治体譊淫亵之乐悉屏去

16、之。”在中原传统文化中,以“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以“乐”来陶冶人的性情,礼乐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淫词艳曲更唱迭和,胡虏之声与正音相杂”也就是指北方民族的音乐打破了以往中原的音乐体系,并与中原传统音乐相融合而建立起来的元曲音乐。从西厢记故事的演变过程来看,伴随文化的变迁,文艺形式不断的建构与解构,伴随不同时代的精神追求,西厢记故事始终活跃在文艺舞台上。三、西厢记的戏剧史上和艺术成就 1、西厢记在戏剧史上的成就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

17、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2、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编辑本段相关

18、评价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

19、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四、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贡献 1.西厢记体裁上的大胆革新 元代杂剧依照惯例都是一本四折,间或有一本五、六折的,西厢记写了五本,在第二本里又写了五折,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在每本第四折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转折性段落;又有很特别的络丝娘煞尾一曲,起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以多本杂剧来连演一个故事,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其次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吸取和借鉴过院本、南戏的演出形式,整折戏,实际上由末与旦轮番主唱。另外,西厢记结撰和表现方式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

20、件。王实甫能进行这种革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主观方面来看,作者无疑有着创造的精神,勇于探索一种最能表现他所需要表达的内容的新的艺术形式,他处理西厢记这个爱情故事,显然是把重点放在描绘两位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上。为了要把它们的心理活动描绘得细致而又充分,必须要扩展戏剧篇幅。另外,元代的南戏很盛行,往往以几十出来连演一个故事,这在体制上也给了王实甫的 西厢记以影响,它大体上遵守杂剧的种种规律,只是在许多方面有所突破,这是他新的尝试。2.王实甫把说唱变为大型戏剧 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是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打破传统的惯例。他删去“董西厢”中的一些枝蔓芜杂的情节,便剧情更加紧凑,比

21、如“董西厢”在写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这一情节时,用了相当的篇幅,来写打斗场面,刀光剑影,偏离了整个故事的发展,王实甫对这一部分进行剪裁,使得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成为崔张爱情发展的契机,成为整个故事的有机部分。正是兵围普救寺使老夫人答应了亲事,使崔张在争取自由爱情的过程中有了一面盾牌。普救寺解围之后,王实甫删去了“董西厢”中张生请法本做媒人,法本传老夫人话记错了日子,让张生白饿了一天,这样的噱头,而是直接写红娘来请张生赴宴。但王实甫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他不但是形式上把崔、张故事由说唱变成了大型戏剧,把这一故事搬上了戏剧舞台,不但使剧情紧凑,而且在许多方面,使杂剧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具有了独到的价

22、值,对后来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3.西厢记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爱情故事中多情多感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及聪明正直热心的红娘形象,影响着后来的创作与生活;剧中张生是一个温文尔雅、执着志诚、略带傻气的书呆子形象,是一个热情、执着地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是极具生气和活力的喜剧形象,他的形象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并影响着后世的许多创作。杂剧中的张生代表了封建清贫中多情而软弱的书生,可谓中国古典文学中多情多感多病的书生形象。以后爱情故事中的书生形象,常常沿袭杂剧西厢记中张生的性格特点。红娘是剧中最为活跃的角色,也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为成功的婢女形象。她出身卑贱,心地善良,机智泼辣,聪明伶

23、俐,而且有胆识,有主见。她极富正义感和乐于成人之美的心肠,主动为崔、张这对有情人牵针引线,一面积极地为张生出谋划策,一面引导莺莺走上反抗之路,其间虽然蒙受了主人的无端猜疑和指责,也毫不计较。当二人事发之后,面对老夫人的威严,她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挽狂澜于既倒,迫使老夫人应允了这桩婚事。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红娘取得了远较莺莺为高的重要地位。一些以红娘为中心的片段颇为流行,如拷红、红娘等不但如此,红娘还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把热心促成他人婚事的人称为红娘,今天更是一个专用名词,又如现在的电视红娘,电脑红娘,即是其证。4.西厢记具有深远的反封建礼教的意义 在儒家的礼教传统中,“

24、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组合婚姻家庭的一般方式,这使好多青年男女在结婚时才见到自己的配偶。西厢记中张生敢于冲破门第悬殊的世俗偏见去追求相国小姐;崔莺莺克服了情爱意志与道德理念的冲突,逐步摆脱自身封建意识的束缚,与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老夫人做坚决的斗争,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势力的残酷性与虚伪性,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尤其是作者明确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进步理想,更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应该说西厢记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其反封建主题,西厢记对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的热情歌颂特别获得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的喜爱,元明以来,它一直是最受群众

25、欢迎、流传最广的剧本。明清以来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戏剧也很少没有受到它的影响的。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继承了它的思想倾向,着意描写杜丽娘受西厢记影响而走向追求自由婚姻的道路,为崔张的“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见牡丹亭惊梦)所感动。就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极口称赞它的“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这实际表现了曹雪芹本身对它的感受。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下令查禁“淫词”,指出“水浒、西厢等书,几于家置一编

26、,人怀一箧”。“若不严行禁毁,流毒依于胡底”。当然,西厢记是禁不了的,某些封建统治者的态度,只能从反面证明它影响的巨大。五、结束语 作品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语言艺术,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的,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西厢记被元末明初的贾仲明誉为“天下夺魁”之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西厢记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元代至少有 14 部杂剧提到了西厢记;明清以来写婚恋题材的

27、戏曲小说,几乎没有不受西厢记影响的。西厢记刊书不下十种,仅明刊本就有 60 余种,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俄国人柯尔施主编,瓦西里耶夫著的中国文学史纲要说:西厢记即使“在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像这样完善的剧本。”可以说,西厢记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一。参考文献:1 霍松林.西厢述评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2 段启明.西厢论稿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3 关国钦.西厢记艺术谈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4 张燕瑾.西厢记浅说M.广东: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5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6 戴不凡.论崔莺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7 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8 蒋星煜.元曲鉴赏辞典 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307-348.9 王实甫撰,张燕瑾校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