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人.人偶.人偶同台.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2763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偶人.人偶.人偶同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偶人.人偶.人偶同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偶人.人偶.人偶同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偶人.人偶.人偶同台.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偶人人偶人偶同台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木偶品种有三大类: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杖头木偶的形体一般为 3 尺左右,装有 3 根操纵棍,一根支持头和身躯,两根牵动双手,俗称扦子。演员站在 17 米的挡幕后,自下而上地操纵表演。提线木偶的形体多在 2 尺上下,关节部分只缀以线,少则几根,多至 30 余条,有时为了特技需要,还要增加特殊辅助提线。演员站在天桥上,自上而下地提线操纵木偶动作。布袋木偶的形体最小,原来只有 7 寸左右,现增大到 1.2 尺。演员站在 1 7 米的挡幕后,高举木偶角色,手掌套于木偶体内:食指伸进木偶头里,拇指伸进一臂,其余三指合并伸进另一臂,木偶便能表演各种动作了。这三种

2、木偶中,提线木偶的形象最为完整,其余两种,只有上身,没有双腿,根据剧情需要,再由另一名演员为其打上双腿。同一种的木偶表演形式,在民间有不同的操纵方法。如陕西杖头木偶的传统操纵方法,扦子在衣服内,俗称内扦。上海、北京等地的扦子都在衣服外边,俗称外扦。现在全国各地的杖头木偶几乎都用外扦。提线木偶的操纵方法就更多了。福建有一种提线木偶的线都系在帽沿上。演出时,演员将帽子戴在头上,上边挂着好几个木偶,演员能同时扮演几个角色。山东临沂有一种倒提线木偶。演员站在舞台上,自下而上地操纵线板,通过上方一个特殊装置,木偶就能灵活地表演。西藏的提线木偶很有趣,艺人把线都系在二胡的琴弓上,艺人一操琴,地上的几个提线

3、木偶就自然而然地随着乐曲声手舞足蹈起来。在经过一个制作木偶(即偶人)的工艺美术过程后,才有可能进入木偶剧的演出过程,产生从戏剧美中独立出来的木偶美。木偶戏以其独特的审美文化形态在国内外获得博大的市场,原因就在于“独特”,而“独特”可以归结为两个字,“真”与“假”。有两副木偶戏对联是这样说的:“有口无口口对口,是人非人人舞人。”又曰:“有口无口,且将肉口传木口,是人非人,聊借真人弄假人。”上述对联十分形象地表明木偶剧的最大特点“真人弄假人”,即其人(演员)弄(操纵)假人(木偶)。人偶 人偶的特点是亦人亦偶,非人非偶,半人半偶,是人与偶的合成体。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偶头人身,另一类是人头偶身。上海

4、木偶剧团在 60 年代上演过一个活报剧,叫哭天哭地的约翰逊,采用了橡皮木偶。以橡胶为材料,制成木偶的头和身架,套在演员的头上,当演员的脖子扭动时,木偶头也随之扭动。另一位演员在其身后,操纵木偶的眼、口和脸部肌肉。橡胶的质地很软,通过一特殊装置,木偶能做出喜、怒、哀、乐的表情。木偶的形体动作由演员的身体和四肢来表演。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渊源于古代傩舞和傩仪,以驱邪和酬神为目的的一种民间戏剧,而面具则是傩戏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演出时,演员都要戴上它。面具又叫脸壳或脸子,一般用柳木、丁木和白杨木制作,造型雅拙古朴、怪诞粗犷,具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傩戏在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中流传很广,但称呼不

5、一样。如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河北、内蒙、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均有。人头偶身的舞台形象,除陈文中提到的布拉吉诺剧院演出的斯威夫特差起来的房子中的监护人委员会成员外,笔者曾看过法国菲利浦让蒂木偶剧团的演出。有一个剧目叫 明暗,当一个穿黑披风的人跳入水箱后,水就开始沸腾。失去衣服而赤裸的人在蒸气里上下浮动。这“在蒸气里上下浮动”的实为一木偶身架,但人头偶身结合得非常巧妙。九十年代初,上海木偶剧团演出笔者创作的 怪怪的梦 中,也出现了人头偶身的形象,不过这偶身是几扇窗户,而不是常见的人的身躯,艺术效果也不错。陈文中说:“偶人变成了人偶。这意味着木偶戏与人戏的界限被彻底

6、打破,木偶最根本的特性亦已丧失。”笔者认为,“人偶”并没有完全丧失木偶最根本的特性。上一节提到木偶的最大特点是真人(演员)弄(操纵)假人。“人偶”与“偶人”的区别,只在于真人部分地操纵假人,如橡皮木偶,其人只操纵其口、眼、脸部肌肉,形体动作由真人自己完成;另一区别是,真人扮假人,或部分地扮假人。如偶头人身、人头偶身,至少偶身还需有真人去操纵,人偶同台 陈文中说:“在国外,试验人偶结合,人偶同台演剧方式,探索人与木偶关系之奥秘的岂止布拉吉诺一家!在俄罗斯、捷克、西班牙、日本等国都有过类似的试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国外木偶艺术家进行革新与探索的高度热情与不懈努力。”这段话对外国的木偶同行似乎

7、太过奖了。人偶同台在中国已有几百年历史,五十年代以后更有所发展。人偶同台,有几种演出形式:人、偶担任同一角色;人、偶担任不同的角色。而“人”,有时是真人,有时是人偶。先来说说人、偶担任同一角色的人偶同台表演形式。在木偶舞台上,演员是由真人演员和木偶演员两个表演元素所组成。当众表演的演员是木偶,然其活动必须通过挡幕后其人演员的操纵艺术的递接,才能完成其过程性审美要求。而海南临高木偶戏别具一格,首先,舞台上没有挡幕,操纵杖头木偶的演员和木偶一样,完全暴露在观众面前。演员身着服装,既操纵木偶,又用临高方言自唱自念参加表演,与木偶扮演同一个角色,以偶为主,以人为辅,各有分工。据考究临高木偶剧已有三百多

8、年的历史,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临高方言区,口头流传的剧目有三百余个。1981 年全国木偶皮影汇演时,该剧种还赴京参加演出。近年来,上海木偶剧团演出的白雪公主也尝试用这种人偶合一的表演形式。人、偶担任不同角色的人偶同台,在中国历史上也很悠久。如四川古老的广元傩戏,当地称广元射箭提阳戏,又叫花花愿戏,它长期流传在广元西部山区提阳乡。提阳戏素有天上 32 戏,地上 32 戏和庆坛必演三女戏(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之称。天戏是用提线木偶来表演 32 神为主,地戏是由人化妆戴上面具演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四川绵阳市中区川剧团发掘出 目连救母的剧本,此本为川剧演员和木偶同台演出的演出本。演出时以演员

9、为主,唯有表现一些高难度的技巧时,由木偶来表演。如四海螺女的舞蹈、目连投江等,都由木偶扮演。具有三百余年历史的川北大木偶也有人偶同台演出的传统。川北大木偶高 14 米左右,因此人偶同台演出,更有其以假乱真的戏剧效果。1949 年 10 月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全国各地人偶同台的剧目屡见不鲜。以上海木偶剧团为例:自六十年代以来,在木偶舞台上出现真人的剧目有高大的伊凡中的伊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中的孙悟空、孙悟空大战黄风怪 中的观音娘娘、女娲补天 中的女娲、迷人的雪顿节 中的朱丽叶和帅克等。我国的木偶史有几千年历史,如果加上木偶的前发生时期的话,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经过多少年、多少代木偶艺人的

10、努力,我们的前辈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木偶戏的局限性,因此出现人偶同台的艺术形式并不是偶然的,而有其必然性,以真人的表演来开拓木偶的表演元素,同时又不损害其木偶的本体,保持其偶性和偶味。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国外木偶艺术家在人偶同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们曾创作出很多既有艺术性,又富于哲理的优秀剧目。如 1990 年 9 月在印度国际木偶节上,日本代表团演出的奥希奇的爱 一剧,引起人们的瞩目。全剧只有一个扮演妻子的木偶,丈夫是一只戴着白手套的真人的手。丈夫从远方归来,温存地抚慰着妻子。可是,后来丈夫的感情变了,又是这只手,揪住了妻子的头发,妻子受到残酷的折磨后,终于痛苦地离开了人间。她的躯体虽然被束缚在木柱上,而灵魂(用同一形象的木偶表演)却得到了自由,在空中独往独来地飘忽着。偶人、人偶同为一体,或互为异体,都是木偶大家族中的一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