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古典舞.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1804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中国古典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了解中国古典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解中国古典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中国古典舞.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了解中国古典舞 了解中国古典舞 从舞蹈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最早的舞蹈的形象资料是1973年 秋天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劳动寨墓地出土的一个舞蹈陶盆。据考 证,它大约是五千年以前的产品,相当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这就证明在当时哪个年代就有了舞蹈。它们是群众性的集体舞蹈场 而,各种不同类别的舞蹈产生反映和表现不同社会内容的需要,表 现的大多数是人民获得胜利和丰收的欢乐喜悦情绪的一种抒情舞蹈。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的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被认 为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上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例如印度的古典 舞,由浪罗多、卡塔克、卡达卡利奥

2、迪西和库契普六传统舞系组成,欧洲古典舞蹈则泛指芭蕾舞。所谓中国古典舞,主要是指历史上为贵族服务的宫廷舞蹈,被宗 教利用成为一种祭祀形式的宗教舞蹈,或者曾经走上商业舞台.是在 专业化职业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古代舞蹈形式.我国舞蹈家从20世 纪50年代开始进行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复原和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 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 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的 谐和和高度统一的美学特点。60年代初,初步建构“身韵”这一风 格身体动态条纹,使“中国古典舞”从名义走向了“正式”,身韵

3、作为中国古典舞“风格化”的身体动态系统成为一种整合现实形象 的舞蹈图式。我国古典舞在元明之前有两大类(一)古代宫廷舞蹈:它是指进 入宫廷(包括上层社会)服务于宫廷的舞蹈。如祭祀舞蹈、礼仪舞 蹈等;(二)宗教舞蹈:古代宗教造就了一种宗教艺术其中包括舞 蹈,并给舞蹈注入了特殊的文化气韵。历史上的每个时代的宫廷、宗教舞蹈,如先秦、西汉、魏、晋、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因为 每个时代之间虽有继承的关系,却又分别有各个时代的风格、特征 和不同的成就。隋唐不能代表西汉,西汉不能代表先秦,犹如古典 诗歌之唐的律诗,汉魏的古体,先秦的诗经、楚辞以及李、杜、三 曹、屈、宋各代表一个时代的成就。而且还应包括历史上曾

4、经建立 过政权的兄弟民族中的宫廷舞蹈和宗教舞蹈。中国古典舞的动作特征是以形圆为代表的,动作上形成的轨迹有 平圆、立圆、八字圆,而平圆、立圆中又包蕴着八字圆。我们如果 把八字圆的八字去掉半边只剩S这个圆形,它又自含在平圆、立圆 中。这个图形就成了中国一个古老文化的标志一太极圆,因此有人 称中国古典舞叫“画圆艺术”。我国古典舞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一些舞 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 中,我国丰富的文史资料也有大量的对过去舞蹈形象的个体描绘。我国古典舞蹈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宋、元以前是宫廷乐舞,其

5、艺术价 值和成就较高的主要是女乐,而乐舞伎人自古以来就一直处于奴隶 地位,身、艺均不过是供贵族玩乐的消遣品。在我国古典舞之中,我们不得不提到孙颖老先生编排的踏舞 它是组舞炎黄祭中的一支舞目,与半坡祖妣、鼎魂、楚腰、戊卒东、飞虹对鼓、霓裳羽衣、剑恋、壮士行和京师掠影等共同组成了一台晚会,“清池绿地,玉腕纤纤,似留又行,翠裳翩趾。”飘逸的绿色纱裙,修长的线条,一群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仿佛仙女下凡,又似一道绿色的春潮涌来,在浮躁喧腾的艺术氛围中,在舞蹈作为歌的附随日渐失去独立美学 品格的趋势中踏歌以古老而又新鲜的由形入神的动觉,让我们 领略了诗的韵味,舞的美妙,歌的神奇。踏歌它取材于南北朝,在这个大动

6、荡的时代中,中国乐舞得 到了充分的融合与发展,翻开史册,当时南朝都有齐僮、赵女、坐 南歌,起郑舞;蜀都有巴姬,汉女弹纭,夫节;吴都哟荆艳、楚舞、吴越、越吟,汉魏时期不仅歌舞普及,而且还有“乐府”、“黄门鼓蜀署”,“清商署”之类的俗乐机构,与“太乐署”之类 的雅乐机构扶持宫廷乐舞和民间歌舞的发展。从历史多方面的记载来看,汉魏乐舞从艺术的角度开创了中国古 典舞的一代风范。而踏歌正是从汉魏时代的图像、诗赋、音乐 中吸取了营养,它对中国古典舞传统的审美风范给予一种心得审美 诠释。“清池绿地,玉腕纤纤,似推若引,翠裳翩趾。”它是从顺 中寻找韵味,动作虽然顺手顺脚,却依然遵循着平圆、立圆、8字 圆的运动轨

7、迹,依然运用“提、沉、冲、靠”等动作元素,它对90 年代舞蹈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意义是在较高层而上完成了“民俗舞典 雅化”的时代课题。香港舞蹈总编副主席冼源先生说:踏歌的 艺术成就将会在中国古典舞的艺坛上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它可能 预示着另一种古典学派的诞生。所以说中国古典舞不是古代舞蹈典范式的历史再现,而是当代人 创造一种真正具有民族特点,舞蹈的特性和时代特征的舞蹈范式的 作为,换言之,“中国古典舞”是构建这种舞蹈式的先行者打出的 一而旗帜。踏歌把诗、歌舞融为一体,把古典图式在整合现实 图像时实现自我超越的规律,对我们的舞蹈教学而言,既有图式的 被超越和尽快实现图式的自我超越是个有挑战性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