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发展史完整版.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1453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手机发展史完整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手机发展史完整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手机发展史完整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手机发展史完整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 年前,1987 年 11 月 18 日,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有了第一名模拟蜂窝移动手机用户,中国的移动通信时代由此开启!20 年后,手机不再是身份的象征,全国拥有手机的用户超过 5.2 亿,平均不到三个人就有一部。手机外形越变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拍照手机、音乐手机、炒股手机相继出现。而现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更是呼之欲出!从最初的曲高和寡到今日的繁华喧嚣,移动通信发展的 20 年,是中国通信产业腾飞的 20 年,是中国社会由千篇一律走向个性鲜活的历史见证。让我们回首那些经历了 20 年岁月的人与事,让我们铭刻中国移动通信走过的 20 年印记。1987 年 广州卖出中国第一

2、台手机:值一部丰田农用车 亲历人:徐峰 当年:国内使用手机第一人 目前公认国内的第一个 TACS 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出自广东。1987 年,为了配合在广州举行的“六运会”,广东邮电局下属的无线分局准备推出第一批共100 部模拟移动电话,而现任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的徐峰,就是当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7 年 11 月,一位在广东省邮电局的亲戚告诉徐峰,可以帮他办理一部模拟移动电话。在商业上小有成就的徐峰经不住新技术的诱惑,买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成为中国首位手机用户。当然代价是不菲的,徐峰曾对媒体透露,“当时邮电局的人还不知道这手机应该卖多少钱,他们叫我押下了一张2 万元的支票,先把手机拿走

3、。”这个价格,在当年足以买一部丰田牌农用车,而到手的这部NEC 模拟手机,不仅拨打电话时需要拉出天线,而且还“死沉死沉”。买了手机之后,还得有号码。当时的手机是模拟机,没有 SIM 卡。首批 100部模拟手机的号码,是六位数字的短号,号段从 901001 至 901099。出于广东人“吉利”偏好,徐峰挑选了 901088 作为自己的号码。最初使用时,徐峰发现,模拟网络信号还不错,不过只能在广州市内打手机,此后随着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网络的开通,漫游才第一次实现。1988 年 上海开卖“大哥大”从无人问津到一机难求 亲历人:赵建国(化名)当年:上海第一批手机销售人员 从便携式、车载式模拟电话

4、到手持式模拟电话,即俗称的“大哥大”;从早期大如砖头,到后期小如 GSM 手机的“大哥大”上海移动下属某部门会议室的两个玻璃柜中,数十部老手机静静地陈列其中。这些“老家伙”记载上海地区移动通信发展的最初记忆,而赵建国(化名)则亲历了那段“大哥大”从无人问津到一机难求的岁月。厂长、经理都不敢买 现如今,卖手机的营业场所比比皆是:移动或联通营业厅、手机连锁店、家电卖场等等,想买何种型号尽可慢慢挑选。但在 1988 年赵建国开始从事移动电话营销工作时,却没这么好运,连一个固定的“门脸”也没有。为了推广“大哥大”业务,长途电信局专门成立了一个小团队,采取主动上门营销的策略,“那时,我们让每个推广人员都

5、带着大哥大,到客户那里演示给他们看,但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并没有多大效果。”赵建国和同事们进行市场调查后,发现这种无人问津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还不成熟,“首先,当时营销对象主要是厂长经理,他们虽然有能力购买,但顾虑很多,认为大哥大是奢侈品,购买之后担心引起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不满;其次,富裕的个体户很少,每台终端价格在两三万元左右,经济上承受不起。”1988 年之后的数年,“大哥大”市场反应冷清,每年销量只在几百台左右。黑市价格炒到五六万元 1992 年,赵建国清楚记得这个时间节点,这一年上海的“大哥大”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情况同前些年相比完全颠倒过来,大哥大变得供不应求,甚至是一机难

6、求。”首先是销量的突破,“我记不清是一九九几年,当年销量突破一万台,这是很了不起的。”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后,当时负责移动通信管理的上海长途通信局(现中国电信上海公司长途事业部)为销售推广移动电话专设了营业部门,并设立了销售营业厅。至今,赵建国依然记得上海第一个移动营业厅的地址是“成都北路 277 号”。当时买“大哥大”,不像现在购买手机那样,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款式,付了钱就能拿到机器、当场就能开通,而是“先要登记并付 5000 元押金,然后等候半年,或者七八个月的时间,得到通知再去拿机器,而且款式没得选择,给你什么就是什么。即使拿到机器了,当场也不一定能开通,没准机器内部还要做一些调整。”加上基

7、站布置少,“大哥大”的通话质量也不高,“刚开始的时候,我记得只在原来华侨商店楼顶和雁荡路布置了基站,资费好像是每分钟 0.4 元。”尽管有诸多缺陷,但购买者依然络绎不绝。由于供不应求,最早的“手机黑市”出现了,有关系的人从内部购买“大哥大”,没门路只能去黑市购机。“当时大哥大正常售价在两三万元左右,而黑市价格在五六万元甚至更高。为什么供应少?当时无论是基站还是终端机器都是从国外进口,比如爱立信、摩托罗拉,相关批文非常繁琐。”不仅机器稀缺,号码资源也很稀缺,当时上海有几个地方拍卖“大哥大”号码,“其中一个拍卖点在上海展览中心对面,一个吉祥号码能拍到十几万。”1992 年 嘉兴使用第一批 GSM

8、手机 不再担心被破解盗打 亲历人:谢金松 当年:第一批 GSM 用户 在手机收藏圈内,拥有 13000 多部老手机的浙江海宁人谢金松可谓赫赫有名。他清楚记得收藏的第一部老手机,就是自己使用过的摩托罗拉砖头式数字手机。谢金松所说的砖头式数字手机就是摩托罗拉 3200,是他最中意的两款老手机藏品之一。“一部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模拟手机 YD9100,产地江阴,没有公开发售,我千辛万苦才收藏了两部;另一部是摩托罗拉 3200,当年嘉兴在国内第一个开通了 GSM 网络,这部手机是当时我们市民拿到手的第一部使用 GSM 网络的手机。”谢金松告诉记者。1992 年,原邮电部批准建设浙江省嘉兴地区全数字移动

9、电话(GSM)系统;1992 年 5 月 17 日,该系统完成第一阶段试验任务,包括网络调试、测验等;1993年 9 月,正式向公众开放使用,这是我国第一个 GSM 系统。“我记得当时中央电视台和广播中还为此播了新闻,此前自己使用的模拟手机,也就是俗称的大哥大,信号不是很好。而且已经出现了破解模拟信号的黑手机,自己的大哥大容易被别人盗打,所以就决定换成信号更好、安全性更高的 GSM 手机。”谢金松说。当时谢金松得到消息,嘉兴电信局海宁营业部到了几部摩托罗拉 3200,他马上托朋友花了几万块才将机器拿到手。摩托罗拉 3200 给谢金松留下的第一印象还是个“砖头机”:机身长 13 厘米,超常的橡胶

10、天线,重量超过一斤,而待机时间只有短短的 10 小时,“尽管如此,心里还是很快乐的。”但很快,摩托罗拉 3200 失去了谢金松的“宠爱”,“好像是 1995 年,碰到一个生意伙伴,他用的是爱立信 GH337 手机,蛮小巧,揣在口袋里就行,而我这个摩托罗拉 3200 非要拎在手里或者装在皮包内,这挺刺激我的。”随后,谢金松也换了部小巧的 GSM 手机,但他并没丢弃这部摩托罗拉 3200,而是将它收藏起来,成为他第一部藏品,“如果当时将它丢了,我现在肯定后悔死了。不过,现在随着复古风渐起,市面上“砖头机”重新流行开来,谢金松现在外出谈生意时除了口袋里揣着一部诺基亚商务手机外,手里也偶尔拿拿摩托罗拉

11、3200,“它的质量蛮好,插上 SIM 卡就能用。”2000 年 TDSCDMA 成为 3G 国际标准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移动通信技术 亲历人:刘积堂 当年:大唐 TD 项目负责人 在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这 20 时间里,TD-SCDMA 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因为它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标准,也是 3G 时代最重要的标准之一。1998 年 6 月,大唐集团向 ITU(国际电联)提交 TD(以下简称 TD)技术提案。2000 年 5 月,TD 被 ITU 批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2002 年 3 月,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拉开了中国 TD 技术全面产业化的序幕。20

12、03年年初,大唐移动开始招兵买马,2003 年 8 月,大唐移动 TD 项目组成立。刚从浙江华立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出来打算创业的刘积堂此时放弃了创业的想法,进入大唐移动,主要负责 TD 的研发,对 TD 的每一次进步,现任大唐移动副总经理的刘积堂了如指掌。小麻雀打通 第一个 TD 电话 2004 年 3 月底,TD 的研发在走过半年多后,终于迎来了重大突破,“我们在北京实验室里打通了第一个 TD 电话,所有的人都很兴奋,因为在此之前,谁也不能保证能否成功。”虽已事隔三年多,刘积堂说的时候依然很兴奋,“用来测试的手机,用的是市场上随便都能买到的通用芯片,手机型号为 DTM8001,我们称它为小麻雀

13、,代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思。”随后,大唐在一次 TD 产业联盟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消息,但相信的人并不多,持不相信或者怀疑态度的人占了大多数。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刘积堂有些苦涩,“即使是我们做了演示,拿出相关证据,他们还是将信将疑。”事实胜于雄辩,憋着一口气,刘积堂和同事们进一步对“小麻雀”进行研发改造,2004 年 5 月份,第一块 TD 终端专用芯片问世。随后,展讯、凯明等公司纷纷推出 TD 终端专用芯片。2005 年:TD 步入大网时代 2004 年 7 月份,MTnet(数字移动通信模拟试验网平台)对 TD、WCDMA 以及CD?鄄 MA2000 三个 3G 标准的手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

14、,WCD?鄄 MA 和 CDMA2000制式的手机已经比较成熟,TD 手机虽然没有称不上技术成熟,但也通过了所有测试。“通过此次测试,我们看到了 TD 和其他两个标准之间的差距,”刘积堂说,“而且当时能参加测试的只有大唐一家的手机,这表示 TD 离商用还有一段距离。”2005 年,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能参加MTnet 终端测试的厂商多了,包括大唐、中兴以及华立等企业都拿出自己的产品进行测试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刘积堂表示:“这次测试结果证明了TD 可以组大网。”2006年 TD 手机商用测试:80 迈速度下,通话依然通畅 亲历人:杨民生 当年:IT 时报记者 2006 年上半年,TD 终于开始

15、了“3+2”(青岛、保定、厦门、北京、上海)规模试验网测试,并在下半年进一步扩容,呼叫成功率、保持通话率都达到了99%以上的水准。而在移动通信发展前19 年中始终处于旁观位置的记者,终于有机会参与了这段历史。2006年 11 月,正在保定参与测试的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TDSCDMA事业部总经理罗忠生博士用TD 手机给记者打来了电话,让记者亲身体验一回TD 手机和网络的通话质量。“怎么样,通话质量还可以吧!我现在正开车,时速80 公里,上次在青岛高速公路上开到每小时120 公里,通话质量照样不错。”记者发现,通话声音比 2G 手机通话时清晰多了,跟固话通话差不多;另外,在和罗忠生通话的 20 分钟

16、时间里,没有出现掉线的情况,甚至没有出现噪音。2007 年,TD 进一步扩大了规模试验网的规模,北京、上海、沈阳、秦皇岛、青岛、天津、广州、深圳、保定、厦门 10 个城市的规模试验网已经基本建成,“相关运营商会进行终端采购,大概有几十万的量,12 月会对友好用户进行放号。”刘积堂向记者介绍了 TD 的最新进展,估计明年奥运会期间,中移动就会提供 TD 服务了。20 年之时代变迁 当年警察都不认识手机 上海首批手机用户忻云臣 “我能成为上海第一批手机用户,绝对拜当时条件所赐。”忻云臣,上海高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作为上海首批手机用户,忻云臣也是中国最早的手机用户之一,他见证了国内移动通信

17、这 20 年的发展历程。1986 年,忻云臣时任上海电报局电报业务科科长,当时上海邮电局引进了100 部摩托罗拉 8500 模拟手机,忻云臣因为工作需要也配发了一部,作为公务机使用,“要买的话,太贵了,我记得是 2000 美元一部。另外,每分钟 0.6 元的话费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当时首批 100 部模拟手机的号码,是六位数字的短号,号段从 900001 至 900100。忻云臣轮到的号码是 900029。“当时在外面拿着这么一部手机,那就是一种身份象征。”忻云臣回忆说,“那时去茶室喝茶,拿手机往桌子上一放,服务员对你的态度绝对好。”“大砖头”还有个好处,就是不怕丢。一次,忻云臣在茶室喝茶

18、,出来的时候忘拿了手机,茶室工作人员就将这部手机交给了派出所。可忻云臣去派出所领手机时却遇到了麻烦,警察并不知道手机是什么东西,最后还是忻云臣用手比划说是一个类似于砖头的东西,警察才明白了他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模拟网变为数字网,基站容量不断扩大,忻云臣的手机却越来越小。现在谈起对手机的要求时,忻云臣表示只有两个要求,一是通话质量要好;二是要时髦。从最早的摩托罗拉 8500 到稍后的摩托罗拉 8800 再到摩托罗拉 STARAC,2000年后换成智能手机,从 1995 年开始,忻云臣就离不开手机了,“现在主要联系方式就是手机。我经常出门时忘记带手机,半路想起来了又跑回家拿,因为没有手机别人就

19、联系不到我,就有可能影响到工作了。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越来越依赖手机做一些事情,比如记电话号码。”忻云臣还喜欢经常“赶”个数码潮流,现在他用的是拍照手机,“拍照手机最大的好处是大家一起玩的时候,开心了就拿出来拍拍。”当然,除了可带来更个性化的娱乐方式,除了人们日益增多的依赖,手机对忻云臣生活的最大影响还是短信,“每到过节,尤其是除夕,吃完晚饭,我就开始发短信,而且一发就是好几个小时。”短信除了带给忻云臣便利之外,也带来一些小烦恼,“现在的垃圾短信太多了,不堪其扰。消除垃圾短信,这是我现在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最大要求。”20 年之产业变革 从产品创新到服务创新 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 副总工

20、庾志成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 20 年,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 20年,同时也是产业自主创新的 20 年,是逐渐从以产品创新为主,经历了流程创新,逐渐发展到服务创新的 20 年。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到 90 年代中期属于产品创新阶段。当时模拟移动电话刚刚引入我国,国内的厂家还不具备生产制造能力,这个时期的主要创新任务是从无到有,把产品制造出来就是胜利。用户的选择不多,市场也不大。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移动通信的发展进入了流程创新阶段,国内的很多企业开始具备移动通信设备的生产能力,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成为了主流,厂家之间比的是谁能够优化流程,从而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和销售设备。

21、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成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更大大提升了我国企业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能力。这个时期伴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超高速发展,移动电话业务迅速普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5 年之后,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进入了服务创新阶段。随着移动通信的逐渐普及,人们对手机的要求逐渐多样化,也更加个性化,移动通信市场更是从以往的大众电话业务市场,转变成为细分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在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下,移动通信产业提出了转型的口号,服务创新成为了产业追求的目标。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也开始由大变强,从国内走向国际,在更大舞台上展示

22、自己的创新能力。移动通信大事记 1987 年,我国确定了以 TACS 制式作为我国模拟制式蜂窝移动电话的标准。1989 年 6 月,广东珠江三角洲首先实现移动电话自动漫游。1993 年 9 月 19 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1994 年 3 月 26 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此外还成立了数据通信局。1994 年 7 月 19 日,中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国性大型国有电信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1995 年 4 月,全国 15 个省市相继建 GSM 数字移动电话网。1996 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提供国际漫游服务。1998 年 5 月

23、15 日,北京电信长城 CDMA 网商用试验网133 网,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投入试运营。1999 年 6 月 2 日,信息产业部批复成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筹备组及临时党组,筹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1999 年 7 月 22 日零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 11 位。2000 年 5 月 17 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通短信业务,发出了国内第一条短信。2001 年 7 月 9 日,中国移动通信 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2001 年 12 月 22 日,联通新时空 CDMA 网络建成。2001 年 12 月 31 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 TACS 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2002 年 3 月 5 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 KTF 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 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 GSM-CDMA 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2002 年 4 月 8 日,联通新时空 CDMA 网络正式运行,大规模放号。2002 年 5 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2003 年 3 月 28 日,中国联通在京宣布,CDMA 1X 网络正式建成开通,同时联通还发布了名为“联通无限”(U-MAX)的无线数据业务品牌。2007 年,中国移动启动 TD-SCDMA 试商用网公开招标,总金额近 267 亿元,覆盖 8 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