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教学大纲.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0402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教学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教学大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教学大纲.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以用户为中心,研究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理论与方法、技术的人性面与反人性面的双重联结,包括用户体验的要素、用户研究、任务分析、用户体验设计、设计测试等知识,为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整合适当的科技成果、从而创造出满足用户体验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知识与能力。课程强调创新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注重创新理论研究和创新设计实践的结合,国内外创新与服务设计等领域的新课题。培养具有扎实的“创新才能”和“系统能力”、跨领域整合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具备整合设计、用户、技术、商业和文化来创造新的产品和相关服务的能力。(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

2、se focuses on user-centered design and new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o create new product and service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with humanity technology,anti-human nature technology and market requirement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including user experience elements,user study,task analysis,user exp

3、erience design and design test,et al.The course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ducation,innovation theory and innovation design,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service design projects.It trains cross-disciplinary design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and system a

4、bility to integrate user,design,technology,business and culture to create new product and service.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 通过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相关知识与课程实践的训练,培养学生跨领域整合的创新设计能力,具备基本的整合设计、用户、技术、商业和文化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提升用户体验,为数字产品策划、设计、开发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课程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二)可测量结果(1)通过用户和市场研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主观和客观方法,获取用户

5、的典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数字产品设计奠定基础。(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对用户数据和市场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提取核心知识点。(3)熟悉用户体验设计的流程和基本方法,掌握从调研到测试的全过程开发设计,尤其是迭代开发方法。(4)能够整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组织多学科团队,开发设计数字产品。(5)能够开展用户体验的界面设计,原型设计。(6)掌握基本的用户体验设计测试方法,尤其是眼动跟踪方法。(7)通过自我学习,教师辅导,加强自我表达与沟通、协调的能力。以上结果可以通过各教学环节进行测量评估。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与要求 1、讲述层面 (1)以国内外经典的理论知识讲述为主线,通过案例教学,为学

6、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知识,丰富国际视野。(2)通过情景故事、游戏教学等模式,活跃教学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3)播放国内外视频,在教师收集的国内外优秀案例视频基础上,结合 TED、优酷等国内外媒体,播放相关优秀视频开展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力。2、实践层面 (1)在课程过程中,适时要求国内外高校著名教授和相关企业,举行联合行 Workshop和 Lecture。(2)将学生分组布置设计 Project,加强协同合作能力的培养。3、课后自学层面 在相关课程中布置知识点,让学生查阅课外资料、网站,以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检查与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4、

7、参加国际设计竞赛 鼓励学生奖优秀的设计与 idea 参加国际设计竞赛,如红点、IF 等。事实上,每年都有学生获得此类奖项,证明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二)考试评分与建议 设计专业的学生以作品说话。本课程强调以作品为主线,师生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最终的成绩。考核分为二大块:考勤(10%)和大型作业(90%)。以作品为主线:大型作业强调以作品为主,但不拘泥于这一点。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0%)、设计表达能力(30%)、团队合作能力(10%)、实践动手能力(20%)、最终展示汇报(30%)等。每一个环节设置一定的分数比例,这一过程以教师为主。师生结合的考核:在大型作业的最终展示汇报阶段(30%)

8、,每一组的得分取决了师生共同计分,按照比例计算的模式开展(教师计分占 60%,学生计分占 40%)。即当有一组汇报时,教师和其他组员为他们计分,最后根据统计确定最终分数。让学生们也参与进来,比比真本事,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考核建议:鼓励学生完成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并选择部分参加红点、IF 等国际重大设计竞赛。四、教学安排(1)绪论(讲授)4 学时 讲授:用户体验与产品设计的定义;用户体验设计的起源;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内容。(2)基础知识:用户体验的要素(讲授+研讨)4 学时 讲授:如何设计体验;用户体验设计的层次。讨论:举一个实例,探讨产品开发设计中如何满足用户

9、体验。(3)基础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研究内容及开发设计流程(讲授)5 学时 讲授:相关学科知识;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支撑技术;开发设计流程。(4)基础知识:用户研究(讲授+课程实践)6 学时 讲授:用户是谁;用户研究方法;用户模型。课程实践:用户研究(5)基础知识:任务分析(讲授)3 学时 讲授:任务的分类与提取;任务分析的方法;任务与设计的映射。(6)设计知识:用户体验中的概念设计(讲授+课程实践)7 学时 讲授:产品原型设计;产品信息设计与架构;课程作业讨论:用户研究作业汇报 课程实践:产品用户体验设计。(7)设计知识:设计开发与整合(讲授)8 学时 讲授:产品的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10、产品 Demo 设计。(8)设计知识:用户体验测试与评价(讲授+课程实践)5 学时 讲授:产品的整合设计;用户体验测试评价的意义;用户体验测试评价的流程与方法 课程作业讨论:产品用户体验设计作业汇报。(9)服务设计(讲授)5 学时 讲授:服务设计;服务设计与用户体验。(10)展望(讲授+研讨)1 学时 讲授:软硬一体化;技术人性化。附教学计划如下表。周次 授课主题 备注 1 绪论(讲授)4 课时 2 基础知识:用户体验的要素(讲授+研讨)4 课时 3 基础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研究内容及开发设计流程(讲授)5 课时 4 基础知识:用户研究(讲授+课程实践)6 课时 5 基础知识:任务分析(讲授)

11、3 课时 6 设计知识:用户体验中的概念设计(讲授+课程实践)7 课时 7 设计知识:设计开发与整合(讲授)8 课时 8 设计知识:用户体验测试与评价(讲授+课程实践)5 课时 9 服务设计(讲授)5 课时 10 展望(讲授+研讨)1 课时 五、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1、教材(1)罗仕鉴,朱上上.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参考资料(1)Jonathan Cagan,Craig M Vogel.Creating Breakthrough Products:Innovation from Product Planning to Program Approval.Prentice Hall,2001.(2)Jennifer Preece,Yvonne Rogers,Helen Sharp.Interaction design:Beyo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John Wiley&Sons,Inc.,2002.(3)Jesse James Garrett.用户体验的要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罗仕鉴,朱上上.服务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罗仕鉴,朱上上,孙守迁.人机界面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