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音乐教案.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0352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瑶族舞曲》音乐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音乐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题(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从中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置身于瑶族山寨,在欢快、热情的瑶族乐曲声中,充分展开想象,了解瑶族的风俗人情,初探瑶族民

2、歌的音乐元素。2、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作用,如力度、速度、音色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及欣赏能力。2、会唱舞曲的主旋律并随之乐曲自编舞蹈。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2.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音色、情绪与塑造音乐想象的关系。三、教材分析 这首民乐合奏瑶族舞曲,是在五年级全面学习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

3、欢乐的心情。全曲分为三大部分,开始由轻柔的拨奏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在长鼓的敲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第一主题,第二部分为抒情的中板,音乐描绘抒情而温馨的意境,旋律富于歌唱性,第三大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设计理念:欣赏围绕:看-听想说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多媒体教学、听赏、创造性活动等。一、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力,让学生联想瑶族人民在表演歌舞时的情境,动手创作,动脑分析,动口说想象的思路,学生亲身参与乐曲的分析,创作,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二、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瑶族音乐的特点,并为舞曲创作伴奏,发挥学生在学

4、习中的主体作用。三、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媒体,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更加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指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音乐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于整个身体的感应来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鉴别。本节课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运用民族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多声部训练和合奏训练,加强对主题音乐的理解。五、注意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学生动脑思维,采用尝试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进行音乐创作

5、,观察分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五、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也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大屏幕显示:瑶族的资料。【百度视频】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播放音乐,完整感受。【百度 MP3】&cat=0&gate=1&ct=8&tn=baidumt,%D1%FE%D7%E5%CE%E8%C7%FA+nuendo%B9%A4%B3%CC%CE%C4%BC%FE+audio+%D6%D0%B9%FA%B9%DC%CF%D2%C0%D6%D7%

6、F7%C6%B7+%C1%F5%CC%FA%C9%BD+%C3%A9%E3%E4%D7%F7%C7%FA&si=%D1%FE%D7%E5%CE%E8%C7%FA;0;0&lm=-1&mtid=1&d=5&size=8598323&attr=2,0&titlekey=37,62&mtype=2;(2)了解作者。教师简介:刘铁山,1951 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后写成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1955 年茅沅根据此曲改编成管弦组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教师介绍: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

7、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 A 非常优美动听,主题 B 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 A。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大屏幕显示第一部分旋律)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师: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 A 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 B 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B、随琴唱。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

8、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B、随录音哼唱。(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交流,简短回答)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B、随琴唱。(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3用主题 A 作声势练习(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

9、摇手。(2)先随音乐练前 8 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3)再练后 8 小节。前 4 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 A(1)再将主题 A 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 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5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重庆市 学校:石柱县三河镇小学 姓名:王琴 职称:小教一级 电话: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重庆市石柱县三河镇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