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5小说情节考点分析含解析.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88727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6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5小说情节考点分析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5小说情节考点分析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5小说情节考点分析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5小说情节考点分析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 05 小说情节考点分析 情节是小说的核心部分,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有 3 种:情节概括梳理题、情节手法题、情节作用题。一、梳理概括情节“情节梳理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全文的故事情节的梳理。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考试题型 明考型: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梳

2、理”等作答动词和“情节”“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比如说“请围绕主人公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暗考型:题干不是明确要求概括或梳理情节、脉络,而是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这类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情节梳理题,只是答题方向不同。例如“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 XX 的态度的变化过程。”答题方法 1.结构连贯法: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2.场面连贯法: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3.线索连贯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

3、时间或地点等,勾画关联线索的语句。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4.细节连贯法: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进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抓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二、小说情节手法 情节叙述手法 小说情节手法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情

4、节叙述手法指的是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的,包含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和叙述方式;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提问方式(1)部分采用了第几人称叙述?有何效果?(2)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3)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回答方法 1 叙述人称 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小说中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第一人称:优点是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缺点是与“有限视角”类似,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注意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只是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有时指作品中国的主人公,有时指所叙述事件的见证人。第二

5、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灵活自由。2 叙述视角“全知视角”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同时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

6、所闻所感 3.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特点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特点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去掉插叙的内容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插叙内容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是对上文的内容作补充

7、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特点是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答题步骤(1)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情节手法类型 是哪种叙述手法。(2)利用答题模板,规范作答 首先点出所用的情节手法,结合文本所用此情节手法的内容具体分析,明确叙述这种情节手法的作用(效果)。情节结构手法 情节结构手法题在小说考题中经常出现,考查时可能涉及到情节叙述手法,还会结合环境、人物和主旨进行探究,考

8、题灵活多样。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提问方式(1)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2)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手法内容 1.悬念 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2.抑扬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3.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

9、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照应 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5.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6.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7.衬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8.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

10、叙另外的人物和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答题步骤 1.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情节手法类型 是哪种结构手法。2.利用答题模板,规范作答 首先点出所用的结构手法。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明确叙述这种情节手法的作用(效果)。三、小说情节作用 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段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揭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问方法(1)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后半部分侧重写。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文中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3)某段写的某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4)

11、小说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作答方法 第一步:从五个对应关系考虑。1 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考虑 对这一方面又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改嫁这一情节就有此作用。(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的作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3)就开头来说: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设置了悬念。引起下文式,往往起到铺垫作用。(4)就结尾来说:出人意料的结局 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

12、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古渡头的结尾就有此作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 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

13、者进行艺术再创造。(5)就中间行文来说有伏笔铺垫式。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 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 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作用。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如祝福“祥林嫂反复讲述阿毛被狼吃”这一情节,就刻画了一位想念儿子而又希望获得别人同情的祥林嫂形象;如古渡头一文结尾渡夫的任情高歌这一情节就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性格,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3 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考虑 这一情节是否是描写了自然环境或暗示了社会环境。常用答题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4 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 一般

14、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如古渡头一文结尾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5 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 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常用答题术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第二步:用答题模板组织答案 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模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5 从”思维考虑作用点,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常用答题模式:

15、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这是 1944年的 8 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机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

16、送到战俘营里。”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

17、新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随着一

18、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尔。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

19、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回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有删改)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答案】贝尔蒂俘敌(开端)贝尔蒂护俘(发展)贝尔蒂被俘(发展)贝尔蒂脱险(高潮)贝尔蒂赴死(结局)。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根据小说内容,可以按照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个思路划分段落,理清层次。文章前段写的是贝尔蒂俘虏霍夫曼,这是故事的开端;至段写贝尔蒂保护霍夫曼,、段写贝尔蒂等人被俘虏,这是故事

20、的发展;至 段写霍夫曼保护了贝尔蒂,贝尔蒂脱险,这是故事的高潮;段至最后,写贝尔蒂为救迈尔勇敢赴死,这是故事的结局。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 文中的贝尔蒂是主要人物,并且题干也要求“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故可根据贝尔蒂的行为情况组织答案。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古渡头 叶 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

21、”“唔,”我放下包袱,“是的。”“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唔!”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夜色苍茫地侵袭着

22、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

23、!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

24、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可是,第二

25、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有删改)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多用对话形式,

26、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主。叙述方式以对话为主。文章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但这并不影响文章的诗意。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数学家的爱情 李伶伶 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那天饭钱应该是 79.80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可是服务员向他要 80 元。他说,不对吧。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 80元,就说,你

27、们算错账了,不是 80 元,是 79.80元。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他说,你们怎么收费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0元和 80 元能画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当晚就跟他分手了。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数学家很苦恼。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

28、又黄了。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女老板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下最后一位客人。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 182元,女友说是 188元。让

29、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女老板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客人递过来 200元钱,女老板找给他 18 元。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

30、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年后的情人节,他们结婚了。结婚那天,咖啡厅全部商品打八折。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女老板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数学家很生气,说

31、,你怎么能这样!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这样处理有何作用?结合作品加以分析。【答案】结尾部分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故事情节平中见奇,形成高潮;使女老板和数学家的形象更加丰满;进一步揭示人际交往中情商重要性的主题;增添作品的情趣,让人回味。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在这个题中,我们可以先明确一下文章所用的结构手法是突转。然后结合文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微纪元(节选)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那事已经发生过了。其实

32、,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 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飞船航行了 23 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经去了两万五千年。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的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先行者看

33、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您这样的人吗

34、?”姑娘天真地反问。“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架着说“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我没兴趣。”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起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他戴着一副视频眼睛,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

35、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伟大的宏纪元,美丽的宏纪元,你是烈火中的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振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度下 40 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的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

36、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

37、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体透明玻璃罩中。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前辈,微纪元欢迎您!”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答案】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梳理概括情节的答题模式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

38、了。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飞翔的帽子 李 显 星期天早上,天很冷,13 岁的安德烈让妈妈带他去教堂,他要去问神父一个问题。劳拉夫人把儿子安德烈抱上轮椅,给他戴上一顶新买的红色保暖帽,推着轮椅,顶着寒风,去了教堂。到了教堂,安德烈一个人滑动轮椅,进了神父的房间。没多久,安德烈出来了,劳拉夫人赶紧迎了上去,关心地问儿子:“噢,宝贝儿,你问了神父什么问题?”安德烈笑了一下说,问题解决了,他已经得到了答案。见儿子不肯说,劳拉夫人不再追问,推着儿子走出教堂。走出没多远,迎面走上来一个卖报纸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年龄跟安德烈差不多,这么冷的天,他竟然没戴帽子,耳朵和小脸冻

39、得通红。他礼貌地对劳拉母子说:“你们不需要一份报纸吗?今天早上出版的晨报。”安德烈把目光转向妈妈:“买一份吧?”劳拉夫人从不看报,她明白儿子为什么让她买儿子是出于同情。她微笑着点点头,开始掏钱。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时,儿子竟然摘下自己的帽子,要送给卖报纸的小男孩。卖报纸的小男孩直摇头,不好意思地说:“谢谢你!我不能要,因为我有帽子,只是早上出门匆忙忘记戴了。”安德烈笑着对卖报纸的小男孩说:“我能和你交个朋友吗?”说着,他友好地伸出手。“当然!”卖报纸的小男孩友好地和安德烈握手。“朋友,我把帽子作为礼物送给你,希望你能接受。”安德烈真诚地说,“你现在真的很需要它,而我一会儿就到家了,再也不需要它了

40、”听到这句话,劳拉夫人心里酸酸的,她明白儿子说的“再也不需要它了”是什么意思:安德烈得了可怕的癌症,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时日不多了 卖报纸的小男孩欣然接受了安德烈的礼物。看着小男孩戴上红色保暖帽美美地离开,安德烈露出了笑容。卖报纸的小男孩走了之后,安德烈突然想起来什么,叫道:“噢,糟糕,我把一样东西落在帽子里了。”劳拉夫人急切地问:“是什么东西?要不要去追那个小男孩?”安德烈摇摇头,说:“不,没什么,把帽子和那样东西都送给他吧。”回到家后,安德烈的病情突然恶化,劳拉夫人赶紧把儿子送进医院。几天后,安德烈去了天堂。让劳拉夫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儿子临终前,竟然要求把自己的遗体捐给医院,做科研。儿子死后

41、,劳拉夫人更加孤独寂寞了。这天早上,风和日丽,她去餐厅做钟点工。下班时,外面已经变天了,狂风怒吼,大雪纷飞,她刚要走出餐厅,餐厅老板突然叫住她,指着门边衣架上的一顶保暖帽说:“外面风很大,你没戴帽子,戴上它吧,不用还回来。记住,当你不用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劳拉夫人心里一热,当她看到衣架上那顶帽子时,眼泪差点掉下来,那顶帽子看上去那样亲切,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当劳拉夫人走到家门口时,只见路边有一位清洁工在打扫积雪,那位清洁工竟然没戴帽子,于是,她不由自主地摘下帽子,送给那位清洁工,也认真地说:“不用还。记住,当你不用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清洁工感激得连连道谢。转眼两个月过去。这天是母

42、亲节,劳拉夫人早上起来很伤心。以前,每年的母亲节,儿子都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为她买一朵康乃馨,儿子没了,她再也收不到康乃馨了 就在劳拉夫人对着儿子的照片默默流泪时,门外传来敲门声。劳拉夫人擦擦眼泪,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老一小两个陌生人。老的是一位神父,小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劳拉夫人看他有点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老神父礼貌地问:“夫人,您是安德烈的母亲,劳拉夫人吗?”劳拉夫人点点头,问有什么事。老神父说:“我是玛丽娅教堂的神父,我身边这个孩子名叫杰克。几个月前,杰克来到教堂,说有一个坐轮椅的男孩送给他一顶帽子。后来,他在帽子的外卷层里发现一样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不知道送他帽子的男孩叫什么

43、,家住哪里,所以无法把那样重要的东西还给男孩,于是他就来找我帮忙。我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但没有找到。后来,我去了警察局,让他们帮忙。起初,警察局并不打算帮忙,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找一个不知道姓名和住址的孩子很难。可当我把那样重要的东西拿出来给他们看了之后,他们立马答应帮忙感谢上帝,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劳拉夫人伤心地说:“虽然我不知道你们说的那样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可我的儿子已经去了天堂”老神父幽幽地说:“不,你的儿子安德烈还活着!”劳拉夫人奇怪地愣住了,不知道老神父说的是什么意思。老神父接着说:“当杰克看到帽子里的那样东西后,虽然他非常喜欢那顶帽子,但他没有把那顶帽子

44、留为己有,他说,他要像你儿子那样,也要做一个天使!于是他把那顶帽子送给了别人,并且在送出时说不用还,记住,当你不需要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让人感动的是,我发现,这顶保暖帽正以一种微妙的默契,在小镇上传递着!当帽子插上了感恩的翅膀,就会飞翔!”说完,他把一样东西交到劳拉夫人手上。劳拉夫人接过一看,竟然是儿子写的一封信:今天,我到教堂问神父一个问题:天使在哪里?天使为什么不来帮我?神父对我说:做一个天使去拥抱别人,比被天使拥抱更幸福。我懂了,所以,我决定,死后把身体捐给医院,在死之前,尽一切可能去帮助别人,我也想做一个天使!看完信,劳拉夫人已是泪流满面。这时,杰克突然从背后拿出一朵鲜艳的康乃馨,送到

45、劳拉夫人面前,深情地说:“妈妈,母亲节快乐!”劳拉夫人愣了一下,然后高兴地接过康乃馨,把杰克搂进怀里,看着那朵芳香四溢的康乃馨,仿佛看到儿子在笑。她激动地说:“谢谢你!孩子,我很幸福!”(有删改)小说中有多处铺垫,请找出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答案】铺垫:劳拉夫人问安德烈向神父问了什么问题,安德烈没有回答。这为下文安德烈一系列的行为以及谜底的揭开做铺垫。“噢,糟糕,我把一样东西落在帽子里了。”这为下文叙述信件的内容做铺垫。“儿子临终前,竟然要求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院,做科研。”为后文信中说“死后把身体捐给医院”做铺垫。好处:使结构更为严谨,条理更加清晰,还给文章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来烘托、引出、暗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据此,我们梳理全文情节脉络,会发现有诸多信息前后呼应,将其概括出来即可。在考虑铺垫的“好处”时,主要着眼于结构方面,它可以使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还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