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描静物写生一静物配置与构图.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88070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素描静物写生一静物配置与构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素描静物写生一静物配置与构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素描静物写生一静物配置与构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素描静物写生一静物配置与构图.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素描静物写生一 静物配置与构图(一)2010-05-26 06:13:53 来源:作者:【大 中 小】浏览:570 次 评论:0 条 静物的配置,是指为赋予静物以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所进行的静物搭配与布置。构图,则是指画面的结构。将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的静物配置,通过构图能动地表现于画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其意义远远超出一般的技能训练。一、静物配置的原则 静物的配置,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充分适应学习的渐进性要求的前提下,一要讲究构思立意;二要讲究形式美感。具休地讲,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基本原则 、渐进性原则 静物的配置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

2、到复杂的静物配置,从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到注重艺术情趣表现的静物配置等等,都要注意训练课题的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以利于静物写生的技能训练,为提高素描造型能力奠定基础。、情感性原则 所谓情感性原则,就是说静物配置要适应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要求。概括而言,即一要合理;二要合情。“理”,是指物与物的关系。配置静物的选择要注意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使用功能与使用环境的联系。“情”是指物与人的关系。静物本无所谓“情”,但当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将不同的静物配置在一起,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审美性原则 静物的配置要讲究形式美感,要善于发现静物自身的美感特征,依据变化统一的原理进行配置。2、主要

3、原则 、形体的变化与统一原则 静物的门类丰富,形体多样,或趋于立方体,或趋于圆球体等等。同组静物中,基本形体类别既要有变化,又要有主次,以“主”求统一,以“次”求变化,同时注意大小,高低,长短的配置。形体搭配的变化统一,是静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决不可只见方不见圆,或只见长不见短。要做到形体有变化,大小有呼应,高低有错落(图 68)。图(68)静物的形体搭配 通过形体大小、高低的变化,点线面的穿插组织,构成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的画面。、色调的变化与统一原则 素描,是通过明度的变化来组织色调、塑造形体的。在静物配置中,要注意准确把握静物固有色的明度基调,所选择的物体要有黑、白、灰的对比。在配置中,要

4、善于从面积的大小和空间的位置两个方面把握黑、白、灰色块的均衡关系。面积大小要有主次,切忌等量。对比强烈的物体,要适当偏离画面中心。注意黑、白、灰的穿插衬托(图 69)。图(69)静物的色调搭配 、质地的变化与统一原则 静物的质地多样,如陶罐的粗糙、瓷器的光洁、丝绸的柔软、毛呢的厚重等等。在静物配置中,通过恰如其分的质地对比,在比较中呈现不同质感的视觉特征,有利于增添画面的美感,也有利于素描造型的技能训练。在静物的配置中,除写生训练课题的特殊要求外,不宜过多地将质地相同质感强烈的静物配置在一起,如晶莹的瓷器、透明的玻璃品,不锈钢制品等,要善于把握质地的对比,如在粗而厚的衬布上,配置晶莹的瓷盘,茶

5、具,或在粗而重的陶罐旁,配置乳白色的鸡蛋等等。在变化而统一的质地对比中,将会增添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图 70)。图(70)静物的质地搭配 、布局的变化与统一原则 如果说静物的形体、色调、质地等是趋于客观性的因素,布局则是体现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前者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能否体现静物配置的渐进性、情感性、审美性,主要取决于布局。布局中主体与陪衬的关系,要明确,要综合形体、色调、质地等各种因素,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比较,权衡布局。在布局形式上要注意分散与集中的疏密聚散关系;前后纵深的空间关系,位置、大小、轻重的均衡关系等,为画面构图的多样性创造条件(图 71)。图(71)静物的布局 、光与衬布配置原则

6、 以灯光作为光源,能在统一而稳定的光线下,使静物的体积关系和质感特征得到鲜明的体现,写生中也易于比较和把握。在柔和自然光下,静物的形体,色调及空间层次微妙,和谐而富于变化、给人以亲切感,有利于培养素描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衬布的质地和色调,对于静物配置的情调气氛,画面空间、色调表现和画面的构图,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样一组静物,往往因为衬布色调、质地和配置形式的改变,而使静物的情调气氛及画面的构图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衬布的色调一般应避免黑白两极的颜色,应多选用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颜色,使静物在其衬托下呈现不同的虚实变化。衬布的布纹应避免杂乱,布纹的方向、疏密应依据静物配置的聚散,均衡关系而定,求其和

7、谐自然。素描静物写生一 静物配置与构图(二)2010-05-26 06:13:53 来源:作者:【大 中 小】浏览:571 次 评论:0 条 二、静物的构图 构图,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空间所组成的画面结构,因此又称为“画面结构”。构图包含着许多因素,仅从画面视觉因素来讲,就包括形体、线条、明暗、空间等。构图,就是通过上述诸多因素,在画面结构关系的组织中呈现出来的。1、构图的基本原理 构图的基本原理是“变化与统一”。变化,是相异的因素并置在一起所造成的对比效果。在素描造型中,各种造型因素如结构、形体、比例、明暗等形成的差异、矛盾叫做“变化”。变化的实质是一种双比关系。变化趋于动感、对比,给

8、人以新鲜强烈、丰富多样的感觉。但是,过分对比易造成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统一,是指构图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素描造型中,通过各种相同或类似的因素,将变化的局部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叫做“统一”,统一的实质是一种谐调关系。统一,趋于静感,给人以安定调和,有条不紊的感觉。但是,过分的统一易造成单调,泛味而失去美感。在构图中,变化与统一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任何趋于完美的构图,都是具有变化与统一两个方面的因素,或在统一中求变化,或在变化中求统一,以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变化统一的原理,体现着“对立统一”这一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作为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它又可表现为构图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

9、与调和、安定与比例等形式法则。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同形同量的组合,对称又可以分为相对的和绝对的两种对称形式。在素描造型构图中极少使用绝对的对称形式。对称体现着统一的原理。对称的画面结构富于静感,呈现庄重、整齐的美感,但是处理不当会导致构图单调、呆板,严谨的绝对对称,多用于图案设计和装饰绘画的构图。均衡是异形同量的组合。均衡体现着变化的原理,其画面结构富于动感,具有生动而富于变化的表现特征。均衡式构图表现为以下形式。、同量式均衡。即异形同量的构图形式,以形的差异,对比求得变化、量的均衡则保持稳定(图 72)。图(72)同量式均衡 、异量式均衡。以保持构图的重心稳定为前提,通过异形异量的对比,使构图

10、富于变化(图 73)。图(73)异量式均衡 、意向式均衡。即运用虚实、呼应、借助联想,求得构图的均衡,产生虚实相生,呼应相随,生动而富于情趣的艺术效果(图 74)。图(74)想象式均衡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变化的一种形式,指形、色、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差异。一切矛盾的或相同因素少的物象,都可呈现出对比。如方与圆是形的对比;明与暗是色的对比;粗糙与光洁是质的对比;动与静是感觉的对比等等。对比强调差异,无论是物体自身还是相互之间的差异,都会在对比中互相衬托,互相作用。取得清新、强烈,生动的构图效果,但是过分的对比容易产生生硬、不谐调而失去美感。安定与比例 安定是指造型的稳定,构图的均衡。安定同构图形式

11、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角形”是常用的构图形式。“三角形”的对称程度愈大,安全感愈强,缺点是易陷于呆板。选取恰当的重心是取得构图安全感的重要条件。重心过分偏上,偏下或旁移,都会产生不稳定感。为避免人的心理因素和视觉错视的消极影响,一般应将构图重心置于画面物理中心稍高的位置。比例是指画面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数比关系。在构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黄金分割线”的古老比例,黄金分割比例至今仍在绘画、设计、建筑中广泛应用(图 75)。黄金分割线的比例为:q:b=(q+b):q、1:0.618=1.618:1。在构图中,通过物体的长短大小,空间位置、以及黑、白、灰布局,在画面空间的分割中寻求整体与局

12、部,局部与局部的恰当比例,将使构图在变化中更富于和谐的秩序美。图(75)近似黄金比例的构图形式 2、构图原理的运用 将“变化统一”的构图原理和形式美的法则,用来分析优秀作品的构图,可从中受到启迪;或用以指导自己在写生中对构图的研究与练习,将有利于加深对构图原理的认识,提高构图能力。画面空旷,单调,物象与空间失去恰当的比例关系,造成过分悬殊的对比,削弱了两者之间的整体联系。将物象加大一些,运用衬布的变化充实和丰富画面,可加强物象与空间的统一因素(图 76)。图(76)“空”丰富画面求得充实 画面闷塞,“不透气”,物象与画面空间过分“统一”,缺少对比与变化因素。缩小物象,增加“透气”的空间,使两者

13、构成恰当的比例关系。在空间的衬托下,使物象集中而鲜明地呈现于画面(图 77)。图(77)“闷”缩小物象求得对比 画面呆滞、刻板、完全对称的布局,造成“统一”有余,变化不足。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打破完全对称的布局,加强变化的因素,构成均衡的构图形式。通过主次,轻重的对比求得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 78)。图(78)“板”打破对称求得变化 画面只有“聚”的统一,而无“散”的变化,造成“挤压”感。要改变物象过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互相响应的布局,在统一中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 79)。图(79)“聚”疏密对比求得变化 画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物象集中偏向画面一侧,虽有变

14、化但失去统一,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构成异形同量的均衡布局,以“异形”求变化,“同量”求统一,保持重心稳定,取得统一而富于变化的构图(图 80)。图(80)“偏”调整重心求得稳定 画面零散,缺少联系。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当,只注意了前后左右的空间变化,忽视了相对的集中统一,造成构图松散。调整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构图中心,通过“聚”与“散”,“主”与“次”的对比,在变化中求统一(图 81)。图(81)“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 本 文 转 自 北 京 万 方 画 室 http:/www.wanfang.cc 原 文 地 址:http:/www.wanfang.cc/bencandy.php?fid-147-id-267-page-2.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