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因素分析及对策.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5757969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因素分析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因素分析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因素分析及对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因素分析及对策.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因素分析及对策 摘要 例举 20042012 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就业弹性系数和第二、三次产业用人需求比例的统计数据,依据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因素,认为目前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不合理,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就业比例和就业弹性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是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影响因素之一。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缺陷、招聘岗位信息不对称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提出政府要制定相关法规和制度,支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第三产业,政府、企业和投资者要共建成熟、稳健的金融市场,促进国内经济向好发展,从而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关键词 大学生;第三产业;市场;金融危

2、机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05-0125-03 作者简介 陆天丽(1991-),汉族,浙江平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与投资)。一、引言一国的就业形势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3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568845 亿元,增速为7.7%。我国的就业市场走势却与经济增长不相匹配,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是知识性群体,具有选择职业层次较高的特点。但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就业市场需求下降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已成为舆论焦点,被称之为“弱势群体”。2013 年成为“史

3、上大学生最难就业季”,2014 年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原因是 2014 年大学毕业生总人数将超过上年的699 万人,达 727 万人。2014年国家主动下调经济增速,这将导致就业市场岗位减少。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2013 年青年失业率高于城镇全口径失业率,聘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2013年第一季度比 2011 年同期下降 20 多个百分点,同时大学生占新生劳动力的50%,三次产业用人需求变化与优化产业结构背道而驰。本文从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就业市场缺陷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三个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二、影响因素(一)不

4、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这三者都不是同步发展。2007年 GDP 增长率为 11.4%,我国失业率下降 0.1%,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与上年持平,2008 年 GDP 增长率为 9%,失业率上升 0.2%,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下降 5%;2009年 GDP 增长率为 8.7%,失业率上升 0.1%,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下降3%。如今毕业大学生就业难影响深远,一些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将未来就业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他们会选择容易就业的专业。根据2010年度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调查显示,从专业来看,2009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为90.2%,最低的是法学为 82.

5、3%;2013 年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比上年减少 10%左右。据统计,2012 年本科毕业生中工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 95.09%;其次是经济学类,为94.77%;第三是教育类,为 94.43%。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 82.64%;第二低是法学类,为 89.26%;第三低是医学类,为 92.64%。专业的不同也意味着不同的就业率。通过对 20042012 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劳动就业弹性及第二、三次产业用人需求比例的统计分析(见表 1、表 2)得出: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如 2012年,第二产业贡献率为 48.7%,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5.6%

6、,而第一产业贡献率只有5.7%。2.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相差不大,如 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 3.6%,第二产业为 30.3%,第三产业为 36.1%,同时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在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均在上升,但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仍大于第二产业。3.三次产业劳动就业弹性不同,第一产业为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正,但是不稳定,近三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就业难度在加大。4.三次产业用人需求变化与优化产业结构背道而驰。优化产业结构应当是第三产业的就业需求以及弹性高于第二产业,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表 1 20 042012年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及就业弹性系数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

7、我国大学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由于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降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具体反映是就业弹性系数越来越低。若按贡献率分配就业人数,目前的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分布并不合理。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就业比重和就业弹性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导致我国虽近年经济快速增长而大学生就业率却在下降。而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应鼓励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该产业的劳动需求。(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缺陷首先,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度不完善,企业与劳动者供求关系不稳定。如由于近年来国际油价一直高升,中石化为控制成本而与2013 年校招千名大学毕业生解聘,但是被解约的那批大学生已经错过了考研、出国

8、以及参加其他校园招聘的最佳时期,这对他们来说是措手不及的,毫无预见性的。同样在 2013年四川郎酒集团与大约300名应届生解约。这些事件明显表明大学生就业市场缺少保障制度,就业市场缺少监管。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融资会与大学毕业生签订虚假雇佣合同,或利用大学毕业生对签约知识的欠缺签订侵害大学毕业生利益的合同;有些不法劳务中介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散播一些不真实的招聘信息之后乱收费,甚至有的骗子公司利用网络冒充大型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欺骗毕业大学生。其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从微观层面上讲,用人单位岗位的数量是一定的,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大学毕业生一般能够了解到的都是定期招聘信息。

9、另外,在大学生应聘的过程中企业又很难通过短短几分钟的面试和笔试了解到毕业大学生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招聘岗位。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大学教育在实践方面仍未明显提高,往往不能直接培养出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人才,在学校和社会的衔接上我国的政府、企业以及大学毕业生三方都有所欠缺。如今的大学生就业一般都会接受上岗前培训,而培训成本一般由招聘单位承担,这使招聘单位用人成本增加,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实践培训,企业可节省成本。(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最直接的反应是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使就业岗位减少,不利大学生就业。虽然一直以来制造业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行业,第三产业也是具有潜

10、力吸引劳动力的行业。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中小各类外资企业近年校园招聘人数明显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投资项目数在2008年之前保持高位,但自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外商直接投资数目大幅度下降且维持在低位,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见图 1)。图 1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项目数变化另外,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减少,导致出口企业以及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大量倒闭,也加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三、对策建议(一)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以充分扩大就业第三产业是投资小、吸收快、劳动力吸纳能力大的产业,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还没有第二产业多。因而可以通过多渠道对第三产业进行

11、投入来促进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在政府推动产业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首先,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应当严格控制好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大力支持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其次,各行业的企业在发展多元化业务时要注重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政府应出台相关鼓励措施,特别是能吸引大学生就业的企业。第三,规范第三产业涉及的市场,比如金融行业,在大力支持资本市场运作的同时要注重资本市场运作的规范性。(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企业招聘信息要通过多渠道向外界公布,在招聘信息中表明各种相关信息,政府、企业和高校要做好各方面衔接工作,特别是在大学生毕业之时,高校要及时与相关企业联系,同时企业也要与高校做好各方面沟通工作,政府对各种校园

12、招聘信息要做好支持工作。政府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特别是招聘单位与大学生之间已签订劳动合同,若招聘单位突然违约应有相应的制度和法规保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三)完善金融市场机制,防范金融危机我国是个贸易出口大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国内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要引入风险分散机制,促进金融业有序、稳定和健康发展,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应当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在经济改革大背景下,促进经济向好、向快发展,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四、结语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从产业的

13、角度来看是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是就业市场不够成熟和完善;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来看,一国的经济应当要稳健,做好防范金融危机的各种工作,保障大学生就业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之,我国的社会各界应当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让我国的教育对经济的发展更有贡献。参考文献 1 罗弯.大学生就业促进途径研究 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2 翁祥栋.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3.3 陶维之.基于大学生自身因素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2):110-111.4 徐静.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因素及治理对策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3(9):100-104.5 颜红叶.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14-115.(责任编辑:刘润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