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中医观.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570819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生文化中医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养生文化中医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生文化中医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生文化中医观.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养生文化中医观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及深厚的文化渊源。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

2、,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亲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养生法那么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学在长期的开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那么。

3、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治未病”的实质是“人人享有健康”。我们要发挥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以“治未病”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养生文化和养生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能否健康長寿,不仅在于是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养生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气血经络的平衡。而在这其中,对于当今社会,人们尤其要注意人与社会的平衡。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最为重要的。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起来,就是温和、善良、宽宏、简默。摘自养生阅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