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练习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570742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练习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练习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练习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练习题及解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练习题及解析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012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贵,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

2、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注】有教材为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有教材此处为逗号。有教材此处为叹号。有教材此处有冒号。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今亡亦死亡:.(2)宜多应者应:.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上使外将兵翻译:(2)置人所罾鱼腹中翻译:12.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答: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3、,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幼时记趣原文: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2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3故时有物外之趣。4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5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6昂首观之,项为之强。7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8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9以丛草为林,以虫

4、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10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11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翻译:1我回忆童年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看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2看到极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花纹。3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4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5心中想象的景观(鹤舞),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6仰起头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7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

5、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鸣叫,当做青云白鹤看,果真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高兴得直喊痛快。【(徐:慢慢地)徐喷以烟:用烟慢慢地喷它】8在高低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边,我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体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9把繁茂的杂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把泥土瓦砾凸出的地方当做土山,把低洼的地方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以为:把当做)(邱:同丘,土山。壑:山沟。神:想象.强:同僵。)】10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打斗,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庞然大物,像搬开大山撞倒大树一样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斗草间:即斗于草间,介词于

6、省略。之,指二虫斗。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拔:移,搬开。而:表修饰,翻译为着。盖:这里是原来是的意思。】蛤蟆舌头一伸然后两只虫就全被癞蛤蟆吞进肚里。【而:表承接,然后。尽:全。为:被。为所:表示被动,被的意思。】11我当时年龄正小,正在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等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方:正在。出神: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呀然;哎呀地(惊叫一声)。鞭,名词活用作动词,鞭打。】文章概括:三件趣事:1、观蚊如鹤2、神游山林3、鞭驱蛤蟆文章中心:通过记叙童年时三件物外之趣的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文体:散文。考点:1.重要实词:余、故

7、、私、或、素、徐2.重要虚词:之、其之:(1)代词作用。例:驱之别院。之,它,代蛤蟆。(2)作结构助词用。例:故时有物外之趣。之,表偏正关系,的。(3)作动词用。至之市,之:去、往。1.文章中哪个词语能概括文章内容,文章写了我儿时的那几件事三件事位置调换好不好(整体把握,体会构思)答:物外之趣;三件事:一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二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三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调换不好。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答: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细致的观察力。有丰富的想像力。词语:果怡然等。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答: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答:a.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b.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c.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