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和背后的历史典故.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570457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和背后的历史典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和背后的历史典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和背后的历史典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和背后的历史典故.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和背后的历史典故此曲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最早出现在东汉蔡邕的琴操里: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刻苦学琴十年后,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聂政时代大约六百多年后,西晋一位才智超绝的人物,使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此人就是竹林七贤中最有影响力的嵇康。因而古曲广陵散的背后,实际上包含了聂政和嵇康的两个典故。中国古代十大名曲2、高山流水春秋战国时代的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钟子

2、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后来在吕氏春秋中还记载着: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中国古代十大名曲3、十面埋伏公元前202前,楚汉会战于垓下,后人根据这场战争作了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汉族传统名作。中国古代十大名曲4、平沙落雁此曲描写了雁群降落前在空中盘旋顾盼的情景。据说明朝饱受内忧外患困扰,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此曲借鸿鸪之远志

3、,写逸士之心胸也,以示儒家倡导的贫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的思想。从此来看,此曲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对怀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励志,和对因言获罪而退隐山林者的慰藉。中国古代十大名曲5、夕阳箫鼓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有人认为此曲的立意,来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事实上历史上更多人认为它的音乐意境,来自张假设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此曲所描述的那种画韵诗境尽现于眼前,使人有如梦回唐朝,进而无限感怀大唐盛世之万千气象。中国古代十大名曲6、汉宫秋月秋风某某某某,月亮高挂,宫墙内多少眼泪,无尽的等待和期盼,只落的满头百发。据载,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

4、,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人生遭遇的同情。中国古代十大名曲7、梅花三弄梅花,志高洁,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它的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的故事。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两人并不相识。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却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是难得的机缘。正是这不期相遇,才导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诞生。中国古代十大名曲8、渔樵问答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5、,都付笑谈中。可做古曲渔樵问答的妙解。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我国民间的根本生活方式。这四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价值取向。如果说耕读面对的是现实,蕴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么渔樵的深层意象是出世问玄,充满了超脱的意味。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对追名逐利的鄙弃,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尘世间万般滞重,在渔樵问答飘逸潇洒的旋律中烟消云散。此境界令人叹服。中国古代十大名曲9、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冲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中国古代十大名曲10、阳春白雪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赞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宋玉的结论是:下里巴人是一种民间歌曲,阳春白雪是当时楚国一种高级歌曲,能唱和的人自然很少。那些平凡的人,怎能了解我们的作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