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

上传人:无痕 文档编号:854283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6浙江省杭州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字形,A.追溯(s) ,B.栖(q)息,C.突如奇来突如其来。【考点】汉字的字音、字形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注意词语的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等。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不能用来形容灯光,可改为“光怪陆离” 。【考点】成语的用法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去掉其一即可【考点】标点的用法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改病句。A.搭配不

2、当, “创造” “进程”不能连用,应将“创造”改为“加快。B.缺少主语,应删掉“导致”或“受” 。D.第一个分句属句式杂糅,应在“发布”后面加“的” 。【考点】辨析,修改病句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失马真成福”并不是出自马说 ,而是出自塞翁失马 ,而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 ,是一则寓言故事,因此“化用了伯乐相马的典故”也不对。【考点】文言常识6.【答案】(1)白云千载空悠悠(2)生子当如孙仲谋(3)枯藤老树昏鸦(4)醉翁之意不在酒(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诗词的积累以及理解运用能力。前三题主要考察对诗词的积累、记忆的能力,后两题在诗词记忆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

3、要求,要求理解诗词内涵。第四、五题有篇目要求的提示,除了要求对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的熟练背诵的能力,更侧重对于诗句的理解以及运用到其他方面的能力的2 / 6考察。7.【答案】(1)朝花夕拾简爱(2)示例 A:宋江人称“及时雨” ,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对来投奔他的人没有不收留的;但后来主动招安,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了青史留名竟背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示例 B: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家;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时,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示例 C:虎妞大胆泼辣又有心机,如她假装怀孕逼祥子结婚;但对祥子也有真诚关爱的一面,常变着法子买些新鲜的东西给他吃。【解析】(1

4、)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是简爱的形象特征。(2)名著阅读。结合例句来看既有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又有不同于这一性格特点的表现人物多面性性格特点的事件,组织答案时也要注意这一点。【考点】名著阅读8.【答案】示例一: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 “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示例二: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5、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 “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示例三: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健康的网络词语。【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考点】语言表达二、9.【答案】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

6、和痛心。【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文中桑伯对木匠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技艺却变得无人问津,受到冷落。这句话表现了他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嫌弃。“忘了疼痛” “痴迷”等词反映了桑伯对木工手艺的热爱;“泪水”反映出他对这项手艺无人继承,日渐没落的不舍和无能为力的痛心。3 / 6【考点】人物形象的解读10.【答案】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 ;但是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桑果是一个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作为现代人,他身上有

7、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追求新事物,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出路,这点也是他不愿意继承木匠事业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作为桑伯的儿子,能够体会到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知道老一代匠人对传统工艺的感情,所以他阻拦父亲烧工具。【考点】重点语句的赏析11.【答案】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赏析,分析语言特点可以从用词特点和表现手法上进行。首先在用词特点方面, “深深浅浅” “左左右右”运用了叠词, “时而时而”则表现出句式的整齐,富有节奏感

8、;另外这句话还使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桑伯雕花的不同手法进行对比,将“雕刀”比作“泥鳅” ,生动形象出了桑伯雕花技艺的游刃有余,在用词方面“渗”字表现出桑伯雕花时的专注投入。【考点】语句的赏析12.【答案】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题和作者意图,文中的桑伯是传统手艺人的代表,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从桑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越来越难得的工匠精神,同时也可以看到传统手艺人的形象和情感,因此要从深层次考虑,从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入手,进而分析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9、【考点】文章主题,作者意图13.【答案】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文章使用汤姆克鲁斯采用人皮面具也无法躲避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这个具体的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刷脸认证准确度之高。【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4.【答案】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围猎”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相夺,就像围猎猎物一样。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根据原文“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

10、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4 / 6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进行归纳即可。【考点】重要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15.【答案】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人脸检测技术,而且在识别前,会用 3D 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也没有关系,你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联系文章“尤其利好老年人”这一部分内容具体分析赵爷爷有两个担心,第一是担心别人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第二是担心皱纹增多难以识别。针对这两个问题,结合这一部分“刷脸支付

11、”的特点回答即可。【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6.【答案】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这就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去分析。刷脸时代来临,我们要做的准备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充分利用刷脸技术,发挥其优势是要认识到其缺点,努力避免其带来的不好影响。据此回答即可。【考点】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三、1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倭寇绍兴”一句中“寇”和公输中“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的“寇”意义和用法相同,动词,意为“侵犯” 。【

12、考点】文言实词的意义18.【答案】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题目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化人坛四面都是水,段前后的两桥,那么(它)就是死地了,何不引诱倭寇进入” ,结合句意即可找出断句处。【考点】文言文断句19.【答案】你们急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抓住了。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解析】注意“辈”表示复数, “若辈”指“你们” , “即往”后省略“化人坛” ,翻译时注意省略部分要加上, “俟”翻译成“等到” 。这里“仓卒”指“仓促” , “救死不暇”前省略主语“姚长子” ,翻译

13、时注意加上, 另外“全”指“保全”, “朵梓”指“父老乡亲” 。翻译时,注意句子的连贯性。5 / 6【考点】文言文翻译20.【答案】称颂姚长子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的壮举,弘扬其大义;感慨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世人要保护好义士的遗存,世代铭记像姚长子那样的义士。【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意图。在姚长子墓志铭中,作者为姚长子这位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计歼倭寇一百三十人,解救全乡百姓于劫难的佣仆树碑立传,旨在写这篇文章来警示世人,保护好义士的遗存,不辜负他们的义举。【考点】作者的意图21.【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花落尽。(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

14、民早出晚归的情形;高诗用“花落尽” “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范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具体描写景色的诗句为前两句,诗中用“梅子金黄” “杏子肥” “麦花雪白” “菜花稀”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因此第一个空填“麦花雪白”或“菜花稀”都可以;高诗是一首描写暮春时景的田园诗,但是清晰描写暮春时节的诗句则是后两句,通过百花尽落来展现暮春时节的景象。(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范诗“无人”和“惟有”形成了对比,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农忙时的紧张劳动气氛做了较为细腻的描

15、写;高诗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中, “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 ,写出尽管春尽,但西园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考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表现手法。四、22.【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作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含意,从题干上看,本题意在提醒考生从“麻烦”或“被麻烦”入手,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句话启发学生不能浮于浅表,要走向深层思考,所以人人有话说,但要写好并不容易。可在“麻烦” “被麻烦”中感悟成长,可在“麻烦” “被麻烦”中获得共赢,更可在“麻烦” “被麻

16、烦”背后的谢意、歉意中,挖掘蕴含着中国文化的东西。这里就有思维上的碰撞,要具有高阶思维能力,考生们要能在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情境中寻找人间真情,写作时能有话说,能说真话,同时弘扬社会正能量。选材与立意:(1)选材:记得在一本书中,我曾看到过一则漫画文明只差一步 。这则漫画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一条繁华的大街旁有一个垃圾桶,居民们都往这儿倒垃圾,可是他们都怕累,总是在离垃圾桶几步之遥的地方,就把垃圾倒了,而这些散落的垃圾还不时散发着臭味,过往的行人捂住口鼻,加快了脚步,这时,两个小学生走了过来,望着人们,默默地收拾了起来,收拾好了,6 / 6垃圾桶边干干净净的,可是他们担心还会

17、有人乱倒垃圾,便在垃圾桶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文明只差一步!看了这则漫画我的感触很深,以前我也常常看见成堆的垃圾,可是我不是飞快地跑过去,就是绕道走,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检起来,更不用说写小纸条了立意:“麻烦”与“不麻烦”之间,只差一步。(2)选材: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上了车,可是车上的座位都被坐满了,老奶奶只好双手扶着扶手艰难地站着,一个急刹车,老奶奶差点摔倒。这时,我心里有两个声音在吵架,一个说:“老奶奶年纪大了,很需要个座位,你就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吧!”听了这话,我觉得有道理,便准备站起来,就在这时,另一个声音发话了:“别听她的,天那么热,好不容易有个位子坐坐,怎么能轻易让给别人?”听了这话,我有些不知所措了,是让,还是不让?我犹豫着,就在这时,一个稚嫩又略带羞涩的声音响了起来:“老奶奶,坐我这儿来。 ”我回头看,原来是一个小女孩,红着脸向老奶奶招手。老奶奶颤巍巍地向小女孩走去,小女孩忙扶着老奶奶,坐在位子上,周围的人都向小女孩竖起了大拇指。立意:文明是一种习惯,而不是麻烦。【考点】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