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24****店 文档编号:8531321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 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准备 白山市农业委员会201*年11月 20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仔细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重三化、强统筹,抓特色、上工程,增收入、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全力实施了绿色产业开发、种植构造调整”1261”、人参产业振兴、特色产业建立、“菜篮子”、产业化推动、新农村建立“221”七大工程,有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展。全年农业总产值估计实现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夫人均收入估计实现10125元,比上年增加17%。 一、201*年重点工作完成状况 (一)农业生产实现稳定优质高效进

2、展。全市共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3557万元。举办各类农业有用技术培训班1286场次,培训农夫16.4万人次,投入农业生产资金32600万元。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立活动,今年全市建立了18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估计粮食总产可达5亿斤。实施绿色产业开发工程,全市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累计认证数量到达400个,绿色食品产量到达180万吨。 (二)特色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全面实施了种植构造调整”1261”工程,全市建立了60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新进展了15万亩高效经济作物,粮、经、菜比例由过去的6:3:1调整 到了5:4:1。实施特色产业建立工程,加强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特色

3、产业基地建立,重点培育了15个专业乡镇和70个专业村,林蛙标准化封沟养殖面积达180万亩;中药材生产面积达25万亩,比上年增长19%;食用菌生产面积达24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以蔬菜棚膜园区建立为重点,全力实施了“菜篮子”工程建立,全市新建棚膜3000亩,新增露地蔬菜生产面积1万亩,蔬菜自给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估计全市园艺特产产值可到达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三)人参产业安康进展。全面实施了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积极推行人参标准化种植,人参生产GAP标准化种植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加快抚松、靖宇、长白三个人参产业园区建立,突出抓好林村、年久根参业、广药人参精深加工、首都国投人参

4、化装品等10个人参重点工程建立,完成投资5.1亿元。进一步加强了“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加盟工作,全市共有10家企业的57个产品加盟了“长白山人参”品牌。新开发出人参缓释糖、皇封参紫参茶等食用人参新产品23个,上市销售的食用人参产品已到达42个。估计全市人参产业产值可达1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四)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推动工程。加强了18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工程建立,完成年度投资8亿元。全市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到达4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到达150家。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延长特色产业链条,全市订单农业到达31万亩。估计201*年农业产业 化产值达170亿

5、元,比上年增长20%。大力进展休闲农业,全市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已达44家,占全省数量的38%,估计全市乡镇企业企业营业业收入达588亿,比上年增长20%。 (五)新农村建立扎实推动。积极实施了“百村示范、村村提升”221工程,全市完成了22个高标准示范村和22个整体推动村建立,对145个重点区域行政村进展了环境综合治理。投资8.01亿元建立了450个新农村工程,栽植树木65万棵,完成绿化美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清理违规建筑475个,清理边沟55万延长米,修建围墙围栏1.4万延长米,修建固定垃圾点238处,建立长效清扫机制的街路里程达900公里。仔细抓好垦区危房改造建立,今年全市完成垦区危房改造面

6、积5.58万平方米,改造户数930户。 (六)社会化效劳水平全面提高。强化农业执法力度,全市共检查经营企业2027个次,整顿市场416个次,强化农业信息化建立,新建农村电子信息效劳站50个。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83万元,购置各类机具1071(台)套。加强了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工作,查处液氨制冷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农机安全隐患36处。 二、201*年工作准备 根本工作思路是:以建立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以推动农业构造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夫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为目标,强力推动人参产业、特色产业、农产品 加工业和新农村建立,努力推动农村经济安康进展。主要目标是:201*年,

7、农业总产值到达127亿元,同比增长15%;农夫人均收入到达11846元,同比增长17%。 (一)突动身展规模型和效益型生态农业。稳步推动农业种植构造调整,大力进展规模型和效益型生态农业。全市重点抓好60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立和18个粮食高产示范区建立,进展10万亩高效经济作物。连续稳步扩大有机、绿色、无公害标识的农产品生产面积,确保年产量到达180万吨,推动农业向生态、优质、安全、高效方向进展。抓好“菜篮子”工程建立,新建3000亩棚膜、增加1万亩的露地蔬菜生产面积。 (二)大力进展特色农业。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八大特色产业板块,大力进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加快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

8、和标准化进展步伐。根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进展模式,强力推动基地建立,重点抓好8个林蛙产业基地、6个食用菌产业基地和12个中药材产业基地的标准化建立。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扶持2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超5000万元,培育10户村级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市特产业产值力争实现100亿元,增长20%。 (三)加快推动人参产业振兴。以建立三大产业园区、培育五大基地为主线,全力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推动人参产业安康进展。重点抓好人参标准化生产建立和新型种植模式推广,完善6个省级人参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个市级人参标准化生产小 区建立,积极推广落实28项人参优质安全栽培技

9、术,人参(西洋参)GAP生产面积稳定在201*万平方米,林下参进展到55万亩,非林地栽参到达600万平方米。坚持内部挖潜和外部拓展相结合,抓好人参深加工企业新建续建工程建立,全力打造大型龙头企业,完成产业投资8亿元。积极抓好万良人参市场、长白山特产城、靖宇特产市场、松江河人参现代物流中心建立,改善市场根底设施条件,提升市场功能。积极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营销和连锁销售,完善现代市场营销手段。进一步加强品牌建立,加大“长白山人参”品牌加盟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四)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根据“抓龙头、建基地、兴产业、富农户“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立,以园区建立为载体,带动特色

10、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进展。全市重点抓好6个产业化示范园区建立,以及15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工程建立,确保年度完成投资7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力争实现200亿元,同比增长20%。大力进展乡镇企业,重点推动以休闲旅游农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建立,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力争到达676亿元,增长15%。 (五)扎实推动新农村建立。突出根底设施建立和民生改善两大重点,重点抓好水、电、路、气、房等根底设施建立,高质高效完成58个省级示范村工程建立,全市新农村根底设施建立和公益事业建立完成投资3亿元。对100个村进展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村环境。积极进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好71个新 型村级

11、集体经济工程建立。抓好垦区剩余危房改造工程。 (六)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序流转,鼓舞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夫合作社流转,加快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进展步伐,努力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强化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农业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机化建立,抓好农夫科技和技能培训,改良效劳手段,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效劳水平。 扩展阅读:201*年上半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201*年上半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落实状况 1.协调落实政策。与市农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沈阳市201*年扶持现代农业进展促进农夫持续增收若干政策,并主动与各区县

12、联系,验收并嘉奖了符合政策条件的乡镇、合作社、协会、产业带头人,积极协调各区、县(市)和相关企业申报省级龙头企业、争取省财政对名牌产品嘉奖。 2优化产业布局。一是为进一步优化我市林业经济进展环境,加快林业产业进展,不断提高林业综合经营效益,增加农夫收入,全面促进林业生态建立,经局党组讨论,打算成立林业经济进展领导小组。二是与于洪区、铁西区经济技术一起在广泛调研的根底上对沙岭等地区家具集散中心的企业进展走访,从林产业的角度帮忙企业联系贷款贴息、品牌培育等,为企业做好效劳,尽可能地推动东北家具集散中心更大的集聚作用,使得周边地区一些相关企业迁入该区域。三是积极与沈北新区东北国际木材交易中心接触,了

13、解市场状况,积极帮助解决进展中遇到的困难,主动与兴宏迪、朗森等原望花地区木材加工企业联系,帮助解决新址选择和搬迁问题,推动东北地区最大木材交易市场的形成。四是报送国家林业局集体林地林下经济和林药、林菌相关内容,完成省林业厅关于经济林和林地森林中药材进展规划有关统计,修订市旅游产业进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草案)”相关内容。 1 3完善效劳平台。一是搭建商贸平台。根据省厅的要求,完成了林产品网上交易博览会等展会的工程征集、科企对接等工作。二是扶持重点工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生成技术含量高、资源节省和生态环保的工程,优化林业产业构造。比方为天峰生物、百世木

14、业争取工程升级贷款补贴123万元,为企业工程优化升级解决了实际困难。 4强化品牌效应。一是做好名牌产品推举工作。建立了企业品牌数据度,选择11家林业企业拟推举参加201*辽宁省名牌林产品评比。红星美凯隆总经理陈雪梅获评“雨生杯”首届辽宁林业产业人物荣誉称号,沈阳宏发企业集团家具有限公司等11个企业的林产品被授予首批辽宁省名牌林产品。二是加强林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协作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林业局完成对全市15家地板企业、10家细木工板企业的抽检工作;并为省质监局、省林业厅对我市地板、刨花板、细木工板企业进展质量抽检做好前期预备工作。同时与市质监局接触协商,拟根据国家两局要求对全市木材、家具市场共同进展

15、林产品质量抽检,拟抽检结果在沈阳日报等媒体予以公布。三是对申报“辽宁特产之乡”的乡镇进展初审后向省林业厅推举候选乡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缺乏有效调控手段。 一是总体布局不尽合理,产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经过多年的进展,我市林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格局。但由于各地在进展林产工业工程上,特色不够鲜亮,产业同质化程度 2 高,尤其是木材加工业。且有些地方在培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在企业进展及招商引资中一味求全,把大量“小而全”、关联度不大的企业集中到同一区域内。这样只能构成大量企业在地理上的自然扎堆,内部缺乏产品上下游的纵向分工和包括相关支持企业的横向分工,且易导致县域产业

16、配置穿插雷同,同一集群内企业都在大量生产同质产品,区域间和集群内难以很好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二是产业布局难以调控。各地出于爱护地方利益,乱上工程,争占资源的现象非常严峻,给资源爱护和产业进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退出机制,一些产能过剩,或者不符合导则规定的企业或工程,难以有效退出。且林业部门也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林业产业进展导则难以落实。 2产业构造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支撑缺乏。一是木材加工为主的木质资源利用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以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等为主的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仍进展不够。二是精深加工产品少,初级产品占80%以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更少。林业科研成果不

17、少,但转化为实际生产的不多,科技对林业产业的奉献仍缺乏。 3木材供应问题突出,后续资源难以保障。 一是总量供需冲突仍较为明显。随着这几年我市林业产业的迅猛进展,尤其是以木材加工为主的其次产业的进展,给我市的木材原材料供给带来的很大的压力。原材料的供需冲突,带来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进一步给林产加工业的持续进展带来较大压力。二是构造性供需冲突突出。我市本 3 地木材原料供应力量较差,且森林资源总体质量差,中幼人工林多,近成过熟林少,构造性和阶段性供求冲突非常突出。阔叶材、大径材等仍依靠进口或者外地导入。三是木材原料市场难以标准。随着林产加工企业的进展,全市木材原材料供求冲突越来越突出,导致木材原

18、材料来源乱象环生,对林业经济安康有序地进展形成阻碍。 4林地经济需要进一步开发,存在问题非常突出。一是熟悉不高,农夫的熟悉不高,认为收利小或受前几年栽植中草药的失败的影响而缺乏信念。二是投入缺乏,沈阳市林地经济潜力巨大,全市有600万亩的林地,其中200万亩以上都可以开展林地经济,但是目前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投入相对投入缺乏,限制了林地经济的大进展。三是工程不成熟,林下经济没有更多的外地阅历去借鉴,靠自己去挖掘,找到好工程也很难达成共识。四是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五是产前产中产后效劳不配套。六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协同国家木制品检测中心、省林业厅驻鞍山木制品检验检测站有重点的开展地板等木材加工企业的检测工作。 2.协作省林业厅做好首届辽宁林业产业人物的颁奖及媒体宣传工作。 3.做好辽宁林产品网上博览会沈阳展区的布展工作。4.做好全市林业产业调研工作。 5.做好林地经济和企业典型的深度宣传工作。 4 6.成立沈阳市林业产业协会。7.完成双进双解工作任务。 5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市农委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