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8528681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是指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患者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随着医学技术进展,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大量介入性诊疗和治疗手段的进展与更新,放疗、化疗以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医院感染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复杂。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也给国家、医院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并造成恶劣的.影响。 一、发觉与报告 1医院对短时间内同类感染的骤增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

2、染一般发病水平,则证明为暴发。当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h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处(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2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时,应于24h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h内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进行报告;接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h内,农村应在12h内落实消毒措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48h内落实消毒措施。 4接到疫情报告的疾病预防掌握机构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掌握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以组织力气有效地掌握疫

3、情的扩散,并应马上赶赴现场,与医院建立的掌握医院内感染的组织一起进行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调查,并做好医院消毒工作的技术指导。调查结果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与上一级疾病预防掌握机构。 二、核实诊断 1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1)无明确埋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埋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埋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别出新的病原体(排解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

4、、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不属于医院感染的状况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诞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病、水痘病毒等。 3诊断依据依据临床症状、体征、试验室检查以及其他检查方法,包括X线、B超、内镜、CT及活体组织检查、病原学诊断,从而推断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因。 4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查找感染源: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陪护人员进行病原学检查。 (2)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四周人群进行具体的流行

5、病学调查。 (3)证明医院感染暴发:对感染病例进行确诊和统计分析,进一步证明是医院感染。 三、疫点(区)处理 1医院感染暴发疫点(区)处理 (1)隔离感染者或爱护易感染者:当感染的病原体毒力大,传染性强时,应将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开病原体扩散,但大多数状况下医院感染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因此,爱护易感人群特别重要。必要时还要暂停接收新患者。常见的隔离措施有: 严格隔离主要用于防止高度传染性或毒力的病原体经由空气与接触等途径的传播。 接触隔离主要用于防止具有高度传染性或在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的感染(或带菌),但不需要严格隔离的。 呼吸隔离用于防止那些飞沫传播(短距离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抗酸

6、菌隔离也称结核隔离或AFB隔离。 肠道隔离用于防止粪一口途径传播的感染。 引流物一分泌物隔离用于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脓汁或感染部门引流物而传播的感染。 血液一体液隔离用于防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的传播。 (2)分级护理:将护理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员与护理非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员分开。将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分别安置,避开交叉感染。 (3)加强洗手和无菌操作技术:此项工作特别重要,应反复督促医务人员做到这一点。 (4)加强诊疗器械消毒灭菌:依据调查结果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 2疫点(区)的消毒处理 (1)消毒范围的确定:应以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消毒持续时间应以病原体监测篓量为依据。

7、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病原体种类为依据。尽量避开破坏消霉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污染。 (2)疫点(区)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指疫点内有传染源存在时随时进行的消毒,主要是消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生活用具、双手、衣被、病房、生活污水以及做好患者陪伴和护理人员的卫生防护和消毒。终末消毒指医院感染患者隔离、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房和四周环境进行的消毒。操作如下: 预备工作:消毒人员在疫点(区)消毒前,首先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预备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个人防护:脱掉外衣,放在自己带来的布袋中,更换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和

8、西护眼镜。 消毒范围:认真了解病员居住的病房、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从而确定消毒范围。 (4)进入疫点(区)通道: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一条通道,喷药量为60300mimz。 地面、墙壁、门窗: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1-2mlm。,石灰墙为50lOOmlmz,木板墙为1050mImz。对E术各种墙壁喷洒的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1次,喷药量为50300mIm。,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1次。以上各种方式的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 空气:房屋经密封后,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lsX乙酸溶

9、液7m1(1。),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ml(3。),放置瓷器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m1m。)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h。 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rain,或用流通蒸气消毒30min,或用)0.20.3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含有效氯1218l(13),对细菌芽咆的污染用20ml(33)。有环氧乙烷消毒柜的单位,可将被消毒物品置消毒柜中,在温度54,相对湿度emailprotected,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l可加漂白粉50l,搅匀放置2h。对无粪的尿液,每1 000ml加入干漂白粉5in。 餐(饮)具:首选1碳钠溶液(碱水)煮

10、沸消毒30min,或流通蒸气60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5 000mlL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洗净。 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患者的剩饭菜不行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或用含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2h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7.5in。浸泡时要温过容器,以使容器内外都达到消毒的目的。 病房的物品、桌椅、玩具: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3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7.5in。 患者遗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口、鼻、耳、肛门、阴道要浸过0

11、.5过氧乙酸的棉球堵塞,然后尽快火化。对因甲类传染病与炭疽病死的遗体,不进行遗体告辞等群众聚会,严格爱护火化现场。 动物尸体:焚烧。 运输工具:可用O5过氧乙酸溶液或2二氯氰尿酸钠溶液喷洒,作用1530min,也可用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作用时期间2h。 厕所: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含有效氯1.2in以上。 垃圾:尽可能焚烧,或者喷洒含有效氯2.5in以上,消毒后深埋。 污水: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按有效氯80100mgL时,即可排放。 (21)医务和陪伴人员:对患者亲密接触者进行卫生处理。 (22)消毒人员:在消毒工作结束后,先将消毒人员的衣服、胶靴喷洒消毒后再脱下。将污染 面对内卷在一起

12、,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将所用消毒工具表面以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23)采样和填写记录: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填写消毒工作记录。 (3)消毒装备 工具:背负式喷雾器,气溶胶喷雾器,担架式机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配药桶、量杯、工具箱、消毒车。 防护用品: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污物袋、手电筒、皮卷尺、雨衣、长柄毛刷、装工作衣的布袋、肥皂。 消毒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碘仿等。 (4)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

13、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钠等。 中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多数病毒、真菌,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消毒剂,如含碘、醇类、酚类消毒剂等。 低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消毒剂,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等。 (5)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评价 标准:消毒后物体表面、空气以及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消毒后对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0。有关指征菌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采样:消毒前后分别对物体表面、空气、排泄物、呕吐物、水等采样,然后按有关传染病诊断、消毒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14、进行活菌培育计数、分别与鉴定。检验结果报告,检验人员与消毒人员填写消毒效果检验记录卡。 四、流行因素调查 1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1)人群分布:与年龄有关,一般婴幼儿、老年人反抗力低,感染率高,某些感染与性别有关,基础病不同医院感染发病率也不同,危急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病率有关。 (2)地区分布:医院的科室和专业不同,分布也不同。 (3)传播过程 传染源:已感染的患者,带菌者和自身感染、动物感染源等。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医源性传播物媒介传播。 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功能严峻受损者、婴幼儿及老年人、养分不良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接受介入性操作

15、的患者、住院时间长者、手术时间长者。 医院感染类型:交叉感染、自身感染、母婴传播。 2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 (1)病例数: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患者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 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2例罕见感染也认为有暴发可能。 (2)病史:暴发使病例数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剧增,也可以在几周、几个月内渐渐增加,也可以同样方式终止。 (3)暴发范围:是某医院或某一科室。 (4)感染特点: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感染,也可以是单一病因引起的一类感染,也可以是同种同型病原体引起的同类感染。 (5)病原体:暴发可以同菌株,也可以有不同病原体所致。 (6)传染源:病原体常为致病菌,因此传染源很难确定。 (7)可预防性:感染可分为可预防性、不行预防性两大类,大多数属于可预防性感染。 (8)医院感染暴发的类型:感染症状暴发、疾病暴发、病原体暴发、质粒暴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