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观刈麦》诗歌鉴赏答案附译文.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8525184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刈麦]《观刈麦》诗歌鉴赏答案附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观刈麦]《观刈麦》诗歌鉴赏答案附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刈麦]《观刈麦》诗歌鉴赏答案附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刈麦]《观刈麦》诗歌鉴赏答案附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观刈麦观刈麦诗歌鉴赏答案附译文 观刈麦诗歌鉴赏答案附译文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哀痛。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掩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双脚受地面的热

2、气熏蒸,脊梁受酷热的阳光烘烤。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右手拾着遗弃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哀痛。由于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成天也不能忘却。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收集为白氏长庆集。 1、主题:诗歌描写了一家农夫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

3、贫妇人的凄惨遭受,揭示了农夫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他们低头割麦,脚底下蒸腾着湿热的土气,脊背上照耀着灼人的太阳。原来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仍顾不上酷热,只想珍惜这初夏较长的天光,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一幅农夫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呈现出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一种反常心理。正因如此,才会使读者去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 4、“惜”字在这里用得特别好,是用一种违反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5、“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

4、敝筐”,寥寥几笔就把贫妇人的苦痛生活勾画出来。用贫妇人的一句笑话“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既指出拾遗麦的缘由,同时又是对沉重赋税的血泪控诉;而“输税尽”三个字,又把统治阶级用沉重的赋税压榨百姓揭露得淋漓尽致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我又有什么功劳和德望?既不务农,也不采桑,可一年的俸禄竟有三百石,到年末,仓库里还存有余粮。默念着这些,私下里更加感到惭愧,乃至终日都不能把它遗忘。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夫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对比,就是盼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奇妙而委婉,可谓专心良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