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鼎的成语有哪些]含鼎的成语35个带解释例句.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8524800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鼎的成语有哪些]含鼎的成语35个带解释例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含鼎的成语有哪些]含鼎的成语35个带解释例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鼎的成语有哪些]含鼎的成语35个带解释例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鼎的成语有哪些]含鼎的成语35个带解释例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含鼎的成语有哪些含鼎的成语35个,带解释例句成语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例句: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尝鼎一脔。(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若见此奸贼,必手刃其头虽赴鼎镬刀锯,亦无恨矣。” 成语解释:形容豪门贵族的浪费生活。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

2、建本:“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例句:今日个列鼎而食,煞强如淡饭黄齑。(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 成语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方三方分立,相互抗衡。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成语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方三方分立,相互抗衡。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句:汉家王气已将尽,鼎足三分各自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其次折) 成语解释: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

3、气很大。 例句: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其次十四回) 成语解释: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成语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例句: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鼎新革故之意。(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回) 成语解释: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成语解释: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

4、。形容气力特殊大。亦比方笔力雄健。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例句:昔人评米元晖画云:虎儿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清顾复平生壮丽米芾) 成语解释:犹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方处于极危急境地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例句:鼎鱼幕燕,亡在旦夕。(元史外夷传) 成语解释:比方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句:老头儿在席

5、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鼎足而三,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成语解释:比方说得话力气大,重量重。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成语解释: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浪费。 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成语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方说话力气大,能起很大作用。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例句: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 成语解释:钟:古

6、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成语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例句: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清曹雪芹红楼梦其次回) 成语解释: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方力量小,不能负担重任。 成语出处:史记秦本纪:“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例句:举鼎绝膑,亦不敢以怨他人。(章炳麟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爱护) 成语解释: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方力大气壮。 成语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例句:执锐披坚领

7、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 成语解释:比方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成语解释: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行得。” 成语解释: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又,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赞:“丽生自匿监门,待

8、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镬。” 例句:假如臣言虚谬,刀锯鼎镬,即加臣身。(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 成语解释:比方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句: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成语解释: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方大材小用。 成语出处: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行食,少汁则熬而不行熟。” 成语解释:形容群众的心情特别感动,安静不下来。成语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

9、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整理,只听得人声鼎沸。” 例句: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成语解释: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当听说、知道。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成语解释:旧时形容祭品丰富。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妙。成语解释: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值旺盛之时。比方正值壮年。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例句:及入宫庭,见王春秋鼎盛,妾非敢怨王,但自叹生不

10、准时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 成语解释: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方局势担心定,犹如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成语解释: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方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成语出处: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例句: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调和鼎鼐,燮理阴阳。(元无名氏连环计其次折)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有重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成语出处:宋邵博

11、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成语解释:革:转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成语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例句:北京地方,受历代君主的压力,害得毫无生气,此后革故鼎新,当有一番佳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回) 成语解释:形容名气很大。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有重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成语出处: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成语解释: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例句: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其次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