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和义务.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8511906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6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事权利和义务.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民事权利和义务.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事权利和义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事权利和义务.pptx(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框第四框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专题二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权利和义务名称名称保护对象保护对象是否须办是否须办理手续理手续保护期限保护期限著作权著作权专利权专利权商标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同种类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不同种类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作品作品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商标商标经营信息或经营信息或技术信息技术信息否否否否是是注册商标须注册商标须办理手续办理手续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50年,或者是作品发表后年,或者是作品发表后5050年。年。发明专利发明专利2020年,实用新年,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型、外观设计专利1010年。年。1010年,期满可续展,次年,期

2、满可续展,次数不受限制数不受限制无无专题二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权利和义务第五框第五框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一)合理合法行使权利(一)合理合法行使权利 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1)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等价有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诚实信用的原则;(2)民事活动)民事活动必须合法、遵守国家政策、必须合法、遵守国家政策、尊重社会公德。尊重社会公德。(3)民事活动不得滥用权力。)民事活动不得滥用权力。(二)行使权利有界限(二)行使权利有界限1 1、不动产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是,应当注意到相邻不动、不动产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是,应

3、当注意到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否则就可能侵犯特人的正当权益。产权利人的利益,否则就可能侵犯特人的正当权益。(“相邻关系相邻关系”的规则)的规则)2 2、对有关人身权的保护作出限制。、对有关人身权的保护作出限制。目的:解决人身权与公众知情权、消费者批评监督权目的:解决人身权与公众知情权、消费者批评监督权等之间的冲突。等之间的冲突。3 3、对知识产权也规定了一定的限制。、对知识产权也规定了一定的限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使用作品、发明创造等都必须经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使用作品、发明创造等都必须经过权利人同意,都必须付费。过权利人同意,都必须付费。专题三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信守合同与违约第一框第一框

4、 走进合同走进合同 合同合同1.含义含义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 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 议。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债议。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债 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2.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形式 一种是口头合同,另一种是书面合同,传真、一种是口头合同,另一种是书面合同,传真、电子邮件等属于书面合同电子邮件等属于书面合同 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合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就像

5、一把锁,将当事人与合同同的法律约束力就像一把锁,将当事人与合同的权利义务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合同生效后,的权利义务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合同生效后,任何一方必须依照合同全面正确地履行义务;任何一方必须依照合同全面正确地履行义务;未经与其他当事人事先协商,不得任意变更或未经与其他当事人事先协商,不得任意变更或 解除合同;违反合同,不履行或不能全面正确解除合同;违反合同,不履行或不能全面正确 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要承担违约责任。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要承担违约责任。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3

6、.作用作用专题三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信守合同与违约第二框第二框 订立合同有学问订立合同有学问一、合同的订立一、合同的订立1、含义:、含义:2、程序:、程序:提出条件提出条件接受条件接受条件要约要约承诺承诺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达成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一致的过程。二、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二、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王某,男王某,男35岁,北京市某出租汽车公司的司岁,北京市某出租汽车公司的司机。机。92年该公司与其签定承包合同。合同规定,年该公司与其签定承包合同。合同规定,每年上缴利润后,本人的病、伤、残、亡等企业每年上缴利润后,本人的病、伤、残、

7、亡等企业概不负责。概不负责。以上合同有效吗?为什么?以上合同有效吗?为什么?无效!因为合同违反了无效!因为合同违反了劳动法劳动法的有关规的有关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专题三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信守合同与违约第三框第三框 言而有信守合同言而有信守合同1.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时应该恪守信用,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时应该恪守信用,言行一致,既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利,也不应规避自己的义务,而言行一致,既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利,也不应规避自己的义务,而应该尽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实现对方的

8、合同权利。应该尽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实现对方的合同权利。2.全面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 即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必须按合同约即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必须按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要行方式等要 求正确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保证合同义务得到全面履行。求正确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保证合同义务得到全面履行。3.协作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 当事人不仅要全面严格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而且要积极配合当事人不仅要全面严格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而且要积极配合对方,根据合同的性质

9、、目的对方,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 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密等义务。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履行的原则专题三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信守合同与违约第四框第四框 违约与违约责任违约与违约责任(1)不能履行:债务人在客观上没有履行能)不能履行:债务人在客观上没有履行能 力,或者法律禁止有关债务的履行。力,或者法律禁止有关债务的履行。(2)迟延履行:履行义务期限界满后才履行。)迟延履行:履行义务期限界满后才履行。(3)不完全履行:只履行部分合同规定,或者)不完全履行:只履行部分合同规定,或者 履行义务不完全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履行义务不完全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

10、。(4)拒绝履行:即恶意毁约,拒不履行合同约)拒绝履行:即恶意毁约,拒不履行合同约 定的义务。定的义务。1.违约的种类违约的种类2.违约责任违约责任(1)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继续履行:继续履行:一方不履行合同义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如果另一方仍然认为有必要履行原合同义务,只要该合同务,如果另一方仍然认为有必要履行原合同义务,只要该合同义务是可以强制履行的,可以诉诸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判义务是可以强制履行的,可以诉诸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判决、裁定违约方在一定期限内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决、裁定违约方在一定期限内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赔偿损失:赔偿损失: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一定数额的

11、赔偿金以弥补违约对守约方造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以弥补违约对守约方造成的损失。成的损失。采取补救措施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一方履行的合同义务不符合:如果一方履行的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要求,另一方可以选择包括修理、更换、重作、退货、约定的要求,另一方可以选择包括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在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补救措施,作为违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在内的其中一种或几种补救措施,作为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支付违约金:支付违约金: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

12、钱。定金: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约定金: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约定一方事先向另一方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交付定金方违约,定一方事先向另一方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交付定金方违约,无权要求对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方违约,双倍返还定金。无权要求对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方违约,双倍返还定金。法定情形(不可抗力):法定情形(不可抗力):当客观上已经发生地震、当客观上已经发生地震、洪水、火灾、战争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洪水、火灾、战争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合同当事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情况,合同当事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是由这一不可抗力导致时,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可以免是由这一不可抗

13、力导致时,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可以免责。责。约定情形:约定情形:双方在订立合同时经协商达成一致双方在订立合同时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免责情形,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届时就可以对违约的免责情形,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届时就可以对违约行为免责。行为免责。(2)免责情形:)免责情形:专题四专题四 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总览知识体系总览知识体系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劳劳动动者者求职求职签订劳签订劳动合同动合同作用作用内容内容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原则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 实信用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信用原则;不得

1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权利权利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义务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维权途径维权途径协商解决、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协商解决、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不得假冒或仿冒等不得假冒或仿冒等不得虚假宣传、发布虚假广告等不得虚假宣传、发布虚假广告等不得盗取、泄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等不得盗取、泄露

15、、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等保证消费者享有安全消费的权利保证消费者享有安全消费的权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等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等经经营营者者要求一:要求一:公平竞争公平竞争要求二:要求二:经营时注经营时注意维护消意维护消费者权益费者权益 考点一考点一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1.1.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在在签签订订劳劳动动合合同同时时,劳劳动动者者要要了了解解劳劳动动合合同同中中 的的具具体体条条款款,即即劳劳动动合合同同的的主主要要内内容容,以以免免劳劳 动动权权益益遭遭到到少少数数用用人人单单位位的的侵侵犯犯。根根据据我我国国法

16、法 律律规规定定,一一份份合合法法、完完善善的的劳劳动动合合同同的的条条款款分分 为为两两类类,一一类类为为必必备备条条款款,即即法法律律规规定定劳劳动动合合 同同必必须须具具备备的的条条款款。劳劳动动合合同同应应当当以以书书面面形形式式 订订立立,并并具具备备以以下下条条款款:(一一)劳劳动动合合同同期期 限限,(二二)工工作作内内容容,(三三)劳劳动动保保护护和和劳劳动动 条条件件,(四四)劳劳动动报报酬酬,(五五)劳劳动动纪纪律律,(六六)劳劳动动合合同同终终止止的的条条件件,(七七)违违反反劳劳动动合合 同同的的责责任任。另另一一类类为为可可备备条条款款,即即除除必必备备条条款款 外外

17、劳劳动动合合同同中中可可以以规规定定的的条条款款,包包括括试试用用期期、保守秘密等条款。保守秘密等条款。2.2.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 签签订订劳劳动动合合同同是是成成功功就就业业的的第第一一步步,签签订订劳劳动动 合合同同固固然然重重要要,但但签签订订有有效效劳劳动动合合同同更更是是保保护护 劳劳动动者者权权益益的的关关键键。劳劳动动合合同同法法规规定定,订订立立和和 变变更更劳劳动动合合同同,应应当当遵遵循循合合法法、公公平平、平平等等自自 愿愿、协协商商一一致致、诚诚实实信信用用的的原原则则,不不得得违违反反法法律律、行行政政法法规规的的规规定定,凡凡违违反反法法律律、行行政政法法规规

18、的的强强制制性性规规定定,以以欺欺诈诈、胁胁迫迫的的手手段段或或者者乘乘人人之之危危,使使对对方方在在违违背背真真实实意意思思的的情情况况下下订订立立的的劳劳动动合合同同,或或者者用用人人单单位位免免除除自自己己的的法法定定责责任任、排排除除劳劳动动者者权权利利而而签签订订的的劳劳动动合合同同都都是是无无效效劳劳动动合合同同,从从订订立立起起就就没没有有法法律律的的约约束束力力。确确认认劳劳动动合合同同部部分分无无效效的的,如如果果不不影影响响其其余余部部分分,其其余余部部分分仍然有效。仍然有效。考点二考点二 劳动者的维权途径劳动者的维权途径1.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

19、1)劳动者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主)劳动者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主 要享有以下权利:要享有以下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享受受社社会会保保险险和和社社会会福福利利的的权权利利、平平等等就就业业 和和选选择择职职业业的的权权利利、接接受受职职业业技技能能培培训训的的权权 利利、依依法法参参加加和和组组织织工工会会的的权权利利、参参加加民民主主管管 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2 2)劳动者的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劳动者的

20、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 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 和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不可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不可 分割,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分割,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 尽义务而不享有权利。但有些权利是可以放弃的。尽义务而不享有权利。但有些权利是可以放弃的。2.2.劳动者维护劳动权益的途径和方式劳动者维护劳动权益的途径和方式 劳劳动动者者与与用用人人单单位位发发生生劳劳动动争争议议,应应依依据据法法律律 解决。解决。(1 1)协商解决。)协商解决。劳动者

21、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在自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 协商一致,可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不具有必协商一致,可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不具有必 须履行的法律效力,只能靠双方自觉。须履行的法律效力,只能靠双方自觉。(2 2)调解。)调解。如果一方不愿协商或协商无法取得一致,应该在如果一方不愿协商或协商无法取得一致,应该在 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之日起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之日起3030天内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天内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

22、调解委员会主持,在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调解委员会主持,在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到期未结案或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解协议书,到期未结案或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在规定的以在规定的3030天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天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仲裁。(3 3)仲裁。)仲裁。仲裁是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它是由劳仲裁是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它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人的身份居中进行调解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人的身份居中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活动,劳动者可以从发生劳动争议当天和裁决的活

23、动,劳动者可以从发生劳动争议当天起起606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4 4)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诉讼。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让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我国起劳动争议诉讼,让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我国没有劳动诉讼法,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是依据民没有劳动诉讼法,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是依据民事诉讼法进行的。事诉讼法进行的。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

24、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所以劳动者不能越过仲裁直接向人民必经程序,所以劳动者不能越过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法院是不会受理的。法院起诉,否则法院是不会受理的。考点三考点三 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诚信经营1.1.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是市场经济的两大规则。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是市场经济的两大规则。2.2.不正当竞争的具体表现。不正当竞争的具体表现。(1 1)通通过过假假冒冒或或仿仿冒冒手手段段,使使消消费费者者发发生生误误 认认;假假冒冒他他人人的的注注册册商商标标;擅擅自自使使用用知知名名商商品品 特特有有的的名名称称、包包装装、装装潢潢,或或者者使使用用与与知知名名商商 品品近近似似的的名名

25、称称、包包装装、装装潢潢,造造成成和和他他人人的的知知 名名商商品品相相混混淆淆,使使购购买买者者误误认认为为是是该该知知名名商商 品品;擅擅自自使使用用他他人人的的企企业业名名称称或或者者姓姓名名,引引人人 误误认认为为是是他他人人的的商商品品;在在商商品品上上伪伪造造或或者者冒冒用用 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2 2)发布虚假广告宣传: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发布虚假广告宣传: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 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

26、、用 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 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 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3 3)以不正当手段盗取、泄露、使用他人的商业)以不正当手段盗取、泄露、使用他人的商业 秘密。秘密。3.3.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1 1)消费者享有哪些权益:安全消费权、知情)消费者享有哪些权益:安全消费权、知情 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2 2)消费者依法维护消费权益,其途径有:与经)消费者依法维护消费权益,其途径有:与经 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 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仲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仲 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