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42522.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502961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425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425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425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42522.pdf(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错误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有关蛋白质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和 DNA 复制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详解】A、在间期,主要进行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核糖体上合成与有丝分裂相关的蛋白质,A 正确;B、间期的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 正确;C、高等植物细胞

2、没有中心体,C 错误;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的形成合成纤维素,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考生首先要审清题意,“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识记各种细胞器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再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2.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相同 -2-C.判断某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是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存在状态 D.细胞周期中处在间期的细胞最多【答案】B【解析】【分析】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变化特点

3、(体细胞染色体为 2N):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 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 DNA。【详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完全相同,A 正确;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在赤道板的位置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B 错误;C、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C 正确;D、细胞周期

4、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最长,故细胞周期中处在间期的细胞最多,D 正确。故选 B。3.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 DNA 和染色质(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 C.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答案】B【解析】-3-【分析】无丝分裂是指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早期,球形的细胞核和核仁都伸长。然后细胞核进一步伸长呈哑铃形,中央部分狭细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消失的规律性变化。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详解】A、无丝分裂过程

5、中没有染色体出现,但 DNA 依旧复制的,A 错误;B、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过程相对有丝分裂简单,B 正确;C、细胞核先延长,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从中间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子细胞中染色质不变,C 错误;D、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一种方式,原核细胞一般是二分裂,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无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无丝分裂过程中无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但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的特点。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可作为细胞分化的标志之一 B.衰老细胞中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癌症的发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6、,是一种累积效应 D.效应 T 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3、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详解】A、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 B 细胞中表达,故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可作为细胞分化的标志之一,A 正确;B、细胞衰老特征之一即衰老细胞中有些酶的活性降低,B

7、 正确;-4-C、癌变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C 正确;D、效应 T 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 错误。故选 D。5.表显示某家庭各成员间的凝血现象(-表示无凝血,+表示凝血),其中妻子是 A 型血,则女儿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为 A.A 型;IAi B.B 型;IBi C.AB 型;IAIB D.O 型;ii【答案】B【解析】妻子是 A 型血,其血清可以使丈夫和女儿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说明丈夫和女儿的血型为 B 型或 AB 型,根据题意可知丈夫和女儿的血型均为 B 型,丈夫、妻子、女儿、儿子的基因型分别为 IBi、IAi、IBi、

8、ii。【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 ABO 血型的遗传问题。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理解血型(抗原)与血清中抗体的关系,并能根据亲代血型推测后代的血型。6.用遗传因子组成未知的灰鼠和白鼠进行杂交育种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如果来自组合的灰色雌鼠亲本与来自组合的灰色雄鼠亲本交配,那么下列 4 种情况最可能的是 -5-A.所有后代都是灰色的 B.所有后代都是白色的 C.后代中的一半是灰色的 D.后代中的一半是白色的【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杂交组 II:灰色灰色后代出现白色性状,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灰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用 A、a 表示),且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Aa

9、;杂交组:灰色(A_)白色(aa)后代均为灰色,说明亲本中灰色的基因型为 AA。【详解】A、杂交组的灰色雌鼠(AA)与来自杂交组合的灰色雄鼠(Aa)交配,即 AAAaAA、Aa,后代均为灰色,A 正确;B、后代均为灰色,没有白色,B 错误;C、后代均为灰色,C 错误;D、后代均为灰色,D 错误。故选 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杂交组的灰色雌鼠与来自杂交组合的灰色雄鼠的基因型,判断方法是“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

10、,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7.纯合的黄色(YY)豌豆与绿色(yy)豌豆杂交得 F1,F1自交,选取 F1所结的黄色种子全部种下,植物长成后,自然状态下受粉,则这些植株所结的种子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A.11 B.31 C.51 D.61【答案】C -6-【解析】F1所结的黄色种子中,YY 占 1/3,Yy 占 2/3,其中 1/3YY 自交后代均为 YY(黄色),2/3Yy 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后代为 2/3(1/4YY、1/2Yy、1/4yy),因此这些植株所结的种子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1/3+2/33/4):2/31/4=5:1,选 C。【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11、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株,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交;其次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准确判断出 F1所结黄色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再根据题干要求进行计算。8.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模拟的是雌、雄亲本产生配子的比例 B.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 C.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 D.统计 40 次,小球组合中 AA、Aa、aa 的数量应为 10、20、10【答案】C【解析】【分析】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

12、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本实验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产生后代的性状比例关系,A 错误;B、选取的小球大小应该相等,B 错误;C、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C 正确;D、小球的组合统计的次数要足够的多,AA:Aa:aa 的数量比才接近 1:2:1,因此,统计 40次小球组合中 AA、Aa、aa 的数量不一定为 10、20、10,D 错误。故选 C。-7-9.下表是具有两对相

13、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二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并未列出,而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1、2、3、4 的性状表现都一样 B.在此表格中,YYRR 只出现一次 C.在此表格中,YyRr 共出现四次 D.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 4321【答案】D【解析】1 处为 YYRR,2 处为 YYRr,3 处为 YyRr,4 处为 YyRR,它们都表现为双显性性状,A 正确;在此表格中,YYRR 只出现一次,即占子二代的 1/16,B 正确;在此表格中,YyRr 共出现四次,即占子二代的 4/16,C 正确;1 处为 YYRR,占 1/16;2 处为 YYRr,占

14、 2/16;3 处为 YyRr,占4/16;4 处为 YyRR,占 2/16,因此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 32=41,D 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0.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 和 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 2 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 137 株扁盘形、89 株圆形、15 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 和 Aabb B.aaBb 和 Aabb C.AAbb 和 aaBB D.AABB 和aabb【答案】C【解析】【分析】-8-本题考查

15、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及其变式是解题的关键。【详解】根据 F2的表现型进行分析,扁盘形:圆形:长圆形=137:89:159:6:1,可知:9:6:1 是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离比 9:3:3:1 的变形;其中扁盘形为双显性(A_B_),圆形为“一显一隐”(A_bb、aaB_),长圆形为双隐性(aabb)。由于亲代植株是两株圆形南瓜,且自交后 F1全是扁盘形,因此亲代必为纯合子,根据分析,其基因型只能是 AAbb 和 aaBB。综上所述,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11.已知某

16、植物籽粒的颜色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现将一红色籽粒的植株 A 进行测交,子代出现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比是 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合理的是 A.红、白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子代植株中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两种 C.植株 A 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一定为 1:3 D.若子代红色籽粒植株自交出现 9:7 的性状分离比【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测交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比为 1:3,说明红色籽粒和白色籽粒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1:3 的比例是 1:1:1:1 转化而来,因此植株 X 是双杂合子,设植物的籽粒颜色由 A、a 和 B、b 两对基因控制,因此红色籽粒的基因型为 A_B_,其

17、余都为白色籽粒。所以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为 Aabb、aaBb 和 aabb。【详解】如果玉米的有色、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则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不可能是 1:3,而是 1:1,A 错误;子代植株中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 三种,B 错误;植株 A 的基因型为 AaBb,则其产生的 4 种类型的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 AB:Ab:aB:ab=1:1:1:1,C 错误;子代红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其自交后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_B_:A_bb:aaBb:aabb=9:3:3:1,其中基因型为 A_B_的植株表现为籽粒红色,基因型为 A_

18、bb、aaBb、aabb 的植株表现型均为白色,因此若子代红色籽粒植株自交出现 9:7 的性状分离比,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9-解与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识记双杂合子测交后代比例 1:1:1:1,可变形为 1:3、1:2:1、3:1 等,如果后代测交比例出现了上述比例,说明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两对,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2.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

19、,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答案】A【解析】据图中染色体的数目及其行为特征判断,图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了基因重组,A 项正确;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不同,B 项错误;图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已不再进行染色体的复制,C 项错误;图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数目暂时与体细胞数目相等,D 项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减数分裂过程: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一条染色体变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20、期:联会、四分体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减少一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10-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暂时加倍 末期:细胞向内凹陷,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 13.右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假设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图示中的各基因之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图示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等位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1、一条染色体含

21、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若亲代 DNA 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会导致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详解】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A 正确;B、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正确;C、图示中的各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各基因之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2、C 正确;D、图示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故不是等位基因,D 错误。故选 D。-11-14.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I、III).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I 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B.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C.I 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D.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说明 X、Y 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图片可知 II 片段是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 片段只在 X 染色体上,III片段只在 Y 染色体上,女

23、性细胞内含有两条 X 染色体,男性细胞内含有一条 X 染色体,一条 Y染色体,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A 错误;B、片段是同源区段,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B错误;C、片段位于 Y 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患病者全为男性,C 错误;D、X、Y 染色体的大小、形状虽然不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所以它们属于同源染色体,D 正确。故选 D。15.人类眼球震颤症为单基因显性遗传病,轻者(杂合子)眼球稍微能转动,重者(纯合子)不能转动。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2-A.可

24、推定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B.可推定眼球微动患者多为女性 C.3 和 4 婚配,后代男性中患病的概率为 1/2 D.3 和 4 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1/2【答案】B【解析】【分析】假如显性基因用 A 表示,则其等位基因是 a,由题意知,轻者(杂合子)眼球稍微能转动,重者(纯合子)不能转动,遗传系谱图中,1 是眼球不动,2 正常,生有正常的儿子,因此该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病是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1 的基因型是 XAY,2 的基因型是 XaXa,3、5 的基因型是 XaY,4 的基因型是 XAXa。【详解】A、如果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1 的基因型是 AA

25、,5 的基因型是 Aa,表现为眼球稍微能转动,与遗传系谱图相矛盾,因此致病基因不位于常染色体上,位于 X 染色体上,A 正确;B、由与该病是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眼球微动是杂合子,只能是女性,B 错误;C、由分析知,3 的基因型是 XaY,4 的基因型是 XAXa,后代男性的基因型是 XaY:XAY=1:1,其中 XAY 是患者,3 和 4 婚配,后代男性中患病的概率为 1/2,C 正确;D、3 的基因型是 XaY,4 的基因型是 XAX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AXa:XaXa:XaY:XAY=1:1:1:1,其中 XAXa、XAY 是患者,故 3 和 4 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1

26、/2,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根据遗传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解答该题突破口是判断出人类眼球震颤症是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16.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A.实验说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说明 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和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D.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27、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单独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A 错误;B、实验加入了荚膜多糖,后代培养未出现 S 型菌,可以说明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而与其酶活性无关,B 错误;C、和实验中唯一的变量即是否加入 DNA 酶处理,前者结果既有 R 型菌,又有 S 型菌,直接说明 DNA 可以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后者结果仅有 R 型菌,侧面说明 DNA 水解物无法使其转化,C 正确;D、四组实验仅证明了 DNA 是遗传转化的因子,并未发现其他物质可以起该作用及其所起作用的大小,所以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错误。

28、故选 C。1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 标记的细菌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 标记的细菌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用14C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离心,以上各实验检測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14-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答案】A【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者: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材料:T2噬菌体

29、和大肠杆菌等;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思路:S 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 分子中含有 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和放射性同位素35S 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详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 标记的细菌,35S 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 标记的细菌,3H 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

30、染未标记的细菌,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用14C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14C 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14C 标记的噬菌体 DNA 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综上所述,A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 DNA 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 DNA 片段(“”代表磷酸基团),下列有关此图的评价正确的是()。-1

31、5-A.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只有一处错误,就是 U 应改为 T C.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如果说他画的是 RNA 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答案】C【解析】DNA 中含有的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同时 DNA 不含碱基 U,而是含碱基 T,A 错误;图中有三处错误: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DNA 不含碱基 U,而是含碱基T;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应是前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与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B 错误;由 B 选项可知图中至少有三处错误,C 正确;如果图中画的是 RNA 双链,则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2、连接不正确,D 错误。【考点定位】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名师点睛】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 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19.DNA 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 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答案】D【解析】20.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内 -16-B

33、.所有生物基因表达时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C.所有生物体内的核酸中都含有碱基 A、T、C、G D.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答案】C【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包括病毒在内的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内,A 正确;所有生物基因表达时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B 正确;某些 RNA 病毒体内只有A、U、G、C 四种碱基,没有 T,C 错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含有的核酸包括 DNA 和RNA 两种,都以 DNA 为遗传物质,D 正确。21.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每个 DNA 分子上有

34、很多个基因 B.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进行 C.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功能 D.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即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DNA 是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染色体没有复制时,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 DNA 分子,每个 DNA 分子有很多个基因,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 2 个 DNA 分子,A 正确;染色体(含 DNA、基因)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在有丝分裂和

35、减数分裂过程相伴随而行,B 正确;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 错误;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DNA 随染色体的变化而变化,故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D 正确。【点睛】分析判断本题关键要把握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以及基因是 DNA 上有遗传的片段。22.用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数量为 20 条)所有 DNA 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17-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 20、后期 20 B.中期 10、后期 20 C.中期 20、后期 10 D.中

36、期 10、后期 10【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玉米体细胞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所以本题关键是要搞清楚染色体上DNA的变化;DNA 分子复制时,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 DNA 分子各含一条亲代 DNA 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详解】由题可知,亲代的 DNA 分子(含 10 对同源染色体)都被32P 标记,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后,每个 DMA 分子都是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含31P,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个 DNA 中,一个 DNA 分子既含有32P 又含有31P,另一个

37、 DNA 分子的两条链都是31P,所以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中共有 20 条染色体,且这 20 条染色体都被标记,因为这 20 条染色体含有 40 条染色单体,且其中有半数(即 20条)被标记,所以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为 40条,但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 20 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故选 A。23.一个 mRNA 分子有 m 个碱基,其中 G 十 C 有 n 个;由该 mRNA 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多肽链。则其模板 DNA 分子的 A+T 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m,m/31 B.m,m/32 C.2(mn),m/31 D.2(

38、mn),m/32【答案】D【解析】由 mRNA 分子有 m 个碱基且 G+C=n 可知,此 mRNA 分子中 A 十 U=mn,控制其合成的 DNA 分子模板链中 T+A=mn 个,模板 DNA 分子中 A+T=2(mn)个;由 mRNA 分子有 m 个碱基可知,其模板 DNA 分子中有 2m 个碱基,能控制合成含 2m/6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题中给出,此蛋白质分子有两条肽链,脱水分子数应为 m/3 一 2。-18-24.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是 DNA,乙为 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 RNA 聚合酶 B.甲是 DNA,乙为 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

39、DNA 聚合酶 C.甲是 RNA,乙为 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D.甲是 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答案】C【解析】【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DNA,即 DNA 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RNA 以及从 RNA 流向 DNA 两条途径。【详解】A、甲是 DNA,乙为 RNA,则图示表示转录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 RNA 聚合酶,A正确;B、甲是 DNA,乙为 DNA,则图示表示 DNA 复制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 DN

40、A 聚合酶,B 正确;C、甲是 RNA,乙为 DNA,则图示表示逆转录过程,原料为脱氧核苷酸,C 错误;D、甲是 RNA,乙为蛋白质,则图示表示翻译过程,原料为氨基酸,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再结合图解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5.DNA一条链的一段碱基排列顺序为“CTCGAT”,以其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则此段mRNA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由左至右为()密码子:CAU 为组氨酸;CAG 为谷氨酰胺;CUA、CUC 为亮氨酸;GUC、GUA 为缬氨酸(起始);GAG 为谷氨酸;GAU

41、 为天冬氨酸。A.亮氨酸天冬氨酸 B.谷氨酸亮氨酸 C.谷氨酰胺缬氨酸 D.缬氨酸组氨酸【答案】B -19-【解析】试题分析:DNA 一条链为“CTCGAT”,则 mRNA 上碱基为“GAGCUA”,对应密码子表,氨基酸为“谷氨酸亮氨酸”,B 正确。考点:翻译过程 26.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链的碱基 A 与链的碱基 T 互补配对 B.是以 4 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解旋酶 D.转录完成后,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图中为 DNA 模板链;为转

42、录形成的 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为 RNA 聚合酶该过程需要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此外还需要能量。【详解】A、链的碱基 A 与链的碱基 U 互补配对,A 错误;B、为 RNA,是以 4 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B 正确;C、如果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 RNA 聚合酶,C 错误;D、转录完成后,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无膜结构)结合,该过程中不需要通过生物膜,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真核细胞某基因的转录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

43、7.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少量的 mRNA 分子就可以迅速指导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20-因是 A.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密码子来决定 B.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转运 RNA 携带到核糖体中 C.一个核糖体可同时与多个 mRNA 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D.一个 mRNA 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以信使 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mRNA分子可以被重复利用,在一个 mRNA 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从而指导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详解】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密码

44、子来决定,这能增加密码子的简并性,但不能加快蛋白质的合成,A 错误;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转运 RNA 携带到核糖体中,这能增加密码子的简并性,但不能加快蛋白质的合成,B 错误;一条 mRNA 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而不是一个核糖体可同时与多条 mRNA 结合,C 错误;在合成蛋白质时,多个核糖体可以相继结合到 mRNA分子上,形成多聚核糖体,这样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条件,明确一条 mRNA 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这样可以加快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

45、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8.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某基因表达过程的一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 mRNA 中起始密码子位于 RNA 链上的左侧 B.mRNA 上决定甘氨酸的密码子都是 GGU -21-C.图示过程中碱基的配对方式有 A-U,C-G,A-T D.图示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 ATP 和 RNA 聚合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过程为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核糖体上结合两个 tRNA,左边肽链正在延伸,说明该核糖体在 mRNA 上是向右滑动的,起始密码子位于 RNA 链的左边,A 正确。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甘氨酸对应的密码子除了图示的 GGU 还有 GGC、GGA、GGG,B 错误

46、。图示涉及 tRNA 和mRNA 之间的碱基配对,配对方式只有 A-U,C-G 两种,C 错误。RNA 聚合酶为转录过程所需酶,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翻译,遗传密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图分析能力,以及考生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9.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真核细胞染色体 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C.转录时 RNA 聚合酶能识别 DNA 中特定碱基序列 D.细胞中有多种 tRNA,一种 tRNA 能转运多种氨基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 错误;真核细胞染色体 DNA 的复制发

47、生在有丝分裂间期,B 错误;转录时 RNA 聚合酶能识别 DNA 中特定碱基序列(启动子),C 正确;tRNA 具有专一性,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 错误。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 分子的复制 30.下列关于右图 DNA 分子片段说法,错误的是 A.DNA 复制过程中解旋酶可作用于处 -22-B.DNA 复制过程中 DNA 聚合酶催化形成的化学键与相同 C.该 DNA 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G)/(C+T)的比例上 D.把此 DNA 放在含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 2 代,子代中含15N 的 DNA 占 100【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核内某基

48、因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为磷酸二酯键,是 DNA 聚合酶、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的作用位点;是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详解】A、DNA 复制过程中解旋酶作用是断裂氢键,故 DNA 复制过程中解旋酶可作用于氢键处,A 正确;B、DNA 复制过程中,DNA 聚合酶催化的化学键的形成,都是磷酸二酯键,B 正确;C、所有 DNA 分子都含有 A、C、G 和 T 四种碱基,且在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则,因此所有双链 DNA 的碱基种类和的比例相同,但不同 DNA 中的比例不同,的比例不同体现 DNA 的特异性,C 错误;D、由于 DNA 分子是半保留复制方式,将该

49、 DNA 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形成的DNA 分子中都含有15N 子链,比例为 100%,D 正确。故选 C。3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 NaOH 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 NaOH 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x,因变量为 y B.x 的值随 y 值的增大而增大 C.物质运输效率可用(y-x)/y 表示 D.y 值越小,NaOH 扩散的体积占琼脂块总体积的比例越大【答案】D -23-【解析】【分析】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可采

50、用琼脂块、NaOH、酚酞作实验材料,观察 NaOH 在琼脂中的扩散速度。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 NaOH 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 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y,因变量为 NaOH 扩散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即物质运输效率),A 错误;B、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 NaOH 扩散的深度 X 值相同 B 错误;C、物质运输效率可用y3(y2x)3/y3,C 错误;D、y 值越小,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扩散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