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复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23141.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501782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化合物复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2314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元素化合物复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2314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素化合物复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2314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化合物复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23141.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 元素化合物复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大口屯高中 王淑芹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校高考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了能在2007 年的高考中真正做到重点难点突破到位,基础能力得以加强,发挥正常水平,向高考复习要效益,我们精心研究了 2007 年高考复习大纲和天津卷考试说明,对元素化合物部分复习进行了缜密设计,现将我们的一些设想和做法向各位做以简单汇报,以期和各位同仁研究新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体,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构成中学化学知识体系。基本理论都源于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计算更离不开元素化合物。所以这

2、部分内容在化学总复习中举足轻重。再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元素化合物知识成为学科内综合的载体,所以科学、高效地进行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尝试采取“一轮系统复习法”即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依托,兼顾与其它板块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谈几点具体的做法。一、研究考纲、重视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1、“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是提高复习针对性的前提。高考所要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了氢、氧、氯、硫、氮、磷、碳、硅、钠、镁、铝、铁、铜等主要元素。其非金属元素中氢、氧、氯、硫氮最为重要。在金属元素中钠、铝、铁最

3、为重要。这些元素的代表性十分鲜明,从而构成了复习的重点。2、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因而也是学生进行复习的依据,任何复习资料都代替不了教材。而且近年高考化学试题具有回归教材的特点,但从学生反馈情况看,并不好,说明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理解、掌握程度不够。今年我们汲取了教训加强认识,着力落实教材中基础知识,送分送到手。3、认识元素化合物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困惑是解决复习针对性的一个关键。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当部分同学感到易懂、好学,但难记、难用,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中引导学生很抓规律,善于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系统。二、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系统知识利于掌握、便于提取、便于应用。针对元素化合物

4、知识“繁、杂、散”的特点在复习中采取抓点、连线、建网的方式将知识进行整合使其系统化、网络化。1、抓点是从一类物质中选取代表物入手,掌握代表物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复习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7 代表物的性质是核心,学生牢牢把握后即可由点及面掌握系统知识。2、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横线,即以元素氧化还原价态变化为主线。例如氮元素的氧化还原主线:-3 0 +2 +4 +5 NNNNN NH3 N2 NO NO2 HNO3 NH4+N2O4 NO2-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氧化性,还原性一目了然,更利用学生掌握。3、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使元素化合物

5、知识条理化、网络化。例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可形成如下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是教师引导学生由点及线、由线及网来构建,这样会使学生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也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我们复习时还通过书写相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的形式使物质的性质和联系得到具体的落实。三、与理论、计算、实验、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巧妙穿插融为一体。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新授课上因知识水平限制,是无法要求深刻理解的,如:卤素单质,碱金属单质,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因为初学时,没有关于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知识基础;不可能理解其实质,总复习时认知角度发生了变化,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知识,深刻理解

6、这些规律。这样,将基本理论知识穿插到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不仅有利知识的掌握而且能从本质上去理解,利于思维能力形成。在设计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课时多呈现一些计算、实验、概念和化学用语,结合的题目,加强学科内的综合,使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例:“乙二酸(又名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实验,需验证分解产物中有 CO2和 CO。并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此题提出的问题既涉及到“装置中用 NaOH 溶液洗气的作用,证明分解产物中有 CO2、CO 的现象,氧化铜被还原所得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的检验方法”等,化学实验问题;也有“草酸钠与高锰酸钾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用语的表达;还有根据滴定实验

7、所提供的数据,来计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浓度问题。此题:充分体现元素化合物与理论、计算、实验相结合。低起点,高落点,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四、科学地进行归纳和总结,加强复习的整体性。总结归纳是复习中常采用的方法,尤其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更为常用。主要3/7 方法有分类法、网络法、列表法、图示法和归纳法等。例如,对中学常见酸的总结我们采取分类法进行:1、根据性质进行分类 强酸弱酸强氧化性酸强还原性酸不稳定性酸挥发性酸高沸点、难挥发性酸不溶于水的酸具有漂白性和的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的酸等。2、根据用途进行分类 能作催化剂的酸能腐蚀玻璃的酸能溶解铂、金的酸用于制造炸药的酸等。通过分类总结使学生对酸的认识更

8、为全面细致,应用起来即快又准。又如在复习中对相近的物质采取对比的方法例如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采取列表的方式进行归纳对比,如图。名 称 碳酸钠 碳酸氢纳 俗 名 纯碱 苏打 小苏打 类 别 正盐 酸式盐 主 要 性 质 色态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 可溶于水 溶解度比Ca2CO3小 稳定性 稳定,Na2CO310H2O 易风化 受热易分解 与酸反应 2H+CO32-=CO2+H2O 逐滴加入开始时不产生气体 H+HCO3-=CO2+H2O 逐滴加入开始时就产生气体 与碱反应 NaOH Ca(OH)2 与 NaOH 不反应 与 Ca(OH)2反应 Ca2+CO32-=CaCO3 与 N

9、aOH 反应:OH-+HCO3-+H2O 与 Ca(OH)2反应 Ca2+OH-+HCO3-=CaCO3+H2O(碱足量)Ca2+2OH-+2HCO3-=CaCO3+CO32-+2H2O(碱不足量)盐 CaCl2 Ca2+CO32-=CaCO3 不反应 Al2(SO)4 2Al3+3CO32-+3H2O=2 A l(OH)3+3CO2 Al3+3HCO3-=Al(OH)3+CO2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相互转化 表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与联系一目了然。应用起来非常便捷,例如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无色溶液可以选用 CaCl2溶液作试剂,而不能选用Ca(OH)2

10、。又如对于碳酸钠和盐酸两种无色溶液采用互滴法可以进行区别,但碳酸氢钠和盐酸两种无色溶液,则不能用互滴法鉴别。五、金属部分复习中发挥八点图在复习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复习的实效性八点图如下所示;4/7 八点图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初中涉及过的,应将重点放在高中化学的新增内容上。1、原有反应线的扩展 金属与酸的反应(扩展铁和硝酸、铜和浓硫酸的反应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扩展钠与硫酸铜 溶液、铜与氯化铁溶液、铁与氯化铵溶液的反应等)盐溶液与盐溶液的反应(扩展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等)。2、新增的反应线 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铝热反应)金属与碱溶液(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金属与非金

11、属氧化物(镁与二氧化碳、铁与水的反应)非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碳与二氧化硅的反应)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碳与氧化铁的反应)非金属与强氧化性酸(碳与浓硫酸的反应)非金属与盐溶液(氯气与溴化钠溶液的反应)非金属与碱溶液(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这些高中新增部分内容即是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复习时我们反复强化认识和落实,为提高解题能力打基础。六、利用专题复习提高能力,加强复习的综合性。专题复习是总复习中常用且效果独特的一种方法,专题复习可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众望所归的。所以选好专题确定好专题复习目标和实施方案非常关键。例如元素化合物部分我们确定了“铁三角”专题,该专题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12、1、通过氧化还原角度落实“铁三角”从“铁三角”中 Fe、Fe2+、Fe3+的价态不难得出三者间转化所需的物质,使“铁三角”中性质的认识得到落实。FeFe2+:(弱氧化剂:H+、Cu2+、Fe3+、S 等)FeFe3+:(强氧化剂:Cl2、Br2、O2、HNO3等)Fe2+Fe3+:(强氧化剂:Cl2、Br2、O2、HNO3、浓 H2SO4、KMnO4(H+)5/7 等 Fe3+Fe2+:(还原剂:Fe、Cu、H2S、I-、SO2等)Fe3+Fe、Fe2+Fe:(还原剂:Al、Zn、C、CO 等)2、通过性质与实验相结合落实“铁三角”以上性质均可通过实验得到证明,例如Fe3+氧化性的实验;向 F

13、e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Fe 粉,溶液变浅绿色;加入过量 Cu 粉,溶液变蓝绿色;加入淀粉KI 溶液中,溶液变蓝色;通入 H2S 气体,生成淡黄色沉淀。表现 Fe3+水解性的实验;将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生成红褐色 Fe(OH)3胶体。表现Fe3+络合性的实验;向 Fe3+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加入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表现 Fe3+沉淀性的实验;向 Fe3+的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也增强了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3、通过性质与计算的结合落实“铁三角”Fe、Fe2+、Fe3+的氧化、还原关系经常成为化学

14、计算的载体,例如对于铁与稀硝酸反应,当反应后两者均无剩余时求二者的质量关系的例题。解决此问题时需从知识方面考虑铁与稀硝酸的反应、Fe 与 Fe3+的反应及定量关系,还要考虑解此类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极限法。这样从性质到实验验证到定量的多元化的角度,巩固“铁三角”关系,充分体现“知识、方法、能力”“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同时三者也都得到具体落实。在专题复习中还可以以题型为专题,例如“无机框图题”专题,具有思维容量大、考查范围广、涵盖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多的特点,成为当今高考的热点,所以确定“无机推断”为专题非常必要。此专题要灌输一个思想:解无机框图题关键是根据题眼进行突破。经常用到的题眼主要有特征的颜色

15、、特征的气味、特征的式量关系、特征的转变关系和特征的反应等方面。下面是一些重要题眼的具体内容;特征的颜色 特征的颜色主要包括焰色,重要气体、溶液和固体的颜色。例如常见的黑色固体:CuO、FeO、FeS、CuS 等;常见的浅黄色固体:S、Na2O2、AgBr 等。特征的气味 刺激性:Cl2、HCl、NH3、NO2、SO2臭鸡蛋、H2S。特征的式量关系 等式量的物质:例如 CO、N2和 C2H2;H2SO4和 H3PO4;CaCO3、KHCO3和 Mg3N2;Br2、Fe2O3和 CuSO4;Fe、CaO 和 KOH;CH3COOH 与 CH3CH2CH2OH等。式量相差 16 的物质:例如 CO

16、 和 CO2;SO2与 SO3;Na2O 与 Na2O2;Na2SO3与 Na2SO4等。特征的转变关系 ABCD(酸或碱)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物质 A 固体有钠和碳,气体有氨气和硫化氢。特征的反应 与碱溶液产生气体的反应 单质与碱溶液:铝、硅;化合物与碱溶液;铵盐与碱溶液。与水产生气体的反应 6/7 单质与水:钠、氟;化合物与水;过氧化钠、氮化镁、硫化铝和碳化钙与水。某物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的反应 单质:Al;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 置换反应:金属金属;金属非金属 非金属非金属 非金属金属 学生熟知上述题眼,可使框图推断快速而准确。选定无机框图题专题进行

17、训练不仅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延伸,还可通过识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读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析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使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升华。总之专题复习是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的综合复习的好方法。七、重视知识的应用性教学,形成学以致用的学风 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生活、环境、能源、科技、社会等实际问题密切相关,教育也要与社会实际相联。将环境、能源、材料等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解决,环境、能源材料问题尽一份力。养成学以致用的学风。增强社会责任感。上面是我所在元素化合物部分复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7/7 元素化合物复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大口屯高中高三化学组 高 中 毕 业 班 会 议 交 流 材 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