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研究_赵栩菲.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465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8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研究_赵栩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研究_赵栩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研究_赵栩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研究_赵栩菲.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摘要 为使农民工能实现 “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 的目标,尽快建立起全国统一、 有效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成为解决 “ 三农 ” 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 迫切要求。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对养老保险的专项 研究,而不是对社会保障的笼统研究。在模式探究上既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衔接,又突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特色。在建设有中 国特色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方面,以扬州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为例,本文 试图有所突破,完善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针对性较强的相关 对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我国地方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进行了分析。将各地的农民工 养老保险模式主要归为五大

2、类,即仿城型养老保险模式、综合型养老保险模 式 、个人 账户型养老保险模式、 农保型养老保险模式和扩面型养老保险模式, 并对各类模式在运行中表现出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而后,在回顾 了扬州市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相关政策规定后,介绍了扬州市农民工 养老保险模式的发展现状,提出扬州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运作的难点问题 及运行难的原因。继而探讨了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优化设计,提出应 该将农民工进行分类保障。虽然,一元化的制度安排可以作为我国农民工养 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长期发展目标,但在近期有必要将多元化的模式安排作为 过渡,待条件成熟后再将不同模式并轨,最终向一元化的养老保险制度 安排 迈

3、进。最后则对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运行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 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立法,提高立法层级;模式设计要符合农民工的特 点;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实现多元化投资和基金的保值增值等。 关键词 : 农 民 工 养 老 保 险 模 式 建 议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the migrant workers to achieve the sense of security, has targe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stablish a unified national,effective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4、 insurance system, become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ory study, special study of endowment insurance, rather than on social security in the mode , both with the urban social endowmen

5、t insurance and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are connected, and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migrant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mode, the mode of endowment insurance migrant workers in Yangzhou City, this pa

6、per attempts to make a breakthrough, to improve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related policy of. This article first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local migrant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mode. Mainly to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of migrant workers

7、 around the model into five categories, namely imitation city endowment insurance mode, comprehensive mode of endowment insurance, personal account of endowment insuranc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ode apartment layout mode of endowment insurance of endowment insurance mode and expansion type. And the

8、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patterns exhibited in operation are analyzed. Then, after reviewing the provisions of Yangzhou Municipality on relevant policies on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mode of migrant workers,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patterns of migra

9、nt workers in Yangzhou City, cause difficulties and propose operation operation mode of endowment insurance of migrant workers in Yangzhou City, the difficult. Then discussed the plight of migrant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mode of operation. These difficulties have unreasonable system design; over

10、all level is low; the social pooling account and the individual account selection dilemma. The next chapter is suggestions o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hinas migrant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mode. That should speed up the legislation of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imp

11、roving legislations; pattern design should 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 workers; increase the overall level of fund,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 and fund etc. Finally discusses the mode selection of endowment insurance of migrant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put forward can be

12、 classified security. Although,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unified development goal of Chinas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but in the near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arrange diversified as the transition, when the conditions are ripe and then different modes of combination, eventuall

13、y to a unified insurance system forward. Key word: migrant worker, endowment insurance, mode,suggest目录 m w . i i . i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 l.i.i选题背景 . 1 1.1.2选题意义 . 2 1. 2文献综述 . 2 1.2.1关于农民工的文献综述 . 2 1.2.2关于养老保险的文献综述 . 3 1.2.3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文献综述 . 4 1.2.4对文献的简单述评 . 5 1.3研究框架 . 5 1.4研究对象和内容 . 6 1.4.1 研究对象 . 6

14、 1.4.2研究内容 . 6 1.5研究方法 . 7 1.6研究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7 1.6.1研究的创新之处 . 7 1.6.2研究的不足之处 . 7 2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主要模式分析 . 7 2. 1地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五种基本类型 . 8 2. 1.1扩面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 . 8 2.1.2仿城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 . 9 2. 1.3综合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 . 10 2.1.4个人账户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 . 11 2. 1.5农保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 . 11 2.2各模式对比分析 . 13 2.2. 1三个 “ 不一致, . 13 2.2.2从农民工缴费承受力上看 . 1

15、3 2.2.3从制度有效转移要求上看 . 13 2. 3综合各模式分析 . 13 2.3.1 “ 多种模式,各行其政 ” 的格局 . 13 2.3.2各地建设进程不平衡 . 14 3扬州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分析 . 15 3.1扬州市相关政策规定回顾 . 15 3.2扬州市农民工养老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沿革 . 16 3.2. 1初始阶段 . 16 3.2.2成长阶段 . 17 3.2.3发展阶段 . 17 3.3扬州市农民工养老模式运作难点问题 . 17 3.3.1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 . 17 3.3.2各地模式不统一,地区分割严重 . 18 3.3.3门槛高、转移难问题突出 . 18 3.3

16、.4模式不能适应农民工的客观需要 . 19 3.3.5养老保险缴费的连续性要求难以达成 . 19 3.3.6加入农村养老保险可行性较低 . 19 3.4扬州市农民工养老模式运行难的原因 . 19 3.4. 1农民工参保积极性不高 . 19 3.4.2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 . 20 3.4.3地区社保分割影响农民工社保实际效果 . 20 3.4.4制度设计不合理,与农民工需求不符 . 20 3.4. 5统筹层次低致养老关系转移接续难 . 21 3.4.6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制度选择困境 . 21 4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优化设计 . 23 4.1模式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3 4.

17、 1.1 公平原则 . 23 4. 1.2坚持农民工养老保险权利与义务挂钩的原则 . 23 4.1.3坚持灵活性与可衔接性相结合原则 . 23 4. 1.4坚持低标准进入原则 . 23 4.2对农民工进行分类保障 . 23 4.2.1第一类农民工可将其纳入城保体系 . 24 4.2.2第二类农民工可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 . 24 4.2.3第三类农民工可将其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24 5对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运行的建议 . 25 5.1应加快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立法 . 25 5.2模式构建要与基本国情相符 . 25 5.3模式设计要符合农民工的特点 . 26 5. 3. 1农民工收

18、入水平普遍偏低 . 26 5. 3. 2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大 . 26 5.4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实现多元化投资和基金增值 . 26 5. 5要不断完善农保和城保制度 . 27 5. 6要便于和城乡制度接轨 . 27 it . 29 # # & # . 30 lit . 3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3 扬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 34赵栩菲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 1 1 绪论 U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背景 据统计,截至 2011年底,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 2.5亿。 如果再加上在乡镇企业打 工的农民,则数量更多。这是一个庞大而又快速增长的

19、社会群体,如果农民工老年生活没 有保障,势必会影响未来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生活,影响整个农村甚至社会的稳定。国家统 计信息网于 2012年 5月 7日发布信息: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 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 到 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 1055万人,增长 4. 4%。其中,外出农民工 15863万人,增加 528万人,增长 3. 4%;住户中外出农民工 1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 320万人,增长 2. 6%; 举家外出农民工 3279万人,增加 208万人,增长 6. 8%;本地农民工 9415万人,增加 527 万人,增长 5.9%。据统计,截至 2012年 10月,仅在扬州市社保中心(

20、扬州市市本级)为 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用工企业达 122家。在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还将有大批农民工进 入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工作。 按照目前中国的城 镇化速度,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他们是国家 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人们普遍认识到,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和收 入相对不高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存在着先天的障碍。 这一群体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步入老年,他们的养老问题会渐渐显露出来。而现在由于计划 生育的实施,农村被征地的增多,独生子女家庭和失地农民占据了很大比例,仅仅依靠传 统的 “ 养儿防老 ” 和土地保障,已经不能解决他们的老年生活问题

21、。探索建立农民工养老 保险模式,解决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一些大城市纷纷在探索建立农 民工养老保险的试点模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农民工消极对待养老保险,参保率低且 退保现象严重,使得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运行困难重重。 农民工为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但是由于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 他们逐渐成为游离于城乡边缘的 “ 边缘人 ” ,这就致使他们在劳动报酬、就业岗位与社会 保障方面遭受到不同的待遇,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家统计局 于2012年 4月 27日发布 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报告中指出 外出农民工参加 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 高

22、,但总体仍然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明显比东部地区 低。雇主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比例仅仅为 13. 9%,比上年提高 4. 4个百分点。不同地区的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状况差异是较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比较接近,但落后 于东部地区的农民工, 2012年东部地区养老保险参保率取得相当的进展,中西部地区跟东 部地区的差距也日渐拉大。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长期偏低,群体风险承受能力较小,是经 济下滑的 “ 易感人群 ” 。 我国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传统的二元格局也导致了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的 二元化。农民工就是存在于二元社会条件下,两栖于城市和农村的 “ 边缘人 ” ,

23、 百度文库 : 201 丨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 http:/vcnku.baidu,com/vicw/4b9086d3h9Qf90t?6c61b93.htinl, 2007年第 4期,第 34页。 张丽云: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1年版,第 2页。 李玮: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困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 2010年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大。而朱家甄则详细地把社会养老保险定义为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力资源,经济 发展状况,规定一个年老丧失劳动力、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在达到这个 年龄界限时由国家、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晚年正常生活的

24、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2.3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文献综述 中央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规定虽然并没有将农民工排除在外,但是,这种丧失框 架性和原则性的政策规定对地方和单位都没形成束缚力。因为它不仅没有确切的可以操作 性的规章和制度模式,而且也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当前,好多地方和单位准许农民工选择 退掉养老保险,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损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的。 再来看看全国各地的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评价,我们发现,肯定农民工养老 的工作和不利于幵展农 民工养老的方面是并存的,诸位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是众说纷 纭。大多数专家的讨论聚集在对深圳和广东模式(或称之为统一模式、纳入型模式、融入 型

25、模式、城保模式 )、北京和青岛模式(或称为独立型模式)、上海和成都模式(或称之为 综合保险模式 ) 以及浙江模式(或称之为 “ 双低 ” 型模式 ) 的评价与分析上。 有相当部分的学者在分析和评估目前的制度模式的基础之上,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对策 和建议。纵观其各个研究,大概呈现出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独立制度说。即统一为农民工设计一套符合其流动性强、收入低、就业不稳定特 征的社会养老保 险制度。虽然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相对较多,但在具体措施和制度的实施 上主张各异。 陶志勇提出,要设计具有 “ 基本结构因年龄制宜,缴费及待遇低进低出,管理方式灵 活方便 ” 的 “ 个人账户与集体账户弹性结合 ”

26、的新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 肖思思却 认为,可以在全国推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必须要做到:一方面,由国家财政部和国家 税务总局统一发行记名式的养老保险券,其认购对象是农民工及其所在的企业或雇主;另 一方面,退休金发放标准全国统一。 王敏智提出,要建立全国统筹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基 金,应当适当降低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的 门槛,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性个人账户,农 民工养老保险待遇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个部分计发。 贾昕昕还指出,要建立一 套政策法规全国统一、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个人账户基金省级管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 度。 二是参加城保说。李迎生等学者主张农民工养老保险应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但

27、是 , 他们的制度又与现行的城保制度有一定区别,而且是分步到位的。 三是参加农保说。这只是极个别学者的观点。杨立雄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 社会保障问题,不是 “ 进城 ” ,而应是立足于 “ 回乡 ” 。因为 “ 回乡 ” 更具有操作性,即把 朱家甄:中国社会保险工作全书,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5年版,第 25页。 张丽云: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1年版,第 20页。 陶志勇: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和接续难题求解,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 4期,第 36页。 肖思思:我国将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业与保障, 2008年第 7期,第 4

28、9页。 王敏智: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相关问题的研究,知识文丛, 2010年第 8期。 贾昕昕:从现有模式看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制度障碍, 管理观察, 2009年 5月。 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浙江学刊, 2001年第 5期,第 22页。 赵栩菲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 5 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向城乡一体的社 会保障体制过渡。 另外,学者郑秉文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社保异地转移接续困难的政策建议。他认为,解 决流动就业者社保异地转移接续问题,可实行 “ 工作地缴费,分段记录;退休地发放,全 国结算 ” 的新思路。 柯菲菲、姜杰提出了

29、用实物换社保的思路,包括以土地换保障、产 品换保障、股权换保障等实物保障的特殊方式,解决农民 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困难。 对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除了上述涉及的四大方面,还有学者从构建和 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保障农民工社会保 障权等角度,对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大意义进行研究以及对国外的经验进行 研究。 1.2.4对文献的简单述评 由于城乡二元格局短时期并不能消除,学者们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观点很 多,但主要还是局限于讨论农民工外出流动的目的地归属最终是 “ 进城 ” 还是 “ 回乡 ” 的 问题。 各种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

30、模式讨论的关键点是 :最终选择将农民工养老保险归于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还是划归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问题,或者建立针对农民工特 点专门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制度模式如何取舍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对农民工最终身份 的不同定位,身份的认定又会引起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问题的争辩。 农民工养老保险一度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他们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研究方 法和结论为本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一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深层 次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与解决。本文旨在参考己有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扬州市农 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演变历史,客观介绍扬州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规定和现状, 对农

31、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进行探究分析,明确了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所需解决的问题, 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优化设计的政策建议。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 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准确把握农民工的群体特征,选择科学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并设 计好制度实现途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1.3 研究框架 本文分五章,文章写作的框架如下: 杨立雄: “ 进城 ” 还是 “ 回乡 ” ?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 2004年 第 2期,第 61页。 郑秉文:改革开放 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中国人口科学, 2008年第 5期。 柯菲菲、姜杰:等待权

32、利: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困境,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 2期。 顾永红: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 3期。 张伟兵: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的目标与思路,城市问题, 2009年第 4期。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1.4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民工群体和他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两个概念需要把握,一 个是 “ 农民工 ” ,一个是 “ 养老保险模式 ” 。把规模庞大的 “ 农民工 ” 与社会保险的核心部 分“ 养老保险 ” 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 农民工 ” ,指从农村进入城镇从

33、事非农职业,但户籍仍保留在农村的劳动人口。他 们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他们在其农民身份还没有转换的情况下又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 生产经营乃至居住生活,是中国的 “ 末代农民 ” 。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常年生活在 城市,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所孕育的产物。 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剖析,既有宏观政策模式,又包括微观内 容模式。从宏观政策模式 上看,现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主要有五种模式:一是纳入城镇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为农民工单独建立养老保险,三是把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纳入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四是综合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第五种是双低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 从微观内容模式上,农

34、民工养老保险可以从资源运转过程来细分,包括筹资模式、基 金管理和运营模式、给付模式等。可以从以上方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 式。 1.4.2研究内容 图 1-1 研究框架图 赵栩菲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 7 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框架等作一个总体介绍。第二 章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主要模式分析。 分析比较了国内现行五种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优 点和缺陷,只有了解全国各地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分析扬州市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第 三章对扬州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进行分析。第四章则讨论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优化设 计。第五章提出对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运行的对策建

35、议。 1.5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险理论、经 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原理,对于现行基本养老保险模式进行较系统地研究。 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主要以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体现历史 与现实相比较、横向与纵向相比较、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问题。 根据研究特点及内容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着重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将逻辑推演和规范研究相结合。文章大体体上是在 “ 为什么探究一怎样去探究 一如何进行探究一构建目标的实现 ” 这一内在逻辑框架之下展幵研究的。通过理论逻辑分 析和推演,遵循研究主题的内在逻辑关系辅以一定的理论研究模

36、型,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模 式发展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建议。 第二、文献研究和为了探讨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机理,本人对与该 论题有关的文献进行 搜集。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同时,去粗取精,纵横比较各家 观点。笔者发觉,对该论题的既有研究系统性和深入性不够,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同时, 为了保证分析的科学合理性,本文将结合农民工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和制度模式的案例(以 扬州市为例)来加以分析,从而更加体现出研究结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6研究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6.1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五级行政体制下的中间层地级市(扬州 ) 为例,

37、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实施的现状和问题,对农民工养老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是本文旨在通过对扬州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分析的 基础上,在总结分析全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与优化设计上有所创新。三是在理论依 据和实证分析上,真正突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专项研究,而不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笼统 概括。在目前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争论不休、各抒己见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一次农民工 养老保险模式的专题研究。 1.6.2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本人仅是扬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于基层的一线人员,在 知识结构和理论层次上还有所欠缺。另外,对各种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 执行效果如果能 够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效果则会更好。这方面可以成为笔者未来研究努力的方 向和动力。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2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主要模式分析 为了下文更好地分析扬州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