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学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433945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料学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肥料学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肥料学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料学基础知识.ppt(6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肥料学基础知识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7页第一章第一章 肥料学基础知识肥料学基础知识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料之一,要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合理施肥,培肥土壤,也就需要了解作物的营养特性及肥料方面的专门知识,因而需要学习肥料学。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7页一、肥料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一、肥料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肥料学肥料学是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施用的科学。是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施用的科学。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 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

2、和改善作物品质的 物质,都可称为物质,都可称为肥料肥料。(二)肥料学的内容(二)肥料学的内容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7页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o植物体的组成成分;o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o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影响吸收的环境条件;o介绍矿质营养学说,最小养分律等施肥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7页2、肥料部分、肥料部分 各种肥料的成分、性质;各种肥料的成分、性质;肥料肥料施入土壤中的变化、被吸收的形态;施入土壤中的变化、被吸收的形态;肥效的维持时间。肥效的维持时间。按作用把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按作用把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直接肥料直接肥料为直接营养

3、作物的肥料,如氮、磷、为直接营养作物的肥料,如氮、磷、钾化肥。钾化肥。间接肥料间接肥料为通过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为通过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 况达到营养作物目的的肥料,如石灰、石膏。况达到营养作物目的的肥料,如石灰、石膏。有机肥为二者作用都有的肥料。有机肥为二者作用都有的肥料。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7页按组成可把肥料分为三大类:铵态氮肥:NH3.H2O NH4HCO3 (NH4)2SO4 氮肥 硝态氮肥:NaNO3 Ca(NO3)2 NH4NO3 酰胺态氮肥:CO(NH2)2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 重过磷酸钙 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沉淀磷肥 化学肥料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骨

4、粉 钾肥:硫酸钾 氯化钾 微肥:ZnSO4 Na2B4O7.H2O CuSO4 FeSO4.7H2O肥料 化成: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铵 复合(混)肥:混成:各种作物专用肥 生物肥料:磷细菌肥 生物钾肥 固氮菌肥 有机肥料:人畜粪尿 厩肥 绿肥 杂肥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7页3 3、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 o根据作物的养分平衡原理,土壤的肥力水根据作物的养分平衡原理,土壤的肥力水平或其肥料的效应函数,计算预计产量平或其肥料的效应函数,计算预计产量的施肥量。的施肥量。o肥料的施用方法及有效施用技术。肥料的施用方法及有效施用技术。现在学习的是

5、第7页,共67页 基肥种肥追肥 含义播前或定植前播前或定植前施用的肥料施用的肥料播播时时或定植或定植时时施施用的肥料用的肥料生生长过长过程中施程中施用的肥料用的肥料 目的满满足作物全生足作物全生育期育期对对养分的养分的要求要求满满足作物苗期足作物苗期对对养分的要求养分的要求满满足作物各生足作物各生育期育期对对养分要养分要求求施用原则培肥土培肥土,供养供养分分易吸收易吸收 ,无毒害无毒害促生促生长长,不,不过过劲劲肥料种类有机肥有机肥为为主,主,迟迟效及不易流效及不易流失的化肥失的化肥充分腐熟的有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肥,速效化肥速效化肥化肥化肥为为主主,腐熟的有机肥腐熟的有机肥施用方法结结合深耕

6、撒施,合深耕撒施,集中施、集中施、条施、穴施条施、穴施拌种,拌种,浸种,浸种,沾秧根沾秧根,穴施穴施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条施、穴施条施、穴施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7页二、肥料学的研究方法二、肥料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总结科学施肥、积、调查研究:总结科学施肥、积肥的经验,科学解决存在的问题肥的经验,科学解决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生产指导。而进行生产指导。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7页2、试验研究、试验研究o生物试验:生物试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 培养试验:培养试验:网室、温室的砂培、水培网室、温室的砂培、水培 o化学试验:化学试验:常规分析:常规分析:土壤、肥料的土壤、肥料的N

7、 P K 化学速测:营养诊断化学速测:营养诊断o生物物理试验生物物理试验:利用利用15N、32P 等示踪肥料等示踪肥料 ,研究肥料的吸收利用规律,研究肥料的吸收利用规律#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7页第二章第二章 植物营养植物营养第一节第一节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第二节第二节 作物矿质营养的基本特点作物矿质营养的基本特点第三节第三节 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第四节第四节 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7页第二章第二章 作物营养作物营养 作物生长发育从环境中吸收营养作物生长发育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施肥是满足

8、作物营养的手段。要物质,施肥是满足作物营养的手段。要合理施肥,就要研究作物需要什么营养合理施肥,就要研究作物需要什么营养元素,作物怎样吸收这些元素以及受哪元素,作物怎样吸收这些元素以及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些环境条件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7页第一节第一节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 一、作物体内元素组成及含量一、作物体内元素组成及含量 水分水分 7595新鲜作物新鲜作物 C(1)H(3)O(2)N(4)9599 干物质干物质 (525)灰分元素灰分元素Ca K Si P S Cl Al Na Fe (15)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

9、,共67页二、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二、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自然界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能找自然界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能找到,但并非全部必需。可以用除去某一到,但并非全部必需。可以用除去某一元素的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通过作物元素的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通过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情况判断。生长和发育的情况判断。D.I.Arnon和和P.R.Stout 1939年提出了判断植物必需年提出了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三条标准: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7页1.缺少这种元素,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缺少这种元素,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生活周期。成生活周期。2.缺少这种元素,作物出现某些特定症状

10、,只缺少这种元素,作物出现某些特定症状,只有补充该元素才能恢复正常或预防。有补充该元素才能恢复正常或预防。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出直接的效果,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出直接的效果,而不是改善了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而不是改善了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 产生的间接效果。产生的间接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7页目前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目前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种(大量元素(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种,微量元素7种):种):大量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 主要吸收形态主要吸收形态 主要来源主要来源 在干物质中的含量()在干物质中的含量()C CO2 大气大气 45 H H2O 土壤水土壤水

11、 45 O CO2 O2 大气和土壤空气大气和土壤空气 6 N NH4+NO3-土壤土壤 1.5 P H2PO4-HPO42-土壤土壤 0.2 K K+土壤土壤 1.0 S SO42+土壤土壤 0.1 Ca Ca2+土壤土壤 0.5 Mg Mg2 土壤土壤 0.2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7页微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v种类种类 吸收形态吸收形态 含量含量 主要来源主要来源vCl Cl-0.01 土壤vFe Fe3 Fe2 0.01 土壤vMn Mn2+0.005 土壤vB BO33-B4O72-0.002 土壤vZn Zn2+0.002 土壤vCu Cu+Cu2+0.0006 土壤vMo Mo

12、O42-0.00001 土壤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7页 十六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不能缺少,但不一定都需要通过十六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不能缺少,但不一定都需要通过施肥补充。施肥补充。vC H O:过去认为大气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过去认为大气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在保护地施现在保护地施CO2肥肥:2NH4HCO3+H2SO4 (NH4)2SO4+2CO2+2H2OvN P K:土壤中含量少(相对),作物需要多,需施肥补充土壤中含量少(相对),作物需要多,需施肥补充,称称肥料三要素肥料三要素。vS Ca Mg:北方土壤一般够用,施磷肥时有所补充北方土壤一般够用,施磷肥时有所补充vFe Mo Cu Z

13、n B Mn Cl:一般土壤够用,但随产量提高需补充一般土壤够用,但随产量提高需补充Zn B Fe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7页三、必需元素的作用三、必需元素的作用1、构成作物活体的结构物质及生活物质、构成作物活体的结构物质及生活物质:C H O N S Ca Mg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 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脂类、叶绿素等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脂类、叶绿素等2、加速作物体内代谢、加速作物体内代谢:Zn Cu Mn Cl Mo B Fe Ca Mg K.是酶的辅基或是酶的辅基或活化基活化基 3、对作物具特殊功能的元素、对作物具特殊功能的元

14、素:K Ca Mg.调节渗透势,增强抗逆性调节渗透势,增强抗逆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7页四、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四、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w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十六种,它们含量相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十六种,它们含量相差几十到几十万倍,但它们对作物所起的作差几十到几十万倍,但它们对作物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氮不能代替磷,用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氮不能代替磷,磷不能代替钾。磷不能代替钾。w各种营养元素既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不可各种营养元素既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不可替代,又需要相互协调,有适当的配比,生替代,又需要相互协调,有适当的配比,生产上可见到单施氮肥

15、或单施磷肥的增产效果产上可见到单施氮肥或单施磷肥的增产效果不如二者配合的好。即:两种元素配合施用不如二者配合的好。即:两种元素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大于这两种养分分施的增产之和,的增产效果大于这两种养分分施的增产之和,这叫交互作用这叫交互作用(连应效应连应效应)。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7页第二节第二节 作物矿质营养的基本特点作物矿质营养的基本特点 一、不同作物的营养特点一、不同作物的营养特点1、数量:作物需、数量:作物需16种必需元素是通性;种必需元素是通性;但作物不同所要求的数量不同:但作物不同所要求的数量不同:v块根、块茎类作物如:马铃薯、甘蔗需钾多;块根、块茎类作物如:马铃薯、甘蔗需钾多

16、;v以收获叶子为主的蔬菜、茶、桑需氮多;以收获叶子为主的蔬菜、茶、桑需氮多;v豆类作物能固氮,需氮少,需磷、钾多;豆类作物能固氮,需氮少,需磷、钾多;v油菜、甜菜需硼多;油菜、甜菜需硼多;v大豆、马铃薯需钙多;大豆、马铃薯需钙多;v水稻需硅多。水稻需硅多。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7页2、比例:各种作物对不同营养的要、比例:各种作物对不同营养的要 求有一定适宜比值,如:求有一定适宜比值,如:vCa/B:甜菜甜菜100 大豆大豆500 烟草烟草1200vFe/Mn:大豆大豆1.53.5 小麦小麦2.5vK/Mg 8 烟草缺镁症烟草缺镁症vP/Zn 400 马铃薯缺锌马铃薯缺锌v作物每生产作物每生

17、产100斤籽粒需斤籽粒需N:P2O5:K2O约为约为3:1:3斤。斤。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7页3、形态:作物营养特性不同,对营、形态:作物营养特性不同,对营 养元素的形态有特殊要求养元素的形态有特殊要求 马铃薯:以马铃薯:以NH4+_N为好,马铃薯喜为好,马铃薯喜S,施氮肥应优,施氮肥应优 选选(NH4)2SO4,不宜用,不宜用NH4Cl。忌忌Cl作物:茶、烟草、柑桔、甜菜、甘薯、甘作物:茶、烟草、柑桔、甜菜、甘薯、甘 蔗、蔗、葡萄等。葡萄等。甜菜:甜菜:以以NO3-_N为好,因喜为好,因喜Na,施用氮肥优选,施用氮肥优选 硝酸钠。硝酸钠。烟草:烟草:硝酸根有利燃烧,硝酸根有利燃烧,NH

18、4+促进芳香族挥发油促进芳香族挥发油 形成形成(香味),优选(香味),优选NH4NO3。水稻:水稻:优选优选NH4Cl,因,因S形成形成H2S毒害根系,毒害根系,Cl 抑制亚硝化细菌的活性。抑制亚硝化细菌的活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7页二、作物体内矿质养分的运转与分配二、作物体内矿质养分的运转与分配 少部分根利用少部分根利用 根吸收养分根吸收养分 多数以离子、氨基酸、酰胺、多数以离子、氨基酸、酰胺、己糖磷酸脂形式进入茎中柱导管己糖磷酸脂形式进入茎中柱导管 叶肉细胞利用叶肉细胞利用 地上各部分地上各部分 少量随光合产物通过叶脉少量随光合产物通过叶脉 筛管筛管

19、叶柄叶柄 茎茎 根根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7页在上述养分循环中,优先分配于代谢旺盛,在上述养分循环中,优先分配于代谢旺盛,合成能力和长势强的生长中心。合成能力和长势强的生长中心。如:如:分蘖期增加分蘖数,拔节期增分蘖期增加分蘖数,拔节期增 加有效分蘖。加有效分蘖。营养元素不足时,新形成的生长中心会营养元素不足时,新形成的生长中心会摄取前一个生长中心的养分。摄取前一个生长中心的养分。如:如:开花期氮不足,会摄取茎叶养分,使茎开花期氮不足,会摄取茎叶养分,使茎叶早衰。叶早衰。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7页 N P K Mg:易运转,可再利:易运转,可再利 用力强,用力强,缺素症易表现在老缺素症

20、易表现在老 叶上叶上。Ca Fe Mn B:难运转,再利:难运转,再利 用力差,用力差,缺素症易表现在新缺素症易表现在新 叶上叶上。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7页三、作物营养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三、作物营养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作物营养的阶段性:作物的生育期不同,作物营养的阶段性:作物的生育期不同,所要求养分的数量和比例不完全相同。各所要求养分的数量和比例不完全相同。各生育期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就是作物营养生育期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就是作物营养的阶段性。的阶段性。两个关键时期:作物的一生中苗期吸收养两个关键时期:作物的一生中苗期吸收养分少,随生育进展,对养分吸收增加,结分少,随生育进展,对养分吸收增加,结实

21、期达高峰,以后吸收减少甚至外渗。有实期达高峰,以后吸收减少甚至外渗。有两个施肥的关键时期:两个施肥的关键时期: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7页作物营养的临界期:作物营养的临界期:作物生长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对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虽不多,但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虽不多,但很迫切,这时养分过多或过少,对作很迫切,这时养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显著的不良作用,这物的生长发育起显著的不良作用,这个时期称作物营养的临界期。个时期称作物营养的临界期。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7页NPK营养的临界期:营养的临界期:磷:磷:冬小麦:冬小麦:分蘖始期分蘖始期 玉米:玉米:三

22、叶期三叶期 棉花:棉花:23叶期叶期氮:氮:冬小麦:冬小麦:分蘖期分蘖期 玉米:玉米:幼穗分化期幼穗分化期 棉花:棉花:现蕾初期现蕾初期钾:钾:水稻水稻:分蘖期分蘖期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7页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快,吸收养分多,施用肥料作物生长快,吸收养分多,施用肥料能产生最大效能的时期。能产生最大效能的时期。氮:氮:玉米玉米:大喇叭口抽穗期:大喇叭口抽穗期 棉花:盛花期棉花:盛花期 油菜、大豆油菜、大豆:开花期开花期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7页作物营养有各自的阶段性,但作物营养有各自的阶段性,但各生育期又是连续的,前阶段各生育期又是连续的,前阶段的营养状

23、况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施肥数量和时期,所以应相的施肥数量和时期,所以应相互联系,灵活运用。互联系,灵活运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7页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一、根部对养分的吸收一、根部对养分的吸收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吸收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吸收最集中的部位在根毛区。最集中的部位在根毛区。吸收形态:吸收形态:离子态:离子态:NO3-NH4+HPO42-分子态:尿素分子态:尿素 AA 生长素生长素 CO2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7页(一)土壤养分向根表的迁移(一)土壤养分向根表的迁移 1、截获截获:植物根系与土壤中各养:植物根

24、系与土壤中各养分直接接触时获取养分的方式。分直接接触时获取养分的方式。影响元素影响元素:根系体积、养分浓度根系体积、养分浓度 因根系与土壤所占体积相比,一般只因根系与土壤所占体积相比,一般只有有14,该方式获取养分较少。,该方式获取养分较少。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7页2、扩散扩散:土壤中的养分离子从高:土壤中的养分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叫扩散。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叫扩散。影响因素:浓度差、土壤湿度、影响因素:浓度差、土壤湿度、扩散系数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单位:扩散系数单位:cm2/s10-5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7页不同养分离子的扩散系数:不同养分离子的扩散系数:养分离子养分离子 水中

25、水中 湿润土壤湿润土壤 NO3-_N 1.92 0.5 Cl-2.03 0.5 K+1.98 0.010.24 PO43-0.89 0.000010.001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67页3、质流质流:土壤中养分离子随水流:土壤中养分离子随水流动到达根表的过程叫质流。动到达根表的过程叫质流。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与离子浓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与离子浓度有关,但不成正比。度有关,但不成正比。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67页 质流、扩散和截获这三种方式是同时存在质流、扩散和截获这三种方式是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的。并相互作用的。磷以扩散为主,氮、钙、镁以质流为主;磷以扩散为主,氮、钙、镁以质流为主;铜、锰、铁

26、、锌主要是扩散;铜、锰、铁、锌主要是扩散;硼以质流和扩散各占一半;硼以质流和扩散各占一半;钼含量低时以扩散为主,含量高时以钼含量低时以扩散为主,含量高时以质流为主。质流为主。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67页(二)根部对无机态养分的吸收(二)根部对无机态养分的吸收1、被动吸收、被动吸收 特点:特点:不需能量,无选择性,顺浓不需能量,无选择性,顺浓 度梯度进行。度梯度进行。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67页(1)道南扩散)道南扩散离子通过质流、扩散、或截获进入根细胞离子通过质流、扩散、或截获进入根细胞的的自由空间自由空间(壁与膜之间,包括胞间连丝)。(壁与膜之间,包括胞间连丝)。自由空间离子不断扩散,紧

27、靠细胞膜的离自由空间离子不断扩散,紧靠细胞膜的离子以交换吸附方式吸附在细胞膜上,不易子以交换吸附方式吸附在细胞膜上,不易扩散出(扩散出(道南空间道南空间)。道南空间的养分离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阳道南空间的养分离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阳离子交换进入膜内,但必须是顺浓度差进离子交换进入膜内,但必须是顺浓度差进入。入。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6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67页 NH4+根根 CO2+H2O H+HCO3-Ca2+粘土粘土 K+K+根系与土粒间阳离子交换示意图根系与土粒间阳离子交换示意图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67页2、根部的主动吸收、根部的主动吸收 特点:消耗能量、选择吸收、逆浓特点:消

28、耗能量、选择吸收、逆浓度梯度度梯度载体学说载体学说 磷酸激酶磷酸激酶(1)载体磷酸化:载体)载体磷酸化:载体ATP 磷酸化载体磷酸化载体ADP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67页(2)结合并运转:磷酸化载体离子)结合并运转:磷酸化载体离子 磷酸化载体离子磷酸化载体离子 (3)膜内释放:磷酸化载体离子)膜内释放:磷酸化载体离子 磷酸酯酶磷酸酯酶 载体离子无机磷(载体离子无机磷(Pi)(4)ATP的再生:的再生:ADPPi 线粒体或叶绿体线粒体或叶绿体 ATP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67页 外界溶剂外界溶剂 质膜质膜 ADP I Cr 细胞质细胞质 离子离子 ATP Cr Cr Cr I I 载体运输离

29、子进入膜过程示意图载体运输离子进入膜过程示意图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67页 由于作物的选择性吸收造成由于作物的选择性吸收造成外界溶液的酸碱变化称为生外界溶液的酸碱变化称为生理酸性和生理碱性,相应的理酸性和生理碱性,相应的肥料称为生理酸性和生理碱肥料称为生理酸性和生理碱性肥料。性肥料。生理酸性和生理碱性肥料:生理酸性和生理碱性肥料: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67页(三)(三)根部对有机养分的吸收根部对有机养分的吸收植物根系不仅能吸收无机养分,也植物根系不仅能吸收无机养分,也 能吸收有机养分:能吸收有机养分:水稻幼苗直接吸收氨基酸和酰胺水稻幼苗直接吸收氨基酸和酰胺 大麦能吸收赖氨酸大麦能吸收赖氨酸

30、 玉米能吸收甘氨酸玉米能吸收甘氨酸 并不是所有的有机养分都能被根系并不是所有的有机养分都能被根系 吸收,仅是小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吸收,仅是小部分小分子有机物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67页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特点: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特点:脂溶性越强,越容易吸收(脂质脂溶性越强,越容易吸收(脂质 假说)假说)小分子有机物易透过膜,大分子小分子有机物易透过膜,大分子 有机物难透过膜(分子筛假说)有机物难透过膜(分子筛假说)有被动吸收,也有主动吸收现象有被动吸收,也有主动吸收现象 胞饮作用胞饮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67页二、叶部对养分的吸收(根外营养)二、叶部对养分的吸收(根外营养)(一)根外营养的

31、机制(一)根外营养的机制 根外营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另一种方式;根外营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另一种方式;根外营养的部位是茎叶,主要是叶;根外营养的部位是茎叶,主要是叶;叶部吸收可通过植物叶片的角质层上的裂叶部吸收可通过植物叶片的角质层上的裂缝进入;缝进入;叶背面是比较疏松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叶背面是比较疏松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孔道细胞多,吸收养分比上表皮快。大,孔道细胞多,吸收养分比上表皮快。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67页(二)根外营养特点:(二)根外营养特点:1、提高肥料利用率(无土壤中的固定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无土壤中的固定作用);2、用量少、用量少:NPK1%3,是土壤施用的,是土壤

32、施用的1/5 1/10;3、有利于作物后期和密植作物的追肥;、有利于作物后期和密植作物的追肥;4、转化快、转化快:32P肥示踪表明肥示踪表明5分钟后各器官有分钟后各器官有PO43-;5、是施肥的辅助性方法,需和主要措施配合。、是施肥的辅助性方法,需和主要措施配合。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67页(三)叶部吸收的影响因素:(三)叶部吸收的影响因素:1、养分种类:、养分种类:钾肥钾肥 KClKNO3KH2PO4 氮肥氮肥 尿素尿素硝态氮肥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铵态氮肥 硝酸钾进入体内时间硝酸钾进入体内时间 1小时小时 氯化钾进入体内时间氯化钾进入体内时间 30分钟分钟 硫酸镁进入体内时间硫酸镁进入体内时间

33、 20分钟分钟 氯化镁进入体内时间氯化镁进入体内时间 15分钟分钟 铵态氮进入体内时间铵态氮进入体内时间 2小时小时 硝态氮进入体内时间硝态氮进入体内时间 15分钟分钟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67页2、溶液的、溶液的pH值值 溶液酸性,吸收负离子多,有利溶液酸性,吸收负离子多,有利于于H2PO4-、SO42-、BO33-、NO3-吸收。吸收。溶液碱性,吸收阳离子多,有溶液碱性,吸收阳离子多,有利于利于K+、Ca2+、Mg2+、Zn2+吸吸收。收。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67页 3、溶液与叶面接触时间、溶液与叶面接触时间 时间少,吸收不完全,无风傍时间少,吸收不完全,无风傍晚好,遇雨重喷,营养液

34、加湿润晚好,遇雨重喷,营养液加湿润剂。剂。4、叶子部位、叶子部位 叶背面有气孔,易吸收;叶叶背面有气孔,易吸收;叶正面液体易存留,注意喷施。正面液体易存留,注意喷施。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67页5、作物种类、作物种类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叶片大,角质层薄,有利吸收叶片大,角质层薄,有利吸收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稻、麦、谷子等作物叶片小、厚、稻、麦、谷子等作物叶片小、厚、加大喷施浓度加大喷施浓度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67页第四节第四节 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一、温度一、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养分吸收随温度增加而在一定范围内,养分吸收随温度增加而加快,温度过高,酶

35、变性失活。加快,温度过高,酶变性失活。温度影响:温度影响:ATP生成量;生成量;养分移动速度;养分移动速度;根系酶活性。根系酶活性。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67页 低温时,阴离子吸收的影响比阳离子明低温时,阴离子吸收的影响比阳离子明显,如显,如:NO3-NH4+,这可能与阴离子主这可能与阴离子主要是主动吸收有关,因要是主动吸收有关,因ATP少。少。越冬作物施水溶性磷,与温度低、磷扩散越冬作物施水溶性磷,与温度低、磷扩散系数小、以阴离子吸收有关。系数小、以阴离子吸收有关。影响顺序:影响顺序:PO33-NH4+K+SO42-Mg2+Cl-Ca2+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67页二、通气二、通气大气地

36、面含氧量大气地面含氧量20.34,土壤空气,土壤空气含氧量含氧量1020,正常情况下够用,正常情况下够用,但如果含水过多、通气不畅,造成氧但如果含水过多、通气不畅,造成氧气下降。气下降。棉花在棉花在O2小于小于3、玉米小于、玉米小于6生生长受影响。长受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67页通气影响吸收的原因:通气影响吸收的原因:1、根系的有氧呼吸;、根系的有氧呼吸;2、土壤的、土壤的Eh;3、养分的形态及转化;、养分的形态及转化;4、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深翻整地、中耕松土、形成良好结构等都深翻整地、中耕松土、形成良好结构等都有利于通气,促进吸收。有利于通气,促进吸收。现在学习的是第59

37、页,共67页三、酸碱反应三、酸碱反应影响吸收形态:影响吸收形态:COOH COOH H+R 利于吸收阴离子利于吸收阴离子 R NH3+NH2 OH-COO-H2O R 利于吸收阳离子利于吸收阳离子 NH2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67页 影响养分形态:影响养分形态:各种养分在中性时有效性高各种养分在中性时有效性高 影响养分外渗:影响养分外渗:玉米外根在玉米外根在pH5.5时,外渗钾达时,外渗钾达40 ,因膜的稳定受了影响,因膜的稳定受了影响 O CH2 COO-Ca2+O-P O CH2 O HC O COR2 CH2 O COR1 蛋白质与磷脂通过钙桥形式连接,蛋白质与磷脂通过钙桥形式连接,p

38、H值低时,值低时,H+代代Ca2,透性增加。,透性增加。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67页四、土壤水分四、土壤水分 各种养分溶解在水中方可吸收,土各种养分溶解在水中方可吸收,土 壤水分太多,造成通气不畅。壤水分太多,造成通气不畅。田间持水量的田间持水量的7080有利于吸有利于吸 收。收。水分影响:水分影响:养分溶解;养分溶解;养分扩散;养分扩散;土壤通气。土壤通气。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67页五、养分状况五、养分状况 1、养分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养分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养分吸收增加,过多烧伤根系度增加养分吸收增加,过多烧伤根系(生理干旱)。(生理干旱)。2、离子间的关系、

39、离子间的关系 (1)对抗()对抗(拮抗拮抗、颉颃)作用:颉颃)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能降低另一种离子的吸一种离子的存在能降低另一种离子的吸收。收。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67页 对抗的原因:对抗的原因:(1)载体:离子竞争载体同一)载体:离子竞争载体同一 位置位置 (2)离子性质:电性平衡)离子性质:电性平衡 (3)Ca使膜孔性变小,限制使膜孔性变小,限制 Mg、促进、促进K的吸收。的吸收。Mg抗抗Ca、Na+的吸收,的吸收,NO3-、PO43-、SO42-之间对抗,之间对抗,P Zn 对抗。对抗。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67页(2)协助作用:协助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能增加另一种离子一种离子的存在能增加另一种离子 的吸收。的吸收。阴离子促进阳离子吸收,阴离子促进阳离子吸收,N P K之之 间相互促进。间相互促进。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67页 维茨效应:维茨效应:溶液中溶液中Ca2Mg2Al3等二价、三价离等二价、三价离 子,特别是子,特别是Ca2能促进能促进K、Rb以及以及 Br的吸收。的吸收。根内根内Ca2并无此促进作用。并无此促进作用。Ca2是通过影响质膜,并非影响代谢而是通过影响质膜,并非影响代谢而 起作用的。起作用的。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67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67页,共6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