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433601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第1页,此课件共44页哦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中国环境保护现状中国环境保护现状n我国的水源水质情况我国的水源水质情况n我国自来水厂现有工艺的欠缺我国自来水厂现有工艺的欠缺n水厂工艺改造的技术水厂工艺改造的技术n深度处理的发展趋势深度处理的发展趋势第2页,此课件共44页哦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中国环境保护现状n政府一贯重视n经济发展很快,污染程度严重n环保工作滞后 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排放水质标准 CODcr50mg/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水体 CODcr40mg/L 农村面污染:养殖业、化肥、农药 突发污染事故频发期n水体污染严重第3页,此课件共44页哦n松花江水体松花江水体

2、污染染第4页,此课件共44页哦n无无锡太湖水体太湖水体污染染第5页,此课件共44页哦 水水环境生境生态修复必修复必须付出代价付出代价n日本 琵琶湖 用了25年 耗费1000亿元(人民币)(1/5太湖水体)n英国 泰晤士河 用了50年 耗费3000亿元(人民币)n欧洲 莱茵河 用了50-70年 耗费10000亿元(人民币)(沿河各国)n中国 淮河、黄河、海河 第6页,此课件共44页哦n发展污染 是一对矛盾,发展快,污染大n我国还要发展,还会污染,环保形势严峻n大的水体生态修复没有30-50年是不会生效的第7页,此课件共44页哦 我国水源水质情况我国水源水质情况n工业污染:基本治理,但排放水质标准

3、低,尚待提高n农业污染:量大面广,处理难度大,有待时日n城市生活污染:污水处理厂发展很快,但管道不配套。2012年6月止,全国市县城镇污水厂3243座,日处理能力达1.39亿立方米(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第8页,此课件共44页哦n1、无机离子无机离子污染染 汞水俣病 镉痛痛病 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加强厂内处理,就可缓解第9页,此课件共44页哦2、有机物有机物污染染 合成有机物既造福人合成有机物既造福人类,也,也祸害人害人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长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内分泌干扰物(EDCs)类似于激素与生物体本身的激素争夺受体,影 响内分泌系统,长

4、期作用导致野生动物减少甚至灭绝。第10页,此课件共44页哦2、有机物有机物污染染 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PPCPs)可溶于水,但很难被降解和转化。对水生生物产生生 物毒性。地表水、地下水体都检出 污水处理厂排水与饮用水中皆有检出 传统工艺风险大,深度处理工艺基本清除第11页,此课件共44页哦3 3、微生物、微生物污染染n 新的细菌、病毒的产生,在恶化的环境下会变异。n 微生物污染仍然是第一位要控制的。第12页,此课件共44页哦我国自来水厂现有工艺的欠缺我国自来水厂现有工艺的欠缺n我国现有的自来水厂95%以上仍然采用的是常规工艺(百年老店):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老三套,主要是应对浊度、细菌、病毒的(可

5、以去除悬浮物与胶体)。n对于百年后的水源中出现的溶解性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大量的氨氮、臭味物质就无能为力了。n常规工艺只能去除30%左右的CODMn。第13页,此课件共44页哦给水深度处理传统工艺的不足n砂子砂子为滤料的过滤技术,可以保证去除5m的颗粒,但不能保证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 在水处理中在水处理中“混凝混凝沉淀沉淀过滤过滤”约可去除约可去除CODMn20-30%。第14页,此课件共44页哦给水深度处理传统工艺的不足超滤超滤:可截留分子量分子量10万以上的颗粒万以上的颗粒,可去除藻类藻类(1m)、细菌细菌、病毒病毒(0.011m),保证出厂水的微生物安全。在截留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同时,也能

6、去除少部分小分子有机污染物。n在水处理中,在水处理中,超滤可去除超滤可去除10%CODMn,但,但理论上截留不了小于理论上截留不了小于1万分子量(相当粒径万分子量(相当粒径5nm)的有机物)的有机物。第15页,此课件共44页哦水中污染物的分子量与分子尺寸第16页,此课件共44页哦给水水源中的主要污染物n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已经严重影响给水水源,主要污染物是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杀虫剂、除草剂、塑化剂、药与个人防护用品等)。n根据陶氏公司的资料与蒋仁甫研究员的整理,水中污染物的分子量大都在10000Da以下,尺寸小于小于50,即5nm,要去除这些有机污染物,就要具有去除小具有去除小于于5nm的技术的

7、技术。第17页,此课件共44页哦我国地表水源中有机污染物分子量分析 我国地表水水源中形成我国地表水水源中形成TOC(总有机碳)的污染物(总有机碳)的污染物分分子量大都在子量大都在5000以下!以下!第18页,此课件共44页哦给水深度处理传统工艺的不足综合以上图表,针对当前水源水中主要污染物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尺寸在5nm),传统工工艺是无能无能为力力的;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技术是是氧化、吸氧化、吸附、膜附、膜滤(纳滤与反渗透)与反渗透)技术。第19页,此课件共44页哦水厂工艺改造的技术水厂工艺改造的技术n在水源水质不断恶化的条件下,要使自来水达到新的水质标准要求,必须将常规工艺改造成将常规工艺改

8、造成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增加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臭味与氨氮的能力:水厂工艺的改造首先应是强化常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不用增加构筑物;在强化常规处理还不能达到要求时,可增设其他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技术。第20页,此课件共44页哦深度处理技术分为以下几类n投加氧化剂n活性炭吸附n生物预处理n臭氧-生物炭n膜技术第21页,此课件共44页哦投加氧化剂n加氯或投加高锰酸钾、臭氧、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氧化剂取代氯,使氯的消毒副产物减少,可以改善水的混凝条件,将粘附在胶体表面的有机物氧化,使胶体容易凝聚下沉。第22页,此课件共44页哦活性炭吸附n以往采用的活性炭以微孔占绝大多数,属于气相炭,而水处理用炭要吸

9、附水中一定分子量的有机污染物,就要求炭的次微孔发达,平均孔径1.2nm3.2nm。n原有的活性炭炭源只选择一种煤,因此它的孔径分布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应选择不同孔径的煤作炭源,混合、磨粉、压块成型、进炉炭化、活化,然后再破碎筛分,此类炭称为压块破碎炭,它具有合理的孔径(大孔、中孔、微孔)分布,将能高效地吸附水中污染物。第23页,此课件共44页哦活性炭吸附n按蒋仁甫研究员研究结果,建议最能有效去污染物的活性炭孔径(活性炭孔径(D)与污染物粒径()与污染物粒径(d)之比之比 D/d=36,n以去除5nm的污染物的 6 倍计,则炭孔径需炭孔径需30nm为宜为宜。第24页,此课件共44页哦 活性炭孔隙功

10、能图n从图可见,活性炭的从图可见,活性炭的中孔(中孔(2nm-50nm)最适宜最适宜吸附有机污染物。吸附有机污染物。第25页,此课件共44页哦活性炭吸附n我们实验结果活性炭对我们实验结果活性炭对分子量分子量10003000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n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可作为去除有机污染物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把关技把关技术。术。第26页,此课件共44页哦生物预处理n如原水中氨氮高,则采用生物预处理去除。n水中氨氮可在混凝沉淀过程中去除20%左右,在砂滤池中去除3050%(不预加氯时),在生物炭池中去除3050%,最后加氯过程还可部分去除。n一般情况下,如有臭氧生物炭技术,即使氨氮

11、23mg/L时,也可不设生物预处理。第27页,此课件共44页哦臭氧-生物炭n臭氧的作用臭氧的作用n投加臭氧的问题投加臭氧的问题n生物炭的作用生物炭的作用n生物炭的问题生物炭的问题n臭氧臭氧-生物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生物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第28页,此课件共44页哦臭氧的作用臭氧的作用n能将较大分子有机物降解到较小分子较大分子有机物降解到较小分子,更易被后续活性炭吸附,还可将小分子有机物直接降解至H2O与CO2;n可使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难生物降解有机物(NBDOC)转化为易生物)转化为易生物降解有机物(降解有机物(BDOC),),便于活性炭上生物膜进一步降解;n可充氧,使炭池水中溶解氧(溶解氧(

12、DO)达过饱和)达过饱和状态(达12mg/L),给炭表面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充分发挥生物降解作用;n宏观上,可以加强脱色脱色、脱臭脱臭、杀菌杀菌等作用。第29页,此课件共44页哦投加臭氧的问题投加臭氧的问题n产生某些有毒有害副产物,如溴酸盐、甲醛;n氧化有机氮成无机氮,氨氮会增高;n氧化后小分子有机物增加,使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增加。如臭氧单独使用,则会增加管网水生物不稳定性。第30页,此课件共44页哦生物炭的作用生物炭的作用n活性炭活性炭不仅具有物理吸附功能,由于臭氧的作用,炭表面的微生物生长迅速,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对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起生物降解作用,因此,称为生物炭生物炭。n物理

13、吸附物理吸附与生物降解生物降解两种作用的相加,可以延长活性炭的工延长活性炭的工作周期,减少再生次数,降低运转费用作周期,减少再生次数,降低运转费用。n实践证明 臭氧臭氧生物炭生物炭中的活性炭可运转可运转34年,长期去除CODMn2025%;第31页,此课件共44页哦生物炭的问题生物炭的问题n由于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的容量有限制吸附污染物的容量有限制,去除有机污染物效果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到一定时限,需及时再生;n活性炭如单独使用,其工作周期约0.5年1年,就需再生,再生活性炭的费用约是新活性炭的1/3。n由于炭粒径较大,且有微生物膜微生物膜生长在炭表面,炭池出水中携带微生物。n炭上的微生物

14、因冬季水温低冬季水温低而生物作用下降,去除有机物效率会有所降低。第32页,此课件共44页哦臭氧臭氧-生物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生物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n溴酸盐的控制溴酸盐的控制:原水中Br-浓度过高(100g/L)时投加臭氧会引起出水中消毒副产物溴酸盐(BrO3-)超标(10g/L)。控制BrO3-的产生有多种方法,如:减少臭氧投加量;调低pH;投加氨氮、FeSO4、投碱、投加H2O2等。第33页,此课件共44页哦臭氧臭氧-生物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生物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n微生物泄漏的控制微生物泄漏的控制 可采用如下办法:n 滤池、炭池加盖,防止摇蚊下卵,防止日光照射、水蚤生长。n将滤池置于炭池

15、后,炭池出水可加助滤剂、消毒剂,滤池滤料采用细滤料(d=0.51.2mm)截留微生物。n适当增加炭池反冲洗次数。n生物炭池出水处设不锈钢网(200目)截留微生物。n如有一定泄漏,也可改成紫外线紫外线与氯联用消毒,紫外线能有效杀灭两虫与细菌、病毒,氯可维持管网的消毒剂余量。第34页,此课件共44页哦膜技术n微滤(孔径约0.1m)和超滤(孔径约0.01m,可截留分子量5万100万)在给水厂可取代砂滤。n超滤可去除细菌、病毒等颗粒污染物,但对溶解性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和臭味物质不能去除,可去除CODMn约10%(主要去除1万以上万以上分子量)。第35页,此课件共44页哦膜技术n超滤的优点超滤的优点浊度可

16、降至0.1NTU(低温低浊水适宜),可去除两虫、细菌和病毒,保证管网水的生物安全性;不加任何化学药剂,纯物理作用;只需维持管网水的沿途消毒,消毒剂量可降低。第36页,此课件共44页哦膜技术n纳滤纳滤可去除大于300分子量、反渗透反渗透可去除大于200分子量的有机物,所以基本上有机物的污染都能去除。n但,纳滤、反渗透膜价贵膜价贵、使用年限短使用年限短(约3年)、运转要求高、使用压力高、浓缩水处置难等原因,暂时尚不适用。第37页,此课件共44页哦深度处理的发展趋势深度处理的发展趋势n地表水深度处理发展趋势n地下水深度处理发展趋势第38页,此课件共44页哦地表水深度处理发展趋势n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

17、况分析,针对水源受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应采用:n活性炭作为把关技术;n臭氧-生物炭可作为主导推广技术,必要时,可设紫外消毒。n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可将砂滤改成超滤,或在臭氧-生物炭后增设超滤以保管网水生物安全。第39页,此课件共44页哦地表水深度处理发展趋势n如果原水氨氮高,有机污染高氨氮高,有机污染高,可考虑采用嘉兴贯泾港二期的工艺:原水混凝沉淀生物滤池生物滤池臭氧臭氧-生物炭生物炭砂滤消毒出水 该工艺中去除氨氮采用生物预处理,但置于沉淀池后,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沉淀池的作用,不致“越俎代庖”,只需去除有机物与氨氮;砂滤放在最后,可以截留生物炭池泄露的微生物。第40页,此课件共44页哦地表水深

18、度处理发展趋势n具有经济条件的城市,则可考虑北京郭公庄水厂北京郭公庄水厂的工艺 原水原水混凝沉淀混凝沉淀臭氧臭氧-生物炭生物炭超滤超滤紫外紫外出水出水u其中,臭氧臭氧-生物炭生物炭:投资约350元/m3/d,运行费用小于0.2元/m3;超滤超滤:投资约350元/m3/d,运行费用小于0.15元/m3;紫外紫外:投资约30元/m3/d,运行费用约0.03元/m3。第41页,此课件共44页哦地表水深度处理发展趋势n国外深度处理发展情况:国外深度处理发展情况:n高级氧化荷兰阿姆斯特丹PWN水厂工艺n膜滤(纳滤)法国Mery-sur-ise水厂第42页,此课件共44页哦高级氧化荷兰阿姆斯特丹PWN水厂工艺n工艺流程:湖水湖水混凝混凝上向流过滤上向流过滤UV/HUV/H2 2O O2 2活性炭滤池活性炭滤池活性炭滤池活性炭滤池出水出水UV:0.9KWH/m3,H2O2投加量:4mg/L。采用了“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使农药去除率大于80%;减少消毒副产物,整个系统运行良好,全面提高了水质。第43页,此课件共44页哦膜滤(纳滤)法国Mery-sur-ise水厂第44页,此课件共44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