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精选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433012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精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精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精选PPT.ppt(1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感染与抗感染免疫1第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微生物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的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第一节第一节 感感 染(染(infection)第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微生物能引起疾病的能力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ity)。(质)微生物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量)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 表示(LD50/ID50),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特定的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实验动物发生半数死亡或半数感染所需的最小的病原体数或毒素量。第3页,讲稿共1

2、20张,创作于星期日4一、细一、细 菌菌 性性 感感 染染 致病菌致病菌 或病原菌或病原菌 pathogen 非致病菌非致病菌 nonpathogen 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 conditional bacteria 正常菌群正常菌群 normal flora第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定义: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当在某定义: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第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引起机会感染常见的条件或因素:引起机会感染常见的条件或因素:寄居部位的改变寄居部位的

3、改变 change of conolizing site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 decline of immune function 菌群失调菌群失调 dysbacteriosis 第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 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寄居在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寄居在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界相通的腔道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物群体。这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这些微生物通称为正常菌群体无害,这些微生物通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第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第8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9正

4、常菌群在微生态平衡中的生理学意义:正常菌群在微生态平衡中的生理学意义:生物拮抗生物拮抗-作屏障作屏障营养作用营养作用-产营养产营养免疫作用免疫作用-有免疫有免疫抗衰老、抗肿瘤作用抗衰老、抗肿瘤作用-除废物除废物第9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0菌群失调 正常菌群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为正常菌群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为菌群菌群失调失调。如果引起宿主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损伤导致出现如果引起宿主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损伤导致出现症状,则称为症状,则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菌群失调时常

5、导致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菌群失调时常导致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第10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1 (一)细菌的致病机制(一)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的毒力细菌的毒力 virulence of bacteria 细菌入侵或生长繁殖的数量细菌入侵或生长繁殖的数量 amount of bacteria in growth and propergation 细菌入侵的门户细菌入侵的门户 gate of infection 第1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2 荚膜、微荚膜、荚膜、微荚膜、侵袭力侵袭力 粘附素粘附素 invasiveness 侵袭性物质侵袭性物质 外毒

6、素外毒素 毒毒 素素 toxin 内毒素内毒素毒力因子的组成毒力因子的组成:第1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3(一)侵袭力(一)侵袭力 invasiveness定义:病原菌突破机体的某些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结构 黏附素、荚膜及微荚膜 侵袭性物质 侵袭性酶、侵袭素第13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41、黏附素、黏附素 adhesin 菌毛黏附素:细菌通过菌毛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菌菌毛黏附素:细菌通过菌毛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菌毛受体结合,毛受体结合,从而吸附至宿主靶细胞并定植。主从而吸附至宿主靶细胞并定植。主要存在于革兰阴性菌

7、,如大肠埃希菌的定植因子要存在于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的定植因子抗原抗原(conolization factor antigen ,CAF-)、淋病奈瑟菌菌毛等。淋病奈瑟菌菌毛等。非菌毛黏附素:多存在于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菌非菌毛黏附素:多存在于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菌的的LTA、A群链球菌的群链球菌的LTA-M蛋白复合蛋白复合 物等。物等。第1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5第1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6第1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72.2.荚膜和微荚膜荚膜和微荚膜 capsule and microcapsule荚膜和微荚膜均具有抗吞噬、抗有害物质的杀荚膜和微荚膜

8、均具有抗吞噬、抗有害物质的杀伤和黏附作用,从而增强细菌的侵袭力。伤和黏附作用,从而增强细菌的侵袭力。例如炭疽杆菌、肺炎链球菌荚膜;例如炭疽杆菌、肺炎链球菌荚膜;A群链球菌的群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沙门菌的蛋白、伤寒沙门菌的Vi 抗原、大抗原、大肠埃希菌的肠埃希菌的K抗原等都是构成微荚膜的组分。抗原等都是构成微荚膜的组分。第1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8大肠杆菌类荚膜大肠杆菌类荚膜肺炎球菌荚膜第18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193、侵袭性酶类及侵袭素 invasive enzymes and invasin 酶:酶:葡萄球菌凝固酶葡萄球菌凝固酶 staphylococcal coa

9、gulase、A群链球菌透明质酸酶群链球菌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激酶、DNA酶酶 等。等。侵袭素:侵袭素:在肠道杆菌中发现,如伤寒沙门菌、痢疾志在肠道杆菌中发现,如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贺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可通过存在于菌细胞表面的可通过存在于菌细胞表面的侵袭素入侵肠上皮细胞,并进一步扩散。侵袭素由侵袭素入侵肠上皮细胞,并进一步扩散。侵袭素由inv 基因编码产生。基因编码产生。第19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0(二)毒素(二)毒素 toxin 外毒素外毒素 exotoxin 内毒素内毒素 endotoxin第20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11、外、外 毒毒

10、素素(1)来源)来源:主要为主要为G+菌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萄球菌、链球菌等次要为次要为G-菌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多数外毒素由细菌多数外毒素由细菌分泌到细胞外分泌到细胞外少数细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外毒素由细胞破解后才少数细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外毒素由细胞破解后才释放到细胞外。释放到细胞外。第2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2大多数外毒素是大多数外毒素是蛋白质蛋白质结构:结构:A-BA-B模式或单链毒素模式或单链毒素 A A亚单位:决定

11、毒素的毒性效应。亚单位: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B B亚单位:与靶细胞结合。亚单位:与靶细胞结合。二者单独对机体或组织细胞无致病作用,因二者单独对机体或组织细胞无致病作用,因此毒素结构的此毒素结构的完整性完整性是致病的必备条件。是致病的必备条件。(2 2)特点:)特点:第2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3ETEC不耐热肠毒素霍乱肠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A:活性亚单位B:结合亚单位 可提纯制疫苗分子结构:A-B模式第23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4 肉毒毒素最强肉毒毒素最强-神经毒素神经毒素 1mg能杀死能杀死2亿只小鼠,毒性比亿只小鼠,毒性比KCN大大1万倍。引起万倍。引起肌肉松

12、弛性麻痹肌肉松弛性麻痹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神经毒素神经毒素 阻断上下神经元之间正常抑制性冲动传递,导致骨骼肌阻断上下神经元之间正常抑制性冲动传递,导致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强直性痉挛。毒性作用强,并对组织有一定选择性毒性作用强,并对组织有一定选择性第2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5 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 60 20分钟分钟 葡萄球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 100 30分钟分钟对理化因素不稳定,多数不耐热:对理化因素不稳定,多数不耐热:第2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6 人工方法(人工方法(0.4%0.4%甲醛)处理脱毒,保留甲醛)处理脱毒,保留抗原性成抗原性成类毒素

13、类毒素。注入机体后,可刺激。注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机体产生抗毒素,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如如TATTAT抗原性强,可脱毒制成类毒素抗原性强,可脱毒制成类毒素第2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7外毒素种类繁多外毒素种类繁多神经毒素神经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细胞毒细胞毒素:引起细胞变性、坏死素:引起细胞变性、坏死 白喉毒素、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白喉毒素、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A A群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群链球菌致热外毒素肠肠毒素:肠上皮粘膜

14、细胞分泌增加、引起腹泻毒素:肠上皮粘膜细胞分泌增加、引起腹泻 霍乱肠毒素、霍乱肠毒素、ETECETEC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毒素第2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82、内毒素、内毒素 endotoxin定义:定义: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组分,只)组分,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后才释放出来。有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后才释放出来。特性:特性:l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l化学组分是脂多糖(化学组分是脂多糖(LPS)l毒性作用较弱,无选择性,无组织特异

15、性。毒性作用较弱,无选择性,无组织特异性。l抗原性弱,不能人工处理为类毒素。抗原性弱,不能人工处理为类毒素。第28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29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发热反应:IL-1 内毒素内毒素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 IL-6Exogenous TNF-pyrogen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单核巨噬细胞第29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0 l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反应:中性粒细胞先急剧减少,后显著增加。(伤。(伤寒沙门菌例外)寒沙门菌例外)l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以高热、低血

16、压和微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l小剂量内毒素有免疫调节作用:小剂量内毒素有免疫调节作用:激活巨噬细胞产生多种细激活巨噬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胞因子和B细胞产生多克隆抗体,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细胞产生多克隆抗体,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第30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1区别要点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 来 源G+菌与部分G菌G菌 存在部位从活菌分泌出,少数细菌崩解后释出细胞壁组分,细菌崩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热不稳定 60-70 10mim破坏热稳定 160 2-4h破坏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

17、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WBC反应、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免疫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第3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2细菌入侵的数量细菌入侵的部位第3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3(二)细菌感染的来源与传播方式1、细菌感染的来源外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来自病人、带菌者及患病或带菌动物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来自正常菌群或潜伏感染的病原菌第33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42、细菌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

18、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虫媒、血液、性传播、接触传播及多途径传播。第3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5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宿主体和致病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根据两者力量对比,感染类型可分为不感染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和和带菌带菌状态状态。(三)细菌感染的类型(三)细菌感染的类型第3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61 1、不感染、不感染入侵的病原菌毒力很弱或数量很少,或入侵部位不适宜,或宿主免疫力较强,病原菌迅速被机体消灭,不发生感染。第3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7侵入的病菌数量少,毒力

19、较弱,机体的免疫防御较强,感染后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临床症状,又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特点:可向体外排出致病菌成为重要传染源,获得特异性免疫力,2 2、隐性感染(、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inapparent infection)第3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83、潜伏感染、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latent infection)机体与致病菌处于暂时平衡状态,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的致病菌则大量生长繁殖,导致疾病复发。

20、结核分枝杆菌。第38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394 4、显性感染、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apparent infection)致病菌感染宿主体后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局部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第39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0临床常见的全身性感染有:临床常见的全身性感染有:菌血症菌血症 bacteremia 败血症败血症 septicemia 毒血症毒血症 toxemia脓毒血症脓毒血症 pyemia 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第40页,讲稿

21、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1菌血症(菌血症(bacteremia)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病。例如伤寒早期。例如伤寒早期。第4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2毒血症毒血症(toxemia):致致病病菌菌侵侵入入宿宿主主体体后后,只只在在机机体体局局部部生生长长繁繁殖殖,病病菌菌不不进进入入血血循循环环,但但其其产产生生的的外外毒毒素素入入血血。外外毒毒素素经经血血到到达达易易感感的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

22、性症状。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例如白喉、破伤风等。第4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3革革兰兰阴阴性性菌菌侵侵入入血血流流,并并在在其其中中大大量量繁繁殖殖、崩崩解解后后释释放放出出大大量量内内毒毒素素;也也可可由由病病灶灶内内大大量量革革兰兰阴阴性性菌菌死死亡亡、释释放放的的内内毒毒素素入入血血所致。所致。如小儿中毒性菌痢。如小儿中毒性菌痢。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第43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4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致病菌侵入血流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产生毒性

23、产物,引起,引起全身性中毒全身性中毒症状。症状。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第4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5脓毒血症(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病菌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第4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65 5、带菌状态、带菌状态 致病菌在隐性感染或

24、显性感染后并未消失,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并不断向体外排菌,成为重要传染源。健康带菌者 恢复期带菌者伤寒玛丽伤寒玛丽第4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7二、病二、病 毒毒 性性 感感 染染第4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8(一)病毒的致病机制(一)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第48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49一一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n杀细胞效应杀细胞效应:多见于无包膜病毒多见于无包膜病毒 n稳定状态感染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有包膜病毒多见于有包膜病毒 n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n基因整合

25、与细胞转化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n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形成)形成第49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01、杀细胞效应、杀细胞效应(cytocidal effect)是是病病毒毒在在宿宿主主细细胞胞内内复复制制成成熟熟后后,在在很很短短时时间间内内一一次次释释放放大大量量子子代代病病毒毒,细细胞胞被被裂裂解解而而死死亡亡。主主要要见见于于无无包包膜膜,杀杀伤伤性性强强的的病病毒毒,如如脊脊髓髓灰灰质质炎炎病毒、腺病毒;常导致细胞病变效应(病毒、腺病毒;常导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第50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1病变细胞病变细胞 (CPE)正常细胞正常细胞细细胞胞培

26、培养养第5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22、稳定状态感染、稳定状态感染:是是有包膜的病毒有包膜的病毒的主要感染机制的主要感染机制 出出芽芽方方式式释释放放子子代代病病毒毒,因因其其过过程程相相对对缓缓慢慢,所所致致病病变变相相对对较较轻轻,细细胞胞在在短短时时内内并并不不立立即即被被溶溶解解与与死死亡亡;例例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但最终不免死亡。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但最终不免死亡。(1 1)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如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形成多核巨细胞,如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有利于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有利于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2 2)细胞表面出现)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

27、因编码的抗原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第5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3 RSV 细细 胞胞 融融 合合第53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43 3、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inclusion)形成)形成 (1 1)定义定义: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胞浆胞浆或或胞核内胞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圆形、椭圆型或不规则形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圆形、椭圆型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结构,称为的斑块结构,称为包涵体包涵体。(2 2)本质)本质:病毒颗粒聚集体、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病毒颗粒聚集体、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病毒感染

28、引起的细胞反应物。(3 3)意义)意义:包涵体特征(大小、形态、嗜性等)各异,:包涵体特征(大小、形态、嗜性等)各异,故可作为故可作为诊断依据诊断依据。如狂犬病病毒如狂犬病病毒 内基小体内基小体(Negri bodyNegri body)第5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5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的典型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的典型“猫头鹰眼猫头鹰眼”样核内包涵体样核内包涵体第5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64、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是由由宿宿主主细细胞胞基基因因所所指指令令发发生生的的一一种种生生物物学学过过程程例例如如人人类类免免疫疫缺缺陷陷病病毒毒,腺腺病病毒

29、毒感感染染细细胞胞后后或或直直接接由由感感染染病病毒毒本本身身,或或由由病病毒毒编编码码蛋蛋白白间间接接地地作作为为诱诱导导因因子子可可引引发发细细胞胞凋亡。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某些某些DNA 病毒病毒和和反转录病毒反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因在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整合于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这种整合可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这种整合可导致导致细胞转化,增细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第5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7(1)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病理反应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病毒(如疱疹病毒、

30、IFV等)细胞表面出现新Ag与特异性Ab结合激活补体引起细胞破坏。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病毒衣壳蛋白或包膜Ag产生相应的AbAg-Ab复合物可沉积在肾毛细血管基底膜、关节滑膜、肺部等激活补体后造成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关节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第5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8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一方面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IV型超敏型超敏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如麻疹后脑炎,如麻疹后脑炎,HBV感染出现的肝细胞坏死和炎感染出现

31、的肝细胞坏死和炎 症等通过特异性细胞毒症等通过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细胞(CTL)识别新型)识别新型 细胞表面膜抗原后引起细胞表面膜抗原后引起IV型超敏所致。型超敏所致。第58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59a.有些病毒因其蛋白质与宿主细胞的蛋白间有有些病毒因其蛋白质与宿主细胞的蛋白间有共同的抗共同的抗 原性原性(如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与脑组织间如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与脑组织间),可,可 通过细胞免疫造成自身免疫应答,引起脑炎等。通过细胞免疫造成自身免疫应答,引起脑炎等。b.还有些病毒如还有些病毒如HBV感染肝细胞后使感染肝细胞后使隐蔽的抗原隐蔽的抗原暴露引暴露引 起特异性细胞免疫起特异

32、性细胞免疫自身免疫损伤。自身免疫损伤。c、自身抗原异物化自身抗原异物化 病毒感染使细胞表面抗原成分改病毒感染使细胞表面抗原成分改 变,通过免疫应答导致损变,通过免疫应答导致损 伤。伤。(2)免疫应答紊乱:免疫应答紊乱: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第59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0(3 3)病毒感染致)病毒感染致免疫抑制和免疫细胞损伤免疫抑制和免疫细胞损伤 如:麻疹患儿结核菌素试验转阴 HIV侵犯CD4+的T细胞引起T细胞的大量破坏和死亡免疫功能受损,即受感者形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状态 其它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第60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1(二)(二)病毒的传播方式与途径病毒的传播方

33、式与途径水平传播水平传播: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垂直传播垂直传播:亲代到子代之间的传播亲代到子代之间的传播第6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21、水水平平传传播播:病病毒毒在在人人群群不不同同个个体体间间的的传传播播。可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以是动物传给人。以是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以是动物传给人。病病毒毒主主要要通通过过皮皮肤肤、粘粘膜膜(呼呼吸吸道道、消消化化道道或或泌泌尿尿生生殖殖道道)、在在特特定定条条件件下下可可通通过过医医源源性性传传播播(如如输输血血、机机械械损损伤、拔牙、注射等伤、拔牙、注射等)而感染机体。而感染机体。第6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

34、632、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通过是通过胎盘胎盘或或产道产道病毒由亲代传播病毒由亲代传播 给子代的方式称为给子代的方式称为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或围生期传或围生期传 播。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有:播。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有:(1)通过胎盘通过胎盘:有十多种病毒,主要是有十多种病毒,主要是 HBV、CMV、HIV,引起先天性感染。,引起先天性感染。先天性感染:先天性感染:是指妊娠时病毒通过是指妊娠时病毒通过胎盘侵袭胎盘侵袭胎儿胎儿 以及经以及经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的基因遗传的感染。的基因遗传的感染。(2)通过产道通过产道:主要有:主要有CMV、HSV-2、HIV。出生后可通过唾液、乳汁传播,如出生后可通过唾液、乳

35、汁传播,如CMV、HBV。第63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4(三)病毒感染的类型(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显性感染 根据临床症状有无 隐性感染 根据病毒感染的过程、滞留时间分为: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 潜伏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 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第6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51 1、隐性感染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原因原因:病毒毒力较弱或机体免疫力强病毒毒力较弱或机体免疫力强 病毒不能到达靶细胞,不表现病毒不能到达靶细胞,不表现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有排毒的可能有排毒的可能传染源病毒携带者病毒携带者(viral

36、 carrier)第6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62、显性感染、显性感染(apparent viral infection)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细胞破坏或组织损伤或毒性产物积累达一定程度时,机体就将出现症状,称为显性感染。第6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7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急性感染急性感染:又称病原消灭型感染,潜伏期短,发病急,从潜伏期起,宿主即可动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机制清除病毒,除死亡病例外,一般在数日或数周后把病毒清除而进入恢复期。如流行性感冒和甲型肝炎。第6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8 持续性病毒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 病毒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数月至数

37、年,数十年,可出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如HIV、HBV等。第68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69持续性病毒感染机制持续性病毒感染机制 机体免疫力低下,无力清除病毒;机体免疫力低下,无力清除病毒;病毒抗原性弱,机体难以产生免疫应答;病毒抗原性弱,机体难以产生免疫应答;病病毒毒存存在在于于受受保保护护部部位位或或发发生生突突变变,逃逃避避宿宿主主免免疫疫作用;作用;病毒基因组整合,与细胞长期共存;病毒基因组整合,与细胞长期共存;第69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0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特点特点:(1)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

38、,可)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可 持续存在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不断排出体外,或经输血、注射而传播。或经输血、注射而传播。(2)病毒全程均)病毒全程均可被检测或分离可被检测或分离。(3)临床症状可有也可无临床症状可有也可无。(4)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十年。)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十年。如如HBV 等引起的感染。等引起的感染。第70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1慢性感染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chronic infection)-)-HBV/HCVHBV/HCV第7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2潜伏感染潜伏感染(latent i

39、nfection):特点特点:(1)经经显显性性或或隐隐性性感感染染后后,病病毒毒基基因因存存在在于于一一定定组组织织或或细细胞胞内内,但但并并不不产产生生感感染染性性病病毒毒体体。不不出出现现临临床床症症状状,无病毒排出无病毒排出,以常规方法,以常规方法检测不出检测不出有感染活性的病毒。有感染活性的病毒。(2)在在某某些些条条件件下下病病毒毒可可被被激激活活而而复复制制出出有有感感染染活活性性的的病病毒毒,急急性性发发作作并并出出现现临临床床症症状状。在在显显性性发发作作期期可可检检出出病毒。病毒。第7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3 原发感染原发感染 潜伏潜伏 再发再发 回原处回原处

40、(显性(显性/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如如:HSV-1感染后潜伏在感染后潜伏在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VZV感染后潜伏在感染后潜伏在脊髓后根脊髓后根N节或颅神经节节或颅神经节,当机体受物理、化学、生理或环境因素影响,免疫功能下当机体受物理、化学、生理或环境因素影响,免疫功能下降时,则潜伏的病毒活化,增殖,发生唇疱疹和皮肤的带状疱降时,则潜伏的病毒活化,增殖,发生唇疱疹和皮肤的带状疱疹。疹。第73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4HSV/VZV/CMV/EBVHSV/VZV/CMV/EBV潜伏感染激活激活第7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5HSV-1潜伏潜伏:三叉神经节

41、三叉神经节引起:引起:口唇疱疹口唇疱疹第7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6第7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7水痘和带状疱疹(VZV)第7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8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特点特点:(1)病病毒毒感感染染后后,有有很很长长的的潜潜伏伏期期,达达数数月月数数年年数数十年,十年,不能检出病毒,也无症状不能检出病毒,也无症状。(2)一一旦旦出出现现症症状状为为进进行行性性加加重重、不不可可逆逆的的致致死死性性疾疾病病。第78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79朊粒朊粒麻疹病毒SSPE(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第79页,讲稿共120张,创

42、作于星期日80(四)病毒感染与肿瘤(四)病毒感染与肿瘤目前已明确许多病毒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这些病毒通过基因整合或通过病毒蛋白诱导等途径,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并进一步引起肿瘤的发生。第80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1三、真三、真 菌菌 性性 感感 染染第8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2致病性真菌感染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性中毒真菌毒素与肿瘤(一)真菌的致病类型(一)真菌的致病类型第8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3 致病性真菌感染致病性真菌感染 主要通过主要通过外源性外源性感染,引起皮肤、皮下和全身性真菌感染,引起皮肤、皮下和全身性真菌感染。感染。包

43、括浅部和深部真菌感染。常见的为皮肤癣菌,具有嗜角质性,传染性强。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主要通过主要通过内源性内源性内源性内源性感染,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或菌感染,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致病,常见的有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群失调时致病,常见的有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菌。第83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4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本身不致病,当吸入或食入某些菌丝或孢子时可引起各种本身不致病,当吸入或食入某些菌丝或孢子时可引起各种类型超敏变态反应,如类型超敏变态反应,如荨麻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哮喘哮喘、过敏性过敏性鼻炎鼻炎等。等。真菌性

44、中毒真菌性中毒 主要指粮食或饲料上生长的真菌及产生的毒素,人、畜食后主要指粮食或饲料上生长的真菌及产生的毒素,人、畜食后可导致急、慢性中毒,称真菌性中毒(可导致急、慢性中毒,称真菌性中毒(mycotoxicosis)。第8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5如:如:镰刀菌镰刀菌产生的毒素侵犯造血系统,引起食物产生的毒素侵犯造血系统,引起食物 中毒性白血病;中毒性白血病;桔青霉菌的桔青霉素引起肾小球损伤;桔青霉菌的桔青霉素引起肾小球损伤;黄曲霉菌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引起急性脑病,也可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引起急性脑病,也可侵犯肝脏侵犯肝脏。WHO规定食品中规定食品中AF(黄曲霉毒素)的最高允许量

45、为(黄曲霉毒素)的最高允许量为15 g/kg,我国,我国1978年规定了不同食品中年规定了不同食品中AF的最高允许的最高允许含量标准,如食用油:含量标准,如食用油:10 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检出。第8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6 真菌毒素与肿瘤真菌毒素与肿瘤 目前已知目前已知18种真菌毒素可引起实验动物的恶性肿瘤,种真菌毒素可引起实验动物的恶性肿瘤,研究最多的是研究最多的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实验表明其可引起大鼠肝癌、实验表明其可引起大鼠肝癌、肾癌和肺癌。肾癌和肺癌。肝癌高发区的肝癌高发区的花生、玉米、粮油作物花生、玉米、粮油作物中,黄曲霉中,黄

46、曲霉污染最高,污染最高,黄曲霉毒素含量高黄曲霉毒素含量高;赭曲霉产生的赭曲霉产生的黄褐毒素黄褐毒素可诱发肝肿瘤;可诱发肝肿瘤;镰刀菌镰刀菌T-2毒素毒素诱发大鼠胃癌、胰腺癌、诱发大鼠胃癌、胰腺癌、垂体和脑肿瘤等。垂体和脑肿瘤等。白假丝酵母菌产生的念珠毒素和糖蛋白有致癌性白假丝酵母菌产生的念珠毒素和糖蛋白有致癌性 和辅癌性。和辅癌性。第8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7本节复习重点内容CPE、包涵体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细菌全身性感染的类型及特点。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类型及特点。第8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8第二节第二节 抗抗 感感 染染 免免 疫疫第88页,讲稿

47、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89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固有免疫)(nonspecific/innate immunity)l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进化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疫致病菌的功能l无特异性、可遗传、应答迅速、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specific/acquired immunity)l后天获得、不能遗传、特异性强、抗原刺激产生,再次接触会增强。第89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90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一)屏障结构(一)屏障结构1、皮肤与粘膜、皮肤与粘膜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分泌抗菌物质:汗腺乳酸;脂肪酸、溶菌酶、胃酸、蛋白酶正常菌群拮抗作用第9

48、0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912、血脑屏障、血脑屏障 主要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的紧密连接和微弱的吞饮起作用;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易发生脑膜炎,脑炎等3、胎盘屏障、胎盘屏障 由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组成;妊娠三个月内,此屏障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母体感染时,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侵入胎儿造成畸形,甚至死亡。第91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92(二)吞(二)吞 噬噬 细细 胞胞1 1、种类、种类小吞噬细胞小吞噬细胞:指中性粒细胞,血流中仅1小时左右入组织寿命1-3天。大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血液中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构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第92页,讲稿共120张,创作

49、于星期日932 2、吞噬过程、吞噬过程(1)趋化(2)识别(3)吞入(4)杀灭巨噬细胞吞噬大肠埃希菌示意图巨噬细胞吞噬大肠埃希菌示意图 吞噬细胞吞噬杀菌和抗原提呈示意图吞噬细胞吞噬杀菌和抗原提呈示意图 第93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943 3、吞噬作用的结果、吞噬作用的结果:完全吞噬:化脓性球菌等。脑膜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第94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95不完全吞噬:结核杆菌,布氏菌,军团菌结核杆菌,布氏菌,军团菌等胞内菌不仅不被杀死,甚至在胞内生长繁殖,随之扩散。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溶酶体释放的酶类破坏临近的正常组织细胞。第95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96 在机体的体液中

50、天然存在的一些杀菌的物质补体、溶菌酶、防御素(三)体液因素(三)体液因素第96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97二、特异性免疫效应机制(一)体液免疫(一)体液免疫:是由是由B细胞(或特异性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主细胞(或特异性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在要在抗胞外微生物抗胞外微生物和毒素感染中发挥作用。和毒素感染中发挥作用。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是IgGIgG、IgMIgM、SIgASIgA第97页,讲稿共120张,创作于星期日98(二)细胞免疫:是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病毒、真菌感染。(1)CTL:主要功能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2)Th1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