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香菱学诗(人教版九年级上)-教学教案891.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8762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香菱学诗(人教版九年级上)-教学教案89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0课香菱学诗(人教版九年级上)-教学教案89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香菱学诗(人教版九年级上)-教学教案89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香菱学诗(人教版九年级上)-教学教案891.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 20 课香菱学诗(人教版九年级上)教学教案 第 20 课香菱学诗 教学内容 本课在第 166-175 页。香菱学诗,源于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艺术的向往。学诗的过程是艰辛的,需要不断的揣摩和体味,在林黛玉的教导下,香菱完成了由学诗到作诗的迁移。她的学诗心得,也为读者提供一个很好的经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尤其是理解香菱“诗魔”的称呼。2理清香菱学诗的过程,并且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当。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体会古诗语言的准确、优美。2通过对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分析,把握香菱的痴性和勤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

2、学生对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能够从香菱学诗的过程中获得启示,达到迁移运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的分析,理解人物性格特点。一 2通过香菱所学的古诗,体会古诗词的语言之美、之精。难点 能够从香菱学诗的过程中,领悟到学习迁移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写作和阅读有所帮助。教学突破 通过对香菱和黛玉的语言、神态的比较,体会两人性格的区别,以及她们对艺术的共同崇拜。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2 叹香菱的磁带、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断,以及关于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布置预习作业。学生准备 搜集红楼梦的资料,阅读关于香菱的评价。教学步骤 (1 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

3、活动 1由歌入文,解说诗意,引起学生兴趣。1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记忆,并给予置疑并对作者、作品进行介绍。和补充。2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检查预习情况,2在预习和交流的基础上,把握学诗的 并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六个阶段。3结合学诗阶段,通过人物的表现,感 3从作者描写的细微处,理解香菱和黛 知人物形象。玉的性格特点。4引导学生从香菱学诗中获得启发。4能够从香菱学诗的故事中获得于己 有益的启示。一、由歌入文,理清学诗的过程(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叹香菱,并解说诗意,引导学 生了解香菱的性情、才情。2结合预习,组织学生交流,回答:香菱 学诗分为几个阶段?L 1听教师解析,并结合自己的预习,给

4、 予置疑或补充。3 2在预习和交流的基础上,回答:分为六 个阶段。读诗(王维的五律)讲诗 读诗兼作诗(杜甫的七律)一研 诗一评诗一梦中得诗。二、把握人物行动,分析人物形象(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在学诗的过程中,香菱有哪些 表现给你印象最深?2提问:香菱灯下读诗,读了多少?读 谁的?有什么收获?表现了她怎样 的性格?3提问:香菱作诗,黛玉指点“措词不 雅”,作者是如何描写香菱入迷研诗。的?表现她怎样的性情?。4香菱这样认真地学诗,和林黛玉的细 心、正确的引导是有很大关系的。找 出黛玉给香菱建议的语言,从中体会 她引导的恰当和分寸。1回答:灯下读诗;茶饭无心,坐卧不 定;人迷研诗;

5、因“闲”被称“诗魔”;梦 中得诗。2回答:凡红圈选的都读了。读的是王 维的五律。“领略了歇滋味”,可以和 黛玉讲诗。表现了她勤奋、持之以恒 的性格。3回答:写她的行为:出神、抠土、皱眉、含笑、嘟哝,表现香菱的痴性,正符合 宝钗称她为“诗魔”。4 4能够体会到黛玉的因材施教和逐步 深人,如读诗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 象、由写实到浪漫。从而领会黛玉的 聪颖、善良和大气。三、组织讨论,从香菱学诗获得启发(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香菱学诗的过程,就是对语文体会、领悟到迁移的过程。请学生从香菱的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获得启发。各抒己见,能够从学诗的六个阶段 获得启发,如:读诗读写结合 写

6、诗,说明阅读与写作是互动的,要善 于从阅读中获得写作的技巧。再如,仿 照所读诗作进行写作,在写作初期,可 以练习仿写,学会一些好的写作格式或 方法。本课总结 本课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孤苦女子,从出身富家到为奴为妾,她的一生如同浮萍一般悲凉凄惨,因此香菱学诗这个故事,是她的才情、痴性的最大外现。浸淫在艺术的殿堂里,香菱寻回了自己,“诗魔”正是她追求自由、渴望幸福生活的表达。板书设计 香菱学诗 香菱(诗魔)读诗(王维的五律)一讲诗_读诗兼作诗(杜甫的七律)一研诗一评诗一梦中得诗 5 黛玉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比较香菱和黛玉的形象,从二人的命运诗人手,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的不同和对艺术的共同追求,由此引导学生探讨二人爱诗的丽源。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文篇幅较长,所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不擅长的古诗。教师应主要引导学生从分析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去把握人物性格,从黛玉为香菱做的学诗建议和计划人手,寻找与自己学习的共同点。补充资料 叹香菱根并荷花二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第 20 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