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7950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0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 时间: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成立1840-1949,近代 第一阶段 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代表性服饰:男装:长袍马褂、西装、装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1、服饰 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 第二阶段 特征:受政治生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代表性服饰:男装:列宁装、装干部服、绿军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绿军装 第三阶段 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特征: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由封闭走向开放 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饮食 传入

2、时间:1840 年鸦片战争后 西餐 与中餐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区别 传统建筑:北方四合院 3、住宅 中西合璧:里弄 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二、社会习俗的变迁 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婚姻 近代:反对婚姻包办,主婚姻自主 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2、丧葬:土葬火葬 男子留长辫剪辫易服 女子缠足迫令放足 3、其他: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大人、老爷先生、同志 女子不得受教育且局限于家庭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开展 4、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受西方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一些

3、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开展趋势 三、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木船、马车、轿子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陆 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2、近代:电车、汽车第二次工 业革命 海:轮船1865 年 空:飞机20 世纪 20 年代 3、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的进步之处 牵引动力的变化: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以蒸汽机、燃机、电力为动力;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更有利于国计民生。四、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 1866 年,海关开场试办邮政。1、邮政 1896 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1949 年 11 月,中华人民国邮电部成立,

4、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电报:有线电报:1877 年,丁日昌在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2、电信 无线电报:1906 年创设。:传入:1882 年,传入中国。截止 2003 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正面影响: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开展 促进信息的传递 3、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 开阔人们的视野 加快生活节奏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负面影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广告,欺诈,噪声等。五、群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唐代:邸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 1873 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1、报纸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中外纪

5、闻、强学报、时务报等。辛亥革命:民报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问世:20 世纪 20 年代初 2、播送 中国第一座播送电台:1923 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播送台在正式开播。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播送电台:1926 年,播送无线电台。中国第一座全国性播送电台:1928 年,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播送电台在开播。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 年,*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 时间 成果 1865 年 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9 世纪中后期 自行车传入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自行车成为主要代步工具 1906 年*创办有轨电车系统 1924 有了公共汽车 20 世纪 20 年代

6、中国民航事业起步-3、电影 开展历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开展阶段。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问世:20 世纪 30 年代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 年 5 月 1 日,电视台开场试播。4、电视 1978 年 5 月 1 日,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现状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播送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1出现:1993 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开展快:2003 年上半年用户到达 6800 万户,居世界第二位

7、3互联网应用的事例: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上炒股、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网络、网络电视等 5、互联网 优势:集报纸、播送、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费用更为低廉 4评价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及时了解所需咨询,查找所需资料 方便朋友之间的交流 缺陷: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 利用互联网进展犯罪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造成对网络过分依赖,不愿走出家门,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09 年高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 2021 高考单科以下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气的是 A结婚证书当

8、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进的头,改进的花,改进的姑娘大脚丫【解析】C 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 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 C 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2.2021 高考理科根底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解析】C 民国政府公布法令,在全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节日。-

9、3.2021 文综高考右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说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解析】B 从报纸中使用简体字可知 B 项正确。4 2021 文综高考以下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解析】B 此题考察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知道剪辫是反清革命的表现之一,故 B 项正确,A 为裹脚野蛮、天足文明,C 为婚礼的习俗,D 为近代交通黄包车。5 2021 高考单科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

10、也开场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顿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解析】A 乘客不分男女座表达了不分男女、等级的特点,是对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 背离材料,D 项材料没有表达。6 2021 高考文综服饰表达了社会风气,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解析】B 辛亥革命初步胜利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实现了服饰制度的根本转变。

11、1.08 单科1869 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拟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承受西方医学知识 2 08 文综据记载,1888 年清朝政府在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开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二、非选择题 22(2021 高考单科)(12 分)

12、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 年 4 月 15 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助下,参加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参加了学习班。新婚姻法公布以后,小姊妹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

13、 年 9 月 1 日解放日报)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费孝通生育制度请答复:(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根底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 分)(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解析】此题主要从近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婚姻观念的变化来考察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的价值表达。试题设计较好,既有、问考察考生分析材料、提

14、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也有第问考察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很好表达了高考考试目标的要求。参考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2)经济根底: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开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公布)。(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开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39.2021 高考文综 60 分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

15、交通建立。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从公元前 220 年开场,朝建造了以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汉史 2009 年 5 月 2 日,考古学家在县考察了始建于朝的五尺道。自以来,该处就是由到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 350 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据华西都市报2009 年 5 月 5 日第 12 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4 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4 分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稳固国防,先建立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 20 世纪 50 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立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 分 材料三 表 2 1870-1910 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年份 帆船 汽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