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18文言句读和翻译(1).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0942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7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18文言句读和翻译(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18文言句读和翻译(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18文言句读和翻译(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18文言句读和翻译(1).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18 文言句读和翻译 一、(2012绍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犭婴(明)何景明 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山之奥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悉移至窟中。猿既下,犭婴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猿,猿曳臂去。(选自兽纪)【注释】奥:深处。殴躏:殴打、践踏。1.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解析】要求有三次停顿,实际是提示考生,“猿”和“犭婴

2、”是两个不同的动物,所以分属两句的主语,“惟跳躁”是说习性,前后分别断开。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翻译出这几个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固”译为“本来”,“尔”译为“你”,“何”译为“怎么”,此句是反问句。二、(2012河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3、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注释】义阳:地名。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累日不爨(cun):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实腹:填充肚子。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犹:仍然。1.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至 舍 四 支 僵 劲 不 能 动 媵 人 持 汤 沃 灌 以 衾 拥 覆 久 而 乃 和。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解析】画线句是

4、说“我”求学中受到寒冻之苦,当“我”回到家冻僵时,媵人所采取的措施。理解了此文意方可加标点。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2)嗜学,家贫无资。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解析】第(1)题中关键词“若此”,译为“大概就是这样”。第(2)题中关键词“嗜”,译为“特别爱好”;“资”译为“钱财”。第(2)小题句中的重要实词“嗜”就是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中“余幼时即嗜学”的迁移。三、(2012连云港)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2【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

5、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勃然:充满生机。滚汤:开水。1.用斜线“

6、/”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此题并不是句中停顿,而是划分句读。应在理解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划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解析】字词落实到位,语意流畅即可。重点字词有“果”“唳”“怡然”“始”“汤”。四、(2011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7、目。【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8、,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

9、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陛:殿前的台阶。少:通“稍”。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发:打开。揕(zhn):用刀剑等刺。绝:挣断。还:通“环”,绕。卒:通“猝”,突然。11郎中:宫廷的侍卫。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准确断句。

10、要读懂文句,从整体上根据其意思来划分朗读停顿。2.翻译下列句子。3(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使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解析】翻译这两个句子,应采用直译的方式,注意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五、(2011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逼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能以索持犀牛却行。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积功授清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

11、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阁门宣赞舍人。(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注释】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却行:倒退而行。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阁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擢:提拔。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敌 骑 数 千 四 面 集 敌骑数千/四面集【解析】划分朗读节奏有两种标准:有时可以音节划分,有时可以意义划分。从这个句子来看,说明了两个意思:一是敌兵很多,二是从四面聚集过来。且只要求划一处,所以答案为最佳划分方法。本题考查学生

12、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难度不大。2.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士兵们)听说金兵大队人马逼近,惊讶不已,军心动摇。【解析】翻译时要做到语句通顺、句意完整、重点词语不漏译。本句重点词为“闻”“大”“摇愕”,必须译出,否则将扣分。六、(2011连云港)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乙】景公游于寿宫

13、,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注释】逮:到。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君 爱 老 而 恩 无 所 不 逮 治 国 之 本 也 君爱老_/_而恩无所不逮_/_治国之本也【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句子意思,把握断句的规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叶子的形状

14、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解析】翻译文言句子一般用直译的方法,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使词义一一落实到位,同时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使语意连贯流畅。第(1)句关键词为“徒”“其实”,第(2)句关键词为“乐”“衰”,同时此句为判断句。4 七、(2011滨州)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

15、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帝:指明太祖朱元璋。朕:皇帝自称。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录 毕 走 送 之 不 敢 稍 逾 约。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解析】根据句意断句,理解句意是关键。只能断两处,多断或少断,都易造成失分。2.翻译下列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2)诚然,卿不朕欺。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解

16、析】翻译文言句子一般用直译的方法,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使词义一一落实到位,同时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使语意连贯流畅。八、(2013泸州)阅读下列文言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七处。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之,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解析】文段的意思是杨布穿白衣出门,天下雨后,他穿黑衣回家。狗认不出,对着他大叫。杨布非常恼火,要打狗。理解文句的意思后,按文言文断句的规律来断句,如根据句意成分

17、断句;根据特殊句式断句;根据固定句式的词语断句。九、(2013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节选自韩非子)【注释】越:越国。睫:眼睫毛。庄(qi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

18、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解析】朗读节奏的划分要根据内容来进行,此句子的主语是“王之兵”。文言句子朗读的停顿规律是:单句的主谓间、并列内容之间、中心语与修饰语之间,朗读时在语气上往往要停顿。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 分),问题不比越国少。十、(2013宁波)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而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 5 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

19、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解析】断句应在粗通文义的基础上进行,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如“余”“担者”等。2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描绘你眼前所呈现的画面。示例:这是一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黄,蝴蝶

20、蜜蜂到处飞,男男女女穿着漂亮的衣服,纷纷出来游玩赏春。面对美好春光,人们深深陶醉。(表达流畅,意思符合即可)【解析】先理解句子大意,再加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写出令人心醉的美景。十一、(2013台州)崔 光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注释】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廊庑:走廊、廊房。称力:量力。过任:力不胜任。1

2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臣 有 两 手 唯 堪 两 匹 所 获 多 矣。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解析】断句时,应先粗通文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断句。注意主语“臣”“所获”的提示作用。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解析】结合文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一一译出,注意重点的几个词语要译准确。“与”译为“给”;“其”译为“他们”;“时人”译为“当时的人”;“焉”译为“他们”。十二、(2013嘉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钱镠(节选)张 岱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

22、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是年,省茔垄,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大陈,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节选自西湖梦寻钱王祠)【注释】省茔垄:祭扫祖墓。亟拜:急忙下拜。牛酒: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祭祀。望气者:观测云气占卜之人。

23、武肃:即钱镠。真主:贤明的君主。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盖 初 生 时 光 怪 满 室 父 惧 将 沉 于 了 溪。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解析】断句应建立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一些关键的提示词语也要注意,如“光怪”“父”等,同时注意只划三处。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 此媪苦留之,遂字焉。这个老妇人苦苦哀求留下他,于是(他父母)便给小孩儿取字婆留。【解析】注意重点词语要译准。“媪”译为“老妇”;“遂”译为“于是,就”;“字”,名词作动词;“取字”。十三、(2013宜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松风阁记(节选)刘 基 松之为物,干挺而

24、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嵷,潇洒而扶疏。故风之过之,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稍大,别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11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12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13,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14,登首阳而以为清15也哉?【注释】樛(ji):弯曲向下。离奇:树根盘曲。巃嵷(lng zng):高耸。

25、扶疏:枝叶繁茂。黩(d):忧。昏秽:黑暗的和肮脏的东西。寂寥:寂静。宜乎:怪不得。违:离开。石潄(li):沙石上的急流。上人:和尚。11洋洋:快意的样子。12汩(g):乱。13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14高:品行高尚。15清:品行纯洁。【资料链接】(1)颍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颍水附近,并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朵。(2)首阳:山名。相传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乙】南轩松 李 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注释】绵幂(m):延绵覆盖。1

26、请用三个“/”给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其 大 风 至 则 如 扬 波 涛 又 如 振 鼓 隐 隐 有 节 奏。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解析】首先了解文句的意思,本句的意思是“那大风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击鼓一样,低沉而有节奏”。其次注意“则”“又”等连词的停顿,最后整合起来就可以了。2翻译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观赏松可以使我眼睛舒服,聆听松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心境。【解析】落实关键词,如“观”“适”“外物”等字意,注意语句通顺流畅。十四、(2012江西)戴胄犯颜执法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

27、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上:指唐太宗。擢:提升。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布:昭示。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7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

28、/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解析】“上以兵部郎中戴冑忠清公直”可译为“唐太宗因为兵部侍郎戴胄忠诚清廉公平正直”,后一句是把他提升为大理寺少卿,本句按主谓之间断句的规律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一般是有规律的,如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句首虚词之后、句中虚词之前等可以断句。2翻译下面句子。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你想要遵守法律而让我失去信用吗?【解析】翻译时要注意落实重点词语“欲”“使”“失信”的意思,此外还要注意这是一个疑问句,应当翻译成疑问句的形式。十五、(2012南京)古 镜(宋)沈括【甲】古人铸鉴,鉴

29、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其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1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解析】文中拿家里的镜子和透视镜作比较,说明只有透视镜有“薄而透光的现象”的奇特之处。断句时,要抓住“唯”和“其他”两个词语,根据前后文意思的连贯性来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解析】该句属于常规句翻译,在结合上下文理解的基础上,只要准确将“文(花纹)”“鉴(镜子)”“迹(痕迹)”等字翻译准确,用直译法翻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