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绩效考核方式OKR875.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19355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谷歌绩效考核方式OKR87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谷歌绩效考核方式OKR87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谷歌绩效考核方式OKR87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歌绩效考核方式OKR875.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向以创新和自由着称的谷歌,在内部考核上居然十分严格,神秘的 OKR(全称为“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和关键结果”)制度也逐渐曝光。作为一种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工具,OKR 克服了 KPI(绩效考核指标)在实操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相对于KPI而言,OKR 并不是真正的考核工具,而是目标管理工具。目标管理思想由来已久,在互联网思想和扁平组织的推动下,目标管理这棵老树开出了 OKR 这朵新花,并且格外茂盛。OKR 和 KPI两者各有所长,谁都无法真正替代对方,根据自身企业特性找到最适合的绩效管理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员工为达成企业目标而共同努力。传统 KPI的管

2、理困境 传统 KPI在企业运用中往往遇到两个问题:1.?有些事情值得去做,但在计划阶段无法测量,因此无法制订目标。于是,出现大量考核期末修改?KPI?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各项 KPI都处于达成状态,考核流于形式。2.?过度追求目标值数字达成,背离数字目标背后不可测量的愿景。KPI要求将目标转化为关键绩效并以数字衡量,这对制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一家互联网公司希望用户喜欢他们的产品,KPI制定者错误地以“页面浏览量”来衡量“喜欢”,并下达了 KPI。员工为了完成 KPI,把用户原本可以在一个页面上完成的事情分到几个页面上完成。最终 KPI达成了,用户却更讨厌这个产品了。谷歌的 OKR 实践

3、全称是目标和关键结果,源于为公司、团队、个人量身定制的一套考核系统。年,的将引入谷歌,并一直沿用至今。不仅仅是和谷歌,其他大量互联网公司,甚至一些基金公司都曾经全部或部分采用系统。谷歌执行的基本要求最多个目标,每个最多个关键结果。的目标 最初来源于底层。所有人都必须根据协同,不能出现任何命令。一页写完最好,两页是最大限值。不是绩效评估工具,不与薪酬和晋升直接挂钩。分数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只是起一个直接的引导作用。争取的得分。满分分并不意味着成功,反而说明目标 不具有野心。以下也不意味着失败,但要考虑项目是不是应该继续进行,明确该做什么及不该做什么。只有在仍然很重要的情况下,才持续为它而努力。公司

4、联合会保证每个人都朝同样的目标行进。每个员工都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帮助。的四个关键要素明确目标。目标要具有野心,由个人和公司共同选出。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些挑战,会让员工有一些不舒服。这样的目标不断督促员工奋斗,不会出现期限不到就完成目标的情况。对关键结果 进行可量化的定义。如:“使达到成功”的描述是不合格的,而要采用“在月上线,并在月拥有万用户”。在个人、团队、公司层面上均有,公开透明。在谷歌,的内容和成绩都是公开的,每名员工的介绍页都会显示他们的记录。公司内所有人能够知道每个人的下一步工作是怎样的,以及每一个人过去都做过什么。一方面,自然产生群体监督的作用 另一方面,方便合理有效地组建

5、项目团队。季度和年度评估,用分来对每一个关键结果打分。季度保持一定刚性,年度可以不断修正。谷歌最佳的分数在之间,高分并不一定受到表扬,如果本期目标制定野心不够,下期制定则需要调整。低分也不会受到指责,而是通过分析工作数据,找到下一季度的改进办法。相较于,的优势与绩效考核分离,不直接与薪酬、晋升关联,强调关键结果 的量化而非目标 的量化,并且关键结果 必须服从目标,可以将关键结果 看做达成目标 的一系列手段。员工、团队、公司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更改关键结果,甚至鼓励这样的思考,以确保关键结果 始终服务于目标。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执行过程与目标愿景的背离,也解决了目标无法制定和测量的问题。与此同时,定期促使员工、团队、公司进行思考,排列目标和任务的优先级。在公开透明的氛围下,促进各层面沟通协同,使上下集中精力为某几件重要工作而努力,并且形成了目标完成过程的监督和衡量。如果起到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目的,那么则进一步保证了员工工作方向的正确。的评分大致相当于完成任务的百分比,不鼓励完成,不与直接利益挂钩,不涉及具体数字,并不会给员工很大压力,也不会产生弄虚作假的现象。结束语:虽好,还需慎用和的根本目的是不同的。致力于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个有野心的项目,是“监控我要做的事”。而则强调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预定目标,是“要我做的事”。类似流水线式的制造,需要制定者对于流程及产能完全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