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地层特征173.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17477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河地层特征17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塔河地层特征17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河地层特征17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河地层特征173.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单元主要在阿克库勒凸起,并包括顺托果勒隆起的北部、哈拉哈塘凹陷东部及草湖凹陷西部。塔河地区为一以大型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主的复合型油田。主要目的层系为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阿克库勒凸起为由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发育的一个长期发展的古凸起,发育震旦系至泥盆系海相沉积,石炭系至二叠系海陆交互相沉积,三叠系至第四系陆相沉积。目前钻探揭示凸起主体部位自下而上发育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统、三叠系、侏罗系下统、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塔河地区个系所分地质组段如下表:系 统 组(群)代号 第四系 Q 上第三系 上新统 库车组 N2k 中新统 康村组 N

2、1k 吉迪克组 N1j 下第三系 始新统-古新统 库姆格列木群 E1-2km 白垩系 下统 巴什基奇克组 K1bs K1bs 卡普沙良群 K1kp K1kp 三叠系 上统 哈拉哈塘组 T3h 中统 阿克库勒组 T2a 下统 柯吐尔组 T1k 二叠系 中统 P2 石炭系 下统 卡拉沙依组 C1kl 巴楚组 C1b 志留系 下统 柯坪塔格组 S1k 桑塔木组 O3s 奥陶系 上统 良里塔格组 O3l 恰尔巴克组 O3q 中统 一间房组 O2yj 鹰山组 O1-2y 2 塔河地区主要目的层系为三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其地质特征、岩性特征及电性特征简述如下:1三叠系 11 地质特征 塔河地区三叠系的顶

3、界深度为 41004290 米,底界深度为 46504830 米,属陆相沉积,从北向南、从西向东具有加厚的趋势,与下伏古生代地层不整合接触。下三叠统主要为灰绿、深灰色泥岩、灰色粉砂岩、砂岩,含孢粉、大孢子和轮藻化石及凝源类化石,厚度由北向南增加。中、上三叠统包括三套由粗至细的旋回式沉积,每一旋回下部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砂砾岩相,上部为浅-半深湖暗色泥岩相,部分地区为滨湖沼泽杂色泥岩相。下旋回砂体以辫状河及三角洲平原相为主,中、上旋回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砂体较为发育。该层系是阿克库勒凸起主力油气产层之一。12 岩性及电性特征 m,该系自上而下分三个组段:哈拉哈塘组、阿克库勒组、柯吐尔组。(1)哈拉哈

4、塘组(T3h)该组上部为一厚层深灰色泥岩夹灰色细砂岩,标志层夹在泥岩当中,下部为灰色细、中砂岩、杂色砾岩夹灰色泥岩。下部砂岩体即为三叠系“上油组”m 之间,自然电位曲线呈负异常,其数值在 60-110mV 之间,自然伽玛值相对于泥岩略低,数值约为 50-75API,井眼较规则。m 之间,自然电位呈泥岩基线,自然伽玛呈高值,数值为 80API 左右,井径略有扩径。(2)阿克库勒组(T2a)上部主要以泥岩为主,夹有薄层砂岩,中部为一套砂泥岩互层,下部为一套厚层砂岩夹泥岩层。m 左右;自然电位呈泥岩基线;自然伽玛值略高于砂岩,响应值在 60-85API之间;井径扩径;声波时差值呈跳跃状,数值变化范围

5、在 70-120s/ft 之间。中部泥岩层与上部泥岩曲线特征反映相近。中部砂岩:为三叠系“中油组”,下部砂岩为三叠系“下油组”m 之间,自然电位呈负异常,数值为 70-110mV,自然伽玛数值在 60-75API 之间,井径规则。(3)柯吐尔组(T1k)3 m 之间,自然电位呈泥岩基线,自然伽玛值略高于砂岩,在 70-100API 之间,井径略有扩径,声波时差数值多在 60-80s/ft 之间。2石炭系 21 地质特征 石炭系在本区内的顶界深度为 46504860 米,底界深度为 52905550 米。石炭系在塔里木克拉通内有广泛分布,在本区因受海西早期运动中,塔东部环形古陆形成和阿克库勒古凸

6、起隆升制约,巴楚组下部下砂泥岩段的分布仅较下伏东河塘组略向东北扩大,但仍限于本区西侧 S81、S93 至 T706 井一线以西,T706-S79-S96 井一线以南;上石炭统仅残存于本区东南,S32 井至满参 1 井一带,阿克库木断裂构造带(轮南 1、2井一带)以及轮南 13 井之北,石炭系全部缺失。1)卡拉沙依组(C1kl)塔里木盆地卡拉沙依组是跨统的岩石地层单元,厚度总体由南向北减薄,可分为两个岩性段,即下部的上泥岩段(C1kl1)和上部的上砂泥岩段(C1kl2)。上泥岩段(C1kl1)在本区为一套潮上带泥坪沉积,岩性为灰色、褐色、褐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偶夹灰色薄层粉砂岩,细粒岩屑砂岩,

7、测井曲线上表现为自然伽玛高且变化小,电阻率低而稳定。上砂泥岩段(C1kl2)区内该段主为一套潮坪沉积。泥岩色杂,有灰绿、棕、紫等色,砂岩主为成份成熟低的岩屑长石砂岩,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砾岩多分布在本段上部。上砂泥岩段是本区重要的含油气层段之一。2)巴楚组(C1b)是本区石炭系最下部组级岩石地层单元,自下而上可包括下砂泥岩段(C1b1)、上泥岩段(C1b2)、双峰灰岩段(C1b3)等三个岩性段,总的属一套海岸上超沉积。双峰灰岩段(C1b3)是可进行全盆对比的标志层,在全盆有广泛分布,岩性为两层浅灰、灰白色泥微晶灰岩夹一层泥岩,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两个自然伽玛低值和电阻率高峰。有时“下峰”灰岩含石膏团

8、块或全为石膏,当其相变为泥岩时“下峰”消失。本段一般厚 1220m,相当稳定,最薄 7mm。塔指称本段为“标准灰岩段”。22 岩性及电性特征(1)卡拉沙依组(C1kl)该组段电阻率值明显高于三叠系柯吐尔组。上部为大套泥岩,中部为砂泥岩略等厚互层段,下部为一大套泥岩。m 之间,最高可达 20m;自然伽玛为低值 30-45API 左右;自然电位呈负异常,数值在 60-90mV 之间;井径数值较规则在 12.0-13.0之间;声波时差值为 75s/ft左右。4 m 之间;自然伽玛曲线数值在 45-75API 之间,自然电位呈泥岩基线,井径扩径,数值多在 13.0-14.5之间;声波时差曲线数值多为

9、55-85s/ft 之间。(2)巴楚组(C1b)本组段顶部为双峰灰岩,中上部为一套膏盐岩层(有些井没有钻遇膏盐岩层),下部为一套泥岩,底部为一层砂砾岩层。双峰灰岩:为该组段的区域性标志层,岩性为黄灰色泥晶灰岩夹灰色泥岩,上下峰均夹有膏岩。测井曲线显示特征:低自然伽玛、高电阻率值,三条孔隙度曲线值接近理论灰岩值,井径较规则。膏盐岩段:岩性为无色、红色盐岩夹灰、褐色盐质泥岩。其曲线特征表现为:三条电阻率曲线数值相差巨大;自然伽玛相对低值;在 15-50AP 之间 I;井径略有扩径;自然电位无异常;声波时差约在 60-80s/ft 之间;泥岩段:岩性为棕褐色泥岩、膏质泥岩。曲线显示:自然伽玛数值在

10、30-100API 之间,电阻率数值在 2-9m 之间,自然电位呈泥岩基线。砂砾岩层:岩性为灰色、杂色砾岩。曲线特征为:三条电阻率曲线呈微侵特征,深感应电阻率值在 6-70m 范围内,自然伽玛值在 25-70API 之间,声波时差值在 50-65g/cm3之间,中子值在 3-14%之间。3奥陶系 31 地质特征 奥陶系在本区内的顶界深度为 52905550 米,底界深度不祥。(大部分井的奥陶系底界都未打穿)。塔河地区奥陶系除上统桑塔木组有较多碎屑岩外,其余各组多为碳酸盐岩,但各组的岩石组合和沉积序列明显不同。区内除蓬莱坝组较全外,其余各组均遭受不同程度剥蚀,残留分布从老到新、从南到北越来越少。

11、如果奥陶系钻遇地层较全,可揭示上统的桑塔木组、良里塔格组、恰尔巴克组;中统的一间房组;中下统的鹰山组。32 岩性及电性特征(1)桑塔木组(O3s)该组有较多的碎屑岩沉积。岩石组合为灰绿、灰褐、深灰色泥岩、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灰岩不规则薄层。灰岩成分主要为灰、褐色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生屑灰岩、泥微晶灰岩。下部灰岩不规则薄层厚度大、夹层多,上部灰岩夹层厚度、层数减少。5 该组的测井曲线分特征:自然伽玛、电阻率曲线均呈锯齿状。灰岩夹层自然伽玛值低、电阻率值高,泥质基质则相反。储层段的自然伽玛曲线数值多在 20-65API 之间;中上部感应值多在 18-70m 之间,下部侧向值在 280

12、-700m 之间;井径较规则,三条孔隙度曲线与非储层段相比有较明显的增大变化。非储层段:自然伽玛数值较高,多在 90API左右,双侧向曲线数值明显低于储层段,数值基本重合在 7-15m 左右,与泥岩层电阻率相近,井径较规则。(2)良里塔格组(O3l)该组岩石组合为灰、灰白色藻灰岩、藻砾屑灰岩、生物屑灰岩、微晶灰岩,灰岩多已重结晶,含灰绿色泥质条纹。厚度最大可达100m 以上。该组灰岩自然伽玛曲线呈低值箱形,与上、下各组泥质含量较高的自然伽玛(高值)曲线有较大差异,极易识别。测井曲线特征:自然伽玛数值在 20-45API 之间;双侧向曲线数值与纯灰岩相比较低,但又明显高于泥岩层,曲线基本重合,数

13、值多在 20-200m 之间,井径较规则,数值在 7.0左右,三条孔隙度曲线变化较小:声波时差数值在 50-603左右。(3)恰尔巴克组(O3q)该组下部为浅灰、灰色含泥纹泥微晶灰岩,岩性均一,底部多见海绿石,厚十余米。上部为灰、灰绿过渡为紫红色瘤状灰岩,顶部泥质含量增加。该组测井曲线十分有特征,明显区别于奥陶系其它组段,自然伽玛曲线在底部附近多有一个指状尖峰(高值)。上部灰岩段呈明显的驼峰(高值),电阻率曲线也呈明显的驼峰(低值)。测井曲线显示:该段上部为以三高(高伽玛、高声波时差、高中子值)二低(低电阻率、低密度)为特征的瘤状灰岩;下段泥晶灰岩特征为:即低自然伽玛、高电阻率(双侧向曲线重合

14、)、三条孔隙度曲线常为灰岩骨架值。(4)一间房组(O2yj)该组自然伽玛曲线呈低值箱形。部分钻井电阻率较高,具高阻特征;部分钻井电阻率曲线有两个旋回式变化。该组与上覆恰尔巴克组的界线在测井曲线上较易识别,恰尔巴克组自然伽玛曲线在底部附近多有一个指状尖峰(高值)。一间房组顶部为粒屑灰岩或海绵礁灰岩,恰尔巴克组底部为含泥质纹层泥微晶灰岩。该组岩性主要为黄灰色泥晶砂屑灰岩、亮晶鲕粒灰岩、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测井曲线显示:该组除顶部自然伽玛值略高为 10-32API 外,其余均为低值小于 15API,非储层处:电阻率数值较高,曲线有重合趋势,孔隙度曲线变化不大,基本为灰岩骨架值。储层处:双侧向曲

15、线数值明显降低,且幅度差较大,深、浅侧向电阻率多在 100-800m 之间,三条孔隙度曲线较非储层处有变化,声波时差值在 50-533之间,中子值 6 在 0.3-2%之间。(5)鹰山组(O1-2y)岩性主要为黄灰色泥晶灰岩为主,夹泥晶砂屑灰岩、白云质灰岩。下段自然伽玛曲线呈低值箱形,其值较鹰山组上段略高。电阻率曲线呈剧烈起伏的锯齿形。测井曲线特征:该组段自然伽玛为低值,非储层处:电阻率数值较高,三孔隙度曲线变化不大,基本为灰岩骨架值。储层处:双侧向曲线数值与上下围岩相比有明显降低,曲线幅度差较大,深、浅侧向电阻率多在 40-200m 之间,孔隙度曲线有变化,声波时差值为 50-523,中子值为 0.5-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