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学习检测666.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16626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防护学习检测66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放射防护学习检测66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防护学习检测66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防护学习检测666.pdf(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z.自我检测 1、核衰变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其中粒子的电离能力最强;而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强。2、1Ci=3.7 1010 Bq 3、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核数或活度因衰变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4、放射性活度指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素发生自发核衰变的次数;其衰变规律可表示为:。5、氢的同位素有 3 种。6、放射性核素经 2 个半衰期后,其活度将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7、1Bq 表示每秒一次核衰变。8、射线的理化特性为_bd_。(多选)A.穿透能力 B.穿透能力 C.电离能力 9、对于一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bd A.A 代表该原子核质量数 B.Z 代表原子核质子数 C

2、.这个核子处于稳定态 D.N=A Z 10、以下关于钴的同位素,说法正确的是?(多选)bcd A.60Co 是钴的天然同位素之一 B.钴的同位素可由反应堆或加速器生成 C.天然界中存在的 59Co 是一种金属 D.60Co 在工业上常应用于食品等的杀菌、消毒,医疗上常应用于放射治疗 11、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_b_。-.z.A.20 mSv年;B.2.4 mSv年;C.5 mSv年 1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_b_。A.核电;B.医疗照射;C.氡子体 13、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当量 a A.其中 23 来自内照射 B.

3、其中 23 来自外照射 C.其中 23 来自宇宙照射 14、光子能量大于 1.02MeV 时,与物质相互作用可发生电子对生成效应。15、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损失能量的主要方式有:(多选)ab A.电离与激发 B.轫致辐射 C.弹性碰撞 16、光子是通过次级效应与物质发生作用,次级效应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多选)acd A.光电效应 B.轫致辐射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17、1Gy=100 rad 1R=2.58 104 c/Kg 18、在辐射防护上,表示辐射所致的有害效应发生几率或危害程度的物理量是(c):A.照射量 B.照射量率-.z.C.吸收剂量 D.比释动能 19、比释动能

4、的 SI 单位是焦耳/千克(J kg-1),其专有名称为?(单选)d A.Sv B.Ci C.R D.Gy 20、1 伦琴等于多少 C kg-1?(单选)c A.2.55 10-4 B.2.55 10-5 C.2.58 10-4 D.3.87 10-5 21、描述有效剂量的专有单位为:a A.Sv B.Gy C.R D.Rad 二、多选题 1.随机性效应的特点包括 abc A.效应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无关 B.没有阈值 C.表现是诱发癌症 D.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 E.有阈值 2.关于辐射生效应影响因素的叙述,描述正确的是 abcde-.z.A.和 g 射线穿透力强,易造成皮肤和深部组织或器官

5、的损伤。B.绝大多数放射事故导致的放射损伤是 g 射线照射引起的 C.射线、射线因其穿透力较弱,是内照射中主要应当考虑的射线种类 D.中子射线不带电荷,穿透力也很强,可引起严重的生物效应 E.从生物效应的作用:射线和中子 射线 和 g 射线 3.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除外照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外,尚须符合以下特殊要求 abcde A.胸部射线照片和心肺功能正常 B.电测听功能正常 C.肝、肾功能正常 D.痰细胞检查正常 E.尿中放射性核素检查正常 4.属于中度电离辐射敏感组织 abcd A.角膜 B.晶状体 C.结膜 D.内皮细胞 E.肌肉组织 5.按效应规律分类,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分为 ab A

6、.随机性效应 B.确定性效应 C.躯体效应 D.局部效应 E.近期效应 依照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分为骨髓型(造血型)、胃肠型、脑型。骨髓型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度四度。-.z.内照射放射病是指过量的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使全身受到照射,其有效累积剂量当量大于1Sv,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电离辐射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包括(1)(2)(3)(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内照射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放射性白内障分为(1)(2)(3)(4)期。(1)I (2)II (3)III (4)IV 大多数的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见于(1)(3)(1)事故照射

7、(2)公众照射 (3)应急照射 (4)医疗照射 一般引起急性放射病的一次全身均匀照射剂量至少要在(3)以上 (1)0.5Gy (2)0.7Gy (3)1.0Gy (4)2.0Gy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1)(2)(3)(1)白细胞数减少 (2)感染-.z.(3)出血 (4)腹痛 放射性疾病是人体电离辐射而产生的一种疾病。错 内照射放射病不属于放射性疾病。错 放射性疾病分为职业性与非职业性。对 重度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有半数治愈。对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放射医学专业的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与辐射防护专业机构承担。对 I

8、度与 II 度慢性放射病区别是什么?I 度慢性放射病:症状轻而不稳定,病变属功能性,是可逆的;II 度慢性放射病:症状增多且加重,从功能性不稳定的变化逐渐发展为器质性的稳定的病变,累及更多的器官和系统;病情更加严重,病变为不可逆,全身状况急剧恶化,并发感染、出血、多系统功能衰竭 体内放射性核素测定的具体方法有哪些?1 现场放射性污染的测定;2 受照人员呼出气中放射性的测定(如氡、钍);3 血、尿、粪中放射性含量的放射化学分析;4 毛发、汗液、唾液、痰、鼻涕以及鼻咽擦拭样品等的放射性含量测定等;5 从体外可通过伤口探测器、器官扫描仪和全身计数器等测量方法,获得体内放射性的性质和含量。放射工作人员

9、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是 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对于其预期工作的适任和持续适任的程度,并为事故照射的医学处理和职业病诊断提供健康本底资料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需到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有资质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乙种工作条件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的频度是 1 次2 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依据是(1)(2)(3)(4)-.z.(1)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 (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4)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甲种工作条件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的频度:(1)(1)1 次年 (2)2 次年 (3)3 次年 (4)4 次年 职业健康

10、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2)(3)(1)职业史、既往病史、职业照射接触史、应急照射、事故照射史(2)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与诊断鉴定、治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4)设备资料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是及早发现放射线对工作人员的损害。错 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全面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健康状况。对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必检项目。对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 2 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单位。错 头颈部及人体外形适于穿着和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具不是核电厂

11、放射工作人员特殊健康要求。错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对 对于暂时脱离放射工作的人员,经复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主检医师应提出可返回原放射工作岗位的建议。对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0 年。错 -.z.核电厂操纵员健康特殊要求是什么?(1)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2)头颈部及人体外形适于穿着和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具;(3)嗅觉:能察觉燃烧物和异常气味;(4)视觉:未校正视力大于 0.5,周围视野 120。或更大,有立体视觉和足够的深度感;(5)色觉:能分辨红、绿、桔黄等

12、颜色,能分辨安全操作的符号、代语等;(6)触觉:通过触摸能分辨各种形状的控制按钮和手柄等。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中,对受检者的放射工作适任性意见,主检医师可提出什么意见?(一)可从事放射工作;(二)一定限制条件下可从事放射工作(例如,不可从事需采取呼吸防护措施的放射工作,不可从事涉及非密封源操作的放射工作);(三)不应(或不宜)从事放射工作。上岗后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中,对受检者的放射工作适任性意见,由主检医师提出下列意见之一:(一)可继续原放射工作;(二)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可从事放射工作(例如,不可从事需采取呼吸防护措施的放射工作,不可从事涉及非密封源操作的放射工作);(三)暂时脱离放射工作;(四)不

13、宜再做放射工作,应调整做其他非放射工作。1.按照 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监测原则是:A、B、C、D A.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 5mSv/a 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B.对于在监督区工作或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预计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在 1mSv/a5mSv/a*围内的工作人员,应尽可能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C.对于职业外照射年剂量水平可能始终低于法规或标准相应规定值的工作人员,可不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D.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个人,都应接受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z

14、.2.个人剂量计佩带要求是:A、B、C、D A.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一般应佩带在左胸前。B.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通常应佩带在围裙里面躯干上。C.当受照剂量可能相当大时(如介入放射学操作),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D.只有当受照剂量很小且个人监测仅是为了获得剂量上限估计值时,剂量计才可佩带在围裙外面胸前位置。3.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限值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D.四肢或

15、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 mSv。4.人体皮肤的放射性表面污染值、分为:B A.4 Bq/cm2;0.4 Bq/cm2 B.0.4 Bq/cm2;4 Bq/cm2 C.40 Bq/cm2 5.个人剂量监测包括:A、B、D A.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B.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C.工作场所剂量监测 D.皮肤表面污染监测 6.按照 GBZ1887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限值包括哪几个限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 mSv。7.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时,工作人员应如何正确佩

16、带?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一般应佩带在左胸前;对于工作中穿戴铅-.z.围裙的场合,通常应佩带在围裙里面躯干上;当受照剂量可能相当大时(如介入放射学操作),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只有当受照剂量很小且个人监测仅是为了获得剂量上限估计值时,剂量计才可佩带在围裙外面胸前位置 1.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 abd A.实践的正当化 B.防护的最优化 C.辐射检测常态化 D.个人剂量限值 对孕妇的职业照射进行附加限制是因为:bcd A.妇女的放射敏感性并比男性高 B.胎儿对辐射的敏感性远高于成人 C.女工作人员和用人单位(或雇主)都有责任

17、保护胚胎或胎儿 D.用人单位或雇主有责任改善职业照射的工作条件,以保证向胚胎或胎儿提供与公众成员相同的防护水平 1.医疗照射的质量保证与患者防护 以下对于放射学的质量保证与患者防护说法正确的是:abcd A.降低每次检查的个体剂量和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检查。B.在实践中参照医疗照射指导水平,进行合理的放射实践活动。C.医疗照射指导水平都是以典型成年患者为对象,是在特定条件下确定的,应用时注意这些条件。D.贯彻正当化的原则,合理应用*射线具体要求。放射源对人体外照射产生的剂量与源到人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假设一个放射源在 3 米处的剂量为 18Sv/h,人离放射源 9 米,请问人受到的外照射剂量为多大

18、?b A.1Sv/h B.2Sv/h-.z.C.4Sv/h D.Sv/h 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有哪些:abcd A.经呼吸道吸入 B.经食道进入 C.经体表进入 D.经伤口进入 以下仪器能量响应*围适用于环境测量的仪器的是:c A.40keV2MeV B.60keV2MeV C.40keV3.5MeV D.60keV3.5MeV 物体表面放射性污染的清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一般皮肤的轻微污染,可用洗消皂擦洗。B.根据污染材料的性质、特点选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实验设备去污。C.木质、水泥地面一般去污剂擦洗效果不佳,只能用覆盖、刨削、更换等方法。D.超声波也可用于物体表面去污。按

19、物理性状分类,放射性废物可分为:abc A.固体废物 B.液体废物 C.气载废物 D.混合废物 自()年始,我国依据()有规定,在全国统一实行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登记制度”。a A.1964,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B.198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z.C.2003,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D.200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哪个单位放射活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不是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承担?c A.辐照中心 B.*射线影像诊断设备生产企业 C.医疗机构 D.后装治疗机生产企业 下列哪些为现行有效放射卫生法律规*?b A.放射诊疗管理规

20、定 B.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C.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D.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射源诊疗技术准入管理由()负责。b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公安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放射工作单位开展放射工作前,应向()申办辐射工作许可证。a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公安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可分为(a)等五种。A.上岗前、在岗、离岗时、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z.B.入职、在岗、离岗时、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 C.上岗前、在岗、离岗时、离岗后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D.入职、在岗、离岗时、应急和

21、离岗后职业健康检查 2.下列哪个不是放射工作人员的基本条件(a)?A.年龄不能超过 60 周岁 B.必须年满 18 周岁 C.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D.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E 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3.放射工作人员证每()年复核一次,由放射工作单位在到期复核前的()个月内提出申请。b A.3、4 B.2、2 C.2、6 D.3、6 4.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天。a A.2、2 B.1、2 C.3、4 D.2、3 5.职业健

22、康检查机构在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疑似职业性放射性职业病病人,应当报告或通知以下其中三个单位,除了()。d A.放射工作人员 B.工作人员所在单位 C.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z.D.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6.放射工作人员离岗前()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c A.30 B.60 C.90 D.180 1.要进行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的阶段是(a)。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试投入临床使用阶段 E.投入临床使用阶段 2.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b)日内完成对预评价的审核。A.15 B.20

23、C.25 D.30 E.35 3.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审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竣工验收,以下哪一项不是需提交的资料(e)?A.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表 B.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C.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同意证明材料(复印件)D.委托申报的,应提供委托申报证明 E.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z.4.以下哪一项不是属于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的项目?d A.钴-60 治疗机 B.中子治疗装置 C.后装治疗机 D.*射线探伤机 5.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其配套规章

24、等要求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_。a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6.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十八、十九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阶段应当向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b A.初步设计 B.可行性论证 C.施工前 D.安装设备 7.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九条“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监督管理,由()依照本法的规定实施”。d A.公安部门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

25、.环保主管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8.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中,将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按照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危害程度与诊疗风险分为()两类。c A.危害一般和危害轻微-.z.B.危害严重和危害轻微 C.危害严重和危害一般 D.危害严重和危害较严重 9.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日内完成对预评价的审核。b A.15 B.20 C.25 D.30 1.属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卫生审查的放射诊疗装置是(d)。A.CT B.DSA C.DR D.SPECT E.CR 2.应由甲级评价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装置是(d)。A.CT B.DSA C.DR D

26、.PET-CT E.CR 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须经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审查的装置是医用加速器、质子治疗装置,还有(c)。A.乳腺机 B.牙片机 C.重离子治疗装置-.z.4.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b)建设项目的卫生审查。A.DSA B.DR C.PET D.SPECT 5.*医疗机构同时开展影像诊断、介入诊疗、核医学三个类别的放射诊疗科目,该机构应当向(b)的卫生行政部门申办放射诊疗许可证。A.国家级 B.省级 C.市级 D.县级 6.如果*医院开展普通*射线诊断机影像诊断、*射线 CT 影像诊断和医用加速器治疗工作,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其放射诊疗许可应当由(d)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办

27、理。A.区级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7.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将放射诊疗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复杂程度分为以下几类(d)。A.放射治疗、放射诊断 B.放射装置诊疗、放射核素诊疗 C.高风险诊疗、低风险诊疗 D.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射线影像诊断 8.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要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b)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A.墙面 B.进出口-.z.C.防护门、观察窗 D.与监督区交界区域 9.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要求,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放射诊疗设备,应当经(b)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

28、启用。A.具有乙级检测资质的 B.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 C.相应级别服务资质的 D.取得甲级资质 1.辐射事故分类中,一般辐射事故不包括下列哪种情形?d A.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 B.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 C.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 D.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2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2.下列哪项设备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b A.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检查仪 B.骨密度测量仪 C.工业伽马照相 D.远距放射治疗仪 3.*辐射中心发生较大辐射事故时,事故

29、单位应立即向当地有关行政部门报告,这些行政包括有()。d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公安部门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辐射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在()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a-.z.A.2 B.4 C.6 D.12 5.按照事故分级,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9人以下(含 9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属于()辐射事故。b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特别重大 多选题(1)放射事故是指。BC A.放射设备故障 B.环境受到

30、污染影响 C.人员受到意外照射 D.操作失误(2)辐射事故分为。ABCD A.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B.重大辐射事故 C.较大辐射事故 D.一般辐射事故 简述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告的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发现以下情况就应该报告:(1)通过辐射监测,探知有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污染物件未经获准或未受控制的存在、转移或非法买卖;(2)有人报告在一个未经获准或不受控制的地点发现了放射源、放射性材料或放射性污染物件;(3)有人报告*种物质可能含有辐射水平明显异常的放射性物质;(4)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应用单位经过盘存发现其所使用或操作的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污染严重的物件丢失或被盗;(5)医院或医生报告意外发

31、现有-.z.病人出现典型急性放射病或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症状。(1)预防性口服稳定性碘化钾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放射性污染对甲状腺的毒副作用。什么时候服用效果最好?A A.事故前 6 小时口服碘化钾 B.事故发生时 C.暴露后 4 小时服用 D.暴露后 24 小时(2)核医学科一般应配备的巡测仪为 AB A.、射线巡测仪 B.、粒子表面污染检测仪 C.中子检测仪 D.、能谱仪 1.医用*射线诊断设备的质量保证检测有哪些实际意义?ABC A.提高设备临床应用质量。B.检验设备实时状态是否良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C.新装设备是否符合出厂要求,与厂家交涉提供数据支持。D.质量保证检测与防护没有联系。E.

32、以上都不是。2.医用*射线诊断设备的防护检测有哪些实际意义?BCDE A.对减少公众受照剂量没有帮助。B.检验设备的防护性能。C.工作场所是否安全。D.机房周围环境是否安全。E.了解防护薄弱环节。3.医用*射线诊断设备的性能指标与防护性能 BCE-.z.A.没有任何关联。B.有关联。C.性能指标与防护性能指标部分重合。D.性能指标不达标与防护无关。E.性能指标达标对减少受照剂量有帮助。1.CT 质量保证检测中,关键指标是 CE A.水的 CT 值。B.CTDIw。C.高对比度分辨力。D.CT 值线性。E.低对比可探测能力。2.*射线透视质量保证检测中,关键指标是 AE A.低对比度分辨力。B.

33、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C.影像增强器系统自动亮度控制(ABC)。D.透视荧光屏灵敏度。E.高对比度分辨力。短答题 CT 的高对比度分辨力与低对比可探测能力达不到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对临床诊断有什么影响?首先,高对比分辨力和低对比可探测能力是 CT 的两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临床诊断。高对比分辨力好的设备,能提供患者受检部位图象有更好的细节,目前较好的设备分辨力能够达到 19Lp/cm,相当于可分辨 0.25mm 的物体,对细小病灶和细小异物有高的发现率。如达不到国家标准限值要求,表明该 CT 不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日常拍片中,为了方便,一直把*射线照射野开到最大,为什么不符合防护要求?因为

34、把*射线照射野开到最大,除了受检部位受到照射,受检部位以外的正常组织和器官也同样受到照射,特别是身体较小的小孩;*些重要器官对放射线特别敏感,如;性腺、乳腺、-.z.甲状腺和骨髓等。正确的方法是根据投照体位与片盒的大小,调节合适的*射线照射野,对非受检部位进行铅橡皮覆盖防护,特别对射线敏感器官与小孩尤其重要。1.防护检测包括:C A.质量控制检测与防护性能检测。B.质量控制检测与漏射线剂量检测。C.防护性能检测与漏射线剂量检测。2.单排 CTDIW 不应超过下列值:B A.头部 80mGy,腰部 30mGy,腹部 28mGy。B.头部 50mGy,腰部 35mGy,腹部 25mGy。C.头部

35、30mGy,腰部 50mGy,腹部 80mGy。3.有影象增强器的有用线束入射受检者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是:A A.25mGy min-1 B.50mGy min-1 C.80mGy min-1 1.光野最大化的好处是 E A.不会导致漏诊。B.提高照片质量。C.对临床诊断有保证。D.减少重复检查。E.以上都不是。2.配戴个人剂量计 BD A.没有任何意义。B.对放射性事故或怀疑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剂量估算帮助。C.有意义,但不重要。D.个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z.E.以上都不是。3.要做好个人防护,必须 BCDE A.穿铅衣已足够。B.配戴个人剂量计。C.利用距离进行防护。D.缩短检

36、查时间。E.穿戴个人防护用品。4.放射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应该 CDE A.多开临床检查单。B.依赖放射检查。C.严格把握适应症、提高阳性检出率。D.做好受检者的防护,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受照剂量。E.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检查程序。短答题 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的有效方法有哪几点?1 配戴个人剂量计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不间断地配戴个人剂量计,为个人受照累计剂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2 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定期对设备性能和防护性能进行检测 只有在设备性能和防护性能都满足标准规定的前提下,才能使防护达到最佳状态。由于铅的比重很大,防护门是活动的,长期活动可使内部的铅皮产生移动,接缝会离开,

37、与防护墙的接合空隙也会扩大,所以定期的检测是必须的。3 距离防护*射线的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特别在介入室和手术室做配合的护士等医务人员,在无法屏蔽的情况下,尽量与*线管拉开距离。4 时间防护 受照剂量是累计的,要尽量缩短检查时间,特别是介入手术,熟练的手术可大大缩短受照时-.z.间。透视宜采用点透视的方法,不要踩着脚闸不放,这在临床医生做介入时多见。5 穿戴防护用品 在放射线场合穿戴防护用品是必须的,不要怕麻烦(主要是又重又热,活动不灵活等),但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减少受检者受照剂量的手段有哪些?*线设备的防护性能必须符合要求。制定最佳的检查程序,既满足诊断要求,又使患者所受的照射量减

38、少到最低限度。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尽量采用*线摄影检查。用高仟伏摄影。采用尽可能小的照射野。选用最恰当的投照体位。非受检部位的屏蔽防护,特别是敏感部位如:性腺、活性骨髓、乳腺、胎儿及儿童骨骺等敏感器官。采用灵敏度高的胶片和高速增感屏,或用 DR。施行*线透视检查时,尽可能缩短透视时间;采用荧光屏透视,透视前充分做好眼适应。介入手术,采用点踩透视 CT 检查不宜作全身扫描,不宜进行 CT 体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在满足定位的前提下,CT 拉定位片长度尽可能短。患者*线检查结果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不同医院之间必须互认。一、单选题 _C_,为核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发现放射现象 B.发现

39、天然放射性核素 C.放射免疫技术 D.大量生产人工发射性核素 _B_于 1951 制成闪烁照相机。-.z.A.费米 B.Anger C.Cassen D.Berson 医疗机构设置核医学放射诊疗项目,应当向_A_ 提出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请。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区级卫生行政部门 二、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核医学的诊疗*畴:ABCDE A.核素显像 B.甲亢治疗 C.甲状腺功能检查 D.PET-CT 检查 E.甲亢治疗 在核医学工作场所中,哪些位置需要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识?ABCD A.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

40、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B.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C.工作场所的入口处 D.注射室的门口 E.控制室的门口 三、短答题 简述核医学的发展历程。-.z.学科萌芽阶段: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40 年代,以伦琴、贝克勒尔、居里等先驱相继发现放射现象及天然放射性核素为重要标志,揭开了核医学发展的历史篇章。学科奠基阶段: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以 Cassen(1951)制成闪烁扫描仪;Anger(1951)制成闪烁照相机,标志着影像核医学的出现;Berson 与 Yalow(1959)创立放射免疫技术,为核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

41、础。学科形成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重要标志是核医学从附属于“放射医学”的一个分支学术领域“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升为独立学科,标志着核医学的正式诞生。学科发展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PET/CT 的临床应用,实现了功能影像和结构影像的有机结合。这些进步,从宏观医学进入微观医学,从经典核医学进入现代核医学,在质和量上,根本性的改变了核医学的历史面貌。简述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开展核医学诊疗项目时,对于人员的基本要求。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

42、人员或核医学技师。一、单选题 18F 的半衰期是_D_。A.68 分钟 B.20 分钟 C.8 小时 D.110 分钟 脏器显像药物主要是利用_B_射线进行现象。A.B.C.D.中子 131I 的半衰期是_A_。-.z.A.8.04 天 B.15 天 C.6 小时小时 D.110 分钟 131I 的毒性级别为_C_。A.高毒组 B.低毒组 C.中毒组 D.不具有毒性 二、多选题 放射性药物按照核素用途来分类,主要有以下哪种类型?AE A.核素本身作为药物的主要成份 B.诊断用药 C.显像用药 D.治疗用药 E.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 放射性核素作为治疗药物使用时,主要是利用_AC_射线与机体

43、发生电离辐射,以达到治疗的作用。A.B.C.D.中子 E.电子 以下哪些放射性核素毒性属于低毒组?AB A.18F -.z.B.99mTc C.131I D.32P E.89Sr 以下哪些是放射性核素的生产方式?ABC A.反应堆生产 B.回旋加速器生产 C.发生器生产 D.直线加速器生产 E.收集感生放射性核素 以下哪些是核医学常规仪器?ABCDE A.显像仪器 B.脏器功能测定仪器 C.体外样品分析测量仪器 D.辐射防护测量仪器 E.放射性核素治疗仪器 放射性探测仪器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ACE A.辐射探测器 B.感光元器件 C.电子学单元 D.连接线路 E.数据处理系统 三、短答题 利用

44、放射性核素进行治疗有哪些主要优点?或射线射程较短,体内病变组织能受到较大剂量照射,而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全身反应-.z.和并发症较少或较轻,与化疗和外照射放疗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放射性核素是否适合作为放射性药物,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射线类型和能量 半衰期 毒性小 在实际工作中,医疗机构使用的放射性药物通常通过哪些方式获得?从核药房直接购买标记好的药物制剂;从相应的企业购买放射性核素或核素发生器以及用于标记药物的配套药盒;购买放射性核素和被标记物原材料,自行研究和标记新药。简述 SPECT 的结构,并描述各部分的作用。结构:SPECT 的基本结构包括:探头、机架、采集工作站、处理工作站共 4

45、 部分。各部分的作用 探头:SPECT 的核心,用来探测患者体内的射线,并转换成电信号且生成图像信号;机架:用于支持探头在不同方向和角度旋转;采集工作站:控制整个扫描过程;患者通常躺在检查床上完成包括平面和断层的各种检查;处理工作站:对采集得到的图像作进一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并以适当的格式输出和打印。一、单选题 按照 GB18871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级管理规定,对于开放型工作场所,当操作的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_A_,该场所确定为甲级工作场所。A.4 109 B.2 1074 109 C.豁免活度值以上2 107 D.8 109 按照 GB18871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级管理规定,中

46、毒组毒性修正因子为_B_。A.10 -.z.B.0.1 C.0.01 D.1 下列哪项不是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C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眼睛 D.皮肤 二、多选题 在核医学工作场所中,以下哪些属于控制区*围?ABCDE A.制备、分装放射性核素和药物的操作室 B.扫描室 C.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 D.放射性药物给药室 E.放射性制剂贮存区 依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针对临床核医学实践的具体情况,可以将核医学工作场所分为几类?C A.1 类 B.2 类 C.3 类 D.4 类 E.5 类 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为 45000 MBq,属于_B_类核医学工作场所。A.类

47、 B.类-.z.C.类 D.类 E.V 类 对于核医学药物注射的工作人员,应该考虑配备_ABCDE_个人防护用品。A.铅手套 B.铅防护服 C.铅面罩 D.铅眼镜 E.铅帽 三、短答题 简述核医学科平面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依照制剂的活度和可能的污染,自低向高排列;区分人流(工作者和受检者)通道,物流通道;工作人员入口;受检者入口和出口;综合的核医学诊疗单位的项目分区单元及单元内的布局;小型核医学诊疗单位及改建项目的布局应尽可能相对合理;注意临近处对核医学诊断检测装置的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检测装置准直器的取向应避开辐射剂量率相对高的区域。在核医学工作场所中,哪些位置需要考虑屏蔽防护?需要考虑屏蔽

48、的主要有:活性区墙壁、门、窗;通风柜内操作平台;组合式分源防护屏;给药时的屏蔽防护;治疗床之间设屏蔽墙;病房用移动式防护屏。简述内照射剂量估算程序。查明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的途径、种类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根据有关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排泄物、全身监测数据等),导出摄入量即推算机体吸收放射性物质的量或沉积体内的量;-.z.由摄入量推算人体或器官所受的剂量。一、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核医学仪器的质量控制措施?A A.监督测试 B.验收测试 C.参考测试 D.常规质控 二、多选题 对放射性药物进行质量控制时,主要对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和测试?ABC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生物学性质 D.生产

49、单位 E.运输容器 三、短答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为确保放射性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必须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对放射性药物进行质量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三方面。物理鉴定:包括性状、放射性核纯度、放射性活度与比活度鉴定。化学鉴定:包括 pH 值、化学量、化学纯度及放射化学纯度鉴定。生物学鉴定:放射性药物大多是注射液,常规用药必须保证无菌、无热原。在放射性新药研究中,还必须进行生物活度、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毒性效应以及内辐射吸收剂量等试验研究。以下不属于核医学科放射性三废的有哪些?C A.分装柜排出的气体 B.注射时使用的棉签-.z.

50、C.工作人员卫生间的下水 D.患者卫生间的下水 当废水的放射性浓度低于露*源中限制尝试的_D_时,可直接排入下水道。A.10 倍 B.20 倍 C.50 倍 D.100 倍 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的放射性废液,可采用衰变池贮存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B A.5 B.10 C.15 D.20 二、多选题 放射性三废包括以下哪些?ABCDE A.废气 B.固体废弃物 C.剩余的放射性药品 D.注射人员使用过的手套 E.给药后的注射器 三、短答题 简述放射性液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放置法,可采用衰变池贮存十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半衰期短的也可用稀释法达到容许排放水平。放射性强度低的废水也可直接排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