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教案——完成.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16465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教案——完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平面构成教案——完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教案——完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教案——完成.pdf(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文本.教 案 首 页 课 目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在于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教学重点与措施: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举例说明。教学难点与措施:了解平面构成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讲解结合图片说明。点、线、面的灵活应用及灵活理解。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规格:A4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详细见作业样板 本节课确

2、定作业底稿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2011 年 2 月 23 日精选文本.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概论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构成就是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所谓平面构成就是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将造型要素(点、线、面)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在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的界 限,描绘形象。二、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构成设计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构成和绘画不同;绘画讲概括,其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元,

3、然后再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起来.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现代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手段之一,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平面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在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装 订 线 精选文本.精选文本.教 页 课 目 第二章 设计中的点、线、面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平面构成概念,了解平面构成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培养学生练习点线面的构成,这也是学好其他专业的基础,并能灵活运用。教学重点与措施:理解平面构成的

4、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举例说明。侧重培养学生利用点、线、面带来的视觉效果,构成点线面的最佳画面。查阅资料,练习点线面的构成作业。教学难点与措施:了解平面构成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讲解结合图片说明。点、线、面的灵活应用及灵活理解。查阅资料,练习点线面的构成作业。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规格:A4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详细见作业样板 本节课确定作业底稿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2011 年 2 月 23 日精选文本.教学步骤及内容:第

5、二章 设计中的点、线、面 第一节 设计中的点线面 一、点的特征 定义: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与 二、线的特征 定义:具有长度和方向的构成要素。三、面的特征 定义:平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而无厚度。第二节 搜集素材的方法 一、在生活中提炼,例如找出点线面的构成要素 二、翻阅书籍,例如找点线面构成的要素 三、上网搜集资料 点线面组合构成作品欣赏及讲解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教 案 课 目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有一双感受形式美规律的眼睛,使学生能够进入一个崭新的视觉感知和心里体验的世界里。要求学生能理解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并能应用到设计中

6、去。教学重点与措施:认知形式美在设计中的意义;学习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加强强调并且通过练习得以锻炼。在联系中体会形式美。从多样的现象里能整理出可供依循的法则,用这些法则判别形式的美与否。加强强调并且通过练习得以锻炼。教学难点与措施:侧重培养学生利用构成形式美带来的视觉与心理效应,寻求得到最佳效果的表现手段。通过练习得以锻炼。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规格:A4 详细见作业样板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根据形式美的审核标准做点线面的练习 教师确定最后稿子,一对一指导

7、设计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2011 年 2 月 23 日精选文本.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不象科学原理那样具有恒定性,它会因时、因人而有所不同,但仍具有相当的连贯性,在重视形式整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效果。一、对称 在图案设计里又叫均齐.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其左右两部分的形量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左右对称的图形,这条垂直线称为对称轴.对称轴的方向如垂直转换成水平方向,则变成上下对称.二、平衡 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等状态时,称为平衡.在

8、图案构成设计中并非实际重量均等关系,是根据图像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的平衡.生活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的运动,鸟的飞翔,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具有动态.三、和谐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半段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与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立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四、对比 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甚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于一起,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

9、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色调的明暗冷暖,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方圆,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疏密,图底的虚实、黑白、轻重,形象态势的动静等多方面因素来达到。五、重心 重心在立体器物上是指器物内部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任何物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六、节奏 七、韵律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韵 律 原 指 诗 歌 的 声 韵 和 节 奏,诗 歌 中,音 的 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均称为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几句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就是韵律的作用。精选文本.教 案 课 目 第四章 骨格与

10、基本形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训练,可以在直觉感受之外加上较为规律的构成形式,使创作有一个质的飞跃。基本型变化组合、排列、能够使简单的形象通过多种构成的形式获得千变万化的新的形象。教学重点与措施:通过鉴赏及分析过程,掌握骨骼和基本形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通过例子强调、演示、讲解 教学难点与措施:骨骼的掌握及基本形的组织和规律。通过例子强调、演示、讲解 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二:基本型组合设计,规格:A4。要求:首先设计出一种基本形,用这个基本形再进行重新组合,得出另一种新的基本形(68 个)。注意新基本形要保持它的完整性。设

11、计出基本型 作业三:正负型 要求:正负型的结合巧妙,有趣味性,注意他的完整性 规格:A4。装 订 线 精选文本.2011 年 2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第四章 骨格与基本形 第一节 骨骼 一、骨骼的概念:一切使形有秩序的编排或感觉上经过刻意的编排,这就是骨骼的本能,而形式上像如建筑楼宇中的钢筋骨架,音乐的五线谱等。二、骨格的分类 1、规律性骨格 2、非规律性骨格 第二节 基本型 一、基本形 (一)概念 (二)单形与复形 1.单形(1)分离(2)接触 (3)重叠 (4)透叠 (5)差叠 (6)联合 2.复形 复形指以两个以上形构成的较为复杂的视觉形象。复形相对单形显得丰富、完整,因此它常作

12、为独立形象出现。如符号、标志等都可以是复形的形象。(三)正形与负形 在构成设计中,正形与负形是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两种 形象相互衬托,相互依赖,从而使作品的主题形象更严谨,空间更为明确o 在具体设计中,如果正形不突出,视觉效果就会减弱o另外,如果正负形 各自都成为完整的形象,就成了正负形的反转图o反转性的特点是正负形 使用同一边缘线,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转换的效果。中国的太极图图形,表现的是古代先人的阴、阳观 念,太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极图的意蕴就是图、地互换的优秀例子。一阴一阳,互相排斥又互 相包容;互为图地又互为虚实。总之,图、地互换利用了人们视觉的局限,人的视线每次只能集中于

13、相同的一种形态,而不能同时看清楚两种不同的形态o认识一个图形时,是依赖背景的衬托而得到的,也就是说图是由地的原因而存在的。精选文本.教 案 课 目 绘制作业草稿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训练,基本型变化组合、排列、能够使简单的形象通过多种构成的形式获得千变万化的新的形象。教学重点与措施:通过练习,掌握骨骼和基本形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正负型的巧妙运用,绘制草稿然后教师确定讲解 教学难点与措施:正负型的巧妙运用,巧妙结合。绘制草稿然后教师确定讲解 课型与教法:理论课与实践结合。多媒体演示、举例、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二:基本型组合设计,规格:A4。要求:首先设计出一种基本形,用

14、这个基本形再进行重新组合,得出另一种新的基本形(68 个)。注意新基本形要保持它的完整性。设计出基本型 作业三:正负型 要求:正负型的结合巧妙,有趣味性,注意他的完整性 规格:A4。装 订 线 精选文本.2011 年2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绘制作业草稿 一、作业练习 将上节课所学的理论应用到设计中去 根据要求审核标准做正负型和基本型的练习 教师确定最后稿子 一对一指导设计 二、作业详细 作业二:基本型组合设计,规格:A4。要求:首先设计出一种基本形,用这个基本形再进行重新组合,得出另一种新的基本形(68 个)。注意新基本形要保持它的完整性。作业三:正负型 要求:正负型的结合巧妙,有趣味

15、性,注意他的完整性 规格:A4。装 订 线 精选文本.教 案 课 目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以点、线、面、形为基础,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学习中,我们对构成中的基本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将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中去,设计出完美的构成作品。教学重点与措施: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大体包括什么。以点、线、面的基本形态为主,以富于对比、空间、反复、错视等表现手法,在视觉上引起强烈的反映,给人以新颖、刺激的感受。通过作业对比练习 教学难点与措施:多种形式相互搭配,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中去。通过练习知道得以实现 课型与教法:

16、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四: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4.发射构成形式各一张。规格;A4。要求:1.重复构成首先设计出一基本形,然后用它在重复骨格中进行排列。注意:基本型方向、正负的变化以及整体效果。2.近似构成基本形近似在重复或近似骨格里排列;基本形可选几何形或巨象形;把握基本形近似尺度,不宜变化太大,太复杂。3.渐变构成注意基本形渐变过滤得自然性、可行性与可信性;基本形的渐变可以和骨格渐变同时进行。精选文本.4.发射构成注意发射点的选择,以中心点做为发射的核心;所做的画面发射感要强烈。201

17、1 年 2 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重复构成 一、重复及重复构成概述 二、设计中的重复构成 三、重复构成注意要素 第二节 近似构成 一、近似和近似构成概述 二、近似构成注意要素 第三节 渐变构成 一、渐变及渐变构成概述 二、渐变在设计中的作用 三、渐变构成注意要素 第四节 发射构成 一、发射构成概述 二、发射的类型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教 案 课 目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以点、线、面、形为基础,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学习中,我们对构成中的基本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将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中

18、去,设计出完美的构成作品。教学重点与措施: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大体包括什么。以点、线、面的基本形态为主,以富于对比、空间、反复、错视等表现手法,在视觉上引起强烈的反映,给人以新颖、刺激的感受。通过作业对比练习 教学难点与措施:多种形式相互搭配,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中去。通过练习知道得以实现 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四: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4.发射构成形式各一张。规格;A4。要求:1.重复构成首先设计出一基本形,然后用它在重复骨格中进行排列。注意:基本型方

19、向、正负的变化以及整体效果。2.近似构成基本形近似在重复或近似骨格里排列;基本形可选几何形或巨象形;把握基本形近似尺度,不宜变化太大,太复杂。3.渐变构成注意基本形渐变过滤得自然性、可行性与可信性;基本形的渐变可以和骨格渐变同时进行。4.发射构成注意发射点的选择,以中心点做为发射的核心;所做的画面发射感要强烈。2011 年 2 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五节 变异构成 一、变异构成概述 二、变异设计注意要素 三、变异的几种形式 第六节 密集构成 一、密集构成概述 二、密集构成设计前期规划 三、密集设计注意要素 第七节 肌理构成 一、肌理及肌理构成概述 二、肌理

20、创作手法 第八节 空间构成 一、矛盾空间概述 装 订 精选文本.教 案 课 目 指导学生绘制草稿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通过对点、线、面、形等的练习,我们对构成中的基本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将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中去,设计出完美的构成作品 平面构成设计是学习各门专业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由视觉反映、知觉整合联系起来的一种视觉语言,它必须在工艺性、科学性、实用性的 制约下进行,从而达到视觉审美的统一。教学重点与措施:以点、线、面的基本形态为主,以富于对比、空间、反复、错视等表现手法,在视觉上引起 强烈的反映,给人以新颖、刺激的感受,通过作业练习体会,教师指导

21、。教学难点与措施:多种形式相互搭配,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中去,融会贯通。通过练习指导得以实现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结合。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精选文本.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四:5.特异构成形式、6.密集构成形式、7.肌理构成形式、8.空间构成形式各一张。规格;A4。要求:5.特异构成用所学的变异方法在重复骨骼中或变异骨格中或变异骨骼中进行。变异的基本形突出,但不能过于独立,注意整体效果。6.密集构成以基本形的密集组合完成设计;注意画面基本形的疏密关系张力和动感。7.肌理构成用所学的技法做出三种不同效果的肌理设计(每小幅尺寸自

22、选);注意画面的肌理技法和意境的表达。8.空间构成利用基本形的大小、间隔的疏密表现空间感,注意要正确地利用矛盾空间所带来的艺术效果。2011 年 2 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指导学生绘制草稿 作业四: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渐变构成形式、4.发射构成形式各一张、5.发射构成形式、6.特异构成形式、7.肌理构成形式、8.空间构成形式各一张。规格:A4。要求:1.重复构成首先设计出一基本形,然后用它在重复骨格中进行排列。注意:基本型方向、正负的变化以及整体效果。2.近似构成基本形近似在重复或近似骨格里排列;基本形可选几何形或巨象形;把握基本形近似尺度,不宜变化太大,太复杂。3.

23、渐变构成注意基本形渐变过滤得自然性、可行性与可信性;基本形的渐变可以和骨格渐变同时进行。4.发射构成注意发射点的选择,以中心点做为发射的核心;所做的画面发射感要强烈。5.变异构成用所学的变异方法在重复骨骼中或变异骨格中或变异骨骼中进行。变异的基本形突出,但不能过于独立,注意整体效果。6.密集构成以基本形的密集组合完成设计;注意画面基本形的疏密关系张力和动感。装 订 线 精选文本.7.肌理构成用所学的技法做出三种不同效果的肌理设计(每小幅尺寸自选);注意画面的肌理技法和意境的表达。8.空间构成利用基本形的大小、间隔的疏密表现空间感,注意要正确地利用矛盾空间所带来的艺术效果。精选文本.教 案 课

24、目 作业一点线面指导与制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点、线、面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本要素,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训练审美。要求作业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教学重点与措施:侧重培养学生利用点、线、面带来的视觉效果,构成点线面的最佳画面;手绘的练习。通过作业教师一对一指导 教学难点与措施: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通过实践教师一对一指导训练 装 订 线 精选文本.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结合。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规格:A4 详细见作业样板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根据

25、形式美的审核标准做点线面的练习 教师确定最后稿子,一对一指导设计 2011 年 2 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作业一点线面指导与制作 一、前面做过一些稿子,一部分同学处在做稿阶段,教师继续确定稿子,另一部分完稿同学继续做正稿,教师指导实践,如有个别同学完成作业一,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指导绘制第二个作业稿子,二、作业详细 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规格:A4 详细见作业样板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根据形式美的审核标准做点线面的练习 教师确定最后稿子,一对一指导设计 三、构成设计中的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它存在于任何造

26、型设计中。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点线面的构成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这些基本的要素及构成原则是我们研究其它视觉元素的起点。装 订 精选文本.教 案 课 目 作业二基本型指导与制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训练,可以在直觉感受之外加上较为规律的构成形式,使创作有一个质的飞跃。体会基本型变化组合、排列、力量的强大,能够使简单的形象通过多种构成的形式获得千变万化的新的形象。教学重点与措施:通过作业练习,掌握骨骼和基本形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手绘的练习。通过操作强调、讲解 教学难点与措施:骨骼的掌握及基本形的组织和规律与实际操作的应用。通过作业强调、讲解 装 订 精选文本.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结

27、合。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二:基本型组合设计,规格:A4。要求:首先设计出一种基本形,用这个基本形再进行重新组合,得出另一种新的基本形(68 个)。注意新基本形要保持它的完整性。2011 年 2 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作业二基本型指导与制作 一、前面做过一些稿子,一部分同学处在做稿阶段,教师继续确定稿子,另一部分完稿同学继续做正稿,教师指导实践,如有个别同学完成作业一,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指导绘制第四个作业稿子,二、自然界也有骨骼的存在,如鱼鳞、树的树叶与树枝的编排、人体的骨骼等。而画家和设计家将形在画面中的各种编排,是有一定的限制或管辖的方式,这种方式或限制,就是

28、骨骼。平面构成中,骨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使形象有秩序地经过人为的构想,排列出各种宽窄不同的框架空间,把基本形输入到里面。基本型是平面设计中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再造型活动中,基本型是以形象出现,一个圆、一个方或一条直线都可以作为基本型,但基本型不能仅限于这些简单的基本元素 三、作业练习 将上几节课所学的理论应用到设计中去,根据要求审核标准做正负型和基本型的练习,教师确定最后稿子,一对一指导设计 作业二:基本型组合设计,装 订 线 精选文本.规格:A4。精选文本.要求:首先设计出一种基本形,用这个基本形再进行重新组合,得出另一种新的基本形(68 个)。注意新基本形要保持它的完整性。

29、教 案 课 目 作业三正负型指导与制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训练,感受图形的多样构成形式,使创作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想象。体会正负形的趣味。教学重点与措施:通过作业练习,掌握正负形的巧妙运用;手绘的练习。通过操作强调、讲解 教学难点与措施:正负形的趣味操作的应用。通过作业强调、讲解 装 订 精选文本.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结合。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三:正负型 要求:正负型的结合巧妙,有趣味性,注意他的完整性 规格:A4。2011 年 2 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作业三正负型指导与制作 一、前面做过一些稿子,一部分同学处在做稿阶段,教师继续确定稿子,另一部分完稿同

30、学继续做正稿,教师指导实践,如有个别同学完成作业一,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指导绘制第四个作业稿子,二、作业练习 将上几节课所学的理论应用到设计中去,根据要求审核标准做正负型的练习,教师确定最后稿子,一对一指导设计 作业三:正负型 要求:正负型的结合巧妙,有趣味性,注意他的完整性 规格:A4。装 订 线 精选文本.教 案 课 目 作业四重复、近似、渐变指导与制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通过平面构成基本形式的练习,我们对构成中的基本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将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中去,进一步掌握知识,设计出完美的构成作品。教学重点与措施:进一步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以点

31、、线、面的基本形态为主,进一步综合性练习,要求设计作品在视觉上引起强烈的反映,给人以新颖、刺激的感受。通过作业对比练习,教师一对一指导 教学难点与措施: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通过实践教师一对一指导训练 装 订 装 精选文本.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结合。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四: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 规格:A4。1.重复构成首先设计出一基本形,然后用它在重复骨格中进行排列。注意:基本型方向、正负的变化以及整体效果。2.近似构成基本形近似在重复或近似骨格里排列;基本形可选几何形或巨象形;把握基本形近似尺度,不宜变化太大,太复杂。3.渐变构成

32、注意基本形渐变过滤得自然性、可行性与可信性;基本形的渐变可以和骨格渐变同时进行。2011 年 2 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作业四重复、近似、渐变指导与制作 一、前面做过一些稿子,一部分同学处在做稿阶段,教师继续确定稿子,另一部分完稿同学继续做正稿,教师指导实践,如有个别同学完成作业一,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指导绘制下一个作业稿子,二、作业主要涉及 1.重复可分为绝对重复和相对重复(1).绝对重复:利用骨格保持基本形态始终不变的重复。(2).相对重复:指基本形的大小、位置或骨格形式有一定变化的重复,相对重复中基本形的设计可在统一中求变化,骨格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组合。2.近似构成要注意的两点:(1)

33、.基本形在变化时,动态和处理手法不要发生很大的变动,骨格不变,只是基本形发生微妙的变化。(2).作品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直线、弧线、块面、肌理等等,但同一幅作品中要有一个主题,不要用太多的处理手法给人感觉杂乱无章。装 订 精选文本.3.渐变渐变在设计过程中,有 4 点需要注意:(1).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渐变;(2).基本形在进行渐变过程中的始与终的形状;(3).渐变的节奏规律性和渐变的次数;(4).渐变后部分形体与整体的效果是否统一。三、作业内容 作业四: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规格:A4。要求:1.重复构成首先设计出一基本形,然后用它在重复骨格中进行排列。注意:基本

34、型方向、正负的变化以及整体效果。2.近似构成基本形近似在重复或近似骨格里排列;基本形可选几何形或巨象形;把握基本形近似尺度,不宜变化太大,太复杂。3.渐变构成注意基本形渐变过滤得自然性、可行性与可信性;基本形的渐变可以和骨格渐变同时进行。教 案 课 目 作业四发射、变异、密集指导与制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通过平面构成基本形式的练习,我们对构成中的基本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将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中去,进一步掌握知识,设计出完美的构成作品。教学重点与措施:进一步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以点、线、面的基本形态为主,进一步综合性练习,要求设计作品在视觉上引起强烈

35、的反映,给人以新颖、刺激的感受。通过作业对比练习,教师一对一指导 装 订 精选文本.教学难点与措施: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通过实践教师一对一指导训练 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结合。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四:4.发射构成形式、5.变异构成形式、6.密集构成形式、规格:A4。要求:4.发射构成注意发射点的选择,以中心点做为发射的核心;所做的画面发射感要强烈。5.变异构成用所学的变异方法在重复骨骼中或变异骨格中或变异骨骼中进行。变异的基本形突出,但不能过于独立,注意整体效果。6.密集构成以基本形的密集组合完成设计;注意画面基本形的疏密关系张力和动感。2011 年 2 月 23

36、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作业四发射、变异、密集指导与制作 一、前面做过一些稿子,一部分同学处在做稿阶段,教师继续确定稿子,另一部分完稿同学继续做正稿,教师指导实践,如有个别同学完成作业一,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指导绘制下一个作业稿子,二、作业主要涉及 1.发射的类型:(1).中心点的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射。在发射构图中比较普通的是分别称之为“离心式”和“向心式”的发射。发射的骨格线可以是直线、曲线、弧线等。(2).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是以旋转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转的基本形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装 订 精选文本.(3).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同箭靶的

37、图形。精选文本.发射构成要素:首先要有发射中心;其次发射有方向性。2.变异的几种形式:(1).形状的特异(2).大小的特异(3).色彩的特异 (4).方向的特异 3、密集骨格无一定的限制,可以自由安排,但也极易产生混乱,在做此种构成时首先要进行规划设计:(1).点的密集 (2).线的密集(3).自由密集 三、作业内容 作业四:4.发射构成形式、5.变异构成形式、6.密集构成形式、规格:A4。要求:4.发射构成注意发射点的选择,以中心点做为发射的核心;所做的画面发射感要强烈。5.变异构成用所学的变异方法在重复骨骼中或变异骨格中或变异骨骼中进行。变异的基本形突出,但不能过于独立,注意整体效果。6.

38、密集构成以基本形的密集组合完成设计;注意画面基本形的疏密关系张力和动感。教 案 课 目 作业四肌理、空间指导与制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通过平面构成基本形式的练习,我们对构成中的基本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将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中去,进一步掌握知识,设计出完美的构成作品。装 精选文本.教学重点与措施:进一步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以点、线、面的基本形态为主,进一步综合性练习,要求设计作品在视觉上引起强烈的反映,给人以新颖、刺激的感受。通过作业对比练习,教师一对一指导 精选文本.教学难点与措施: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通过实践教师一对一指导训练 课型与教法:理论指

39、导与实践结合。举例分析、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后要求及作业:作业四:7.肌理构成形式、8.空间构成形式 规格:A4。要求:7.肌理构成用所学的技法做出三种不同效果的肌理设计(每小幅尺寸自选);注意画面的肌理技法和意境的表达。8.空间构成利用基本形的大小、间隔的疏密表现空间感,注意要正确地利用矛盾空间所带来的艺术效果。2011 年 2 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作业四肌理、空间指导与制作 一、前面做过一些稿子,一部分同学处在做稿阶段,教师继续确定稿子,另一部分完稿同学继续做正稿,教师指导实践,如有个别同学完成作业,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指导绘制下一个作业稿子,二、作业主要涉及 1.肌理构成形式工具的特

40、殊用法 喷洒 弹线 抖落 刮擦 压印 2.纸张的特殊用法 揉搓 撕纸法 拼贴法 烧熏 这里共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笔触的变化-利用笔触的粗、细、硬、软、轻、重及笔触的不同排列,而描绘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装 订 精选文本.(2).印拓-用油墨或颜料涂于雕刻及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然后印在图面上,便会形成古朴的拓印肌理。精选文本.(3).喷绘-用喷笔或金属网与牙刷,把溶解的颜料刷下去后,色料如雾状的喷在纸上,这种技法可表现渐变的浓淡明暗变化,非常柔和细致,也可表现透明感,被广泛的利用在广告设计上。(4).染-具有吸水力强的表面,可用液体颜料进行渲染、浸染,颜料会在表面自然散开,产生自然优

41、美的肌理效果。(5).刻刮-在已着色的表面用尖利的物品刻刮,会得到粗犷、强烈的肌肤效果。(6).纸张-各种不同的纸张,由于加工的材料不同,本身在粗细、纹理结构上不同,或把纸认为地折皱、烤炙、揉、搓、拧、撕、拼贴等手法造成特殊的肌理效果。3.空间构成:在平面设计中所表达的空间与人的生活经验、视觉习惯、思维定势相违背,造成矛盾空间。矛盾空间构成方法:(1).共用线(例:太极图又称双鱼嬉戏)(2).共用面 把两个视点不同的立体形用同一个面连成一个整体。(共用面面积不宜过小)(3).矛盾连接 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的空间方向不定性使形体在不该连接的地方连接,该连接地方有不连接 三、作业内容 7.

42、肌理构成用所学的技法做出三种不同效果的肌理设计(每小幅尺寸自选);注意画面的肌理技法和意境的表达。8.空间构成利用基本形的大小、间隔的疏密表现空间感,注意要正确地利用矛盾空间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教 案 课 目 作业收稿、装订、上交 教学目的与要求: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作业上交,规格统一,方便保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作业开本大小均A4,装订整齐,版本统一。装 精选文本.教学重点与措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一对一指导训练,版本统一,班干统一购买统一规格卡纸。教学难点与措施:装订整齐,统一尺寸,统一打孔 课型与教法:理论指导与实践结合。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后要求及作业:全部作业制作完成、作业收稿、装订、上交 2011 年 2 月 23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作业收稿、装订、上交 一、教师指导实践,如有个别同学未完成作业,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继续指导绘制。二、本节课内容 指导装订 作业收稿完成、上交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装 精选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