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篇章结构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413501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篇章结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诗歌篇章结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篇章结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篇章结构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诗歌篇章结构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2页1 1、认识诗歌结构特点、能够寻找到诗词、认识诗歌结构特点、能够寻找到诗词中的标志语言。中的标志语言。2 2、把握古诗词主旨体现的技法,包括诗、把握古诗词主旨体现的技法,包括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3 3、熟练运用有关结构的典型术语。、熟练运用有关结构的典型术语。4 4、掌握诗篇结构类问题的答题模式。、掌握诗篇结构类问题的答题模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2页【主要结构技巧主要结构技巧】1、物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物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景、以景结情。2 2、结构特点:重章叠句、铺垫、

2、照、结构特点: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层层深入、起承转合、意应、过渡、层层深入、起承转合、意象组合。象组合。3 3、如何体现主旨: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如何体现主旨: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以小见大、对比。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2页一、铺垫一、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题柳亭送别图(明题柳亭送别图(明 徐渭)徐渭)东边一棵柳树,西边一棵柳树,东边一棵柳树,西边一棵柳树,南边一棵柳树,北边一棵柳树,南边一棵柳树,北边一棵柳树,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纵然碧绦千

3、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2页二、二、以景结情以景结情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从军行从军行王昌龄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琵琶起舞换新声,

4、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12页三、重章叠句三、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

5、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一种表现手法。丑奴儿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哀愁”。上下两。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

6、成鲜明对比。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2页四、四、起承转合起承转合 一般来讲所谓一般来讲所谓“起起”即开头(绝句的第一句,律诗的开头两句,以下类推)即开头(绝句的第一句,律诗的开头两句,以下类推):“承承”即紧承上句(联)的诗意,进一步描写或铺陈,要承接得自然。紧密:即紧承上句(联)的诗意,进一步描写或铺陈,要承接得自然。紧密:“转转”即意思的递进或转折,是指诗的内容宕开一笔,使诗内容更加丰富或境即意思的递进或转折,是指诗的内容宕开一笔,使诗内容更加丰富或境界更加开阔界更加开阔:“合合”则是对全诗的则是对全诗的“收束收束”,要对前面的描写起到收束的,要对前面

7、的描写起到收束的作用,要作用,要“收收”得有力,并传达出诗的思想感情,一般要在此句(联)得有力,并传达出诗的思想感情,一般要在此句(联)点出诗意或主题点出诗意或主题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起句如平地春雷破空而来,一个起句如平地春雷破空而来,一个“飞飞”字,振人心魄。起句直露且字,振人心魄。起句直露且显豁。承句句式和节奏转入从容和舒缓,既使文章的章法张弛有度,又显豁。承句句式和节奏转入从容和舒缓,既使文章的章法张弛有度,又进一步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赋予无形的音乐

8、以实体形象,就像是一个可进一步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赋予无形的音乐以实体形象,就像是一个可人的小精灵一般煞是可爱。人的小精灵一般煞是可爱。“此夜曲中闻折柳此夜曲中闻折柳”,却是陡然一转,却是陡然一转,“闻闻”字,不仅点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而且,更是用字,不仅点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而且,更是用“折柳折柳”一词点染了一词点染了一种场景,一种情绪。结尾以一句深情的发问关合了李白的思乡之情。一种场景,一种情绪。结尾以一句深情的发问关合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而高考题的题眼就设在第三句的而高考题的题眼就设在第三句的“折柳折柳”上。上。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2页【规范答题步骤规范答题步骤】1 1、提问方法:这首诗

9、是怎样构思的?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诗的构思之妙。2 2、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起承转合之说。3 3、答题要点:(、答题要点:(1 1)概述诗句的内容。)概述诗句的内容。(2 2)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3

10、 3)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2页舟中晓望(舟中晓望(1)孟浩然)孟浩然挂席东南望,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问我今何适?天台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疑是赤城标。注:(注:(1)这首舟中晓望,记录了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这首舟中晓望,记录了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游天台山的旅况。(2)舳舻,一种方长船。利涉,出自易经利涉)舳舻,一种方长船。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大川

11、,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3)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为胜迹。(4)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赤,状如云霞。标,山顶。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分析。首联开篇就点出首联开篇就点出”望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因此说,是开门见山;而尾联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因

12、此说,是开门见山;而尾联又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又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坐看”照应照应”望望”字,字,”霞色晓霞色晓”与诗题中的与诗题中的”晓晓”和次句中的和次句中的”遥遥”相呼应,表明是同一个早晨,而相呼应,表明是同一个早晨,而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结构圆合。结构圆合。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2页练习练习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

13、然后回答问题。边词边词 张敬忠(张敬忠(1)五原(五原(2 2)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凉州词凉州词 王之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注:(1)张敬忠:唐监察御史,分管军事,写作此诗时在朔方军幕任)张敬忠:唐监察御史,分管军事,写作此诗时在朔方军幕任职。(职。(2)五原: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任朔方总管时为防)五原: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任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

14、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1)简要分析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简要分析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首句中的首句中的“五原五原”,地处塞漠,北临大漠,气候严寒,风物荒凉,这地,地处塞漠,北临大漠,气候严寒,风物荒凉,这地方的春天从来都到得很迟,所以说方的春天从来都到得很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五原春色旧来迟”。“旧来旧来”二字,二字,既显五原的荒凉寒冷自古至今是这样的,又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既显五原的荒凉寒冷自古至今是这样的,又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纲,后面的三句就是对春色之来迟进行的具体描绘。是全诗

15、的总纲,后面的三句就是对春色之来迟进行的具体描绘。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2页(2)有人认为,边词中的二月垂杨未挂丝与凉州词中的羌笛)有人认为,边词中的二月垂杨未挂丝与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何须怨杨柳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同意。两句都写出了边塞的春天来得迟,同意。两句都写出了边塞的春天来得迟,“二月垂杨未挂丝二月垂杨未挂丝”直接描写景物,直接描写景物,“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何须怨杨柳”以乐声虚写景物,用了以乐声虚写景物,用了拟人手法,二者都借边塞风物表现了边地的荒凉和寒冷,抒发拟人手法,二者都借边塞风物表现了边地的荒凉和寒冷,抒发了边塞将士因战地的艰辛产生的思乡之情(内心的悲苦)。了边塞将士因战地的艰辛产生的思乡之情(内心的悲苦)。不同意。虽然都写了边塞的春天来得迟,但不同意。虽然都写了边塞的春天来得迟,但“二月垂杨未挂丝二月垂杨未挂丝”对边地风物的介绍,更强调边地的荒寒;对边地风物的介绍,更强调边地的荒寒;“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更突更突出了乡思离情,却也蕴含了豁达乐观的情怀。出了乡思离情,却也蕴含了豁达乐观的情怀。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2页2023/4/1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