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与营养.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413305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量元素与营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微量元素与营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量元素与营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量元素与营养.ppt(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微量元素与营养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8页人体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占身体重量万分之一为界;微量:必需和非必需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参与正常生理活动、维持生命或构成人体的元素。非必需微量元素:除了常量与必需微量元素外的,如:铝,钡,钛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8页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定义1990年WHO营养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必需微量元素的定义(1996年公布):1.若该元素的摄入量减少到低于某一限值,总会导致同一种重要生理功能的损伤;2.该元素是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结构的必需组分。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8页微量元素分类第一类:人体必需微量元素q铁(Fe)、锌(Zn)、铜(Cu)、碘(I)、硒(Se

2、)、铬(Cr)、钴(Co)、钼(Mo)第二类:人体可能必需微量元素q锰(Mn)、硅(Si)、镍(Ni)、硼(B)、钒(V)第三类: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时可能具有必需功能q氟(F)、铅(Pb)、镉(Cd)、汞(Hg)、砷(As)、铝(Al)、锂(Li)、锡(Sn)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8页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构成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必需组分:q组合蛋白:血红蛋白(Fe)、铜兰蛋白(Cu);q酶类:谷胱甘酞过氧化物酶(Se)、呼吸酶类(Fe、Cu)等;q激素:甲状腺激素T4、T3(I);q维生素:VitB12(Co)。激活酶、激素:q葡萄糖耐量因子(Cr)、胰岛素(Zn);q核酸代谢(Cr、Mn

3、、Co、Cu、Zn);q肾上腺类固醇的生成(Cu)。参与基因调控、细胞繁殖、氧化和抗氧化反应、增强免疫力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8页微量元素缺乏或中毒1.阴离子型的碘、硒、氟:碘缺乏病/甲状腺肿;克山病和大节骨病/硒中毒;龋齿/氟骨症。2.阳离子型的铁、锌、铜、铬等:食物加工过程中微量元素的丢失,如大米白面的精加工丢失了几乎80%的必需微量元素。食物中影响吸收的组分:水果中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谷物中植酸和草酸会减低铁、锌、铬的吸收率;茶叶和咖啡会影响铁和锌的吸收。3.特殊身体状况时,对某些微量元素需要量会增加:儿童生长发育期;妇女孕期和授乳期;老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患某些疾病或创伤手术

4、时。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8页铁在人体中的分布体内含铁总量:男50mg/kg,女35mg/kg总铁量的70%为功能铁(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运铁蛋白)总铁量的30%为储存铁(铁蛋白、血铁黄素)Iron,Fe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8页铁的种类和吸收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25%):动物性食品(肉、鱼和禽类);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只有3%):植物性食品(谷类、豆类、水果、蔬菜)和蛋奶类。q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因子:维生素C、某些氨基酸、单糖、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山梨酸),以及肉、鱼和禽类中存在的“肉因子”。q抑制因子:麸糠、胚芽、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全谷类制品中),以及某些形式的蛋白

5、质(蛋黄、奶制品)和多酚类(如茶叶咖啡)。它们在肠内与铁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Iron,Fe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8页缺铁性贫血铁缺乏(血清铁蛋白降低):Fe储存减少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120克/升):对个体健康无明显影响,因代谢机制(增加心血排出量,加强心脑血流量等)可维持对组织的供氧。严重贫血(血红蛋白70克/升):这些适应机制不能代偿血液携氧能力的下降而出现酸中毒。非常严重贫血(血红蛋白 50发硒120120-200 200主粮硒1010-20 20Selenium,Se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48页硒的摄入量及食物来源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q成人推荐摄入量:150微克/天q可耐受最高摄入量:1000微克/天食物主要来源:q肝、肾、肉、海产品、蒜、黄豆等Selenium,Se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48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4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