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411404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3页 从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过程看,任何道德从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过程看,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都要经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品质的形成都要经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个心理过程。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个心理过程。道德认知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对是、非、善、恶、美、主要是指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褒贬的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褒贬的态度,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态度,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3页 道德意志道德意

2、志是指人们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是指人们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能力,是为完成一定的道德行为时,定目的的能力,是为完成一定的道德行为时,而做出的克服困难的努力。而做出的克服困难的努力。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是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反映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现,道德行为反映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水平,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水平,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3页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

3、认知发展理论 1.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2.2.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3页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对偶故事:对偶故事:(1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吃饭房间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开吃饭房间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一只盘子,盘内有1515只茶杯,结果他撞倒了盘子,打碎了只茶杯,结果他撞倒了盘子,打碎了1515只杯子。只杯子。(2 2)有个男孩名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橱)有个男孩名叫亨利,一天

4、,他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以上哪一个是更坏的行为?以上哪一个是更坏的行为?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3页2 2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1 1)前道德判断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1.5-71.5-7岁)岁)分为两个时期:分为两个时期:A:A:集中于自我时期(集中于自我时期(1.521.52岁):所有的感情都集岁):所有的感情都集中于身体和动作本身;中于身体和动作本身;B:B: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2727岁):从集中儿童自身,岁):从集中儿童自身,转向集中注意权威转向集中注意权威父母或其他

5、照料者。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3页(2 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510岁)岁)该阶段特点:该阶段特点:A.A.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B.B.判断行为的的标准是:是或非判断行为的的标准是:是或非C.C.根据后果大小判断行为的好坏;根据后果大小判断行为的好坏;D.D.把惩罚看作是天意;把惩罚看作是天意;E.E.单方面尊重权威。单方面尊重权威。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3页(3 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911岁以后)岁以后)该阶段特点:该阶段特点:A.A.认

6、为规则是可以改变的;认为规则是可以改变的;B.B.根据行为后果和动机判断行为的好坏;根据行为后果和动机判断行为的好坏;C.C.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能评价自己和别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能评价自己和别人;人;D.D.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多种可能性;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多种可能性;E.E.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和改正。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3页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律道德他律道德: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

7、作的判断。: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作的判断。自律道德自律道德: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主观动机出发来判断: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主观动机出发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的道德判断。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3页二、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二、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1.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 采用道德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3页 欧洲有个妇人得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欧洲有个

8、妇人得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新药,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新药,制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而药剂师索价又高过成本制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而药剂师索价又高过成本1010倍,倍,他花了他花了200200元指新药,但他索价元指新药,但他索价2000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到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到1000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了

9、,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说:但药剂师说:“不行!发明这种药就是用来赚钱的。不行!发明这种药就是用来赚钱的。”海因兹走投无路,撬开药剂师经营的商店的门,为妻子海因兹走投无路,撬开药剂师经营的商店的门,为妻子偷了药。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偷了药。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3页2.2.科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科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第一水平: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 阶段一:法律道德;阶段一:法律道德;阶段二: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阶段二:个

10、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第二水平:第二水平:习俗水平习俗水平 阶段三:个人之间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和一致;阶段三:个人之间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和一致;阶段四:社会体系和良心;阶段四:社会体系和良心;第三水平:第三水平:后习俗或原则性水平后习俗或原则性水平 阶段五:社会契约或功用和个人权利;阶段五:社会契约或功用和个人权利;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3页 3.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1 1)关于道德阶段的普遍性问题;)关于道德阶段的普遍性问题;(2 2)关于学前儿童的道德判断;)关于学前儿童的道德判断;(3 3)关于道德阶段的真

11、实性问题。)关于道德阶段的真实性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3页第二节第二节 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 2.2.替代强化替代强化 3.3.观察和模仿观察和模仿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3页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是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果的行为。班杜拉:儿童攻击性的行为是通过外部班杜拉:儿童攻击性的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型获得的。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型获得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

12、,共23页三、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三、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用来表示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用来表示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社会行为。如帮助人,与人共享、合作,谦让、社会行为。如帮助人,与人共享、合作,谦让、利他主义等。利他主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3页第三节第三节 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一、良心与道德的内化一、良心与道德的内化二、移情作用二、移情作用三、羞愧感三、羞愧感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3页 二、移情作用二、移情作用 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

13、和共享他人的感情的能力。共享他人的感情的能力。移情包含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感成分。移情包含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感成分。认知成分:(认知成分:(1 1)辨认和称呼别人的情感状态;)辨认和称呼别人的情感状态;(2 2)采取别人的观点。感情成分即是能引起)采取别人的观点。感情成分即是能引起相应的情绪。相应的情绪。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23页 第四节第四节 儿童的自我控制儿童的自我控制一、自我控制的测量一、自我控制的测量二、自我控制训练二、自我控制训练三、自我控制度三、自我控制度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23页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无人监督的情是指个体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事指向目标的单独活动或

14、集体况下,从事指向目标的单独活动或集体活动。活动。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23页 二、自我控制训练二、自我控制训练1.1.有意转移注意力有意转移注意力2.2.自我暗示自我暗示3.3.自我监督自我监督4.4.积极鼓励积极鼓励5.5.榜样榜样6.6.对工作难度的准备性对工作难度的准备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23页 三、自我控制度三、自我控制度 自我控制有一个适宜的度。自我控制有一个适宜的度。自我控制过低:很容易分心,无法延缓满足,易冲动,自我控制过低:很容易分心,无法延缓满足,易冲动,在人际交往中喜欢攻击人。在人际交往中喜欢攻击人。自我控制过强:有很强的抑制性和一致性,没有主见,自我控制过强:有很强的抑制性和一致性,没有主见,不分心。不分心。自我控制最适宜的儿童可称为弹性儿童。他们的特点是自我控制最适宜的儿童可称为弹性儿童。他们的特点是“管得住,放得开管得住,放得开”。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23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