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15042.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99510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1504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1504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1504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15042.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短文二篇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晓雾将歇()水中藻()、荇()交横()【答案】颓 tu 与 y 歇 xi 藻 zo 荇 xng 横 hng【解析】注意“与”字在此处的读音。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答谢中书书:(2)五色交辉:(3)四时俱备:(4)晓雾将歇:(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庭下如积水空明:(7)盖竹柏影也:(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1)书:书信(2)交辉:交相辉映(3)四时:四季(4)歇:消散(5)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6)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盖:大概是(8)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2、”【解析】加点词语翻译要求精准。熟记并积累这些词语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A晓雾将歇:古义:_今义:_ B夕日欲颓:古义:_今义:_ C念无与为乐者:古义:_今义:_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_今义:_ 【答案】A 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B 古义:坠落;今义:萎靡 C 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思念,想念 D.古义:只是;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解析】学习文言文,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语,对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有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确定在本文中的意义。4.选出加点词语活用的两项()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B五色交辉。C念无与为乐者。D夕日欲颓。E.

3、庭下如积水空明。F.水中藻、荇交横。【答案】B D【解析】B 项“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D 项“颓”,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5.填空:(1)答谢中书书作者_,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_”之称。作品有陶隐居集。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_,_。(3)苏轼,字子瞻,号_,北宋(朝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他们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唐代的_、_,以及宋代的_、_、_。(4)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色的句子是:_。【答案】(1)陶弘景 山中宰相(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东坡

4、居士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解析】本题考查本课文学常识,积累文学常识知识有助于理解作品。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解释加点词语:共谈:沉鳞:【答案】共谈:共同赞叹。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A.实是欲界之仙都。()B.自康乐以来,未

5、复有能与其奇者。()【答案】A.(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B.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尽量一一对译,不能有遗漏。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疏通语句,语言要通顺。3.赏析中画线句子的妙处。(1):(2):【答案】(1)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境界开阔、清新。(2)先写静景:青翠的竹林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丽辉煌的景象;后写动景,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灵魂感。【解析】先明确写作角度,再具体指出描写的内容,最后谈效果。4.文章最后两句话有何作用?【答案】这两句话是作者对美

6、好的景物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先以“实是欲界之仙都”总结前文,再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突出山水之奇绝。这样首尾呼应,使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主体部分更加突出鲜明。【解析】议论句是文章主旨所在。结合作者生平及文章具体内容来把握即可。(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欣然:中庭:【答案】欣然:高兴的样子。中庭:院子里。【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

7、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2.将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解析】联系前后文意思理解本句,一一对译,注意要依据现代汉语习惯适当调整语序。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答案】这句以新颖的比喻描写庭院的月景。“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解析】先明确修辞方法,再具体分析内容用效果。4体会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答案】这句是作者的自宽自慰。虽遭贬谪却能欣赏到自然美景,这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无法感受到的,透出一种旷达、乐观的情怀。意虽平淡,却含蓄深沉,回味无穷。【解析】本题应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