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题及答案20197.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95101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题及答案2019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题及答案2019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题及答案2019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题及答案20197.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2011 年 4 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田汉的剧作南归是他的作品中()最浓的。A现实色彩 B讽刺色彩 C抒情色彩 D悲剧色彩 2()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A闻一多 B周作人 C杨朔 D沈从文 3小说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已经沦落成一个()。A破产的农民 B乞丐 C告密者 D土匪 4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丈夫是一个()。A 理想主义者 B 颓废者 C 浪漫主义者 D 现实主义者 5()是老舍短篇小说的杰作,他原来计划写成一部十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二拳师。A 断魂枪 B 微神 C 猫城记 D 离婚 6()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也是最先

2、为社会有限度承认的朦胧诗人,其诗集 在 1982 年就获得了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奖(19791982)。A顾城 B北岛 C杨炼 D舒婷 7在中国文坛从晚清开始到五四,小说实现了()的移动。A从边缘向中心 B从中心向边缘 C从中心向中心 D从边缘向更边缘 8朱自清追求自己的文章达到用笔如舌的境界,他的散文属于中国现代散文当中()的一脉。A交流体 B闲话风 1 C对话体 D独语体 9()曾经谈到他 20 世纪 90 年代的创作冲动是来源于悖论、老庄和禅三者在智慧层面上 互相辉映的结果。A孟京辉 B过士行 C高行健 D魏名伦 10戴望舒早年孜孜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其代表性作品是写于 1927年的

3、(),叶圣陶称 赞该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A我用残损的手掌 B我的记忆 C 灾难的岁月 D 雨巷 11王朔在小说中尽情地讽刺挖苦(),对他们表现出一种敌视的态度。A知识分子 B军人 C政府官员 D商人 12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当中重要的女英雄()是一名医护人员。A林红 B白茹 C小常宝 D鞠县长 附:参考答案 1 C 2 B 3 C 4 D 5 A 6 D 7 A 8 B 9 B 10 D 11 A 12 B 二、多项选择题 1 围城知识丰富语言警策幽默,同时又以爱情婚姻为小说的主线,既包含社会讽刺又充 满悲悯与关怀,可以看作是()。A学者小说 2 B黑幕小说 C言情小说 D侦探小说 E

4、先 锋小说 2废名的灯这首诗的关节点是疏远,由疏远这一关节点,能把不相干的意象连接 在一起。诗中主要有如下几对意象()。A鱼与水 B老子道德经与读道德经的我 C室中的灯与我心中的灯 D室内的我与街上的夜贩 E罗马地图与指南针 3 余华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写作风格有所改变,写有小说()。A 鲜血梅花 B 十八岁出门远行 C 活着 D 在细雨中呼喊 E 现实一种 4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曾经合出过 五人诗选,这五名诗人是舒婷、北岛、()。A 翟永明 B 顾城 C 海子 D杨炼 E江河 5下列关于昌耀的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有关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将高原雪域土伯特人的生活作为

5、描写的对象 B是关于时间的光轮的交错的故事 C是一个关于逝去的富有的童年与家族 D对当下的土伯特人的生存现状的描绘 E诗中的名句是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 6张爱玲在美学上喜欢苍凉,喜欢(),注重的是人生安稳的一面,而不是人生飞扬的 一面、斗争的一面。A大红大绿 B强烈的对照 C悲剧 D参差的对照 E 葱绿配桃红 7 艾青诗歌当中的土地意象,象征()。A 爱人 B 祖国 C 母亲 D农民 E人民 8革命历史小说是当代重要的小说类别,()都属于此类小说。3 A 保卫延安 B 苦菜花 C 红旗谱 D 风云初记 E 大波 9曹禺的雷雨 可以看作是一部()。A 讽

6、刺喜剧 B 滑稽喜剧 C 悲剧 D 诗剧 E 社会问题剧 附:参考答案 1 AC 2 ABCD 3 CD 4 BDE 5 ABCD 6 DE 7 BDE 8 ABCD 9 CDE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丁西林剧作特点。2请简述穆旦诗八首的主要内容。3请简述翟永明所定义的黑夜的意识。附:参考答案 1.请简述丁西林剧作特点。解答:丁西林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难得的喜剧大师,中国话剧以悲剧为主导,而丁西林所写,全是喜剧。他善于在生活现象中发掘喜剧因素,追求从人生最平凡的一面,最不经意的处 所,找出那最平凡最日常的素材来,往往只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幽默的语言,点泛出 生活的真谛。丁西林的喜剧 多是独幕剧

7、,结构简单,剧中只有三个左右的人物,成二元三人模式。构成喜剧冲突的双方,并不存在正反好坏、高下优劣的价值等级,而仅仅是观念、态度、对事物认识角度的不同形成差异,是对比、映照,而不是二元对立,双方都有可爱之处,也 都有可笑之点。他的喜剧和讽刺喜剧不同,不以正方得福,反方或受惩或归正为结束,而 是真正的皆大欢喜。这也反映了喜剧家的美学观,追求和谐、互补,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合 理性。他的戏剧语言机智、幽默、典雅。4 2.请简述穆旦诗八首的主要内容。解答:诗八首写于 1942 年,当时穆旦才 24 岁,一个 24 岁的年青人,对爱情的复杂性的思考 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第一首,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当中的

8、上帝二字,值得特别注意。穆旦对上帝的 使用,是从语意层面上的借用,没有多少宗教背景,同其他诗歌当中出现的万有等词一样,用来指人类无法抗拒的、控制着芸芸众生的力量。在穆旦此前的很多诗作中,万有、主 大多可作残贼解,而在诗八首,上帝更接近于无知无觉的天地,也就是说,诗人 似乎开始理解万物的生生不息,事情的变动不居,是宇宙的常情,不再怨愤,而要接受。当 然,在诗的开篇,在第一首中,他也仍然提到了玩弄,但我和你相爱之人的隔离,不 但是造化弄人,而且是上帝玩弄他自己。第二首,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开首一句就很令人震 惊。水流山石原是流动活跃的生命现象,却在死的子宫里成长,注定只

9、能成为永远不能 完成他自己的变形的生命。这可能是一种畸形之爱,也可以是生命历程中其他的因素。第三首是最纯粹意义上的情诗。小小野兽、青草、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的意 象生机勃勃,写尽了两情相悦的单纯的肉体的欢乐,理智让位于生命力;你我底手底接触 是一片草场,从圣经雅歌中就使用类似意象来表达情爱之欢。第四首,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爱被言语照耀出光芒,将单纯的欢乐提升了,但言 语又是无力而有限的。言语不能表达出的黑暗是更可怕的。语言所引领进入的,是无限自由 的精神的幻象,诗人对爱的认识是混乱、美丽。第五首,组诗的中段,情绪最为平静。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无数世代流 逝,而夕阳、田野永在,时间永在

10、。时间的威力使我渴望永恒,渴望静止,安睡。第六首,讨论相爱到相同之后所带来的怠倦。这一思想可能是受奥登的影响。相爱者 渴望相互的认同,但相同会产生怠倦,而不认同又是陌生,人的情感得在一条多么危险 的窄路里旅行,这是人性的痛苦,与爱者本身已经无关。第七首,即使相爱者,他们的爱情也是平行的,人永远是孤独的个体,即使相爱,也 是爱另一个自我。第八首,诗歌情绪最为复杂。相爱者接近到定型,完成了爱的过程,但这过程注定要结 束,象到了季候的树叶一样,到时相爱的人也各自飘落-分离。而只有巨树永青。巨树 就是第一首所指称的上帝,它是造物者,万物由它而生,因此它玩弄万物,也就是玩弄 它自己,所以它嘲弄,但哭泣。

11、最后,落叶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表明穆旦对这种万 物生死变化已能平静接受。3.请简述翟永明所定义的黑夜的意识。解答:1984 年翟永明写出了组诗 女人 及序言 黑夜的意识。在序言中翟永明对女性的力 量作了如下定义:女性的真正力量就在于既对抗自身命运的乖戾,又服从内心召唤的真实,并且在二者中间建立起黑夜的意识。这种黑夜的意识是女人个人与宇宙的内在意识。在 翟永明看来,每个女人都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不断认可的私心痛楚与经验-远非每个 人都能抗拒这均衡的磨难直到毁灭。而黑夜的意识则有可能帮助女性抗拒这深渊,因为 它升起时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一个有着特殊布局和角度的、只属于女性的世界。组诗女 人

12、由近二十首诗组成完整的结构,它一反传统意义上对女性命运的美好勾勒,而直接切入 女性内心的痛苦并寻找反抗的支点,在当时诗坛上引起很大震动,黑夜的意识提供了一个 深刻而独到的主题。5 四、论述题 1、刘震云是当代中国重要作家,请结合他的作品谈谈你对他的创作的认识。2、请谈谈余秋雨散文的特点。3、请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谈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色,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展开分析。附:参考答案 1、刘震云是当代中国重要作家,请结合他的作品谈谈你对他的创作的 认识。解答:刘震云关于当代生活题材的作品,被归列于新写实小说。他的塔埔描写的是一群 高考复读生的生活,获得了 19871988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1

13、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一地 鸡毛被当作新写实的重要作品。一地鸡毛的人物小林,在刘震云此前的小说 单位 中已经出现。单位 主要是写小林这个小职员在单位这一公共空间中,被磨去个性的过 程;但一地鸡毛则写的主要是小林的日常生活,是他的私人空间,而在这一空间中,人 的自我意识的被侵蚀是更为可怕的,因为已经无路可逃。一地鸡毛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在小说的结尾处,小林梦见自己在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来的皮 屑,柔软舒服,度日如年。生活就是由鸡毛蒜皮一类的琐事和人的皮屑一样令人恶心的感 觉组成的,既让人舒服,又让人难过;舒服,是从活着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这一角度而言,难过,是从精神层面来说的。温故

14、 1942取材于 1942 年发生于河南的大饥荒和蝗灾,百姓饿孚遍野,而国民政府 照样课捐纳税。于是,小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百姓面对这样一个政府,是饿死不当亡国 奴,还是为了活命而甘向侵略者低头。小说写到,很多百姓见了白人就下跪,灾民吃了日本 人的粮食,还缴了国民党军队的枪。中国的政府在国际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才出来赈灾,而 赈灾之款又被贪官污吏给搜刮去。在 温故 1942 中,刘震云的语调是少见的激愤,小说中 还陈列了很多调查报告式的分析,以及直接的控诉与质问。故乡相处流传 处理的是历史与现实的混合交叉。曹操、袁绍、猪蛋、六指、我 沈姓小寡妇等虚构的或历史上实有其名的形形色色人等,共同活跃在

15、三国、明、清以及 1960 年代,他们不断地在历史中重复出现。风水轮流转,不同时期掌权的人物不同,但领导者 永远只是使用暴力,被领导者成为暴力镇压的对象,为了逃祸,只能盲目顺从,因此,一旦 夺取政权后,就同样地使用暴政。历史在不同时期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在作者刘震云这里,历史就是专制与被专制,就是官对民的压榨。刘震云的历史观和我们通常所习见的历史观并不一致,在温故 1942当中,一反官 修历史的冠冕堂皇,百姓也露出了为了活命而不顾国民的羞耻心的本质,刘震云的批判的 锋芒既指向统治者,也指向一般被压迫者。他把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请下圣坛,揭露他们的无 耻龌龊与虚伪,曹操、袁绍、慈禧、朱元璋无不遭到作者

16、锋利之笔的解构。对人民,刘震 云也毫不留情,人民总是势利的,谁得势就跟随谁。作者当然期望于人民的觉醒。刘震云在政治、历史、现实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其中的黑暗面,所以他致力于批判,但还 没有找到清晰的出路。2、请谈谈余秋雨散文的特点。解答: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多数是以记游的方式展开他的文化思考。他认为自己所写的不是自 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每 6 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往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我站在古人一 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 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

17、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 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 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余秋雨在散文中的自我定 位就是这样一位有悟性的文人,能够思接千载,把传统文化的光辉投射进现代社会。从作为传统与现代的中介这一角度来看余秋雨,他的散文的确有朝这个方向努力的痕 迹。他在记叙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发表自己感受的同时,也介绍该名胜的历史文化 知识,对于那些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而又不得其门而入的读者,余秋雨的散文某 种程度上可以起

18、到引导的作用。余秋雨的散文非常重视文化思考,有比较强的文化反省意识,他常常在对历史做回溯 性的考察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在对先人遗迹的追随中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使命。但 余秋雨散文对于文化的执着有时也使人感到过于正襟危坐,严肃得失去了散文应有的随意与 轻松。这就使余氏散文表现出宣谕式的色彩,正如有的评论者所言,他的文章少有周到 的描写,多是滔 滔不绝的主观倾诉,他的叙述语调也是朗诵式的,用的是社论的节奏和 诗的旋律。他的写作不是一种交流而是一种宣谕。3、请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谈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色,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展开分析。解答:周作人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广泛地

19、接触了西方文 化人类学、性心理学、神话学、童话学、民俗学等,形成了以认识人自己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是周作人的著作的基本出发点。五四时期,周作人在文章中倡导平 民的文学、人的文学,推波助澜形成五四时期人的发现、儿童的发现、妇女的发现。这仍然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种顺延和扩展。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基点也在此。中国现代散文,闲话风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鲁迅翻译的日本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 塔一书中,专门介绍英国的随笔: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 天,便披浴衣,啜苦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 是 essay。周作人在他的雨天的书的序言里也描述了相近的写作设想: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碳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这两段话在五四时期非常有名,周作 人是闲话风散文的重要的开创者和主要作者。五四时期,是周作人首先在理论上倡导美文(即叙事抒情的散文),并以自己的创作 实践为中国现代美文树立典范。他的散文取材着眼于俗世的日常生活的情趣,自然率性;他的散文的文字则拙朴其貌,灵慧其心,形成平和冲淡的散文境界。周作人散文的风格多姿 多采,大体而言,可分为两类,一是浮躁凌厉,如碰伤;一是冲淡平和,但蕴涵深意,如水里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