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常识大全_地理知识学习.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393303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地理常识大全_地理知识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学地理常识大全_地理知识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地理常识大全_地理知识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地理常识大全_地理知识学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学地理常识大全_地理知识学习 学习文学地理常识可以让我们收获很大,下面就由我为你介绍一些文学地理常识大全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学地理常识大全1 1.地区名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河】古代很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精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

2、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留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3、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朔气指北方的风,也叫朔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旁边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

4、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2.政区名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神州】传闻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又

5、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闻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州】参见“郡”条。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化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6、。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 文学地理常识大全2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2.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3.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简称“宁”。 4.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常见的省份。 5.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疆

7、。 6.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7.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8.“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9.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10.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1.中国陆地面积约 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

8、个欧洲面积相等。 12.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 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 “陕”。 13.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旁边)。 14.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15.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阿富汗、巴基斯坦。 16.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著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柔,四季如春。 17.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大岛是海南岛,第三大岛是崇明岛。 18.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殊行政区)

9、、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19.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21.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22.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其次大半岛。 23.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

10、老挝、越南。 24.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 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省名来源于彩云之南。 2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26.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27.中国所面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8.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29.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

11、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30.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简称“甘”或“陇”,古所辖地为甘州和肃州,是故甘肃。 3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星,天王海王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温,相宜的温度。气,相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32.昼夜交替和四季改变:地球自转,昼夜更换。绕日公转,四季出现。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33.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12、。 34.七大洲地形 (1)亚洲: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面积小,分两区,一大陆,二岛屿。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35.海底地形: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洋盆海沟岭,洋底不行测 文学地理常识大全_地理学问学习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