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宰杀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3395.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9386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鸭宰杀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339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肉鸭宰杀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339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肉鸭宰杀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33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鸭宰杀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3395.pdf(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肉鸭分割加工冷藏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项目名称:肉鸭分割加工冷藏建设项目 企业名称:盘锦六和农牧有限公司食品厂 建设地址:大洼县清水镇小堡子村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一 生产规模 万只/年 3000 肉鸭分割及冷藏 二 能源消耗 1 供水 万 m3/年 75 2 供电:年耗电量 万KW/年 730 3 装机容量 KW 1750 三 供汽:年用汽量 t 8000 折合耗煤 2600 吨 四 三废排放量 1 废水 万吨/年 30 循环使用 45 万吨其余达标排放 2 废气 达标排放 3 废渣 吨 780 煤渣

2、做砖,其余做有机肥 五 运输量 1 运入量 吨 77600 2 运出量 吨 75780 六 劳动定员 人 500 1 其中:生产工人 人 454 2 管理人员 人 46 七 本工程建筑面积 m2 43600 八 占地面积 亩 80 包括公用工程分摊 九 工程项目总投资 万元 12016 1 项目建设投资 万元 6442 2 流动资金投资 万元 5574 十 年销售收入 万元 达产年 十一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达产年 十二 年利润总额 万元 达产年 十三 年销售税金 万元 达产年 -2-十四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31 2 投资回收期 年 3.89 不含建设期 3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3、44.52 4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 万元 21657 Ic=8%5 产量盈亏平衡点%15.74 47220t 第一章 总论 1.1 概述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 年,我国就有大群养鸭、食用鸭肉和鸭蛋的记载。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养鸭业迅速发展,饲养量平均每年以 5%8%的速度递增。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统计:我国鸭存栏量超过 7.25 亿只,占世界总存栏量的 72%左右,鸭肉、鸭蛋、羽绒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盟、东南亚及日本、南韩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中国羽绒(毛)年产量达到 36 万吨,鸭绒(毛)约占 75%,羽绒制品约占世界羽绒品出口量的 55%。我国鸭肉、

4、鸭绒初级产品的年总产值已经达到500 亿元,鸭蛋总产值约 380 亿元。蛋鸭、肉鸭业年消耗配合饲料约 3000 万吨,价值 450 亿元。同时带动羽绒、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发展。因此,肉鸭养殖业是我国农民就业、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鸭肉是我国居民的传统营养食品 -3-鸭肉和鸭蛋产品是我国居民传统的十分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风味独特,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全聚德为代表的“北京烤鸭”驰名中外,“南京咸水鸭”、“两广烧鸭”、“四川樟茶鸭”、“福建卤鸭”、“杭州老鸭煲”等等深受我国消费者青睐。北京烤鸭、南京咸水鸭的加工过

5、程考究、工艺复杂,年消费量均超过 3000 万只,杭州老鸭煲具有传奇文化,近两年来的消费量已经超过 2000 万只。可见鸭肉类食品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全聚德烤鸭包含着深刻的中华饮食文化底蕴,已经成为国内饮食行业的驰名品牌。食品安全、营养、保健已经成为 21 世纪食品生产的主旋律。鸭肉产品属于高蛋白、低脂、低胆固醇食品。我国自明朝起就有关于北京鸭具用滋养强身功效的记载:“鸭,甘凉,滋五脏之阴,清虚痨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浸,止咳息惊,消螺蛳积”。现代营养学家更将鸭肉、鹅肉一起推崇为人类的保健食品。随着鸭产品的营养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接受,鸭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6、本项目以肉鸭宰杀加工为龙头,同时带动羽绒、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发展。因此,肉鸭养殖业是我国农民就业、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种鸭蛋的生产、孵化、养殖技术辅导到加工一条龙的特色农业产业链项目。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完善产业链、对各个环节 -4-进行控制,使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项目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户数量多,符合国家三农政策。1.2 企业概况 盘锦六和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刚组建的民营企业,企业注册资本 3000 万元,是一家集养殖饲料和食品鸭加工的综合性企业

7、。该公司依托山东六和集团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管理和人才优势;依托大洼县的养鸭规模优势、农业产业优势,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优化和拓展市场领域,拟在条件优越的清水镇小堡子村建设年分割加工、冷藏肉鸭3 千万只肉鸭建设项目。项目选址靠近大锦公路交通运输方便、快捷,域内电力供应充足,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镇内肉鸭原料充足。1.3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3.1 编制依据 1.3.1.1 大洼县发改委的批复文件;1.3.1.2 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数据;1.3.1.3 建设项目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1.3.1.4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第三版)1.3.1.5 盘

8、锦六和畜牧有限公司与盘锦开来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约定的咨询协议。-5-1.3.2 编制原则 1.3.2.1 贯彻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国家对节能环保和安全卫生要求。1.3.2.2 完成工业化生产,装置运行可靠,各项技术经指标满足建设项目要求。1.3.2.3 优化设计、合理布置、节约用地、节约投资。1.3.2.4 优化工艺,合理流程、通用性强节省人、财、物。1.3.2.5 合理配备公用设施,满足生产要求。1.4 可行性研究及建设范围 1.4.1 可行性研究范围 1.4.1.1 通过市场分析预测,确定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公用工程及储运、物流方案。1.4.1.2 通过建设条件分析,确

9、定场地规模及主要附属设施建设。1.4.1.3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拟定企业组织,确定劳动定员。1.4.1.4 制定供水、供电、通风方式及总图运输方案。1.4.1.5 环境影响与劳动安全、消防措施方案的确定。1.4.1.6 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项目实施进度,测算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等。对项目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1.4.2 建设范围 -6-建设年分割加工冷藏 3 千万只肉鸭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其中包括:1.4.2.1 土建部分:厂房、库房、锅炉房、变电所、设备基础、综合楼;宿舍、食堂及辅助设施;新建场地的七通一平及绿化工程。1.4.

10、2.2 生产、冷藏、吊运、电器、采暖及附属设备的制作和安装。1.4.2.3 机电一体化的计量和控制装置。1.4.2.4 环保、消防设施工程。1.4.2.5 供排水和电力电讯工程。1.5 综合评价 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绿色食品经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施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清水养鸭具有 40 多年的历史,群众养鸭积极性高,养鸭技术成熟,鸭业已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按照“一县一品”的要求,清水鸭业发展不断壮大,为全县鸭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依据清水镇鸭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该镇规划制定了“351”工程。即“利用 3 年的时间,实现肉鸭饲养量5,

11、000 万只,新增养鸭小区 100 个,全力打造东北鸭业集散地”。根据大洼县肉鸭养殖“倍增计划”,确保实现 2009 年养殖 3,000 万只,到 2012 年养殖 1 亿只的目标,将大洼县建成全国最大的肉鸭养殖加工基地。-7-是落实大洼县、清水镇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的重大举措。盘锦六和农牧有限公司建设以肉鸭屠宰分割厂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绿色食品生产为契机的种、养、加工、销售体系。该项目必将对推动盘锦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综上所述,该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十分可行,亟待实施。-8

12、-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 项目建设背景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

13、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 -9-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4、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近几年来,盘锦市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2008年盘锦市地区生产总值675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57214元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46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7710元。按人均年食品消费支出5000元,计算未来各年全市食品消费额2010年将达100亿元,2020年将达到200亿元。由此可见,盘锦市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2008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 451329 人,私营个体从业人员 157216 人。

15、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 90941 人。在校学生15 万人。工作餐消费量巨大,因此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餐饮等对农产品需求与日俱增。-10-盘锦市居民生活水平较富裕,吃穿比较讲究。盘锦市民比较善于调节膳食消费结构,除正餐饭菜(主、副食品)的完美搭配之外,多数人比较注重早餐,乳及乳制品、鲜瓜果、糕点等均保持一定的消费量,农产品需求也向高质量需求转变。盘锦六和农牧有限公司在自身发展完善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企业新的发展途径。始终坚持走以产业化经营促企业发展的路子,产业化的实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注重绿色无污染,禽类产品的消

16、费量在世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尤其是优质鸭类分割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广阔。家禽产品深加工是刺激消费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家禽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我国家禽产品的加工仍然是以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为主,其加工量有限,而且也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无法有效拉动市场需求。在这方面,国外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重点建设几个大型的外向型家禽企业集团,按照规范化的生产和卫生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和加工,另外,禽产品功能食品开发也是未来发展的热点,除了可以提高附加值,增加对禽肉的需求外,还可满足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如高碘、高硒、高锌、低胆固醇、富维生素、富不饱和脂肪酸等产品更具吸引力。该

17、项目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1-该项目符合盘锦市、大洼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政策的规划,能够调动农民养殖的积极性,采取技术辅导加定点回收的措施,可以保证养殖户的收益。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在产品精细加工后通过企业既有的营销网络和新的营销手段进行销售,既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又可以保证产品的销售。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现代化制度,有很高的必要性。利用公司自行研制饲料喂养的鸭肉无药物残留、无抗生素、肉质好,是营养丰富、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安全绿色农产品,将其分级、处理、包装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增加养殖户的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而

18、且带动一个大的产业-养殖业、孵化业、饲料加工业、肉食鸡屠宰业、有机肥加工业等,这个产业的形成,必将有力的提高当地农业的综合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从而推动养殖业、加工业走向安全绿色新时代。发展禽肉深加工有利提高禽肉商品的附加值。食品产业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入 WTO 后,贸易壁垒将逐渐被消除,发达国家逐渐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具有充足廉价劳动力的中国转化,这对中国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是有利的。我国劳动力便宜,生产成本低,在禽肉出口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只要我们注意提高产品质量,在发展禽肉深加工方面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总之,开发本项目,既能适应市场需求,又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带动一方经济。属于“富民工程

19、”,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改 -12-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 大洼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大辽河、辽河下游,辽东湾东北部,是环渤海经济带县份。大洼县于1975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县,1988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开放县,是辽宁省 12 个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之一,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故乡。总面积 1,683平方公里,辖 15 个乡镇、17 个国有农(苇)场,总人口 40 万。大洼县区位优越,资源富饶,产业发达。京沈、盘海营、沈大高速公路,305 国道,沈山、沟海铁路以及盘锦港和二界沟渔港,构成了县域主要交通网络,连接省内六市的滨海公路大洼段、我县与营口市

20、相连的跨辽河大桥以及与盘锦新港正在规划建设中。全县海岸线长 68 公里,拥有各类海淡水水面近 400 万亩,盛产优质大米、河蟹、文蛤、对虾、海蜇、海淡水鱼等,该县已形成水稻、水产、畜牧、蔬菜、芦苇五大主导产业,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龙头企业发展到 73 家,建成 10 -13-大类优势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 40 个种养小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热温泉等资源,是辽河油田的主产区之一、辽东湾苇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湿地、温泉、自然保护区、古迹遗址、生态农业、民俗风情等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了集多功能于一体的辽河三角洲湿地风光旅游产业。我县被评为“国家级

21、一类生态示范区”,红海滩风景区通过国家 4A 级风景区认定,辽河绿水湾景区和赵圈河乡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首批特色旅游乡镇”。全县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产品品种达 300 多个。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已逐渐成为支撑性产业。以“三区三园一基地”为骨架的“工”字型经济带已进入“边投入、边建设、边产出”的良性、滚动、快速发展时期。2007 年,各园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 9.3 亿元,共入驻项目 169 个,新引进及续建项目116 个,已经进入了“边投入、边建设、边产出”的良性、滚动、快速发展阶段。全县生产总值实现 91.2 亿元,同比增长 33.1%,

22、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 30.5 亿元、41.5 亿元、19.2 亿元,分别增长 13%、52.6%和 34.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 3 亿元,增长 35.3%;各项税收实现 6 亿元,增长 4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42 亿元,增长 49.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现 7,500 元和 6,250 元,分别增长 7.1%和 10.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19.8 亿元,增长 13%。大洼县被列为省(15 个)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县(市),盘 -14-锦船舶修造产业园被纳入省“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名列第八位。目前,大洼县正朝着跻身全国经济发达县份行

23、列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3.2 区位优势 清水镇地处渤海湾中部,辽河三角洲腹地,位于盘锦市中心西南 12 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水陆空交通便捷,货物流通顺畅。这里距盘锦新港(亿吨)22 公里、鲅鱼圈港 126 公里、锦州港 108公里、大连港 292 公里,又距盘锦火车站 17 公里,京沈高速公路、盘海营高速公路沿区域东侧通过,大锦线公路纵穿全境,距离沈阳桃仙机场 190 公里、大连周水子机场 288 公里。全镇辖区总面积 76.25 平方公里,总人口 2.4 万,下设 11 个行政村,30 家民营企业,是一个农业与工业并举,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农村建制镇。这里四季分明、温和宜人、物产丰富,素有“

24、渔米之乡”的美誉。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于水稻、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种植,年产优质大米 4600 万公斤,其中“大清官粮”、“三角洲”牌清水大米享誉国内外。该镇是东北著名鸭业生产基地,年产肉鸭 2,500 余万只,鸭业生产已经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其中“大清牌”肉鸭系列产品已远销国内 20 多个大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近几年来,清水 镇在农业上形成了优质米、棚菜、畜禽、水产、皮毛动物、草制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全面发展的大农业生产 -15-体系。在工业上门类齐全的石油化工、机械加工制造、服装加工、建筑材料等行业方兴未艾。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辽河油田最早的矿

25、区之一,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这里西临盘锦市双台子河入海口,有着丰富的海淡水资源,适合鱼、虾、蟹的规模养殖,年产有机水产品 150 万公斤。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完善的金融、劳务、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设施,优惠的政策、灵活的措施和优良的服务体系以及奋发向上、团结务实的公务员队伍,是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清水镇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实际、用实劲、干实事、求实效,向开放要生存,以招商求发展。支持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以提高地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

26、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地方政府在租金、土地上大力支持。现有养殖大户 8000 余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法,每年能出肉食鸭 3000 万只。原料有保证;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在养殖技术上有保障。总之,开发本项目,既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又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带动一方经济,为国家多创外汇,属于“富民工 -16-程”,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1 概 况 六和集团成立于 1995 年,是集饲料生产、良种繁

27、育、畜禽养殖、食品加工、动物保健、生物技术开发、国际进出口贸易等相关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畜牧业企业集团,拥有近二百个分(子)公司。公司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饲料工业百强企业”、“国家星火龙头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六和集团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引导。六和信条为“和、善、干、学”。在经营管理中,形成了“以人才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公开相融,合作发展”等重要理念。在生产经营中,实行“微利经营、服务营销、密集开发”的市场策略,逐渐形成了以人才为中心、视质量为尊严,以服务为重点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善良到永远;实干到永远;合作

28、到永远;学习到永远;创新到永远;发展到永远,是六和集团永恒的奋斗主题。-17-六和文化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六和集团正是在这种优秀文化的牵引下,立足行业,走出一条与用户、与行业共同发展的道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六和集团由一家饲料生产企业发展成为大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至 2009 年 10 月,集团下属企业 280余家,其中饲料企业 100 多家,畜产品加工厂 40 多家,种畜禽养殖场 30 多个,动物保健品厂 14 家,员工人数 4 万人,成为国内最大的禽肉产品供应商。销售收入突破400 亿元,饲料销量突破1000 万吨,宰杀家禽 3 亿多只。4.2 研发能力 1996 年 12 月 18 日

29、,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研究的两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畜禽系列高效预混添加剂的研制与开发和肉鸡腹水症综合防治的研究在山东淄博通过省级鉴定。2000 年 10 月,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的科研项目“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病防治研究”通过省级专家鉴定。通过研究,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发病率由原来的 40%降至 10%以下,死亡率也由原来的 10%降至 5%以下。2001 年 9 月 22 日,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在山东青岛举行鉴定会,对山东六和集团历时 6 年所完成的13/17 易位纯合子猪(六和白猪)的培育及推广应用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13/17 易位纯合子猪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

30、个利用有益染色体畸变培育的猪新种群。-18-公司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六和农业科学院为平台,汇集了以博士、专家为群体的科研力量,先后承担完成了 30 余项科研课题,有 20 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并广泛推广和应用于生产实际,保持了行业内的科技领先地位,集团为“全国饲料行业科技进步先进集体”。全程服务于中国畜牧业的安全化、绿色化、现代化,是六和集团的神圣使命。企业在长期的发展探索中,形成了从良种繁育、现代化绿色养殖、安全饲料生产、动物保健事业、生物工程开发、畜禽产品加工及国际国内贸易为一体的产业链基本格局,并逐渐延伸到以环保为目标的畜禽粪便污染处理的有机肥工程、为公司内外畜牧业产业链配套

31、服务的机械制造业和从根本上扼制农药污染的种植业。-19-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5.1 市场分析 5.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目前在全国各地具有绿色肉类生产厂家,随着绿色肉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绿色肉类的市场份额逐年扩大,绿色肉类厂家的产量也逐年增加,但是一般绿色肉类生产厂家的规模都相对较小,市场格局可谓“群雄割据,各自为战”。绿色肉类的产量的增幅要远远小于市场的增幅。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绿色肉类产品的市场将一直保持上升趋势。5.1.2 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种、结构日趋挑剔,淡旺季节差别不大,地域界限越来越小。市场的发展趋势是需

32、要多品种、多加工层次的农产品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所以,健康、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才可以被市场所接受。禽肉分割制品因其低脂肪、高蛋白、符合膳食结构、-20-卫生方便等特点,使得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由原来的猪肉、牛肉消费转向禽肉消费,且消费量正在不断攀升,预计到 2010 年,我国禽肉制品的年人均消费需求量年平均增长 5%。因此,我国的禽肉分割制品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5.1.3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六和集团成立于1995年,主营业务涉及饲料生产、食品加工、种畜禽繁育、生物制品及兽药制造等产业。集团饲料年生产能力1,200多万吨,日宰杀家禽能力200多万只,年可生产畜禽种苗近亿只。六和牌禽饲

33、料、水产饲料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和山东名牌,六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青岛市著名商标等称号,集团先后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全国食品放心企业、全国肉类工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等荣誉称号。六和集团产业链结构以肉鸭、肉鸡两大产业链为主要构架,目前已经形成从祖代鸡(鸭)、父母代鸡(鸭)、商品鸡(鸭)养殖、饲料生产、冷藏加工、熟食开发为一体的产业链,猪产业链正在积极建设当中。六和集团借助产业化优势,致力于全程打造安全、健康的食品产业链,构建安全生产质控体系。在整个安全生产质控体系中,六和坚持“以饲料安全为基础,以兽药安全为保证,以制度监督为保障,信息化贯穿始终”的指导方针,大

34、力发展现代化养殖,加快“无药残”绿色生物兽药的研制和兽用中药产品、养殖专用微生态制品的推广,在各冷藏厂推行ISO9001、HACCP、6S等国际 -21-化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为推广现代化养殖模式,解决农信问题,六和集团在无棣、平度成立了畜牧养殖担保公司,为养殖户提供担保贷款,并整合六和饲料厂、冷藏厂、种畜禽场、兽药厂等资源为养殖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出一条农牧业工业化的新路。六和禽肉产品规范的生产标准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2006年11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鸭肉、猪肉等级规格”标准制定研讨会上,六和集团肉鸡、肉鸭产品分割标准成为国家制定鸭肉等级规格标准的依据。六和集团

35、提出“六和肉食,健康大使”的品牌发展愿景,全力打造安全食品,产品畅销遍布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全国各地,形成了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南京、江苏等十余个重点市场。2007年六和冷冻分割禽肉被上海市政府认定为禽产品唯一推荐品牌,一举打入上海市数百家标准化菜市。六和禽肉是双汇、麦当劳、肯德基等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六和推出的冷冻产品、冰鲜产品、调理品、熟食产品等广受消费者好评,畅销家乐福、沃尔马、乐购、大润发、欧尚等大型超市。目前,六和在种畜禽产业、冷藏加工产业已基本上形成了可追溯体系。为打通产业链、推动养殖产业现代化,六和集团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发展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动农民工人化、农场

36、工厂化、农业工业化,以信息化为主线,构建一个安全、健康、可追溯的现代化农牧业产业链。-22-稳妥的产业链及集团化经营战略,使的新项目产品在销售渠道及销售战略上具备其他产品所不能比拟的项目优势.5.2 销售策略、营销模式 在集团原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新项目产品只是集团销售产品供应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原先产品的一个补充.同时作为新的全国渠道的一个供应链环节.销售上不存在问题.5.3 市场风险分析 5.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1、肉鸭养殖门槛低,存在散户无序竞争;2、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健康养殖难度较大;3、消费缺乏正确引导,国内市场开发不足。5.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公司采用和养殖

37、农户签订协议的方式,鸭苗购自公司,养殖用饲料采用公司生产的饲料,利用技术辅导推广站对养殖户定期进行技术指导,从源头控制鸭苗的健康率,确保鸭的成活率。利用公司生产的饲料进行养殖,确保喂养出来的产品达到绿色产品的规定。对养殖过程中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对常见疾病以预防为主,保证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到出栏时进行定点回购,统一回购价格。从而从鸡苗阶段开始降低养殖户的支出。使肉鸭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保证肉鸭饲养效益。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有力避免了无序竞争。项目为养殖户牵线搭桥,统一采购技术先进的养殖设施。达 -23-到鸭舍标准化、设备和生产工艺现代化、环境全出制,不但有效预防了由于环境不良而诱发的各种

38、疾病,提高肉种鸡健康水平,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用药费用,节省饲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种鸭的遗传性能。充分挖掘肉鸭遗传潜力,完善防疫设施,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避免盲目投药。通过技术辅导站加强技术推广,对疫病进行有效的监测,从而加强成品鸭的竞争力。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公司严把质量关,秉承以前企业建设的信誉,从鸭苗阶段起狠抓各个环节的质量。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使产品在绿色产品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同时扩大产品研发能力,逐步开发鸭胸,鸭副等产品的剩余价值。扩大产品比重。创造更大的产品剩余价值。用广告营销等宣传策略,引导民众消费。同时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做到适合不同消

39、费者口味的同时,扩大出口额,为企业增加利润。-24-第六章 建设方案 6.1 建设特色和规模 本项目为绿色肉鸭食品生产加工一体化开发项目,占地80亩。班屠宰肉鸭10 万只,年屠宰肉鸭 3000 万只。6.2 技术方案与要求 6.2.1 产品技术方案 1、本企业为六和集团的分公司。采用高新技术养殖、加工绿色鸭肉类,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产品以内销为主。其关键的无药物残留检测设备、宰杀生产线采用一流国内产品,以保证企业的整体水平处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2、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择及厂区布置充分考虑本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力求物流、人流的合理布置和无交叉污染。3、结合所在区域的技术经济、自然条件,满足生产、运输

40、、防震、防洪、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职工生活的需要。-25-该项目建设以生产加工工艺和人流、物流的合理安排为主要原则,对拟建厂房和厂区平面进行了全面的方案设计。6.2.2 原料要求 环境、品种、饲料、饲养方式方法、防病保健等等都是影响肉类最终是否“绿色”的重要因素。1首先养鸭环境应“绿色”。如养殖场选址方面,应在干燥、缓坡、向阳、通风、距公路三到五百米,而且水源充足,水质洁净的地方;绿化方面,应多种树种草,形成绿化带和人工草坪,有利于吸尘灭菌,消减噪音、防暑防疫、净化空气;禽舍方面,要保持干燥、清洁、通风,温度、湿度适宜,夏季有降温设施,冬季有升温保暖设施,能为鸭的生长提供卫生舒适的小气候

41、;粪尿处理方面,应根据综合利用的原则建立粪尿处理系统,使养殖场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应运用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成果对禽粪进行综合处理,制成优质肥料或饲料,既简单易行,又有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对饲料添加剂进行严格控制。如禁止使用任何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激素类、安眠镇静类药品。饲料添加剂使用种类和方法要符合绿色食品饲料添加剂要求。.对饲料加工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原料仓储、饲料加工、成品包装及仓储、与普通饲料区别管理体系。.要求生产者供给动物充足的营养,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物自身抗病力,以预防为主,建立严格的 -26-动物安全体系和生产记录制度。如饲养中

42、必须使用兽药时,可以使用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抗寄生虫药和抗菌药,但应严格遵守规定的作用与用途、使用对象、使用途径、使用剂量、疗程和注意事项。.原则上要求有专用的绿色食品屠宰、分割、冷藏车间,其卫生管理要符合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的有关要求:要求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屠宰厂、分割车间用水应符合绿色食品加工用水质量要求。.肉类产品质量应通过绿色食品定点产品监测机构,符合绿色食品肉类产品质量要求。.肉类产品包装、运输和仓储要符合绿色食品相应标准和规范要求。6.3 建筑设计 编制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006 年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43、50187-93 食品进出口标准 6.3.1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本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开发项目,包括:屠宰加工车间、库房、办公楼,宿舍、食堂餐厅、锅炉房等多个建筑单体。立面造型设计:-27-立面装饰以米黄色为主调,配以蓝色屋顶,形成虚实对比,材质对比,突出单位的特征色。剖面设计 屠宰车间及冷库一层,局部二层。总高度 8.5 米,科研办公楼 4 层,层高 3.5 米,建筑总高度 14 米,满足生产和规划部门要求。建筑总体说明:屠宰加工车间为钢结构厂房,加工车间与冷藏库相连,成为一整体建筑,整体高出自然地坪。制冷机房为土建结构,制冷机房高出自然地坪 0.35 米。钢结构厂房部分选用球型网架为屋架,

44、网架的跨度为 40 米的两跨。支撑网架的柱子为钢筋混凝土柱。屋面瓦楞板采用带 50mm 厚岩棉保温的瓦楞板,罩衣板采用单层压型板。屋面瓦楞板颜色为海蓝色,采用灰白色罩衣板。外围柱子涂海蓝色涂料。檩条采用 C 型檩条。球型网架上考虑制冷、速冻、蒸汽、电缆桥架等各种工艺的承重,并将所需要的予埋吊点结构形式绘制在网架部分图纸上。加工车间地面采用聚酯砂地面。所有卫生区地面采用防滑地砖。参观走廊采用防滑地砖。制冷机房、单冻机间、低温冷藏库、低温穿堂、辅料库、成 -28-品库、空调机房、包装物料间、包装物料接入间、单冻机室、电瓶车充电室、保管室、成品出货缓冲间、月台均采用普通水泥地面。门、窗:加工车间(包

45、括卫生区)外窗采用塑钢密闭高窗。有温度要求的房间使用中空玻璃。所有冷库门均采用双面不锈钢板的冷库门。冷库门上设风幕。参观走廊内设供参观的大窗(不包括低温解冻间),有防火墙的一面窗上的玻璃采用防火玻璃。结构设计 6.3.2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基本风压:0.7KN/M2 基本雪压:0.35KN/M2

46、非上人屋面:0.7KN/M2 办公、宿舍地面楼面:2.0KN/M2 -29-6.3.3 基础设计:由于建设场地未经工程地质勘察,待项目立项并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后,再确定地基及基础设计方案、本方案暂按柱下独立基础考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管理,按规程操作、规范施工、标准验收。E上部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C30 混凝土,抗震等级为三级。6.3.4 给水、排水:设计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4-200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2005 给水:厂区总供水由厂外的机井引入供水水池,经沉淀过滤后由供水水泵送至各用水点,室外设生活与消防合用贮水池。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

47、消防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包括加工间的正常生产用水和工艺循环水系统两部分。生产给水系统从供水房引出,埋地进入加工车间。给水主管材选用 PPR 管,埋地进入后上地面的支管采用不锈钢管和不锈钢的管件、阀门。加工车间除正常设的给水点外,在每个初加工间和精加工间沿墙两侧的间隔 6 米设一给水管,高出地面上 1 米,注意与开窗的位置不能发生冲突。-30-每处速冻操作间设 2 个给水点。每个单冻机间设一处通径为DN50 的给水点。单冻机室设一处通径为 DN45 的给水点。每个月台设 2 个给水点。冻前整理间、速冻隧道前后的操作间要设给水点。低温包装间、外包装间、低温解冻间、挑选间、包装间不设给水点。排水:

48、加工车间中每个初加工间、精加工间两边设明沟排水,上盖不锈钢篦子。每个速冻操作间速冻仓前设明沟排水,上盖不锈钢铁篦子。其它加工间和辅助房间采用地漏排水,设计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明沟为半圆状,内贴半圆的 PVC 管或不锈钢管。单冻机间的排水系统与加工车间的排水系统完全分开。排水管网布于地下冻土层以下。排水管选用 PVC 排水管。其它卫生设施采用国产优质产品。低温包装间、外包装间、低温解冻间、挑选间、包装间不设排水点。加工车间水量大的初、精加工间地面坡度 610,其他加工车间和辅助功能间按照规范设计。热水管路由锅炉系统提供热水,热水供水范围为卫生区淋浴用水、消毒洗手间用水和工具消毒间用水。热水管路走

49、钢架与顶板的夹层中,并有防冻的泄水口。热水 -31-管路采用镀锌铁管,外包保温。产品检验室设计给水与排水要求按照检验室要求进行设计。空调机房的给水与排水要求按照选用的空调设备形式进行设计。雨水、污水排放系统 雨水:将顶层的屋面雨水有组织的通过室内雨水管排至室外的雨水检查井内。污水:厂区生产区总排水自北向南,自东向西排至厂区西南处的污水处理池,经处理后排出厂外。生活区排水通过化粪池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6.3.5 消防系统 消火栓系统:本工程设置消火栓系统,室外设组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 1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 25L/S,室外设 2 组地上式消火栓,其供水由消防水池提供。6.

50、3.6 电气 6.3.6.1 范围:a、电源 b、系统配电 c、防雷与接地 d、信号检测与控制 6.3.6.2 依据:冷库设计规范G350072-2001 -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年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6.3.6.3 电源 本项目供电负荷等级为二级,系统按工作、备用两路电源进线。工作电源设变压器,电压为 10KV 或,引自高压配电室,备用电源不设变压器,电压为 380/220V,就近引自具有不同电源供电的低压配电室。本项目变、配电室设在负荷中心制冷机房内,配电区域为:制冷机房、办公楼,厂区总负荷计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