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6(共6课).docx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8364989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6(共6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6(共6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6(共6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6(共6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1.观察我们的身体【教材简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1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指向“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这一科学概念。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聚焦部分在明确了本课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的身体”之后,提出了“关于我们的身体,你知道些什么?”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前认知。探索部分由四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对身体外形结构的观察,核心是“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头、颈、躯干和四肢。第二个活动是对身体外形的对称性的观察;第三个活动和第四个活动都是将观察的重点由身体外部引向身体内部,对人体展开了由外部

2、到内部的观察活动。在研讨环节以“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观察身体?” 、“说说观察中的新发现和想研究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观察方法、观察内容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探究人体秘密的兴趣。拓展环节主要是通过仔细观察人体结构图认识身体内部的一些看不到的结构。【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身体结构”这个概念是模糊的,往往会把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与身体结构混淆。同时对身体内部结构的认识也不具体、不全面。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观察过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同时学习了一些观察方法。本课的观察对象是同学和自己的身体,是学生相对熟悉的、能摸到的、能看到的,这些都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知识、技能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

3、识目标1.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2.身体内部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2.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身体的内部的情况。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2.能够如实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发现人们身体结构相似,但相貌等方面总会有些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难点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学准备】教师 PPT课件小组人体结构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说一说

4、 观察自己和同桌,说一说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地方相同?(都有四肢,头,眼睛,鼻子)那些地方不同?(戴眼镜,不戴眼镜;头发长短)二、观察我们的身体1.说一说观察我们的身体后,说一说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头、颈、四肢、躯干)2.画一画在纸上画出我们的身体。观察并说说,我们的身体左右部分有什么特点。(左右对称)3.摸一摸摸一摸胳膊,手,小腿等部位,感受皮肤下面有什么?与同学交流讨论。(骨骼,肌肉,血管)4.听一听听一听腹部和背部,你能听到什么?与同学们交流。(咕噜咕噜,呼呼的声音)三、观察身体的方法用了哪些方法来观察我们的身体?(看、摸、听) 四、人体结构图1.观察人体结构图,说一说,刚刚摸到的,听到的

5、可能是什么?2.知道身体内部还有我们看不到的结构。3.交流:通过观察人体结构图,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教学后记】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材简析】通过感官来发现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2课,本课与第3、4课都是基于课程标准在生命科学领域学习内容“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中,低段学习目标要求为“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在本节课中,学生将有意识地主动利用眼、耳,鼻、舌、皮肤的感觉功能去观察的事物。同时他们会发现,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够感知的信息(不能做的事情),综合使用感觉器官能够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更全面的认识。聚焦板块,通过认识感觉器官

6、及其观察方法上的作用,以及结合第一课“关于我们的身体,你还了解什么?”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索板块,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能高诉我们什么信息”、“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想到的”、“用一种感官和用五种感官观察比较哪种观察更真实,得到事实”进行探究活动。研讨板块,根据上面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展开观察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表达和思考。【学情分析】到二年级为止,在学生成长的若干年中,人体的感觉器官在他们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变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学生没有特意去认识自己的感觉器官。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利用眼、耳、鼻、舌、

7、皮肤等感官去观察周围事物。同时他们会发现,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够感知的信息(不能做的事情),综合使用感觉器官能够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2.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想象。科学态度目标1.能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残障

8、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理解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综合运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2.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难点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教学准备】教师 PPT课件小组糖果、盲文体验卡、量杯、木片、铝片、布片、纸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一看看视频,说说看,看到了什么。2.听一听听音乐,说说看,听到了什么。二、我们的感知器官1.交流讨论。(1)你是通过什么感知到的图像,声音?(图像眼睛;声音耳朵)(2)人的感觉器官有哪些

9、?(眼睛、鼻子、耳朵、皮肤、舌头)2.我们通过这些感知器官能得到什么信息?颜色,长短,大小,气味,冷热,味道,软硬,轻重,光滑粗糙,声音高低这些信息都是通过哪些器官得到的?(通过活动了解)活动步骤:(1)只通过眼睛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通过其他的感官合作感受,说说看,你又发现了什么?(3)交流讨论:只用眼睛看和用5种感官同时感受有什么不同?(4)说一说:通过眼睛能得到什么信息 颜色,长短,多少通过耳朵能得到什么信息 声音高低通过手能得到什么信息冷热,轻重,光滑粗糙通过气味能得到什么信息 气味通过舌头能得到什么信息味道,冷热三、体会盲人的生活1.说一说如果眼睛看不见了,会是

10、什么样的?2.感受将眼睛遮起来,摸一摸盲文,感受盲人的世界。3.交流讨论。说一说我们的感受,我们可以为盲人做什么,遇到盲人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学后记】3.观察和比较【教材简析】观察与比较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3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概念“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本课是让学生在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的基础上,利用这些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与比较,分析被观察事物的诸多特征,建立与观察事实的匹配程度,从而依据匹配的程度做出事物名称判断,能够对事物进行更全面的描述。聚焦板块:让学生对学习用品进行观察比较,说说它们的不同点。旨在引导学生发现

11、“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探索板块:安排了4个活动,旨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生能找出被观察事物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前两个活动“找不同”和“听声辨物”是学生利用单一的感官进行观察的活动,后两个活动“给不同浓度的溶液排序”和“挑选仿真水果”是以阶梯渗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综合运用多个感官进行观察比较。研讨板块:“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和“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这两个问题注重学生对之前活动的整理和体悟,以及认识到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比较的重要意义。【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对用眼睛观察事物有很广泛的认知。但很少有学生能意识

12、到利用其他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在进行比较时往往只有12种感觉器官参与,导致观察得到的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重点加强“同时运用多种感官来进行观察比较”的探究活动,提供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事物,借助比较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并分析被观察事物的诸多特征的机会。【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2.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如实表发自己的发现和想法。2.体会到感觉器官的作用,爱护自己的感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创造性地尝试不

13、同的方法和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对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难点通过探究认识到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进行更精准、安全地比较。【教学准备】教师水果(桃、草莓、柠檬)、PPT课件小组塑料桶、木片、铝片、毛绒挂件、仿真水果(桃、草莓、柠檬)、滴管、酱油、量杯、找不同图片。【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1.我们有哪些感觉器官?2.感觉器官分别能感受到什么信息?二、利用感官进行比较1.提出观点:利用感觉器官,我们能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2.活动:(注意:要用事实说话,不能靠想象判断)(1)用眼睛观察:找出卡片中的不同点。(2)用耳朵听:什么

14、东西被扔进了桶里。(3)用多种感官比较:给三杯滴入不同量酱油的水排序。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感官比较(眼睛按颜色深浅,舌按味道,鼻按浓度)(4)用多种感官比较:在水果堆中挑选仿真水果说一说:如何挑选;用了哪些感官;用多种感官的好处是什么。3.总结在观察和比较中,综合多种感官活动得到的信息比单一感官观察要丰富得多。在对事物的观察判断上,要使用更多的事实作为依据。【教学后记】4.测试反应快慢【教材简析】测试反应快慢是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的第四课,是在认识身体的结构、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反复训练可以提升我们的反应速度。本节课

15、分为3个部分。第一是“聚焦”部分,通过翻拍手的游戏,交流熟悉人体的一些感觉器官。第二是“探索”部分,重点开展玩“抓尺子”的游戏,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比一比谁抓住的次数多”,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游戏的玩法,要求不高,能抓住尺子即可。通过游戏的方式测试眼、手初步配合的结果,并比较出自己反应速度的快慢。第二个活动是“比一比谁的得分多”,这个活动是在能抓住尺子的基础上尽量抓到高分区,从初步感知转变为数据描述,用数据描述变化规律更能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得出“反复训练能够提升反应速度”的结论。第三是“研讨”部分,这个环节讨论的话题也将是在游戏中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明白,

16、综合使用感觉器官会帮助人获取更丰富的信息用以比较分析和判断。【学情分析】在学生平时生活中,常常会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其中有许多是考验人反应快慢的游戏,如“木头人”、“翻拍手”等,但是,当问到学生哪些方法能够提高游戏成功率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出来。“抓尺子”是学生喜欢的游戏,虽然学生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但他们依然不善于总结提炼语言,所以在本节课还要继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过程中也要利用学生求胜心理,引导学生思考获胜的方法。此外,学生往往没有持续记录的习惯,这也为本节课的数据分析带来一定的影响,故在游戏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记录的方法,养成持续记录的习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感觉

17、器官能帮助我们做出反应。2.知道长时间、反复的训练能够提升反应的速度。科学探究目标通过简单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我们反应速度的变化。科学态度目标能够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验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做出反应,反复训练能提升反应速度。2.教学难点通过简单的数据比较分析,发现我们反应速度的变化。【教学准备】学具反应速度尺(两人1条)、实验记录单(活动手册)等。教具课件、反应速度尺、班级记录单、黑色油性笔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翻拍手,你们会玩

18、吗?2.了解: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教师与一名学生演示,并要提醒大家玩这个游戏时要注意的事项。)3.思考:下面两人一组玩游戏,并想一想在这个游戏中,我们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4.汇报:在游戏中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我与小伙伴比,谁更快?5.掲题: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发现每个人在游戏过程中反应的速度有快有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测试反应快慢。(板书课题:测试反应快慢)二、探索:玩“抓尺子”游戏(一)比一比谁抓住的次数多1.过渡:为了测试大家的反应快慢,我们来玩一个“抓尺子”的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赢吗?我们先闯第一关:比一比谁抓住的次数多。2.了解:“抓尺子”这个游戏玩过吗?那么怎么玩呢?3.示

19、范: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试玩这个游戏,听明白游戏时的注意点。游戏规则:一人手臂伸直,一手捏住“尺子”的上端,使“尺子”末端垂直于学生伸出手的正上方。另一人伸出一只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做准备捏合状,手不能接触“尺子”,也不能高于“尺子”下端。如果抓的人迅速将“尺子”抓住,即为成功。两人一组,每人抓10次,并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接住画“”,接不住画“”)。4.活动:大家明白怎么玩这个游戏了吗?下面同桌两人一组玩游戏,并做好活动手册上的记录。(其中一位学生领取材料)5.汇报:谁愿意来汇报自己组的结果呢?(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在“班级记录表”上记录部分小组游戏结果)6.交流:我们看,在

20、抓的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小朋友们抓住的次数都一样吗?有的次数多,有的次数少,说明什么呢?(小朋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7.小结:通过“抓住尺子”的游戏,看得出有些小朋友的反应很快,而有些小朋友前几次抓住的比较少,后面几次抓住的就多了我们都顺利通过了游戏的第一关。那么抓住的次数一样多,我们还能分辨出谁的反应更快吗?(二)比一比谁的得分多1.过渡:如果要比较谁反应的速度更快,接下去就要闯第二关:比一比谁的得分多。2.说明:刚才我们所用的“反应速度尺”上面有刻度,大家看,如果你抓住某种颜色的区域,就记录该区域所对应的分值,如你抓住浅蓝色的区域,对应的数字是4,就记录4分(这要看尺子的实际情况)。然后把分数

21、记录在“分数记录表上”。3.试玩:为了检验大家是否听懂游戏方法,我们两人一组先试玩一次。想一想:玩这个游戏要注意哪些地方?4.活动:小朋友们学习的很快,真棒!小面我们就开始游戏吧。5.交流:我们请几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游戏结果。(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在“班级记录表”上记录部分小组游戏结果)思考:(1)得分越多说明什么?(2)要使自己得分多,你是怎么做的?6.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得分多,说明抓住尺子用的时间短,反应就快。恭喜大家又顺利闯过第二关了!三、研讨:提炼方法1.思考1:玩“抓尺子”游戏中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眼睛、脑、手2.思考2:要提高游戏得分,你有什么“游戏小窍

22、门”与大家分享?3.交流:(出示某同学的记录图)从这个小朋友的这几次游戏得分看,说说有什么发现。4.小结:“抓尺子”的游戏中我们用到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通过不断反复地玩“抓尺子”游戏,我们的反应速度会慢慢地提升。四、拓展总结: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2.通过今天的游戏,我们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有快慢之分的,但通过眼睛、耳朵、手以及大脑的相互配合,经过多次训练,我们的反应速度是可以逐渐提升的,生活中有不少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反应速度。多运动,不但能增强我们的体质,还能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大家说多好啊!【教学后记】5.发现生长【教材简析】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做的活动主要是

23、一起回顾二年级以前的身体生长,让学生通过寻找自己从小到大生长发育的痕迹(如:小时候的衣服、照片、生长记录和家长的回忆等,都可以作为学生要收集的信息),列举各种事实,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说明自己身体的变化,其中会涉及身高、体重、牙齿、力量等方面。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均为学生对生长变化的回顾,这将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意识的起点,也将为学生在高年级进一步了解身体生长发育的问题积累经验和认识。【学情分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对自己身体的生长加以关注。从出生到进入小学,学生经历了一个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变化很大;从小学入学到小学毕业又要经历六年时间,这段时间学生的身体变化也会十分明显。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

24、时期,健康生活的意识也需要在这个时间段内逐步养成。因此,二年级的学生面对自己身体的生长,既要能够看到之前的发展,也要认识到今后也会生长变化,更要能够为今后的生长做出必要的准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人的身体是由各个不同的器官组成的。2.了解从出生到现在,我们都在不断地生长。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如实讲述自己的身体变化。2.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2.能够感受到家长对自已健康成长的那种期待。【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发现并认识到从出生到现在,我们都在不

25、断地生长。难点能够从不同角度证明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教学准备】教师体重与身高测量仪器(或最近一次体检的身高与体重数据)。学生生长变化图、身高贴纸、体重秤、能够证明自己长大的照片、衣服、用具、生长记录表等物品。(小提示:衣服建议学生带一件最具有代表性的衣服即可,因为过多的衣服会导致教学难以组织;照片可以请家长代发电子版照片,方便展示;身体发育记录这种资料可能不多,建议学生将信息记录下来,带到课上即可,不必将原件带来,以免丢失损坏;其他各种资料可以让学生多样化收集,如果家长能够协助孩子收集信息就更好了。)询问家长出生时的体重和身高数据并提前记录到活动手册中。【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提问:

26、谜底是什么?谜面写的正是我们的生长变化。(板书课题)二、聚焦(预设5分钟)1.过渡:“你注意过自己的身体变化吗?”2.教师引导:“你现在的身体和以前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你现在能做的事情和以前比一比,又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具体事例,如:衣服(以前的衣服穿不着了);身高(坐火车要买票了)3.教师讲述:“我们发现更多生长变化的秘密了,这些都是我们出生后经过很长时间的生长变化。”(如果上一节课时间多余,此环节可以提前在上节课进行。这样,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准备物品的建议,布置学生带好衣服、照片和记录单等。)三、探索1.教师提问:“可是,你怎么证明我们的身体在一年一

27、年地生长呢”?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1)组内交流:学生将课前准备的照片、衣服、用具、生长记录表等物品一一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并说一说:“这是我以前的,现在我,这说明我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2)全班交流:教师邀请一两个小组介绍一下自己组内的同学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我们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如语言、运动、牙齿的变化等。(教师要留意倾听学生在准备这些资料时,家长是否表达出对此事的关心,有可能家长为此说的一些话就是在表达对孩子生长的回顾和期盼。对家长的这种表达要充分利用,因为其中的关心都是基于“健康成长”意愿的。)3.探索身高和体重变化:(1)呈现“从小到大的衣服”。(或照片)观察比

28、较从小到大的衣服有什么不同。(2)提问:为什么衣服会越来越大啊?联系身高体重的变化。(3)呈现“身体发育记录表”,建立衣服变化与身高体重变化的联系。(4)计算现在比刚出生时的体重和身高增加了多少?填写在活动手册第17页。(在此活动中,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出生时”的数据,可以使用书本上提示的新生儿和二年级学生身高和体重的平均数据,如: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左右,身长在50厘米左右;如果学生不知道“现在”的身高与体重数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直接测量或采用最近一次体检的身高与体重数据;如果学生不会计算“增加了多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计算或提供计算器帮助学生。)在我们不断生长过程中,只有身高和

29、体重的变化吗?呈现“从小到大的照片”,聚焦语言、运动等能力的变化,认识到身体的生长变化存在这一定的联系。4.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生长变化吗?(1)提问:我们身体的这些变化,是隔一段时间生长变化一下?还是每天都在生长变化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教师出示指甲、头发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大概几天前剪了指甲了?大概多久会剪一次头发?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指甲和头发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吗?(在讨论身体指甲、头发的生长时,不必纠结于精准的时间和长度,更多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部分在每天发生着变化。)四、研讨1.教师提问: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2.组织学生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向全班介绍。(“我

30、们的生长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师要在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发现自己的生长变化,如:可以引导学生从身体力量、记忆力、反应速度、学习能力等不同方面提出,但要注意让学生用证据说话。)五、拓展1.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听家长讲一个(或写一写)有关我们成长的小故事(对孩子成长的希望),下节课再讲给其他同学听。(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对自已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期待,为下一节课学生对未来键康成长的期盼做准备。)2.出示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调查长辈、哥哥、姐姐在12岁(六年级)时的身高和体重数据。【教学后记】6.身体的“时间胶囊”【教材简析】身体的“时间胶囊”这个活动,

31、就像是学生的“成人礼”,有着一种仪式感。学生将写有对自己生长期待的记录单封装起来,装在“时间胶囊”中。期待四年后的再一次打开。而在这四年中,学生将努力健康成长。在本节课中,学生将有机会根据目前自身的发育信息,并结合长辈或者哥哥、姐姐的成长信,为自己在6年级毕业时的身体状况做出预测。学生将这些预测写下来,封装起来,等待四年后打开,与自已那时真实的身体状况相比对,回顾并评价自己这段时间的生长。第5课和第6课尽管在课程标准的内容上没有具体要求,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健康生活的意识培养,需要的是伴随成长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绝不是面对终结的悔过。所以,在低年级阶段安排这个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在高年级阶段经历

32、一个认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抓住这个阶段施以影响,在6年级时,我们将会再有一次回顺和展望的机会。我们希望学生的健康意识是来自“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对未来生活的企划”。【学情分析】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展开“对未来生活的企划”。尽管二年级的学生还不会有那么完整的规划,也不会有完善的健康意识,但是我们需要想到的是,四年后,他们已经成为12岁的少年,那时他们已经开始有能力、有意识对今后的生活提出自己的希望,做好自己简单的规划。而在那时再次打开时间胶囊,回顾这四年来自己的成长,并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即将面临下一个成长阶段,“健康的生活”将延续下去,健康生活的意识逐渐建立起来。【教学目标】科学

33、概念目标:知道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自己会不断地生长。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对长辈,哥哥姐姐们身体生长情况的了解,推测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情况。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理解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2.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理解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和记录目前自己的身体信息,推测未来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情况。难点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理解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教学准备】学生 能够封装自己“生长信息”的密封器皿。扭扭蛋、彩

34、纸教师课件、软尺、身高体重秤【教学过程】一、导入和聚焦1.观看小猪佩奇动画片时间胶囊,激发学生制作“时间胶囊”的兴趣。2.揭示课题身体的“时间胶囊”。3.提问:什么是身体的“时间胶囊”3.展示学生自己带来的“时间胶囊”容器。思考:我们的“时间胶囊”中要存储什么?(把现在的身体信息和预计小学毕业时的身体信息记录下来。)二、探索提问:在这个时间胶囊我们需要记录哪些信息?(一)现在信息的收集1.收集学生前面课堂中,对身高、体重、臂展、腿长、脚长等信息的收集。2.收集开放的信息,如力量、速度等方面信息。(有条件的可开展,并提供测量工具)3.补充完善学生活动手册“时间胶囊”记录单“现在”一栏。(二)未来

35、信息的推测1.提问:再过4年,我们就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那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样呢?2.出示六年级学生身体情况的图片,学生观察思考。3.学生回忆身边的哥哥、姐姐或长辈的身体变化情况。推测自己四年后身体的变化情况。4.全班交流各自的推测,说说你的理由。5.完善自己的身体信息记录单中的未来部分。(教师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生长发育提出建议。)6.教师总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成长,我们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四、研讨1.教师每个同学都完成了自己身体的“时间胶囊”记录单。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才能让身体健康地成长?2.让学生自由发表,并说明自己的理由。3.小结: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保护身体不受伤害,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地成长。4留言:给长大后的自己以“未来的自己,你好!”开头,给未来的自己留言。(可以写字、画画。)五、仪式1.“时间胶囊”封闭保存的小仪式。可以装入:身体信息记录单、给长大后的自己的一封信、自己最喜欢的物品等。2.期待四年后开启“时间胶囊”。【教学后记】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